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920章

天下豪商-第920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好古点点头,“把郓王挪到海州并不是为了分裂大宋,只是为了把京东商市变成一个半独立的自治市。”

    “元首,这对咱们有什么好处?”张熙载问。

    武好古笑道:“可以方便大宋的人口和钱财流出,主要是方便大宋的人口流出。”

    米友仁问:“人口流去哪儿?”

    武好古笑了笑:“流到咱们在高丽半岛、虾夷大岛、吕宋岛、琉球中山岛和安南府的地盘去啊。

    中原本就困苦,又加上钱引风波,男耕女织的日子可是越来越难过了。日子难过了,才有人会往外跑啊!要都和燕地、辽地一般,谁肯不远万里出去谋个活路?”

    现在的大周国已经拥有风帆战列舰,自然可以进入远海殖民的时代。

    虽然“真理级”还是航速较慢,不适合远航的硬帆船。但是仍然足以制霸美马六甲以东的海上!

    而新一代的“软帆高速战列舰”也早就开始立项设计,几年之内肯定可以首航。

    而铸炮的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不仅火炮的质量越来越好,重量相对变轻(相同的口径下),而且产量也越来越高。

    两家炮厂的年产量总和,去年已经超过了500门!

    有了这样的产量,装备多层火炮甲板的大型风帆战列舰就不怕没有火炮可用了。

    而“软帆高速战列舰”的出现不仅可以强化周国的海上霸权,也为远海探险和殖民地开拓奠定了基础。

    此外,利用渤海右姓开拓虾夷岛的计划,也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高永福带着几千户大约两三万渤海人,陆陆续续被海运去了虾夷岛。

    在虾夷岛南部和本州岛隔海相望的一处大型海湾中寻找到了一片沿海的平地,建立了称为“渤海馆”的殖民据点。还利益虾夷岛上丰富的木材资源修建了大量木堡,用于抵抗虾夷人的攻击。

    又在木堡的护卫下,开垦出大量的黑土地(虾夷岛上也有黑土地),建立了名为“鲸港”的渔业和商贸港口,还发展起了捕鲸业。

    日本海被称为鲸海,此时拥有丰富的鲸鱼资源,不仅可以获取大量的肉类,还能得到昂贵的鲸鱼油。

    所以有那么几条汉人渔商经营的捕鲸船在釜山和鲸港两地往来。

    不过虾夷岛的开发也就到此为止了!岛上随处可见的黑土地,取之不尽的森林资源和附近海洋中成群结队的鲸鱼,也没有办法吸引到更多的移民。

    至于对虾夷岛以东的探险,虽然在武好古的推动下早就有了计划。但是探索到的岛屿又能有多少价值?哪怕岛上到处都有可供猎取的毛皮动物,恐怕也吸引不到几个捕猎者。

    就算再更进一步,发现了新大陆,也未必能有人愿意去那里当殖民者吧?

    而在温暖的南方,周国的海军依托安南府,也开辟出了许多分基地。在吕宋岛、占婆、婆罗洲等地,都建立了据点。

    另外,同时向大宋和大周称臣的南洋都护府这些年也发展得不错。

    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已经把大半个爪哇岛控制在手中了。

    但是南洋都护府也遇上了同样的人口危机——地盘有了,汉人人口却不足。

    饶是开出了去了就白给水田100亩的优厚条件,也没办法招到多少移民。

    而没有多少人愿意向远海殖民地迁移的原因,当然是眼下的日子还过得下去。日子过得下去,谁愿意跑那么老远?

    如果是辽河沿岸、高丽和安南这种“熟地”也就罢了,总有想换种活法的人愿意去一试。

    可是飘洋过海去远方,那可是生死未卜啊!

    着眼于暴富的商人也许不怕遥远,可是只图个安稳的农夫,恐怕就没什么动力了。

    所以在武好古看来,现在席卷中原的“钱引萧条”,倒是个不错的机会。

    “元晖,”武好古道,“听说纪忆有可能宣麻,他的眼界开阔,应该知道萧条是开拓远海的机会。可以和他商定个办法……如果有可能,再多建立几个外海的封国。”

 第1296章 发钞权和大分封 上

    (全本小说网,HTTPS://。)

    “海外封国?”米友仁瞅着武好古,“老师,您这是……”

    武好古笑着:“宋国处置交趾国的办法其实不错,咱们也不妨学一学……对于远海领地,可以采取不同的办法。全本小说网,HTTPS://。m;

    处于交通要冲或属于根本之地的,可以建立行台省加以控扼,比如咱们的安南行省,安东行省。

    对于交趾国这样地盘大,土著多,形势复杂的。则可以用分封的办法建立附属之国,行夏君夷民之法。”

    如交趾国这样的地盘,在南方还有好几个。比如占婆、真腊(吴哥)、三佛齐、蒲甘缅甸、爪哇国、吕宋岛。

    这些地方都有立国的基础,而大宋和周国也没有精力去将他们一一征服,建立起郡县统治。所以建立封国,搞夏君夷民式的输出,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不过也不能都是封国,要不然一堆遥远的封国就会失去母国的支援,处于自生自灭和被夷民同化的境地了。

    现在毕竟不是西周时代了,那帮“夷民”也有自己的文明,或是从印度和天方教那边引入了文明。

    如果没有母国占据要冲和根本之地,并且持续不断的施加影响,提供支援。夏君夷民的路线是不会成功的。

    所以最佳的办法,就是进行混合式的扩张,一边建立直辖的殖民地;一边封邦建国。

    “老师,”米友仁顿了顿,“可我大周是共和政体……咱们在海外建立的封国,应该是什么政体?”

    他现在关心的就是政体问题……

    “该什么政体就什么政体啊!”武好古笑着,“东辽现在不就是王政?共和之下,也不是不能有大王的。

    如果被封在海外的团体不愿意实行王政,搞共和制也是可以的嘛。”

    “学生明白了。”米友仁心道:老师不为帝图王,几位师弟却可以为王……这是要当曹公,哦,不是曹公,是治水的大禹。果然是圣人啊!

    他顿了顿,又问:“老师,那咱们应该要那几块地盘?”

    “吕宋岛、占婆国、婆罗洲是一定要拿下的。”武好古说,“真腊是大国,可以和宋国瓜分。蒲甘、大理两国离咱们太远,可以分给宋国。

    至于三佛齐、爪哇国和婆罗洲。可以和宋国平分……星州和星州半岛、婆罗洲算一份。三佛齐岛和爪哇岛算一份。不论宋国要哪里都可以,剩下的一份就归咱。”

    武好古在燕地割据的时候,一度放弃了三佛齐海峡的控制权。而现在北方局面大定,已经到了要重新染指海峡的时候了!

    三佛齐海峡可是个坐地收金银的宝地,怎么能不插上一脚?

    “好,学生去和大宋朝廷谈判。”米友仁点了点头,又和身边的张熙载交换了一下眼神,又问,“老师,虽然市面不景气对咱往外殖民有利。可是现在也实在萧条,如果不想点办法,只怕到年底,天津市的商家就得倒上一大批了。”

    “做生意嘛,有赔有赚,倒一批是正常的,”武好古笑着,还是一点都不担心,“困难的局面最多维持到明年,明年就会有办法了。”

    “明年能有什么办法?”张熙载连忙追问,“难道明年宋国的钱引危机就能过去了?”

    “宋国……恐怕没那么快起来,也不能让它那么快起来!”武好古意味深长地道,“但是日本国的市场很快就能起来了。

    日本国可盛产金银啊!只要能起来,不会比宋国差太多的。”

    “可日本一直闭关锁国,不肯开放啊!”张熙载摇摇头。

    米友仁问:“老师,是不是要对日本国用兵?”

    征服日本,必先征服高丽嘛!

    现在高丽国差不多了,日本国自然是下一个目标!

    “渤海人会从虾夷岛出击!”武好古说,“还会有黄头女真和野人女真配合,在日本国的东北开战!

    同时再派人去日本国敦促开国,并且推销武器和马匹。多了不敢说,一年上几百万上千万的生意还是能做起来的。”

    对日本国的殖民行动已经策划了多年,不过却一直没有大张旗鼓地开展。而是在围绕日本进行布局。

    现在入侵日本的跳板高丽就快完全压制了。而对虾夷岛的布局,也到了基本完成的时候。对于日本国的外交活动,也进行了不少年。

    不过武好古对日本的要求并不是占领,而是最大限度榨取金银——日本可是中世纪的金银之岛!

    日本的金银,对于武好古的银币和银行券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武好古顿了顿,又道:“高丽国平定后还会有一轮修筑城堡、道路的生意。

    高丽的生意虽然比不了大宋,但总是聊胜于无吧。

    另外,咱们也可以在辽河流域和辽西搞点工程,修个路,筑几个城,开支个上千万。钱不够可以发现债票,现在有了银币和银行券,自可以适度扩张一下了。

    对了,银行不仅可以给咱们自己放债。还可以给日本国,给渤海岛放债。金银可以慢慢挖,先借钱给他们打仗就是。”

    银行可是个会变钱的机构,特别是纸币出现后!

    银行券本身就能扩张信用,两成的保证金发行银行券就等于扩张了五倍的信用!

    这样银行不需要怎么吸储就有了一定的放债能力,利率也可以因此大幅下降。资本也就变得足够廉价和充足,因而可以成为主义了。

    从某种角度而言,所谓资本的力量,就是银行的力量,就是金融的力量。

    而发钞权则是掌控金融之力,掌控资本之力的根本。

    所以武好古现在根本不关心什么大萧条。在经济方面,他关心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和宋朝的发钞权之争!

    而决定发钞权归属的最重要因素,在武好古看来则是获取金银的能力和对金融中心的控制。

    三佛齐海峡和日本国都是金银的来源,武好古要重回三佛齐海峡,就是为了和宋朝共有这个来源。

    而控扼日本,则是为了独享日本国的金银。

    想通过女儿和郓王的婚事把京东商市变成自由市,则是想剥夺宋朝对京东商市这个金融中心的控制。

    宋周之间的发钞权之战,现在已经开始了!

    ……

    米友仁奉命出使开封府的同时,远在亚齐的纪忆,终于得到了宣他入朝的旨意。

    纪忆怎么在亚齐?他不应该在升龙府当监国吗?因为他还有个南洋大都护的兼职。

    而南洋三佛齐海峡这边,在政和五年冬天的时候出了点状况。

    塞尔柱人控制下的阿拉伯帝国居然和婆罗门教的朱罗帝国结盟了!

    天方教和婆罗门结盟了!而促使他们结盟的,则是佛教、天理教和基督教的同盟……

    一场世界性的宗教战争,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时候。

    所以也就有了纪忆二下西洋……他上回一下西洋的时候,就给南洋各族人民带去了深重的灾难。

    现在二下西洋,当然也没按什么好心,他本来就是臭名昭著的殖民者嘛。

    如果不是为了发动一场对锡兰岛的侵略战争,他也不会万里迢迢从升龙府跑到齐亚来了。

    他当然也不是孤身南来,而是带来了一支联合舰队。不仅有隶属于南洋都护府的舰队,还有大周共和国海军的安南舰队。

    前者由12艘桨帆战舰组成,其中8艘桨帆战舰上配有火炮,其余4艘桨帆战舰上有猛火油柜。另外还有12艘运兵船,装了24个交趾步兵队——由宋国军官指挥的交趾军队。

    后者则由8艘“真理”级炮舰组成,其中7艘炮舰上各配属了一队安南武士。都是在安南省(红河三角洲)拥有100亩职田步兵,指挥官则是来自周国本土的骑士。

    另外一艘炮舰上则配属了一个从周国本土调集来的炮兵队和6门6斤野战炮。

    怎么一支由20艘战船和12艘运兵船组成的舰队,在政和六年的春天抵达亚齐,然后同背叛三佛齐和大宋的蒲家水军展开了一场海战(史称第四次三佛齐大海战),用火炮击沉了所有的蒲家战船。然后又登陆亚齐,攻破了蒲家陆师把守的城堡。

    之后纪忆并没有急于西进,而是向蒲甘王朝和波罗王朝派去了使者。希望他们,特别是蒲甘王朝可以派出士兵助战——蒲甘王朝和锡兰岛上的上座部佛教徒关系密切。

    就在纪忆等待蒲甘王朝答复的时候,他的心腹方腊从交趾国匆匆赶来,还带来了赵佶的圣旨和纪奎的书信。

    圣旨倒没说什么,只是宣纪忆入京述职。而看完了纪奎的书信,纪忆的脸色就阴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