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884章

天下豪商-第884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骨打笑了笑:“草原上的部落要的是财物和温暖的草场,大石能给?就算他能给,也得去西域才有。

    现在要紧的是,让跟随咱们的草原部落再多得一点好处。只要名声出来了,就会有更多的人跟随了!

    至于耶律大石,先留着他!”

 第1245章 国崩之危 一

    (全本小说网,HTTPS://。)

    阿骨打一直以来都是极度仇视辽国的,之前因为武好古庇护东辽,他就没少放狠话。全本小说网,HTTPS://。.COm;说什么要直捣天津踏平周国,听得一帮女真新贵个个心惊肉跳。

    大辽实际上是被武好古的共和军打垮的!生女真只是捡了个便宜才有今天的局面。现在去和暴周开战,会不会赔光一切?

    还好,此时的女真决策机制还是比较民主的。在大家的劝说下,阿骨打终于放弃了和暴周开战的念头,转而和周国、东辽缔结和约。

    可是这份和约管不着西辽啊。大金国害怕大周国也就罢了,现在为什么连耶律大石都不去打?

    看着一脸迷惑的吴乞买,阿骨打只是笑了笑,低声说:“之前袭破大同府时,萌古、阻卜等部英雄多有斩获,也与契丹结了死仇。如今大石起于镇州,萌古、阻卜必然惊惧。正好为我所用。

    至于西辽,虽据镇州,但不足为患。镇州所处之地乃漠北苦寒之处,阻卜、萌古、鞑靼等野人尤可居住。契丹亲贵,膏粱子弟,岂能长久忍耐艰苦?据鞑靼所奏,契丹亲贵在镇州花费巨大,又不事生产,只是坐吃山空。时间一久,家财耗尽,自然呆不下去。到时候要么南下寻死,要么西去求生,总之不可能长居漠北的。我等何必劳师动众去打一群没油水的穷寇?万一不胜,后果不堪!”

    吴乞买也稍稍送了口气。他刚才向阿骨打请战只是态度问题。作为大金国皇位的继承人,他不能对契丹人表现的太过软弱。

    “都勃极烈,咱不打契丹,该打谁呢?”吴乞买问。不打大石,也该找个别人下手。安享富贵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大金国根本不富,没有富贵可享。

    和历史上的情况不同,大辽最富裕的地盘,包括燕地、辽西、辽东都被武好古夺取了。而辽国朝廷的财富,则被萧太后带去了大宁府。

    后来阿骨打联合萌古、阻卜突袭西京时,又把大同府周边交给萌古、阻卜抢劫。金国只得到了土地和人口,并没有拿到多少真金白银。而且由于萌古、阻卜抢掠的太凶,到了收国二年(1115年,这个时空阿骨打在立国之初使用了宋朝的年号,去年才改元收国)春季,金国的西京大同府附近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饥荒!为了避免饥民(主要是西京道的汉人)外逃,阿骨打不得不拿出国库中仅有的积蓄,向周国购买粮食赈灾——不赈不行啊,不赈灾人不跑光也都饿死了……人都没了,大金朝以后去剥削谁啊?

    而购买粮食赈灾又花光了不多的积蓄,现在大金国的国库里面空得都可以跑马了!

    而要解决没钱的难题,当然就得发动战争去抢钱了!

    “不,咱不打。”阿骨打的回答出乎吴乞买的预料。

    “不打?不打没钱啊!杨朴、高庆裔(两人都是投靠女真的渤海右姓)向我奏报说国库空虚,迁移到西京道(金国此时实行两京制,国家分为东京道和西京道两个道)的猛安谋克都没有钱使,甚至衣食都成问题啊!”

    阿骨打笑道:“咱不打,萌古、阻卜、乌古、敌烈、鞑靼等部可以去打啊!”

    “都勃极烈的意思是……”

    “草原上都是生活艰难的强盗,如果没有咱大金国约束,南边的宋国会有好日子过?咱们其实是替他们圈住一群强盗的,他们就该给咱们岁币。现在宋国不给钱,那咱们还客气什么?放强盗们南下去抢就对了!抢得他们受不了了,自然会给岁币的!”

    “就抢宋国?”

    “周国不能去抢。”阿骨打道,“一来咱刚刚和他们会盟,大丈夫得讲信用,要不然天理不佑;二来东京道所获取的毛皮、东珠、人参都得通过周国出手,而且咱们还得买周国的粮食和铁器……

    宋国的昭义军也别碰,昭义军是阻挡周国南下的屏障。咱如果把昭义军打垮了,韩肖胄很有可能会投靠武好古。到那时周国就太强了,或许会囊括整个河北!

    至于凉国、朔方军、并代军、府麟军等等,都可以下手!咱们还可以把河套草原分给阻卜,把漠南草原分给萌古,让他们各自分一部分族人南下放牧,好就近掠夺财物。”

    “将萌古和阻卜的部众分开?”吴乞买愣了愣,“他们能答应?”

    阿骨打笑了笑:“不愿分开,全伙南下也行啊。如果还不愿意,咱就要去找别的部落了。”

    ……

    阿骨打在谋划南下敲诈勒索的时候,大宋开封府这边,则在面对一场意想不到的危机。

    纪忆被千里迢迢招到了开封府,此时正在琼林宫的政事堂列席两府集议。

    两府宰执现在有很多问题要问这个几乎变成“南洋大臣”的人物,不仅仅是交趾灭国的事儿。

    现在让两府宰执,特别是蔡京、何执中、余深这些“旧党人物”感到头疼的,除了新式军官难以驾驭之外,就是东南地区的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展失控!

    工商业正在国家的东南沿海地区野蛮生长,传统的小农经济,正在渐渐崩解!

    其实北宋末年的工商业本就异常繁荣,说是站在资本主义门槛上也不为过。被后世当成资本主义萌芽象征的大规模雇佣生产,在北宋末年早就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了。利国监的冶铁业,定州、磁州以及徐州附近的陶瓷业,河北、京东(徐州)一带的采煤业,开封府的印刷业,福建的造船业,都存在大规模雇佣生产。便是朝廷的官营手工业,也是以雇佣,而非劳役、奴役的方式获得工匠。

    但是儒学缺乏“工具”的问题,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滞后于生产规模的发展。也就是说,宋朝的工商业在规模上,完全达到了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要求。可是在生产力上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平。这个瓶颈,随着实证派、理性派的崛起,已经完全被突破了!

    第二个限制宋朝的工商业进入资本主义门槛的则是金融——宋朝的金银不足,铜钱也不足,纸币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仍然非常初级。这个限制,随着海路市舶制置司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以及蔡京的钱引改革和天津银行、京东银行等新式金融机构的出现,也得到了解决。

    第三个限制则是国家对私人工商业的保护不够。这其实是和中国以农为本的经济结构有关的,农为本,商为末,自然要重农抑商了。不过宋朝因为行政比较温和,所以商人的处境相对其他时代还要好一些。而海路市舶制置司和实证派、理性派的出现,则极大提高了商人的地位。

    前者让宋朝从海外贸易中获取了巨额收入,同时也壮大了武装海商的力量。有了武力,腰杆子自然就硬了。

    后者则以高成本的精英教育,将人才和金钱挂钩,使得商人子弟充斥大学校园,而耕读传家的传统儒生,则因为负担不起小学(中学)、大学(学宫)的费用,渐渐失去了文化上的优势。

    第四个限制大宋迈入资本主义门槛的因素,则是大宋的体量太大了!

    而历史上,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没有一亿人口的,连一千万人口都不见得有,顶多就是几百万。

    这个限制,现在仍然存在!

    但四个限制因素中的三个不存在了。而且,由于蔡京的钱引改革极大削弱了地方转运使的经济权限,使得一个全国性的大市场第一次出现在了中国的土地上!

    所以大宋这个庞大到不适合搞资本主义的大国,现在正在被它的几个部分,比如徐海、江南、福建沿海和广州,也许还有开封府和昭义军的定州、磁州,当然还有在经济上仍然和大宋一体的大周共和国,一块儿拖拽着往资本主义的门槛碾压而去。

    但是对于少数几个在经济结构上已经完成升级,真正进入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地区,大宋绝大部分的府州军县,都成为了这场资本主义萌芽运动的受害者。

    人才和资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大宋各处流向几个“热门地区”。那里有最多的机会,最好的学校,最繁荣的工商业……而各种使用了水利机械和分工协作以及大规模生产的办法制造出来的手工业品,又如同潮水一般,流向各地,严重摧残着原有的经济结构。

    更加糟糕的是,在交趾战争和辽东之战后,一南一北,两个沿海大粮仓也加入到了大宋(或是中国)这个巨大的经济体中。

    现在产出手工业品的地区可以不再种植粮食,而是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手工业品的原材料),同时再通过海运获得低成本的粮食。

    而大宋绝大部分地区,则只能用有限的贵金属去交换手工业产品……

    所以从政和年间开始,宋朝大部分的转运使路,都无法完成税收指标。而且大部分的府州军县,都出现了人户减少的情况。

 第1246章 国崩之危 二

    (全本小说网,HTTPS://。)

    “几位相公,枢相,天下各处的绢、布、酒、盐、铁、纸、茶、油、船只等利,皆归东南诸商市事,下官亦有耳闻。(全本小说网,https://。)然此事非下官之过,而是下官之功。下官受命为海路市舶制置使兼知秀州事,总管各处商市、口岸。

    管好商市口岸,乃下官份内。下官在位数年,何处商市不是户口大增,税赋翻倍,百姓安居,商民乐业,流民来归,教化有成?至于商市财源广进,货达四方,所出绢、布、酒、盐、铁、纸、茶、油、船只等物皆价廉物美,为天下人所喜,亦是下官及商市官吏的功劳啊!

    别处的官员如果治下户口激增,工商繁盛,物产丰饶,难道不是有功而是有过吗?请诸位相公、枢相明言!”

    大宋资产阶级的代言人纪忆在政事堂里面一通高谈阔论,说得那是头头是道,也让本来打算问责的蔡京、何执中哑口无言。

    现在东南商市所出的绢、布、酒、盐、铁、纸、茶、油、船只等等商品行销四百州军,的确不是纪忆的过错啊。东南商市在纪忆纪大官人领导下,商品制造的价廉物美,竞争力空前强大,难道是错的?

    要按照这个标准,以后地方上人口增加,税赋增长,农产品丰收都是官员的过失?搞得民不聊生反而有功?

    不能这样吧?

    “可是天下有四百军州,怎么能都是东南诸商市独得其利呢?”中书侍郎余深皱眉问。

    “其实也不是东南诸商市独得其利。”纪忆道,“余相公该知道燕山铁、天津布、长芦盐、界河船、酒中仙之说吧?”

    纪忆说的都是大周共和国外贸的拳头产品,同样行销大宋四百州军!

    其中燕山铁产自宣化铁山,将精选铁矿石和燕山木炭,用特制的耐火高炉进行冶炼,再用炒钢或坩埚工艺进行二次冶炼,得到质量上乘的熟铁或坩埚钢。只有使用了类似技术的京东商市的铁厂(采用了上等的利国铁矿和高丽木炭)能与之相比。但是京东铁的成本比燕山铁要高,价格也贵一些。

    天津布则是棉布,在米友仁主政海路市舶制置司的时候开始在沧州引入棉花。发展到现在,棉花已经变成了燕地主要农作物之一。

    而天津云台学宫的农学院、器械学院,也将纺机和轧花机的设计改良(包括抄袭)作为了重要课题,还发布了高额的奖金。这些年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众多的家庭纺纱工坊和家庭织布工坊,也在新兴的天津东市地区大量出现。所生产的天津棉布不但产量很高,而且质量也非常不错。当然了,天津的纺织业距离工业革命的水准还差不少呢,估计没有个一二百年的发展,是不会有工业革命的……

    长芦盐则是大规模晒制的海盐!在武好古割据燕地前,属于沧州管辖的芦台盐场就是个生产海盐的地方。不过当时使用的是煮盐的法子,成本很高,产出的食盐质量也差。所以在武好古接管盐场后,就提出了“晒盐法”,并且让云台学宫自然学院立项研究。四年前终于有了突破,生产出了质优价廉的“长芦盐”,足以和青盐、解盐这些盐矿出产的上等盐(比较干净)竞争。

    当然了,京东商市的盐商(海州也是产盐地区)很快就抄袭了晒盐法。产出的海州盐足以和长芦盐竞争。在蔡京推行钱引法后,长芦盐和海州盐一块儿横行大宋,把别处的井盐、池盐、海盐都打得溃不成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