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869章

天下豪商-第869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天理教则是用来将不同来路,连说话的口音都不一样的骑士们凝聚起来,并且建立一个能让他们服从的权力核心的工具。

    说起来,这一套真的有点像那位阿拉伯先知的所为……

    发生在春天的章门血案,现在看起来并没有动摇骑士们的信仰。

    天理教毕竟不是太平天国,教中的领袖不是下凡的神仙,而是洞悉天理的学者。讲究的是存天理,灭某某——什么碍着天理了,就可以消灭!

    所以章理消灭自己的兄弟和侄子并不是问题,问题是他在干了这种事情后,能不能进一步将天理发扬光大!如果能做到,那么理论上就解释得通了。

    所以现在就是发扬天理,并且让天理骑士们发财的时候了!

    10000名骑士加上数量相同的辅助骑兵,5000名来自汪古部、黄头回鹘部、草头鞑靼部的骑兵,现在已经汇集到了凉州。等待誓师出征!

    校场之外,两骑并辔,正朝着校场缓缓驰来。马上两人,都是白色的儒服,玄色披风,佩着长剑。正是章理和高廉。数十骑士,远远的跟在后面,给天理子和周国公使留出了私下交谈的余地。

    不过两人却一路无言,眼看得要到了校场,章理才无限感慨地回头:“公使,河西之主,其实不是章某,而是校场之中的那些人啊!章某如果不能带着他们发财,这天理子是做不安稳的。”

    高廉淡淡一笑:“天理子,仁多家可没多少油水啊……吃完了他们,下一个吃谁?是不是该轮到灵州了?”

    章理摆摆手,笑道:“公使说笑了,河西能有今日,都是高武穆高圣人的功劳,我等天理骑士,怎不懂饮水思源的道理?我们是不会侵犯灵州分毫的。”

    “武穆”是高俅的谥号。此外,赵佶还追封高俅为渤海郡王,赠中书令。

    而在武好古那边,高俅则入天理圣贤祠供奉,追赠共和元勋(名誉上的),共和广场立碑纪念。所以也可以称高俅为高圣人——现在天理教分东西两宗,东宗是博士团,西宗是天理教。因为隔得远,所以两宗的关系还算不错,互相承认对方的权威。

    因此河西天理教也承认高俅是高圣人,高圣人的地盘,章理当然不大好下手了。

    高廉只是微笑:“那朔方和陕西呢?”

    章理只是看了高廉一眼:“周国什么时候向南用兵,我们河西自当出兵陕西,替元首牵制西军、朔方军,也得个共和功臣。”

    这位天理子还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河西骑士虽然精锐,但是数量太少,现在不过15000之数,能养到20000已经是极限了。

    靠这点人马要夺取天下是不可能的,就算陕西、朔方的十几万个府兵户,几千个骑士户,只要充分动员,也足够击败河西了。

    便是只有6000户骑士、府兵的灵州,真要拼了命,也能让河西骑士损失惨重。

    所以河西天理教并没有问鼎天下的实力。

    高廉笑着:“若真有此日,西北当属天理教永镇。”

    “这是元首的意思?”章理看着高廉。

    高廉笑道:“元首的意思,我不知道。但是元老院中,十之八九都想要尽收东南膏腴之地的……至于西北苦瘠之地,自治又何妨?有天理教镇着才更叫人放心啊。”

    言谈之间,两骑已经逼近校场,校场上的天理骑士也开始欢呼。

    “存天理,平青唐!”

    ……

    “那是……”

    “那是朝廷的新军,一共十个步军营,还有6门大炮和500名骑兵。”

    林冲站在武好古的身边,尽职的讲解着已经进入周国境内的宋军的情况。

    站在天津县城(就是天津市南那座大堡垒)的城头,已经可以用望远筒观察到8800宋军的队列了。

    居然也是衣甲鲜亮,队列严整,比起共和军的军容可是一点都不差!

    “看来大宋朝没有把强兵的本事都丢干净啊!”武好古放下望远筒,很有一些感慨。

    很显然,自己已经给宋朝带去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哪怕自己现在已经脱离了宋朝,有了大周共和国,宋朝也没有办法再回到过去了。

    和武好古一起上城观看宋军军容的赵钟哥提醒说:“元首,要不要让将士们提高一级备战?”

    “都军机司和天津防御使司决定就行了。”武好古手按着城墙的垛口,“让第一骑兵师的人出城列队吧!咱们可不能在定王殿下跟前失了大周国的威风!”

    ……

    定王赵桓的眉头拧着,显得忧心忡忡。自从他进入周国境内,眉头就没有松开过。

    因为他也察觉到了周国的强大!

    周国之强,不仅在兵,而且在民。兵强民弱,不是真正的强国。兵民俱强,才是令人生畏的对手啊!

    周国不仅强,而且富,不仅国富,而且民富。是真正做到了国富兵强,比起大宋的富而不强,官富而民穷,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这个时候的定王,已经将周国当成了大宋的头号对手了,甚至比契丹还可怕。

    契丹是取代不了大宋成为中原之主的,不仅因为契丹人是蛮夷,而且因为他们的大辽治理糟糕,比宋国远远不如。所以没有任何蛮夷,可以长久的成为中原的主人……

    而大周……这才多少年啊!居然可以治理到这种程度!

    武好古,果然是圣人大贤啊!

    “枢密,”定王赵桓问身后的知枢密院事苏迟,“武好古若是拥兵向天下,朝廷要如何当之?”

    “朝廷可以励精图治,整军备战。”苏迟道,“周国虽然富强,但是民力终究有限。武好古又自比圣贤,不愿意使周人苦于征伐。所以一定会偃武修德,与民休养,十年之内,不会拥兵向天下的。”

    话说得堂皇,实际上就是周国的府兵、骑士要忙着恢复生产,养育子女。十年二十年后,等到府兵、骑士们的儿子纷纷长大,需要出路的时候。武好古想安稳也不可能!

    不过眼下,周国这个以民为本的国家,是不会有太强的侵略性的。

    “十年?”赵桓皱眉道,“十年内朝廷能做什么?”

    “能寻一条振兴军力的路子。”苏迟道,“虽然做不到周国这样,但也不是没有出路的。”

    “但愿如此……”

    ……

    同一时刻,已经成为了大金南京的临潢府周遭的草原上,正是秋风渐起,胡马膘肥的时候儿。

    在临潢府城高大雄伟的城墙南面,密密麻麻,都是一顶顶萌古人、阻卜人的帐篷。

    萌古乞颜部的汗王合不勒和阻卜克烈部的汗王忽儿札忽思再一次率部抵达了临潢府。

    这一次,他们一共带来了35000骑兵!

    阿骨打也召集了同样数量是女真兵马,汇集临潢府。还从附属的北高丽国和归顺的渤海右姓那里召集了整整一万名重甲步兵。

    总共凑起了八万大军,军容之盛,甚至超过了历史上女真人第一次南下伐宋时的规模!

    和历史上不同,被周国和天理教阻挡在文明世界之外的女真、萌古、阻卜已经联合在了一起,开始觊觎南方的财富了。

    由于小冰河期造成的寒冷和白灾,让北方的苦寒之地变得越来越不适合生存了。

    所以他们必须要向南寻找出路!

    既然往南的道路并不好走,那么大家有什么理由不团结起来,一起挥师南下,成为富饶温暖的中原大地的主人呢?

 第1225章 辽崩 一

    (全本小说网,HTTPS://。)

    黄色是队伍,行进在绿色的群山之中,从天津市出发开始,参加三家会盟的宋、周两国的近三万兵马前进的步伐就未曾稍停。全本小说网;HTTPS://。m;

    三会盟的具体地点在辽国的中京大定府和周国的承德府之间,名叫马孟山的山脉北麓的阴凉河边。

    所谓的承德府就在后世的河北省承德县一带,辽属的时候称为北安州。在被周国夺取后改名承德府,成为了直属周国元老院和元首宫的直辖府。

    府治在原先北安州的州治兴化县。武好古则在兴化县以东的武列水岸边圈占了一大片山地和河谷,并且投资兴建了一座夏宫,作为自己日后避暑并和萧太后幽会的场所……

    在处秋的阳光下,队伍如飞一般前行,在干燥的官道上卷起了一片片尘土。因为在境内行军,附近的辽国也早就从敌人变成了盟友。所以宋周两国的军队都没有披甲,只是穿着日常的袍服军袄行军。

    其中宋军穿着华丽,服色也不是一致的,只是大部分兵士的服色为黄——宋军的服色并不一致,有黄、青、朱、白、黑、金、银等等。这次护送赵桓北上的八营新军则刻意统一了服色,步卒一律着黄袄。骑兵和军官仍然穿着各种颜色的袍服,非常鲜艳。

    而周军的服装朴素,服色也是单一的土黄色。在成立共和国之前,他们曾经穿过一色为朱红的战袄。但是在共和国成立后,周军队军服也进行了升级,淘汰了总是掉色的红色宋式战袄战袍。而采用了比较简单的右衽窄袖土黄色战袍,还分成了冬夏两套服装。

    士兵冬装是棉袍,夏装是布袍。军官冬装配皮袍,夏装也是布袍。

    而为了区分官兵,则在战袍的肩部秀上了“肩章”。

    其中士兵的肩章是白色的五角星,一星为下兵,二星为中兵,三星为上兵,四星兵士长。

    军官的肩章主要分为将、校、尉三个大阶,每个大阶都设上、中、少三个小阶。大阶之间以五角星的颜色区分,将阶是朱色,校阶是绿色、尉阶是黑色。而小阶也是以五角星的数量区分,三为少,二为中,一为少。

    而在将阶之上,还有一个大元帅衔,是共和国元首亲征时使用的,是三颗紫色的五角星。

    不包括大元帅衔,周军的军衔一共就是士兵四阶,军官九阶,总共十三阶。

    而在披甲作战之时,则以肩巾或披风的颜色进行区分。白色为士兵阶,黑色为尉阶,绿色为校阶,朱色为将阶。

    与军官的军衔相对应的,还有周国官吏的品级。吏分四等,官分九品。也是十三阶。

    而元首、元老、议员,都在官吏十三阶之外,没有任何品级。

    此外,官吏十三阶还要分为政务、事务两个大类。

    事务官包括伎术官和事务官。这类官员一般通过考试选拔,在入仕后通常从底层开始做官。可以一级一级得到晋升,晋升时还要综合考虑年功、事功、学历等因素。俸禄高低直接和官阶大小挂钩。

    而且一旦入仕,除非犯罪、请辞、大过,不得削官为民。即便开缺守选,也能保留官阶和半俸。

    而军官的待遇和任免,也和事务官仿佛,不过俸禄比事务官更加优厚一些。

    政务官则是由元老院、议会、元首、州府主官、左右相、六部六监主官推举或任命的官员。

    任命时不必按照事物官的标准考虑资历、事功、学历等因素。也不需要一级级晋升,任命为什么品级的官员,就享受何种待遇。但是一旦任期到头或是因为种种原因被解职,立即就会失去官阶和俸禄,没有守选的概念。

    一定级别的政务官,必须要由元老或议员出任。

    另外,现任军官不得出任政务官、事务官、元老和议员。

    而政务官和事务官也不得兼任,事务官不得出任元老、议员。

    元首也不得由现任军官担任,元首的大元帅军衔也只是在亲征时临时使用,不是正式军衔。而临时军阶也不止大元帅一个,校级、尉级军官都有临时军阶——周国的各级事务官(不包括伎术官),都有义务在得到元老院命令的情况下,以临时军官加入民兵参加战斗。所以他们也得按时参加军事训练!

    最后,担任元老、议员、军官、政务官、事务官达到一定的年限,在退休后都可以按月领取一笔退休金。

    从天津市出发,翻过燕山抵达三家会盟的目的地,大约有500里的路程。

    8800名宋军新军和周军的第一骑兵师20000人,以日行80里的速度,到第六天时,先头部队已经到了马孟山下。

    就在这时,一个可怕的消息,从辽国大定府传来了。

    ……

    “元首阁下,定王殿下,潢河以南的永州、丰州、仪坤州一带,出现大股生女直和萌古、阻卜骑兵。所以我家太后必须要坐镇大定府,无法亲至阴凉河边。太后命臣下前来询问,二位是亲赴大定府会盟,还是依旧在阴凉同太后所派的使臣会盟?”

    武好古和定王赵桓肩并肩坐在一顶大帐篷里面,正在接见萧太后的使者萧得里斯。

    萧得里斯带来了一个相当可怕的消息!金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