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875章

天下豪商-第875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能夺下广州、桂州,打出一个真正的南帝江山。那么大越国就能凭借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和交趾路的地盘,力抗大宋了……

    李乾德、李崇德两兄弟在存亡之际发动的军事冒险,似乎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宋朝在广西南路的防御,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弱,根本不堪一击!

    一个大越的武官接到了最新的战报,飞也似的跑到了李乾德身后,大声的报告:“陛下,斥候来报,北虏的军民已经退往西南沿海的防城。”

    大越皇帝哼了一声:“什么北来的精兵,根本就是不堪一击!

    传旨,加快行军速度,朕要在真正北虏精兵南下之前,拿下广州,恢复昔日南越武帝的江山!”

    “陛下圣明,大越将兴!”

    底下的群臣,立时就欢呼起来了。

    出乎了周橦、张纯孝、杨可弼等人的预料,这位大越天子已经狗急跳墙,他的目标,竟然是攻占宋朝的广南西路、广南东路,打出一个真正的南帝江山!

    在攻克钦州之后,李乾德根本没有理睬躲到防城的宋朝军民,而是在分兵5000驻守钦州州城后,马不停蹄的东进,仅仅过了三天,就袭破了空虚无备的廉州,随后又向东攻破化州,直逼高州,攻击的矛头,更是直指大宋在广南的统治中心广州。

    与此同时,占领了邕州城的李崇德也没有止步不前,而是连破宾州、横州,直逼广南西路首府桂州而去。

    广州告急!桂州高级!天南震动!

    ……

    天津,东市港。

    秋风起,秋雨落。

    整齐的共和军士兵正在默默登船。这次出征的兵力并不多,只有六个营,区区5000人。

    不过装运这5000人的战船可不得了,是整整20艘“真理”级战列舰!

    这也是大周海军绝大部分的“真理”级。20艘战舰拥有360门2500斤级、3000斤级或3600斤级的大炮。

    在中世纪,这简直就是可以毁灭一个帝国的火力!

    而它们的目标,则是那位南帝李乾德的大越帝国!

    没错,武好古对富饶的红河平原,同样是垂涎三尺的。

    实际上从天津出兵去升龙,也不过是7000多里海路。以“真理级”的顺风航速,不过就是20天上下。走陆路去一趟辽阳府,20天都不够……

    所以在大航海时代,天津和升龙的距离并没有多远,武好古和李乾德其实是站在一个舞台上的。

    虽然李乾德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武好古却非常清楚在大航海时代,地球已经“变小”了!

    武好古这个时候正在东市港码头上,一个可以避雨的亭子里面,和这次远征的总指挥,大周海军南洋舰队提督陈天理海军少将说话。

    “这是海军陆战一旅的初战……虽然陆战旅上下都是老兵,又跟船训练了将近一年,但是人数毕竟不多,所以一定要谨慎使用。”

    组建海军陆战队当然是为了向海外迅速和长期投放兵力了!因为周国的陆军基本上是兵农合一的,部队很难进行长时间的征战,要不然家里面的庄园就要荒废了。

    所以为了向海外用兵,在辽东战役结束后,武好古就下达了组建海军陆战队的命令。

    目前海军陆战队有两个旅,其中的第一旅是从共和军老兵中招募的佣兵,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兵。主要是步兵出身,用于对南方地区的征伐。

    第二旅则是以黄头女真为主的胡人雇佣军。主要用于北方沿海地区的征伐。

    两个旅都是5000人,下辖五个步兵营和一个指挥营——海军陆战队的步兵都能骑马作战,所以步兵营只要配上马,就能当骑马步兵或是骑兵使用了。同时,他们也掌握了长枪、刀盾、弓箭等“三仗”,算得上是非常精锐的部队。人数虽然只有10000,但却足以在海外替大周抢地盘了!

    陈天理道:“元首放心,下官一定不会让陆战旅冒险的。”

    “好,这就好!”武好古笑了笑,“就交给你了……记住了,能不能拿下升龙府无关紧要,关键是要在交趾沿海占据优良的港口,咱们不能总和宋国共用一个安邦口啊。位置海军已经勘察过了,我也不多言了。你们到了那里,一定要占据有利地形,建立坚固的城堡,做长久的打算。如果宋军要进升龙府,你们就派人跟随,占点便宜。否则,等到明年春天,海军舰队就可以返回,把陆战队留下即可。”

 第1233章 出了汉奸啦!

    (全本小说网,HTTPS://。)

    暴雨如注,在视线几乎不及的远方,惊雷闪电还在低沉的乌云当中翻滚。(全本小说网,HTTPS://。)

    大队大队的大越军,正冒着岭南地区常见的雷暴雨,在泥泞的道路中翻滚前行。士兵们已经疲惫到了极点,在雷雨当中一步一跌,拄着自己的兵器勉强前行。将官们骑在又矮又瘦的战马上,踏着泥水,挥动着马鞭,驱赶疲惫到极点的士兵加速前进。

    道路两旁,全都是被丢弃的财物,有老百姓的衣服,各种形状的铜器、铁器,丝绸棉布,各种香料和茶叶,精美的瓷器漆器,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是大越军攻入宋境后,一路上抢夺虏掠来的战利品。

    现在为了加速向广州前进,全部在大越天子李乾德的命令下抛弃了。

    南越武帝的故都广州城就在二百多里外!到了广州,什么样的好东西抢不到?谁还在乎这点乱七八糟的东西?

    在命令部队抛弃一切不必要的物资,轻装前进的同时,李乾德还下了旨意:攻入广州,三日不封刀!让部下放手烧杀抢掠。哪怕把广州抢成一片白地……

    受到激励的大越军拼了命的行军,哪怕他们攻入广南西路后,一路上攻城掠地而来,除了打仗就是行军,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休整过,现在也都咬着牙坚持行军。

    前方是繁华富庶的广州城啊!

    只要拿下了广州城,大越国就算彻底雄起,变成足以和宋国分庭抗礼的天朝上国了……

    李乾德和他的文武群臣们,这个时候同样也处于疲惫和亢奋混杂的情绪之中。

    这位今年快50岁的老皇帝,虽然一路上都骑马行军,还有人替他撑着伞盖挡雨,但是体力也透支接近了极限。但他还是打起精神硬撑着!

    因为一路打得实在太顺利了!连克邕州、钦州、廉州、化州、高州、康州,现在已经攻入了肇庆府境内,广州州城就在眼前了!

    一个多月,他的大军就攻破了六座州城,而且还不包括他弟弟李崇德在北路所取得的战果。估摸着李崇德现在都该逼近桂州城了吧?广州、桂州,不日就将成为大越国的地盘啦!

    李乾德这些天都有一种活在梦里面的感觉。虽然他一向知道宋朝的广南西路、广南东路空虚无备,有国无防,但是也没想到居然空到这种程度!

    只要再加把劲儿,广州城就能拿下来了……

    当然了,这一路的确顺利的过了头。他老人家也不是没有一点怀疑,所以在钦州城留下了5000人,在廉州城留下3000人马,在化州留了2500精兵,在高州也留下了2500兵将,在康州留了2000人。另外,李崇德还在邕州留了5000守军。

    也就是说,光是李乾德亲率的这一路,就留下了15000人看守后路。

    此外,在行军作战的途中,还有超过5000人阵亡、负伤或得病。

    现在还跟着李乾德进军的人马,已经不足30000人了。

    这30000人搁在北方的战场上也许不算什么,大宋号称有80万禁军!

    但是在岭南,应该是一路闯到广州城去的吧?

    三骑斥候踏着泥泞的道路从前方摇摇晃晃的奔来,到了李乾德跟前,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奏道:“禀陛下,前方的肇庆府城四门紧闭,但是却派出了犒赏的绅商,带着几十头牛,还有几十车的美酒美食,挡在了大军之前,说是奉命前来劳军。”

    “什么?”李乾德一愣,这是什么状况?肇庆府城要投降?这可太好啦!

    “陛下,一定是肇庆府的宋人惧怕我大越天兵,要投靠我大天朝了!”

    “臣为陛下贺,我大越将可兵不血刃夺取肇庆府!”

    “陛下,肇庆府既然投降,说明广州乃是空城一座!我大越天兵,不日将入广州城矣!”

    “大越将兴,陛下功德,将名垂青史!”

    “哈哈哈……”

    李乾德仰头大笑,身边群臣们的分析一点没错。之前遇到的宋人城池,要么死守,要么弃城,还没有遇上有人投降的。别说官员了,就连土豪劣绅都没什么投降的。

    这说明近在咫尺的广州一定空虚无备,根本不足抵当自己的30000大军。所以肇庆府的宋人官员绅商,都已经失去了信心,为了自保,就只能投降大越国了。

    李乾德问:“那些宋人绅商在哪儿?”

    “回禀陛下,那些宋人绅商现在停留在距离肇庆府不足20里的黄港镇上恭候圣驾。”

    “皇港镇……”李乾德点点头,笑道:“皇帝之港!好名字。传令三军,今日便在黄港镇驻扎,休整半日,赐酒肉,饱餐一顿,明日再往肇庆府去。”

    “喏!”

    “南帝”身边一片应喏,十余匹传骑沿着大军行军的队伍,一边奔跑,一边传令。

    连续作战行军,都快累成狗的大越军队,终于得到了一个难得的休整机会,还能得到酒肉犒赏,自然是三军欢呼。

    ……

    黄港镇就在西江边上,原本是个相当繁华的市镇。

    肇庆府原名端州,赵佶的端王就是端州之王的意思,不过仅仅是虚封。在赵佶登基后,先将端州改名兴庆军,后在赵佶被捧为成吉思皇帝的那一年,又下旨将兴庆军升为肇庆府。

    而端州从唐朝开始,就是名砚端砚的产地。而黄港镇则发源于一个西江边上的河港,自古都是端砚外运的要道。因此镇子上有许多经营端砚的商户,经年累月,积累了不菲的财富。所以镇子上到处都是气派豪华的砖瓦房,沿街的商铺也极多。不过镇子上的商民大多已经开溜了。当李乾德的大军抵达时,只有不多的十几个商人打扮的男子,战战兢兢的带着礼物相迎。

    这些商人都来自一个家族,就是肇庆首富黄家。黄港镇的“黄”就是跟他们家来的!镇上的产业,还镇子周围大片的土地,都是黄家的产业。

    有那么多的产业,舍不得放弃,以至于落水当了汉奸,也是正常的……商人嘛!是没有什么气节可言的!

    李乾德倒也没瞧不起汉奸的意思,因为他也是汉人,而且也是商人出身……他家是泉州安海县的商人,开国太祖李公蕴幼年随父亲去安南做生意。长大后没有子承父业,而是出仕前黎朝,一直做到了左亲卫殿前指挥使,还娶了黎朝开国皇帝的女儿做老婆。后来篡位做了皇帝,开了李朝天下。

    所以见着肇庆黄家的族长,一个长着张面团团脸的黄得财后,看他一副吓得汗出如浆的模样,还好言安慰了几句,顺便还赏了他一个官职。

    等到在宽敞的黄家大宅里面安顿下来,李乾德才笑着用汉语(福建腔)发问道:“肇庆府怎么样了?是要降,还是要战啊?”

    “回陛下,肇庆府的知府和官员们早就吓跑了,城内又没有兵马,知道大越天兵来了,人心惶惶,便推了小底来接驾,只求大越天兵手下留情,莫要洗城。当然,犒劳大军的钱财酒食,我等都会准备妥当,绝不会让大越天兵失望的……”

    “跑了……”李乾德从一个随行的宦官手中接过刚刚热好,又试过毒的米酒,喝了一大口,“那广州的情况如何?有多少兵马?”

    “禀陛下,广州不比肇庆,是大地方。”黄得财道,“虽然没有多少正经的禁军,但是有广州市舶司管辖的战船队驻防,还有许多跑海的恶商,都是有武力的。所以总归能拼凑出几千人……”

    几千人?呵呵,自己可有三万大军,还怕几千个宋人?

    李乾德盘算了一番,笑道:“朕又不欲同广州的商人为难,我李朝太祖也是商人之子啊……所以我李朝一直都是优待中国商客的。黄卿,你跑一趟广州,告诉广州的海商,他们如果愿意归顺李朝,朕可以封赏官职,还可以减免他们的税收。”

    “好好,小底今晚就动身去广州替陛下传旨!一定会有人投靠我大越天朝的!”黄得财连连点头,“那肇庆府……”

    李乾德笑道:“朕自会约束将士,我大越天兵不掠肇庆府就是……明日就让城里的士绅把钱物酒食都给朕送来。”

    听到这话,黄得财感激的直朝李乾德揖拜,口称他为“南天大帝”,李乾德也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