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848章

天下豪商-第848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珊樱傺鼗牒佣テ粕蛑荩詈笳鄯迪蚰希讼蛄裳舾

    在右路,整整十个步兵将(其中的两个将拥有骑兵)和一个炮兵部由武好古和西门安国率领,在辽河河口沼泽附近渡唐王河,然后东下耀州和已经攻占辰州的马政挥师。顺便收服曷苏馆女真。最后沿辽河北上海州、嫔州,直扑辽阳府。

    另外,马政的辽东兵马司(原旅顺兵马司)还分出一个骑兵将和两个步兵将,走镇海府、穆州,进入马植的地盘,再由汇合上马植的一部分兵力,由开州北上辽阳府。

    一共五路大军,除了辽西军的左翼军负责警戒辽阳府北面,阻止女真南下之外。其余大军,全都以辽阳为目标,一路攻城略地而去。

    为了达成军事上的突然性,五路大军,在攻破渤海人的城池前,都采取昼伏夜行的战术。尽可能隐藏行踪,推迟被渤海人发现的时间。

    在东北夏季的星空下,刚刚得知退守耀州的郭药师所部已经不知去向的辽东兵马司的右路军,这时正浩浩荡荡的向前狂奔前进。十个步兵将外带两个炮兵部,再加上随军的民伕,十好几万人一路碾压过来。

    沿途遇到的渤海豪右的壁坞,全都被碾得粉碎。不是交出土地粮食壮丁投降,就是在27门1300斤大炮的轰鸣声中灭亡。

    在“真理”面前,夯土的壁坞根本就是一种过时的存在!

    武好古这个时候也骑在马上,和右路军总管西门安国还有一票军事机宜一起摸黑前进。

    “大,执政,这个郭药师应该是发现咱们的大军了。要不从明天开始,咱们还是调整到白天行军吧?这样也可以走得快一点,儿郎们也不会那么累。”

    “也好!就这样!”武好古打了个哈欠,每天晚上不睡觉赶路的确挺累人的。

    “这个郭药师也太滑了!”西门安国说,“马仲甫的兵在辰州就没逮住他。现在又跑了……”

    “跑不跑都一样,”武好古无所谓地一笑,“无非就是去了辽阳府。到时候三十万大军一围城,一百多门大炮轰隆隆的一开火,还不都是灰飞烟灭?”

    “您圣明。”西门安国满脸堆笑,“郭药师和高永昌螳臂挡车,必然死路一条。”

    “哈哈哈。”武好古笑着,“渤海人不过是跳梁小丑,不值一提!吾所虑者,女真、萌古。”

    “执政英明,”西门安国又是一句马屁,“女真人凶蛮,萌古人更是野性难驯,若不加以遏制,早晚是祸害。不过有执政以天理之说加以教化,总能让他们脱夷入夏的。”

    这个西门安国是武好古麾下的四大将之一,不过和赵钟哥、马政、慕容鹉三人相比,他好像除了资格特别老和马屁功夫特别好之外,就没什么突出的了。

    不过武好古这次还是把他从天津叫出来,让他带兵立功。

    四大名将总是要平衡一下的……

    而且武好古还有求与他,要他在辽东战后带头削藩——共和自有共和的规则,拥兵自重,称霸一方什么的,不是天下为公啊。而且那十一个都管州也不是封得老远,而是在幽州腹心之地,所以只是权宜之计。

    武好古顿了顿,并没有马上和西门安国商量削藩的事情,而是提起了曷苏馆女真。

    “等咱们拿下耀州,罗汉婢去曷苏馆了,不出意外,应该能把曷苏馆的大王带到耀州。”武好古笑着,“这群黄头女真可不能交给阿骨打,我都得把他们雇佣了。”

    历史上黄头女真一直都是金朝的金牌打手,号称“硬军”,很难对付。

    武好古并不知道这段历史,但是他知道罗汉婢的本事。不过是一个被卖掉的小丫头,也精通弓马,稍通武艺。被奥丽加调教一番后,已经达到了女骑士的水准。

    罗汉婢都这样,那些黄头女真的男儿还能差得了?

    而且武好古后来还知道这群黄头女真常常会充当辽国贵族的猎奴,就是陪着辽国贵族游猎的奴仆。

    要是没两下子,谁会用他们当猎奴?

    “西门大哥,”武好古想到这里对西门安国道,“你挑100精壮骑兵跟着罗汉婢走一趟,不能让黄头女真的那些头人轻看了咱们。”

    ……

    武好古和西门安国笃定的在讨论收服黄头女真之事的时候,被他逼得走投无路的郭药师已经一路狂奔到了辽阳府。

    这位也真是倒霉,他本来就不看好高永昌的大元国。还派了大公鼎去联络“耶律延禧”,可是大公鼎却一去不会!

    这事儿怨武好古,武好古得了萧太后睡了又睡,把人家肚子搞大了才依依不舍得放走。而大公鼎正好在萧太后离开的时候跑到了唐王河边的契丹大营。

    他的身份摆在那里,提出的事儿又特别大。见不着耶律延禧不正常啊!而且接受郭药师投奔的事儿也得萧太后做主。

    可萧太后正忙着和武好古拉近友谊,顾不上大公鼎,结果大公鼎就被带去了中京道。郭药师等来等去没等到大公鼎却等来了马政的大军。

    他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是不敢和马政开战的。所以就继续跑路,一路跑到了耀州。气儿还没喘匀,派出去的斥候又撞上了半甲的幽州骑兵。

    郭药师用屁股想都知道是幽州大军到了!

    所以继续跑,一直跑去了辽阳府。本想去和高家兄弟商量怎么脱困。却没想到撞上了高永昌的登基大典!

    武好古都快杀过来了,高永昌居然还忙着做皇帝,整个过把瘾就死的意思啊!

    这可把郭药师给急坏了,可是高永昌忙着没空,他也没辙,只好等着高永昌当了高皇帝,在辽阳府的皇宫里面给自己封官赐爵的时候,再和高皇帝讨论性命攸关的事情。

 第1196章 辽阳出了个高皇帝

    (全本小说网,HTTPS://。)

    辽阳皇宫,墙环水绕,一片肃静。全本小说网https://。

    郭药师跟着一个上了年纪的渤海老宦官在皇宫的廊檐下行走。这座皇宫就是原本辽国的皇宫,虽然谈不上富丽堂皇,可是面积很大,宫中到处都是无声疾行的内侍和宫女。郭药师也没心思去琢磨这些内侍、宫女是哪儿来的?

    高永昌那厮才当了几天皇上?上哪儿找来那么些伺候的人?该不会是原来辽国皇帝宫里的吧?

    不知行了多久,连行伍出身的郭药师都有点腿酸的时候,才来到一处建筑之前。他还差点一个不留神撞上那个老阉人。

    抬头一看,才发现建筑大屋顶下挂着牌匾,上面书写着三个大字——崇政殿!

    这是崇政殿问对?

    高永昌这个皇帝都快驾崩了,还那么讲究……还有个崇政殿!

    这可不是好现象啊!

    高永昌越讲究,越说明他把这个皇上当真了。

    皇上没有弃国出奔去外国的道理吧?去了外国,皇上的架子还这么端?难道还能降级当臣子吗?

    可现在大元国已经大难临头,还能不跑吗?不跑就没命了。

    郭药师正琢磨的时候,那个老阉人已经在崇政殿里面转了一圈又出来了。

    看见郭药师还在那里发呆,走上去便说道:“郭都管,陛下宣您觐见,且莫御前失仪,免得被殿中御史弹劾。”

    什么?连殿中御史都有了?做戏做全套啊!这个高永昌挺会玩啊!

    郭药师苦苦一笑,只好跟着那老阉人进了崇政殿。

    崇政殿中的光线很暗,郭药师一下不适应,眯着眼睛到处找高永昌,结果在一张大桌子后面看见一个穿着黄袍,带着冠冕的人影。

    这就是高永昌?

    这身衣服怎么看着像戏台上拿来的?

    “见了天子,还不行揖拜大礼?”

    殿中有人大喊,应该就是什么殿中御史。

    郭药师只好硬着头皮冲高永昌拜了拜,然后就嚷嚷道:“高……高皇上,大事不好了!幽州兵马杀过来了,俺们赶紧定下战守之策吧!”

    高永昌沉着声道:“郭卿有什么退敌计策吗?”

    郭药师道:“为今计有三策,上策是弃城而走,往投女真;中策是坚壁清野,死守辽阳;下策是汇集大军击其一路。”

    高永昌眯着眼睛,只是借着殿中昏暗的光线一个个打量着他的重臣们。

    他当然知道共和军分路而来的事情了,武好古率领的右路军行动算是慢的。北面的左路军这会儿已经接连打破了辽州、双州。赵钟哥率领的中路军也攻破了广州。

    两路败报送到,高永昌一边在宫里面大骂武好古背信弃义,一边也知道大事不好了。

    不过他的皇帝梦总算是圆过了……只是这代价有点高了。

    首先,郭药师提出的弃城而走,往投女真是不适合他这个皇帝的上策。

    到了女真那里,还有皇帝可以做吗?不仅皇帝做不成,恐怕连官都没得当,只能当个“平顶侯”了。

    原因很简单,自是女真人少,渤海人多。女真要化渤海为己用,当然不能允许一个渤海人的皇帝活下去。

    而郭药师的中策,坚壁清野,死守辽阳府也不大行得通。

    他是靠着渤海诸右姓的支持才当上皇帝的,现在怎么能马上派人去烧他们的田庄壁坞呢?

    而且高永昌现在刚刚当了皇帝,正是应该大显身手的时候,怎么能做缩头乌龟呢?

    “朕可不觉得逃跑和死守是什么好办法!”高永昌咬咬牙,“为今之计,当集中兵马,破敌一路。”

    郭药师想了想,“那就北上去破双州的敌人吧。”

    他的想法是万一打败了,也可以就近投女真。

    “不可。”高永昌摇摇头,“双州太远。如果战事迁延,大军一时回不来,辽阳就空虚了。”

    “那就打广州的那一路。”

    “不可。”高永福又站出来反对,“据败兵回报,攻破广州的敌军有数十门火炮,而且还有大量的铁骑。”

    又是火炮,又是铁骑,肯定打不过。

    郭药师道:“可是自耀州而来的敌人可是在旅顺打败耶律延禧的精锐……”

    原来郭药师并不知道武好古还带了一路兵去和马政汇合,还以为攻占辰州和耀州的共和军是一路的。

    “旅顺一役是两败俱伤,而且这路幽州贼在旅顺战后一直在攻打我渤海人的壁坞,连续作战,早就是疲惫之师了。”

    高永昌大声道:“所以朕意已决!要御驾亲征!明日就大发三军,南下迎战幽州贼!”

    郭药师长叹了一声,头脑已经开始转动开了……高永昌已经死人一个了,自己总不能陪葬吧?不行,怎么都得找条活路啊!

    ……

    “郭药师的使者?”

    “是个名叫甄五臣的汉子。”

    “甄五臣?是汉人?西门大哥,你听说这个人吗?”

    “听说过,此人原是铁州一带的马贼,很有一些本领,不知怎么投到了郭药师的麾下,真是有点可惜了。”

    “哦,那就见一见吧。”

    武好古是在耀州城内得知高永昌率部南下拼命的消息的。而给他送来这个消息的,居然不是共和军的斥候游骑,而是郭药师的心腹甄五臣。

    消息在外行听着有点可怕!不过武好古现在是内行了,听着只是高兴。

    高永昌这个渤海皇帝居然有不少手下,光是辽阳城附近,就有不下二十五万兵力。大多是一帮投靠高永昌的渤海右姓带去的,还有约五万是高永昌从旅顺战场上带回去的,现在是他的禁军亲卫。

    现在那么多乌合之众,都被他拉出辽阳府来送死了。

    “二十五万?大多是乌合之众吧?”武好古笑着问甄五臣。

    甄五臣恭谨地回答道:“渤海兵丁多是农夫,原来的东京道京州兵,吃苦耐劳,但是没有多少兵器,除了高永昌的亲兵,其他也都没什么训练。”

    西门安国在旁提醒道:“东京道人少地广,这二十万精壮,可是价值不菲啊……如果能俘虏了,就是二十万户熟悉辽东气候土地的佃户和长工啊!”

    他虽然没正经跟着慕容忘忧学过军事,但是因为早年在宋辽之间贩运过药材,所以对辽国东京道的情况比较了解,也知道渤海人的情况。

    东京道地广人稀,土地有的是,只是种地的人少。

    武好古如果想在这里安置二十万个骑士户和府兵户,那就少不了要准备至少二十万户长工去扛活……

    要不然,依靠对辽东情况不熟悉的幽州贫下中农来种,非饿死冻死不少人不可!

    “好!”武好古点了点头,“那就多抓一些……上层的右姓豪强咱不要,下面的农夫有什么渤海、汉人之分?都是好百姓。”

    渤海右姓肯定是要赶走的!但是普通的渤海百姓,则要尽可能留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