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975章

天下豪商-第975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菹氯绾畏祷乜飧俊

    还要返回开封府?

    赵佶看着宗泽老爷子真有点无语了。

    纪忆提出的亲征,实际上是给赵佶逃跑找借口。

    对于赵佶这个皇帝而言,在这个人心惶惶的时候,最难的就是出京。

    只要能出去,那就是天大地大了。

    即便老老实实去河南府也没什么。纪忆只说亲征河南府不说亲征洛阳,就是给赵佶开了后门。

    洛阳是河南的治所,可亲征河南府不一定要进入洛阳城啊!在洛阳盆地以南的群山南面,也有不少地盘属于河南府。赵佶完全可以在伊水之畔驻跸,看到苗头不对马上往南阳盆地跑——只要翻过熊耳山就能进入南阳盆地了。而后襄阳府也在咫尺,入了襄阳,赵佶可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周军再牛逼,也不可能攻破襄阳府的防御……至少在未来的几年内,他们没有这样的实力。

    “宗泽所言有误!”纪忆看到自己的图谋被人说破,马上大声辩驳,“陛下,东贼的目标必是西京洛阳。

    天下强兵,皆出秦晋燕赵。如今东贼全据燕地,半据晋赵,若取威胜军、隆德府、泽州、怀州,再渡河取洛阳。则可切断朝廷和秦晋之地的联络。

    朝廷将再难得的秦晋之地的支援,秦晋之地也会很快为东贼所得。

    而河北诸军也会因为侧后收到威胁而弃地退兵。如此秦晋燕赵之地皆为贼有!

    失却秦晋燕赵,大梁焉能独存?朝廷焉能在中原立足?”

    这理由找得也不错!

    秦晋燕赵一代自古出强兵,历史上谁要是全有了秦晋燕赵,一统天下基本不是问题——当然了,元朝以后另说。但是在宋朝以前,秦晋燕赵是绝对的用武之地。

    一旦被周国夺取,大宋也就失去中原了。

    失去中原的大宋,也就只剩下偏安一隅和苟且度日了。

    纪忆接着说:“现在河北已经守不住了!威胜军、隆德府、泽州、怀州根本没兵!怎么抵挡十万东贼?东贼如果到了怀州,即便不过黄河,也能沿着黄河东进,以威胁河北诸军的侧后。

    河北既然必失,那么关陇之地就无论如何都不能失去了!失去关陇,朝廷有钱也没地方募集精兵了!”

    其实在战时放弃开封府,退守襄阳府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襄阳府一边通过江汉水路连着江南、四川两个钱袋子,一边则通过秦岭山区连接关陇兵源之地。

    所以只要掌握了襄阳,宋朝就可以将四川、江南的财富运往关中,雇佣朴实敢战的秦兵以维持战争。

    可宗泽却知道现在这个时候,赵佶不能离开开封府。

    “陛下,”宗泽大声道,“东贼兵临黄河就是十余日内的事情了!而摆在河北棱堡防线上的二十多万新军,还有昭义军的数万新军都还没有开始撤退。如果昭义军和河北军被东贼包抄,朝廷就要失去三十万可战之兵了!

    没有了这三十万战兵,大宋就有覆亡的危机。所以现在不能西征,而应该北伐!陛下亦不必出京,自在开封府坐镇。臣不才,愿提一旅之师北渡黄河,阻挡东泽东进怀州。”

    赵佶听宗泽这么一说,也有点动摇了。毕竟河北还有30万新军,如果能救出其中的一部分,那么以后的日子就会好过许多。

    他看了看太宰纪忆,纪忆道:“陛下亲征之事须得筹备些日子,宗泽可先行出京,以同知枢密院事总督河北、河东之兵。同时命令吕颐浩尽速将河北诸军撤至京畿周围。

    待河北军到,陛下再出开封府西征也不迟。”

    赵佶也不等宗泽开口,立即点头道:“好,就依纪卿所奏!”

    ……

    开封府,太子东宫。

    大宋太子赵桓,这个时候正弯着腰,低头看着一幅铺在书案上的地图。图上已经标出了四个巨大的箭头。一个从辽东半岛跨海指向京东东路;一个从天津府向南指向沧州;一个由天津府向西指向河间府;还有一个则绕了个大圈子,从易州,经过并代路、太原府,指向威胜军。

    太子背后站在太子府詹事耿南仲,看着地图上岌岌可危的形势,嘴角却浮出那么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一个大迂回啊!”太子摇摇头,“十万大军奔袭一千多里,如入无人之境,打了咱们一个措手不及啊……河北的三十多万新军能撤得出来吗?东贼恐怕早就做好追击的准备了吧?这一仗打得太窝囊了!”

    “殿下英明!”耿南仲言道,“其实河北、河东失利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兵力太少啊!

    东贼摆在正面牵制咱们的三路大军总兵力就有30万了,迂回的一路有10万,再加上在边境上和咱们的堡垒防线对峙的兵马,50万之数都有了!可咱们呢?算上昭义军的新军,不过30多万……士气、训练、器械还都差一点,能顶得上东贼20万就差不多了。”

    赵桓点了点头,“还是输在法度上!

    一亿人口的大宋,兵力居然比不过一千多万人口的东贼,这一战输得不冤啊!”

    “是啊,只要能真正实行复古,抑制兼并,推行均田,我朝一定可以复兴的。”

    “还来得及吗?”赵桓摇摇头,“河北、河东糜烂不说,30多万新军起码也得折损过半吧?能有15万退回来就不错了。”

    “能有10万退回来,国家就有希望!”耿南仲道,“现在的关键还是在于殿下啊!

    只要殿下能及早掌握大权,然后迁都京兆府,复古就能成功。复古能够成功,大宋就可以中兴了!”

    “可父皇要去洛阳……”

    “那就不让他去!”耿南仲轻轻咬着牙齿,“宗泽今日拦住了官家,又替咱们争取到了些日子。只要河北败军回京前官家不走,事情就有希望了!”

    “河北败军?”太子赵桓吸了口气儿,“煽动军乱?”

    赵桓心说:这事儿不对啊!不是又搞黄袍加身了?大宋祖宗日防夜防的事情,自己怎么就给做了?

    耿南仲道:“殿下,此事万无一失!全都在您一念之间,您如果不反对,就什么要别说,下官和复古党的几个臣子,自会把一切安排妥当。”

    赵桓知道不妥,可这个时候,却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最是无情帝王家啊!现在大权唾手可得,又怎么能够放弃?

 第1372章 宣和复古——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全本小说网,HTTPS://。)

    炮声隆隆,硝烟弥漫。(全本小说网,https://。)

    在河间府路、沧州路和昭义军地盘的北部。所有的地方都混战成一团。双方的近七十万官兵,在北流黄河两岸,进行着一场最惨烈的激战。在得到了太原府被河东军团夺取的消息后,共和军都机宜司就立即向河北东路军团、河北西路军团和作为预备队的太行军团下达了全线攻击的命令。

    而此时的河北东路军团、河北西路军团和太行军团都得到了大幅加强。河北沿边周国一方的所有棱堡的驻军,都编入了三个军团。每个军团所辖的步兵师、骑兵师总数都达到了10个。

    另外,三大军团还各自得到了大量的攻城炮兵部队、独立工兵部队的支援。三大军团合计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四十五万!

    与此同时,为了给数量如此庞大的部队提供后勤支援。周国的天津府、燕山府、易州、涿州等地都进行了充分的动员。集中了至少六十万民伕和二十万辆骡马大车,以及上千艘纲船。

    也就是说,单单在河北战场上,大周共和国就投入了超过一百万组织良好的武装军民!

    这样的动员和组织能力在宋朝这边是不敢想象的。

    历史上的宣和北伐,账面上的大军不过十几万,实际的人数恐怕十万都不到,居然因为滥用民力、监额科敛过多,引发了一系列的民变,称为宣和北方大暴动。

    而大周共和国为了这场战争,在不包括河东新属地的国土上就动员了超过130万的人力,占总人口的比例接近于10%。

    这样的动员和组织能力,已经接近了近代国家或者古代战国七雄的水平了。

    当然了,可以将民力使用到这种程度,也不仅仅是公民共和国组织能力的优势,还有辽河流域黑土地的贡献。

    早在辽国统治的时代,辽河流域就得到了大力开垦,垦出了数以千万亩的良田。到了大周共和年间,辽河流域的开发又因为大规模的授田和辽东农业银行的投资,再一次得到了加速。

    从燕地和河北迁移到辽河流域的汉族农民带去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天津市强大的手工业又能够提供质优价廉的铁质农具,周国和东辽的骑士之家又能为辽河流域提供足够多的大牲口用于耕作。

    而且通过不断侵占金国的土地,辽东行省的耕地面积也在不断增加。到了共和八年吞并金国上京道前,仅仅辽东行省的耕地就达到了7000万亩!

    这可是7000万亩黑土地!即便用轮种法播种一半,也有3500万亩的土地种了小麦,每年的收获都在一亿石以上。

    只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周国根本消费不了那么多的粮食,即便大量出口、酿酒和喂养畜生,也用不了那么多。

    所以到了共和八年宋周大战爆发前,周国已经积累起了数量惊人的存粮!

    即便全国的农业活动完全停止三年,也不会发生饥荒。

    因此,周国才可以从农业生产抽调出上百万的劳动力用于作战。

    反观宋朝这边,虽然人口多达一亿,可是绝大部分的土地人口都被毫无战斗力的地主士大夫掌握。朝廷连清丈土地都做不到,更不用说将战争动员的负担进行合理的分配了。

    不过比较幸运的是耶律延禧在十几年前发动的入侵让河北的士大夫地主知道了厉害,因此变得比较合作。而周国的大发展又吸收了河北过剩的人口,大大缓解了河北的人地矛盾,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河北劳动人民身上的负担,使得他们可以为庞大的河北驻防新军和昭义兵提供后勤支援。

    当然了,新式军队强大的战斗力也是河北地方驯服的原因。

    在30万新式军队面前,任何民变都是不值一提的!

    不过大周共和国这一次出动了四十五万装备、训练、士气更胜一筹的新式军队。而且还趁着宋朝新军侧后被周军河东军团迂回,不得不开始后撤的时候发起了气势恢宏的攻击作战。

    在刚刚迁到深州的河北宣抚司衙署里面,正是一副嚣杂慌乱和低沉的气氛。那些往日里意气风发的文士机宜已经应付不了乱成一团的战事了,不得已只好从军中抽调了一些职业军官去辅佐替代张浚执掌总军机房的刘子羽。

    可是现在河北宋军已经陷入了难以扭转的颓势之中,已经不是良好的指挥和调度可以扭转过来的了。

    军机房中的机宜们,无论是正经的职业军官,还是业余的知兵书生,都对地图上面不断延伸的象征东贼的黑色箭头感到束手无策。而代表宋军的红色箭头还有沿边的堡垒防御体系,都已经七零八落。

    沧州路方面还算稳定,王禀不愧是和新式军队一起成长起来的名将,虽然上了年纪,但还是反应敏捷。在周军的河北东路军团主力从清池要塞和盐山堡垒间突破,向南皮城堡的后方进行迂回的时候,他就果断下达了全线撤退的命令。

    为了尽快撤退,他甚至下令销毁了好不容易才运到前线的重炮和大量的粮草、辎重,还放弃了许多驻守在前线堡垒中的部队。仅仅率领着不足五万人的主力,一路轻装狂奔。终于在周军迂回部队合围南皮要塞前,率军抢渡永济渠运河,为部队的顺利撤退赢得了一点时间。

    但是在河间府路方面,宋军却遭遇了灭顶之灾!

    被“困在”大城、钓鱼寨、清州三角区域内的十几万共和军突然发难,强行突破了宋军的防线,然后全军扑向河间。不得已之下,在大城督军的种师道、姚古只得收拢部队,尾随共和军而进。结果在束城附近遭遇了共和军优势兵力的迎头痛击。

    是役,种师道、姚古以宋军惯用的车堡战术迎敌。而周军则摆出了大方阵战术,先用占压倒性优势的炮兵进行猛烈轰击,然后再发起方阵突击,用最新式的火绳枪和长枪,将失去车堡掩护的宋军彻底粉碎。

    仅仅一天的决战后,种师道、姚古率领的六万大军就被粉碎。

    种、姚二将在子弟亲兵的保护下勉强逃脱至河间府城,计点兵马已经不足3000。根本不足以守卫河间府。因而他们只能保护着河北宣抚司、河间路经略安抚使司等衙署退过滹沱河逃向深州。

    经此一役,宋国的河北防线上就出现了一个令人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