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879章

天下豪商-第879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的营地,其实也散乱得很,帐篷都没几顶。虽然也按照交趾军的营制,挖了壕沟,树了寨栅。但是壕沟不到半人深,寨栅更是稀稀拉拉,连野猪都挡不住,遑论大宋天兵了。

    这部交趾军的主力正是崇贤侯李崇德所部。当时在邕州和李乾德分兵时,人数多达五万!在分了五千人把守邕州后,就一路北上,接连攻破了横州、宾州、象州、柳州,一直打到了广南西路的治所桂州城下。

    不过此时桂州城已经在帅司周橦、漕司钟伷的经营之下,有了那么一点固若金汤之势。驻守桂州的禁军和厢军都补足了阙额,添置了装备。城池周围也进行了一番清理,百姓和粮食都被搜罗进城,城外的村社集市也被焚毁一空。城内的丁壮更是被编组成军,日夜操练。

    另外,临近的荆湖南路也派来了一个将的援兵,总有数千之众。

    而李崇德所部则一路分兵减员(他也要派兵留守后路,部队也会有病亡战死),抵达桂州城下时,兵力不过两万数千。面对桂州坚城,也一时难以得手。打了几回,损失惨重!

    不过城内的宋军也没胆子出城决战,只是死守,所以也奈何不得越军。

    就在战争眼看陷入持久的时候,让人难以置信的噩耗传来——李崇德可以登基当皇帝了!

    李崇德当然不是共和主义者,自然不会把当皇帝当坏事儿。

    可是李崇德当皇帝的前提,是他的皇帝哥哥李乾德率领的东路越军全军覆没!李乾德本人也变成了先帝——李崇德得到的消息并不完全准确,不知道他哥哥当了俘虏。不过全军覆没的消息是错不了的!

    因为被李崇德留在邕州城的军队,在南帝李乾德“驾崩”的消息传来前,就向李崇德告急了!

    邕州东南的钦州不知怎么,居然被宋军攻占(是从海路而来的铁甲新军的杰作),沿海岸线推进的东路越军后路断绝,自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了。

    这下崇贤侯李崇德再不敢呆在桂州城下了,只得匆忙撤军,一路狂奔往交趾国内而去,

    可是趁胜进军容易,兵败逃难却不容易。本来李崇德北进的时候步子就不稳,当时想要速战速决,一路长驱猛进,并没有占领多少城池堡寨。所以在被越军攻破的州郡之中,大部分的地盘仍然被终于宋朝的地方官或豪强控制着。

    在交趾军刚刚打过来的时候,他们都有点措手不及,没来得及组织抵抗。可时间一久,各种各样的义军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交趾大军的身后,不停打击交趾军的运输线。

    等到李乾德战死,交趾东路军覆灭的消息传来,本来就很活跃的义军,更是变得胆大妄为起来。连李崇德率领的大队,在撤退途中也不断遭到袭击!

    而原本死守不出的桂州宋军,在得到了广州的军情急递后也立即展开了追击。

    另外,收复了钦州城的宋军新军也分出了一部分兵力进入邕州和宾州,也没有直接去攻打两州州城,而是到处发动终于大宋的豪强土司,对从宾州退往交趾境内的500里道路进行了彻底的破坏和清野。

    沿途所有的村寨都被迁移,桥梁都被毁坏,可以用来渡河的船只也被凿沉!

    而且还给交趾兵将的人头开出了一颗100缗的“天价”,鼓励邕州、滨州的土豪们出兵去劫杀小股的交趾兵。

    结果当人困马乏,减员超过三成的交趾兵败退到宾州、邕州时,等待他们的就是500里的死亡行军!

    因为道路、桥梁被破坏,也没有船只可以渡过数不清的河流。从宾州到交趾凉州的500里路,李崇德的兵马走了整整一个月……最后大军通过凭祥司,进入凉山山区时,总兵力只剩下了两千多不到三千!

    而另外一路由李乾德率领的五万大军的结局更惨。最后退回谅州的只有一千余人。

    两军相加,不到四千!

    去时十万雄兵,回来只剩下四千残部……

    四千残兵,现在就聚拢在谅山的一处山坳中,等待着李崇德派去升龙打探消息的人回来——在退兵的途中,李崇德听说了自己的哥哥被俘虏和宋军将要押着李乾德泛海入红河,然后直赴升龙府的传言。

    如果升龙此刻已经丢失,那李崇德可就只能在交趾北部的山地落草为寇了!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派去升龙的部下去迟迟不见回来。

    李崇德也越来越焦躁不安,就在他快要被这种等待死刑判决一样的气氛给逼疯的时候。交趾国的大忠良阮忠贤终于带着两个营的周国“援兵”抵达了……

    “君侯,暴宋的三万水陆大军,在半个月前就带着皇帝进入了红河,现在大约到了升龙府了……”

    阮大忠臣一入李崇德的大营,就哭着嚎着报告了一个让人绝望的消息。

    大越国完了……

    本来站着的李崇德腿肚子一软,一屁股就坐在烂泥地上了。身边的将佐也没人去搀扶他一下,不是傻愣愣站着,就是放声大哭起来。

    “君侯,您别着急……”阮忠贤开口就劝,却被李崇德苦笑着打断:“不急,不急,都亡国了,还急什么?”

    “君侯,交趾还没有亡啊!”

    “没有亡?”李崇德有气无力地问,“还有一些忠臣在抵抗?都有谁?”

    交趾立国已经一百七十几年,历经四朝,当然不可能一下就给灭了。挣扎上几年乃至十几年都是正常的,最后甚至可能翻盘!

    不过这个和李崇德没有什么关系了……交趾国可以在一百七十几年中历经四朝,就说明交趾国内豪强林立,国君的权威有限,很容易被人取代。

    而这一次的北伐之役打光了李朝的本钱,李朝的腹心之地红河平原看来也要落入宋军之手。李崇德还能有什么倚仗?去依附那帮居心叵测的边郡豪强吗?那是在把脑袋送人!

    “君侯,国中忠臣甚多,都各据一方,誓不降宋。”阮忠贤说,“另外,北方的大周共和国听说暴宋侵犯交趾国,出于义愤,派来了援兵!”

    “什么?北方的大周?”李崇德一愣,“怎么可能?大周在万里之外啊!”

    “君侯,大周的铁甲精兵是坐船来的,7000里海路不过二三十日就到了。”阮忠贤道,“臣的宁海府现在大周精兵的保护之下!臣也是在他们的护送下到达谅州的……”

    “什么?大周的精兵?在哪里?”

    “就驻扎在凉州的州城,一共有2000人,另外还有万余在宁海江边驻扎。”阮忠贤道,“君侯,谅州并非久留之地,您还是随臣前去宁海府驻扎吧。到了宁海府就能得到周军的保护,君侯就万无一失了。”

    “他们真的是周军?”李崇德还是有点将信将疑。

    “真的!”

    “他们来干什么?”

    “自然是助我交趾抗宋了。”阮忠贤完全清楚李崇德的心思。

    周国看着也不像是好人啊!

    远隔万里派兵过来,到底安得是什么心?

    阮忠贤接着说:“他们对我交趾必有企图,但是大周远,大宋近……大周的企图再大,也不会吞并我交趾啊!现在大宋是要灭交趾的,君侯能依靠的,也只有万里外的大周国了。君侯,您不要再犹豫了!事到如今,不投大周,您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他的话说得有道理。武好古的确没有吞并交趾的心思,他只想要一部分,不想要一整个。

    因为大周共和国只是一个处于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胃口有限,消化不了太多的人口和地盘——资本主义国家和传统的封建官僚帝国在管理模式上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讲究精细化,讲究效益。后者则讲究规模,把规模做到尽可能大。

    当然了,也不是说资本主义不喜欢扩张,只是在交通、信息、生产力跟不上的时候,资本主义国家往往不会盲目扩大本土。也不会去吃一块很难搞定的殖民地。

    而交趾国,则介于本土和殖民地之间,而且人口又多,距离大周的腹心区域又远。如果吃多了很容易被噎着,那么多的人口,那么复杂的形势,当成殖民地好还是当成本土好?难办得很啊!

    因此少少的吃一点精华,当成大周共和国的海外本土来仔细经营才是上策。

    有了这么一块小而富裕的海外本土,大周才能在南洋地区建立更多的殖民据点。而且还能在和宋朝翻脸的情况下,保持住自己在南方海上的优势。

    而与此同时,远在开封府的大宋朝廷,也开始为交趾之战的善后头疼了。

    大宋虽然是一个官僚帝国,但是守内虚外的国策执行了一百多年,早就成了习惯,而道宗初期的扩张路线又没什么好结果,所以大宋君臣对交趾的地盘真有点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第1239章 大宋真封建

    (全本小说网,HTTPS://。)

    开封府,琼林宫,政事堂,两府集议。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六个宰相,四个枢密,今儿一大早在垂拱殿照例向“病中”的赵佶问了安好之后,就聚集到政事堂商量事情了。

    今天要商量的事情是非常让人头疼的!

    大宋朝又开疆辟土了!

    武学学宫出身的那群文化比进士都不差的武夫太能打了,几千人就把交趾国的十万大军折腾没了。而且还抓住了交趾郡王李乾德。

    以上这些消息还达不到让两府十位宰执在集议的时候摇头叹气的地步。

    让他们这些人大感头痛的是,取胜的新军居然押着交趾郡王李乾德走海路去取升龙府了!

    根据张孝纯的奏报,去打升龙府的新军只有3200人,水军人数多一点,有约6000人,桨帆战船有30余艘。另外还有4门能发射6斤弹丸的青铜大炮。

    还真是胆大啊!他们以为在一个国家门口架上几门大炮,就能把人家征服吗?好像真的能啊!

    “升龙府应该已经拿下了。”知枢密院事苏迟说,“广南西路也来了奏报,邕州全境收复,斩首和俘虏的交趾贼超过四万……如果再算上广南东路的捷报,交趾人的损失不会少于八万!

    交趾这样的小国,一次丢了那么多的兵将,肯定会伤及根本。精兵强将为之一空,国中人心为之胆破,张永锡、杨可弼乘势进兵,实为上策啊!”

    “不进兵也不行啊!”童贯在一旁道,“周国的二十条兵船和万余铁甲精锐也到了交趾,还在太平江附近修筑城池港口,还打破了交趾的一个州府。

    对了,海路市舶制置司的奏报上还说,周国在太平江附近修筑的城池取名为安南府。”

    “安南府?”何执中眉头大皱,“难不成周国想把交趾国变成如同高丽一般?”

    周国现在有个安东府,府治就在原本属于高丽的庆源府。除了原本的庆源府,这个安东府还领有耽罗岛和釜山,以及周国在耽罗岛以东所有的通商据点。

    通过庆源、釜山、耽罗,以及其他安东府所辖的据点,南高丽国基本就在大周掌握之中了!

    这个安东府,显然就是为了控制高丽所设的!

    所以在听到安南府之名后,何执中就下意识想到了安东府。

    “可不是嘛!”中书侍郎余深摇摇头道,“若不是周国也插手进去,朝廷又怎会在交趾国空耗力气?”

    宋朝的士大夫基本上都不怎么喜欢开边,认为是徒耗国力的赔本买卖。如果遇上一个特别喜欢边功的天子,比如神宗、哲宗掌权,下面的大臣们有时候还会卖力一点。要不然各种弃地缩边的建议就会层出不穷。

    而当今的道君皇帝已经过了锐意进取的时候,开始沉迷道教,士大夫当然就没什么劲头开边了。

    可偏偏在这个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当口,北边出了一个咄咄逼人而且无父无君的大周共和国!

    虽然大周共和国和大宋之间的关系,眼下还是和睦。但是谁都知道周国只是在休养生息,消化这几年攻城略地的战果。一旦消化完毕,宋周之间,恐怕就会有一场龙争虎斗了。

    所以周国在交趾的扩张,怎么看都是一个南北夹击,包抄大宋的图谋啊……他们一定是在为将来的宋周决战布局啊!

    “既然周国插手了,”蔡京啜饮了一口茶汤,叹了口气,“那朝廷就没有理由从交趾退出了,咱们就议一议怎么管好交趾吧……诸位有什么想法吗?”

    “管辖一地,无非就是郡国两制。”苏迟道,“要么封邦建国,要么行郡县制。交趾国原就是我朝所封建的藩国,现在自是要除国了。至于要不要行郡县,改为交趾路,还需仔细斟酌。”

    “除国不就是行郡县吗?”余深道,“只是这交趾路……怕是要乱啊!”

    说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