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983章

天下豪商-第983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说的有太丢人了吧?

    在场的复古党人都是好一阵泄气儿。虽然大家都知道打不过东贼,河北、河东、京东东路多半保不住,开封府多半也要丢掉,可是只要开封府一时不丢,他们的大话就能继续说下去。

    就算丢了开封府,嘴巴上也不一定要服软……只要能跑去关中,照样可以高举“还我河山”的旗帜!

    赵桓轻轻一叹:“今日见识过东贼了……朕也有点倦了,先回宫休息,明日再议战守吧。”

    战守之事,早就议了不知多少回了!

    在武义勇大军渡河的当日,赵桓就下旨设立了“四壁守御司”,统一指挥开封守城作战。并且任命知枢密院事耿南仲兼任四壁守御使,以杨可世为四壁守御副使。还将原本布署在牟驼岗的九个将中的七个调进了开封府(另外两个将分别去了荥阳和徐州)。

    另外,赵佶跑路的时候只带走了岳和的一个将,后来又有高尧辅和周云清带走了两个营,护着赵佶的女人和一部分财物去了襄阳。

    所以现在撤入开封府的新军还有大约三万五千人,加上一万多老禁军,一共有不到五万还算靠谱的部队。

    “以房募兵”也搞起来了,不过不是当兵就分房子。而是要有功劳,斩一个贼头奖励一张“房产证”——这门槛可比高俅当年开给房奴兵猛士的低多了。

    不过由于东贼人数比当年的西贼多太多了,大约有100万。所以只能采取“先砍先得”,五万截止的办法……砍够五万后面就没有了。

    当然了,开封府的房产现在都见了888年的大头部了。价格从宋周开战时起,就节节下滑,几个月内跌去了四分之一,后市行情不看好啊!

    但是“以房募兵”的政策还是有点效果,不是没房没老婆的开封闲汉还是给忽悠着从了军。让赵桓的“账面军队”人数达到了10万人。

    10万大军,看上去不少了。比在城外耀武扬威的武义勇所部多几倍。可是却没有一位新军的将主敢请命出城去和武义勇较量一番的。

    哪怕是主张调门喊得极高的复古党人,也只敢守城,不敢出城浪战。

    可是现在不击溃武义勇,回头河北的“百万东贼”南来,开封府的十万大军还不是坐以待毙?

    如果不想待毙,那就只有走为上策,或者议和求饶了……

    走,现在不是时候。赵楷的东海国没有撤除,徐州的金山银山没有搬走。他怎么能往关中跑路?

    没有金山银山,赵桓怎么去关中搞复古?关中那帮恶霸地主会把土地给他?到时候别都投降大周共和国了。

    而要在开封府拖延时间,直到完成东海撤藩和徐州运金这两大任务,赵桓就要用点缓兵之计了。

    赵桓垂头丧气的回到崇政殿后没一会儿,他的老师耿南仲就给带来一个好消息。

    “陛下,太后的外甥郑亿年被武义勇放回了开封府。”

    “哦。”赵桓应了一声,“他和武义勇沾点亲,武义勇不杀他也不奇怪。”

    “陛下,”耿南仲压了压声音,“他是带着武义勇的嘱托回开封府的!”

    “嘱托?”赵桓一怔,立马从一篇策论中抬起头,看着耿南仲了——他正看的策论是今科会元沈晦写的,赵桓没有心思主持殿试。所以就想直接让会元当状元了,因此就让人把沈晦的文章送来看看了。

    “陛下,”耿南仲道,“郑亿年受了武义勇之托,想探一探咱们的和谈条件。”

    “什么?”赵桓看着耿南仲,“武义勇想要讲和?”

    “对!”耿南仲点点头,“陛下,机会难得啊!”

    “不对,不对……”赵桓摇摇头,“黄河北岸还有百万东贼,东贼为什么要急于议和?”

    “不是东贼急于议和,”耿南仲道,“而是武义勇想要议和。”

    “武义勇急什么?”赵桓问。

    “当然是急于抢到头功了!”耿南仲分析道,“武义勇乃是武好古的长子,据说十三岁就从军杀人,至今已经十余年戎马生涯,而且屡立大功,比如今的元首武义久强了不少……”

    “他想和武义久争位?”赵桓吸了口气,仿佛看到了什么大机遇,“会打起来吗?”

    二武相残的好事儿,赵宋这边已经期盼过一回了,可赵桓还不死心。

    “陛下,”耿南仲摇了摇头,“武好古未死……”

    “可惜!”赵桓叹了口气,“那还有什么机会?”

    “陛下,东贼的元首是有任期的……武义久是补选上台,补得是武好古的第二任元首任期中剩下的两年。也就是说,今年年末,东贼又要大选元首了。如果武义勇可以立下殊功,很有可能会选上元首!”

    其实周国的元老院和元首选举并不讲论功行赏——武义勇的功劳可以为自己赢得上将军衔和最高级的元勋公民,也许还可以得到一大块土地作为奖励(私田),但是和当元老、元首是没有关系的。

    而且武义勇现在还年轻,根本不会选择从军中退役去选元老——周国的现役军人是不能参选元老和元首的!

    对武义勇而言,骑士学院院长和都军机使才是他接下去要谋求的职位。然后再按部就班的当选元老,再当一任或两任兵部尚书。之后才会去挑战首席元老的职位……怎么都是十年后的事情。

    到那时,武义久也昨晚他的两个半任期,元首也该换人做了。

    所以武义勇现在根本不急于议和,而且他也没有和大宋朝廷进行正式议和的权限。他不过是个军团督军,又不是共和执政府的礼部尚书。

    不过他却有权为达成军事目的和敌人进行谈判——比如劝降和以谈判为借口欺骗敌人都是“军事目的”。

    和开封府朝廷进行的谈判,实际上就是一个欺骗手段。

    武义勇需要用这种手段为夺取和巩固陈留创造条件!

    他手头只有27000余人,虽然足以攻破陈留,但是在攻城过程中遭到开封守军的进攻可就不大好办了。

    因此用和谈欺骗赵桓,让他按兵不动,才是最佳的策略。

    而在攻破陈留后,武义勇还要在陈留进行长期坚持的准备。包括修补城池和搜集军粮等等,都挺耗费时间的。

    在这个过程中,开封府的宋军能维持不动,就再理想不过了。

    “耿卿,”赵桓思索着问,“咱们该给东贼什么好处?”

    “河北怕是要割出去的!”耿南仲道,“京东东路的登州、莱州、潍州、青州和密州东部怕的保不住了……不过河东的地盘尽可能要保住。哪怕多给点岁币也行,要不然关中就要失去屏障了。”

    “要割那么多地?”赵桓一脸肉痛,“也太多了吧?”

    耿南仲摇头道:“那就只提河北吧……其实这也是咱们的缓兵之计,能拖一时是一时嘛。”

 第1383章 卖国必先安内

    (全本小说网,HTTPS://。)

    “只割河北也不行啊!”赵桓还是连连摇头,“都是祖宗传下的江山,朕怎么能割让给东贼?”

    “陛下……”耿南仲没有想到赵桓到了兵临城下的时候,还会反对割地,一时间也不知说什么好了。//全本小说网,HTTPS://。)//

    赵桓却仿佛在低声自语,用细不可闻的声音说道:“现在的大宋不是朕一个人的,襄阳有个太上皇,海州有个东海王,南边还有一个交趾王……都等着看朕的笑话,等着朕败了祖宗基业,他们好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所以朕不是不肯割地,割河北,割河东,割京东东路,哪怕把开封府割出去都行!但现在不行,得等朕把东海王收了,把徐州的金山银山也收了,把襄阳的太上皇也完全攥在手心里,然后才能踏踏实实的割地卖国!

    另外,开封府城内也有一群不安生的军民……他们已经换过一个皇帝了!

    所以卖国……必先安内啊!”

    不仅攘外必先安内,卖国一样得把内部整合好了。要不然大宋一分为三,赵桓就是活脱脱的卖国贼一个……甚至不用太上皇和东海王站出来讨伐卖国贼,开封府城内的新军和百姓就能把卖国贼皇帝给推翻了。

    耿南仲已经明白赵桓的意思了。国不是不能卖,也不是不能大甩卖,但必须得让赵桓有时间安内。安内是卖国的先决条件!

    另外,卖国谈判必须在完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要不然就怕等不到赵桓搞定了赵楷、赵佶,自己也变成太上皇了。

    他现在已经感觉到了,开封府有点不大对头了……

    不再是那个全天下最拥护大宋官家统治的首善之区,而是一个会吞噬大宋君王的无底深渊了。

    因为这座城市现在拥有和骑士学院类似的新式军校,和云台学宫类似的新式大学,还有处境艰难的工商阶级,还有以十万计的失业市民。

    如果赵桓知道后世的历史,他一定会在17世纪、18世纪、19世纪的欧洲找到许多类似的城市!

    不过即便赵桓不知道欧洲后世的革命风云,他自己也能嗅到革命的味道了。

    奸相纪忆是被人当街天诛的!

    而太上皇赵佶则是被革命群众赶出开封府的……

    赵桓一开始登基的时候还挺得意的,可是越想越觉得不对啊。

    开封府可以推翻他爸爸,难道就不能推翻他了?

    “陛下,”耿南仲低声说,“和议之事,臣可以在暗中行事。先许割河间府路、沧州路和昭义军的真定府及定州如何?”

    赵桓皱眉道:“他们肯答应?”

    “或可再加300万岁币……”

    赵桓叹了口气:“给500万吧!钱财好说,只要徐州的金山银山到手,总能应付的。”

    “臣领旨。”

    耿南仲行了一礼,正要退出大殿,却被赵桓叫住了。

    “耿卿,你觉得复古党人可靠吗?”

    “陛下……”耿南仲吸了口气儿,摇摇头道,“臣只知道君子不党!”

    赵桓点点头,“复古党的主张实有可取之处,但是他们的行事和东贼相比,也没有什么不同啊!”

    “臣明白了。”

    赵桓又道:“我朝的祖制向来是异论相搅……过去是维新、复古二党在相搅。如今维新一党已经垮台,该让谁来牵制复古一党呢?”

    其实维新一党并没有垮!耿南仲心想:维新一党在朝廷的力量是垮了,可他们在地方上的实力依然很强大。特别是在东南八州一国……

    心里怎么想着,嘴上却不敢再说。

    要不然大宋分裂的就更厉害了!不仅有官家、太上、东海三家,还有复古、维新二党,都快乱成一锅粥了。

    “陛下,可以牵制复古一党的,只有昔日蔡太师的一党。”耿南仲道,“蔡攸、李邦彦、白时中都可以一用。另外,和童贯、王黼一派的张邦昌也是可用的。”

    现在开封府的朝廷中大致有复古党、蔡党和阉党三股力量。

    复古党就是复古六君子为核心的一批少壮派文官朝臣,外围还有一批新式军官。蔡党则是蔡攸、李邦彦、白时中等人,不是蔡京的子侄,就是曾经依附蔡京的官员。而阉党则是童贯和王黼为首的一批人。其中童贯是阉人,王黼、张邦昌只是和童贯走得比较近,互为援引罢了。

    赵桓思索着道:“王黼、童贯是不能用了……那就让李邦彦、白时中留任,张邦昌入两府吧。”

    “二月政变”以来,大宋的中枢人事变动频繁。除了纪忆被害,苏迟、王黼、余深相继出京,或外放,或贬窜。六个宰相一下少了四个,现在只剩下李邦彦、白时中留任。

    另外蔡攸因为定策之功从枢相变成了太宰,进了一大步。何栗也因为拥立之功进入东府,位列宰执。补一个张邦昌后,宰执的人数就增加到了五人,还缺一人。

    “耿卿,”赵桓又言道,“你是朕的肱骨,东府应该有你一席。但如今天下大乱,西府比东府更需要人啊。所以你还是继续担任知枢密院事,东府就让……耿卿,你再推荐一人吧。”

    “陛下,臣推荐宇文虚中。”

    “宇文虚中?”赵桓想了想,“他不是复古君子吗?”

    “陛下,复古党中现在也有主和、主战两派。”耿南仲道,“何栗、张浚、赵鼎、陈东、李光五人皆主战,宇文虚中则主和。”

    “好,就让他补个右丞,再兼兵部尚书。”

    赵桓顿了顿,“议和的事儿,就有劳耿卿了。一要保密,决不能让复古党的人知道!

    另外,朕回头让人从宫中取些财物,你让郑亿年带去送给武义勇。就说是嘉福帝姬(赵玉盘)留在开封府的私产。”

    ……

    赵桓、耿南仲商量着卖国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