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859章

天下豪商-第859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会抽调走落干骑兵营,设置骑兵旅的话就会出现一旅辖一营甚至没有下属作战单位的尴尬局面,所以干脆不设旅了。

    相对骑兵,步兵因为取消了辅兵,而全部改为辎重兵(编制上属于正兵,同样可以承担作战任务),所以部队编制小了一些。

    基本上就一师两旅,一旅四营,一营四队,加上辎重、工兵、炮兵、骑兵这样子。

    一个标准的步兵队则由4个40人的步兵排组成,一个营有4个步兵队加1个指挥队,都是160人的编制,其中指挥队包括一个指挥排和三个辎重排。一营的总兵力就是800人。

    一个步兵旅除了4个步兵营之外,通常还会有一个辎重营,一个指挥队、一个骑兵排、一个工兵队,差不多4400人。

    而师一级,除了两个步兵旅,还会有辎重、工兵、炮兵、骑兵各一营,指挥队一个(200人编制),总共13200人。

    根据计划,共和军在完成改编后,将会拥有18师,其中步兵师16个,骑兵师2个,在全部满编情况下,野战兵力可达231200余人。

    可谓空前强大!

    除了18师野战兵力,周军还会拥有人数超过20000的海军,还会有兵部、都军机司、军校总监司等机关,还会有20个州府防御使司。总人数多达27万!

    而且,这还不包括马植的“沿边府兵”和郭药师的“常胜军”,以及由曷苏馆女真组成的黄头雇佣军。

    如此庞大的军队,当然不可能随时满员的。所以周国的陆军,采取的是常备军官团和府兵、骑士番上服役相结合的办法。

    18个师的架子随时保持,但是承担战略值班任务的师总共只有4个半(半个骑兵师)。

    如果周国的军事动员体系在未来能够发挥正常,那就几乎接近近代资本主义军事强国的军队动员能力了!

    有了这样的军事动员能力,想来九十年之后,真。成吉思汗崛起草原之时,也会在周国大军跟前撞个头破血流吧?

    而能够建立,并且维持近代水准的军事动员体系的国家,当然不可能是一个封建或封建官僚国家,而只能是一个过了资本主义门槛的资本主义国家了!

    正在西行途中的武好古知道,自己刚刚完成的,就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虽然周国保持的封建残余还非常多——他的公民体系都有点类似贵族制度。

    但毋庸置疑的是,周国的经济基础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商业和半资本主义、半封建主义的农业。

    而在这个国家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毫无疑问就是天津市的资产阶级。

    武好古本人就是天津资产阶级的领袖,而国家的首都,也设在天津这个资产阶级大本营中。

    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毫无疑问也是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即便是封建意味相当浓厚的“六级公民制”,也对资产阶级相当有利。

    商人可以通过纳税、捐赠维持提升自己的等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可以通过读书成为公民,获取公职。而和资产阶级一体的海军,也和陆军一样,取得了公民身份。

    所以在周国的几十万公民之中,资产阶级的数量也很多。即便是依附土地的府兵、骑士,他们经营土地的方式,更多的类似于资本主义农场——他们是为了赚钱而经营土地,不是为了搞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家园。

    另外,一个资本主义的金融体系,也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

    在武好古返回天津,召开元老院及各界政治协商会议,宣布成立周国后。新的周国元老院选举产生后,《银行法》将会是第一个需要通过的法律。

    天津银行将会拆分成共和银行和天津银行,前者将会成为一家拥有铸币权的中央银行,后者则会成为纯粹的商业银行。

    金币、银币、铜币,将会替代铜钱、绢帛,成为周国的合法流通货币。

    以共和银行为核心,一个能够将“死钱”变成“活钱”的金融体系,也将完全成型。

    而且由于周国的大部分土地都属于不能买卖的府兵、骑士田庄,所以商业资本根本不可能靠囤积土地保值,它们只能不断投入到增长迅猛的工商业活动中去。

    相对于周国的体量,大宋、日本、高丽、大辽、大金、安南、南洋这些市场或殖民地,已经足够庞大了。足够让周国在经济上完全跨过资本主义的门槛,甚至能够达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夕的水平……

 第1211章 凯旋

    (全本小说网,HTTPS://。)

    在天津市的共和大街还有共和广场,还有共和桥,以及江北的共和北街上面,已经满满的全是穿着他们最好的衣服的市民们了。//全本小说网,HTTPS://。)//已经建成十几年的大街和广场,为了举办这次的凯旋仪式,全都进行了一番整修。街道宽阔平整,一水的青石路面。街道两边还有一排排精心修剪过的白桦树——这些树木都是十年前栽种的,现在有点成材了。

    而天津这座城市,也隐隐有一个后世商业大都市的样子了!

    从三天前开始,天津的市民们就从每天出版的报纸上得知了未来的周国元首将会凯旋回都的好消息。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一个骑兵师,一个步兵师,加上1800名替共和国买卖的黄头女真雇佣军。将会举行穿越天津市主城区的凯旋仪式!

    届时,市民们将可以亲眼目睹战无不胜的共和军的风采。如果眼神够好,还能瞧见伟大的共和国元首阁下的真容。

    这可是天津建市十五年来没有的盛况啊!

    所以举行凯旋阅兵仪式的这一天,也就是大宋政和三年十月初一,整个天津几乎万人空巷。欢迎的队伍一直排到了天津市北城区的宣武门(原来的北开门),等待着从燕津道回到天津市的武好古……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焦虑激动,甚至忐忑,在今天似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这场由耶律延禧奋力一搏引发的百万人级别的战争,现在终于有了一个人天津市民们喜出望外的结果。

    他们不仅赢得了战争,而且还赢得了自己的国家!

    要知道天津市可是一个工商业城市,工商之民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当然知道天津市和大宋的不同之处了。在这里,私人财产是绝对得到尊重和保护的。

    连许多辽国亲贵在天津市的财产,都没有因为这场战争得到任何侵犯!这当然不是敌我不分,而是一种契约精神。天津市本就是宋辽合办的互市。作为城市的创始人,他们的权利是不应该被剥夺的。

    而且在宋辽对峙开始的时候,当时还是界河商市的元老院就通过法案,确保了辽人亲贵的财产安全(当时并没有想到会真的大打出手)。

    现在不能因为打了胜仗,就能把法案丢在一边!

    这样的蠢事,武好古是绝对不会去做的——通过对辽国亲贵财产的保护,天津市可以让全天下的商人相信,把钱放在天津,是绝对安全的。

    而对保护私人财产的原则,也让原本对武好古并不认同的一部分商人们,真正把天津市当成了家乡,把将要成立的周国当成了祖国。

    因为他们知道,全天下没有第二个地方,可以如天津那样保护他们。

    所以他们也害怕武好古会被契丹人打败!到时候,天津即便不落入大辽手中,也会被大宋朝廷掌控。因此上了年纪的商人们,也和他们在天津市长大的孩子们一样,日夜为了战事而牵挂。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天津市内各种各样的庙宇,只要开门,总会盈利为前线将士祈福的人们。

    随着战胜的好消息一个一个的传来,天津市的人们也都兴奋不已。不可一世的大辽都败了,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至于脱离大宋自立一国,更是让天津的市民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一个共和之国啊!所有的公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在这样的国家中生活,谁还会担心被个芝麻绿豆的小官欺负压迫?

    当然,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有点担心,万一宋周两国为争天下大打出手,战争经年累月打下去,他们的生意就不像现在那么好做了。

    不过这都是将来的问题,至少在眼下,还不必担心。

    在宣武门外等着迎接武好古的张熙载、苏大郎、林冲、黄树生等一干幽州执政府的高级官员们,也都心情愉快。

    说起来他们这段时间的压力也挺大的!这一次可是三十万人在前线厮杀的大阵仗啊!幽州才多少人口?怎么支撑这么大规模的战争?如果换成大宋的一个路,那可真是想都不敢想的。

    可是以天津市为核心的幽州愣是撑下来了!前线供应不缺,后方的经济也没有崩溃。

    在米友仁从纪忆那里勒索的200万石粮食终于运到了天津市后,一度绷得很紧的粮食供应,也得到了缓解。

    而且现在战争已经结束,大部分的府兵、骑士(骑兵)都已经解除现役返回自己的庄园。明能春天的农业播种面积肯定会比今年大幅增加。

    达到五六千万亩是不可能的,不过突破三千万亩应该是没什么问题。考虑到新增的播种土地都是非常肥沃的黑土地。一亩抵得上燕地的三四亩……到了明年秋天,幽州,不,应该是周国的粮食不仅可以自给,而且还会有余力向宋国、辽国出口粮食……如果到时候元首不打算向开封府或大同府进军的话!

    想到武好古的志向,几个高官心里就有点不上不下。他似乎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啊!难道就一辈子当个小国元首吗?小国元首,怎么都不如天下之主神气吧?

    武好古在靠近天津市后,就丢下大队,带领着少数亲卫先行。现在已经到了宣武门外,以一个非常潇洒的姿势从马背上翻了下来,站在了张熙载、苏大郎、林冲、黄树生等人的跟前。

    等他们几个行了礼,就笑吟吟道:“诸位,某在前线奋战,你们在后方维持局面,筹措粮饷,还要应付宋国,实在辛苦了。没有你们和全体天津市民在后方支应一切,此战绝对打不出一个周国。所以某应该向诸位,向天津市民,向燕地百姓道谢啊!”

    谁也没想到,武好古居然会说这样的话。张熙载、苏大郎、林冲、黄树生等人一下就觉得心里暖洋洋的,忙拱手行礼。

    林冲道:“执政,您如果真的要向市民和百姓道谢,倒是可以包下天津各大报纸的头版,再让小苏学士(苏籥)写一篇道谢的文章登上去。”

    “好!这个主意好。”武好古锤了一下林冲的胸膛,“林教头,这次你的功劳也不小啊!等凯旋阅兵结束,咱们好好聚聚。”

    武好古和几个大官说话的时候,第一骑兵师师帅陈剑已经带着骑兵大队赶到了。他也下了马,也到了武好古跟前,行了一个拱手礼。武好古高声道:“陈剑,过来!”

    陈剑立即大步上前,武好古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来指挥吧!一定要天津市的百姓看到咱们共和军最威武的样子!”

    “喏!”

    ……

    “元首万岁!元首万岁……”

    当武好古骑着马的身姿最先出现天津市民的眼帘里的时候,宣武门突然爆发出了最大的欢呼声。整个天津市,在这一刻真的陷入了癫狂。全都开始山呼万岁!

    虽然武好古并没有称帝的意思,但是在天津市民们看来,他现在的地位和皇帝并没有什么两样。完全当得起“万岁”这两个字。

    而且天津很快就是周国的首都了。听说连大宋官家都承认了,那就没什么好说的。武好古就是周国的“万岁”了。

    在这一刻发出欢呼的,喊出元首万岁的,也不仅仅是富有的商人,或是在天津市的小学、大学中念书的“小公民”,还包括大量的平民,其中多数都是没有公民权的平头百姓,或是工人,或是小商贩,或是城市近郊的农民——是真正种地的佃农、雇农,不是庄园主。

    别以为这些劳苦大众是天津市和幽州资产阶级政权的敌人,是受压迫者。

    也许几百年后的历史书上会这么说。但是在当时,他们对周国共和政权的认同程度,甚至不亚于那些小公民。

    道理很简单,周国虽然是一个少数人压迫多数人,而且还将人民分了七个等级(包括平民一共有七级)的资本主义国家。

    但是周国平民的生活水平却是比较高的,比他们在宋朝、辽朝治下都要好。天津劳动人民的收入不一定比开封府劳动人民的收入高,但真的能攒起钱。因为天津市的综合物价水平连开封府的三分之一都达不到,而且没有什么苛捐杂税。平民需要承担的就是丁税,也没多少。租房、买房都比较便宜,不存在承担不起的情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