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799章

天下豪商-第799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徽嬲矣诠埠驼

    至于一部分海州海军学堂毕业的军官,忠诚度同样不如天津骑士学院的学生。他们大多是海商子弟出身,心思远比多是骑士和豪强出身的陆军军官活络。而且海军学堂的教育质量也有待提高,早年间教出来的学生操船航海的水平都不高,难以承担重任。

    所以将这样一支成分复杂的海军舰队摆在过分靠近敌方的母港里面,实在叫人放心不下。这其实也是武好古愿意分一部分海军人员给纪忆的原因,海军里面太多靠不住的人员了,真好可以趁机清洗掉一些……

    而在幽州镇实行割据之后,武好古就将当时已经夺取的辽国苏州关外地区,作为了海军的母港和海军学堂的校址所在。

    共和政府还拨下巨款,调集了大批工匠,修建城关、码头、校舍和海军兵营。到了今年秋天,武好古乘坐“真理”号抵达的时候,已经改名为旅顺口的军港,已经初具规模了。

    顺便一提,旅顺口和旅顺市并不在一起。旅顺市是在马家的苏州商市基础上扩建的,位于靠近镇东关长城的一处海湾,也就是后世大连湾的所在。旅顺的商市和商港都在那里。

    现在的旅顺商市又引入了许多新的股东,还照着天津市的模式组建了市议会,还进行了一番整体规划,目前正在进行扩建。

    而旅顺口这边,则完全是海军的地盘,堡垒、炮台、码头、船厂、军城,都已经有了模样。再过上一两年,应该就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军港要塞了!

    除了军港、商市,武好古也在旅顺修建了私邸,在旅顺口和旅顺商市,各建了一座大宅。

    在他设想中,这座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港口城市,将会建设成为幽州军的陪都。

    将来如果在辽东、高丽和女真人开战,旅顺府则是当然不让的军事大本营所在。如果发生大规模的海上交锋,旅顺府一样会成为海上争霸战的指挥中枢。

    所以武好古才会趁着远征高丽的机会,顺路抵达旅顺视察。

    旅顺府的知府,是由幽州共和执政府委派的。虽然旅顺市和天津市一样是自制的,但是旅顺府却不是自治府,也没府议会。而是由共和府派出的元老级官员黄植生担任知府,同时他也是整个旅顺府、旅顺市工程的总都料匠。

    责任可谓重大!

    在旅顺府地位仅次于黄植生的则是海军舰队提督呼延庆和旅顺府陆路兵马总管王牟。现在旅顺府的地盘,就是他们二人带兵打下来的。

    当“真理”号靠上旅顺口军港的天字号码头时,舷梯刚一放下,黄植生、呼延庆和王牟三人,就一块儿在码头上等着参见幽州共和府的首脑武好古了。

    一路上有些晕船的武好古,是和不晕船的奥利加一块儿下的船。

    “末将(下官)等恭迎大王殿下!并为大王殿下贺!”

    听到三个属下的言语,晕晕乎乎,胃里面更是翻腾得难受的武好古稍微挤出一点笑容,问:“贺?有什么好消息吗?”

    “陛下,”回答他的旅顺府陆路兵马总管王牟,“两天前刚刚得到消息,生女真部都勃极烈所率领的大军,势如破竹,已经攻到了高丽西京平壤城下!”

    “那么快啊?”武好古稍稍有点意外,“高丽国的大王呢?他没有御驾亲征去西京吧?”

    “没有,他哪儿敢?”

    “谁在守西京?”武好古忙问。

    “是尹瓘。”王牟回答道,“据说有两万别武班精锐,守得稳稳当当。生女真只有3000兵马,野战虽然厉害,要破平壤却是不够的。毕竟平壤是高丽西京,城池坚固,守具充足,不是宣德关和定州城可比的。”

 第1127章 主战救国吴延宠

    (全本小说网,HTTPS://。)

    高丽开京,半月城内。全本小说网,HTTPS://。m;

    半月城是开京的内城,面积颇大,不过大部分区域都被森林茂密的崧帲秸季荩降夭⒉惶唷2还退悴欢嗟钠降兀泊蠖嗍恰吧止啊保挥邪朐鲁堑哪厦磐ㄍ锹绿ǖ拇蟮懒奖撸⒉甲乓恍┖退纬牡刂鞔笤悍路鸬慕ㄖ4蠖嗍歉呃鐾豕⒌母鞲鲅妹藕鸵蝗焊吖傺蟮恼。灿屑付案焕鎏没室坏愕模际歉呃龊蜕忻堑乃旅怼

    和辽国的情况差不多,高丽国也是和尚、尼姑泛滥成灾的地方。连王氏王族之中,也有不少王子被看破红尘,剃头当了和尚。

    在一座名曰华严东寺的庙宇旁边,坐落着一座面积很大,用高大的夯土围墙包裹起来的大宅。宅子的大门紧闭着,门外还有几个看上去杀气腾腾的别武班壮士在站岗放哨。看这架势,就知道居住于此的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宅子门外一排栓马柱上,全都栓着一匹或两匹矮小的耽罗马(这种耽罗矮脚马在耽罗岛上已经不存在了,都被甩卖给了高丽和日本,耽罗岛上的马场则全部用来饲养天津马)。还有一些奴仆护卫,在夯土墙脚下三三两两的蹲着,有些人身边还摆放着模样古怪的独轮车——这种独轮车也是高丽官人的代步工具。这年头高丽也和宋朝一样不流行坐轿子,官人出门就是骑马、骑驴,再就是这种独轮车了。所以在高丽开京街头看见个袍褂整齐,胡子老长的大官侧着身子坐在一辆独轮车,由一个骨瘦如柴的贫下中农推着的场景,那是一点都不奇怪的。

    聚集在宅门外土墙根下的奴仆护卫们闲来无事,就开始希希索索的议论起来了。说的事情居然不是家长里短,而是军国要务。

    倒也不是这些高丽国的下等人突然间变得多么关心国家大事了。而是高丽国真的已经到了亡国灭族的悬崖边上了!

    也许再过不久,来自北方山林里面的野蛮人,就要杀进开京,把高丽人统统杀光了。

    现在还有什么比这事儿更严重呢?

    “这可怎么办啊!野蛮人已经围困西京很久了,虽然有尹元帅在守城,野蛮人是攻不进去的。但是西京城内能有多少粮食?一旦吃完了,西京城恐怕就要失陷了,到时候高丽会不会灭亡……”

    “不会的,我们高丽国可是辽国的臣属,辽国不会看着我们被野蛮人灭亡的。”

    “可是辽国正在和宋国开战,听说连南京道都丢失了!”

    “那可怎么办?”

    “你们听说了吗?现在朝中已经有几位大臣提出向野蛮人求和了,要割让东、西两界,还要迁都东京。”

    “要割东西两界?还要迁都东京?那怎么能行?不行啊,我们的家可都在开京附近啊……”

    “不会割地,也不会迁都的,咱们还有吴平章呢!他可是坚决反对迁都和割地的忠臣啊!”

    “是啊,今天有那么多的贵人都来了平章府上,一定是商议怎么救援西京吧?”

    “但愿能救得了……”

    说到这里,一群高丽国的升斗小民,全都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了这座府邸紧闭的大门。

    这里就是高丽国守司空中书侍郎平章事,守司徒,守太尉,监修国史,上诸国,判吏部事判礼部事判兵部事吴延宠的宅邸!

    这么一大串的官名,实际上就是宰相兼吏部、礼部、兵部尚书!可真是大权在握,不知道有多发愁了。

    大权在握通常是好事儿,可是在当下,却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

    高丽国已经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数千生女真大军围困了西京,由都元帅尹瓘,北面行营兵马副使拓俊京,将军王字之率领的别武班主力,现在都困在西京城内。此外西京城中还有几十万百姓难民,将小小城池塞得满满当当,每天消耗的粮食就是个天文数字啊!

    而高丽国已经和生女真打了八年拉锯战,为了供应前线,割地的府库早就搬空了。即便是西京平壤城内,也没有多少积蓄,还能支撑多久,真的只有天知道了。

    正是因为这种绝望的局面,和吴延宠同任宰相的崔弘嗣,御史中丞金缘才不断弹劾主战的尹瓘、吴延宠等人,并且主张割地图存,迁都以避锋芒。

    平心而论,现在的吴延宠也认为打不下去了。八年战争,已经把高丽的国力耗尽了。虽然也练出了别武班这样的精锐,但是别武班的作用,也仅仅是让生女真野蛮人投入了几倍的力量征伐高丽——从原来的500大军增加到了3000大军!

    吴延宠很清楚,3000女真大军是高丽根本无法战胜的力量,即便可以暂时抵挡,生女真也还能继续增加力量。

    所以抗战必亡是一定的!

    可是割地求和的责任,却是吴延宠这个主战误国的外来户怎么都承担不起的。

    所以他直到现在,都还在硬顶。

    可是硬顶归硬顶,让他带着别武班剩下的兵力去救援西京,他也不敢。因为那样干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军覆没!

    所以这些日子,吴延宠都快急死了。每天上朝应付完主和派和那位比他还着急的大王,回了府中,就是和一帮束手无策的亲信商议战守之事。

    可是商量来商量去,还是没有什么办法。

    今天干脆也不见那群什么办法都想不出的下属了,只是躲进了家里面的佛堂念经求菩萨保佑。

    当然,不是一个人念,而是和他的堂兄,刚刚押送一批军资从天津府而来的吴延恩一起念。

    ……

    “什么?大哥,你说什么?”

    佛堂大门紧闭,里面的两兄弟已经念完了经,正在商量着什么事情。

    “只得如此啊!”吴延恩看着堂弟,“愚兄反复琢磨了,也只有这个办法是条出路……”

    “可,可这是造反啊!”

    吴延宠的年纪明明比吴延恩小得多,现在却显得非常苍老,须发皆白,已经是个皓首老翁了。

    对于吴延恩提出的法子,他的反应除了惊恐,就是不可思议了。

    这是要谋朝篡位啊!

    而且还是在国难当头的时候……

    “不,不是造反。”吴延恩抚着胡须,“是救国救民!西京城守不住了,南京城要不了多久也得丢。

    没有了西京、南京,夹在中间的开京还能坚持?

    想要迁都?怎么迁,打哪儿走啊?即便能到了庆州,靠着南面的那些山谷,怎么可以维持诺大的一个国家?高丽国,素来是靠西京、开京、南京还有全州的平原养育的!”

    高丽的地形就是西海岸有点养人的平原,别的地方都是山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平原可以提供的粮食,不知道超过山区多少倍了。而粮食就意味着国力,意味人口。有了西海岸的粮食和人口,高丽国才能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存在。

    如果西海岸全部落入生女真手中,迁往庆州(东京)山里面的朝廷,是无法压制豪族,维持国家的。

    “不至于吧?”吴延宠看着一脸凝重表情的堂兄,“不至于那么快吧?西京和南京都是坚城,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沦陷?”

    “相信愚兄,”吴延恩道,“两城不日间都将陷落!因为幽州军有一种专破城池的利器,名叫大炮!”

    “大炮?”

    “就是一种大筒状的铜器,中间掏空了,可以填装火药,发射铁球,无坚不摧。别说西南二京,就是开京也不过旬日可破!所以西南二京必失,幽州军和女真军不日就要兵临开京了。高丽国的朝廷和百官,根本连撤往庆州的机会都不会有。如果不想亡国,就得靠你了!”

    “靠我?”吴延宠的心脏呯呯急跳,“怎么做?”

    吴延恩道:“扫除奸佞,以战求和!”

    “以战求和?”吴延宠望着堂兄,“不是说幽州军有破城的利器?”

    “没错,但是用不用这个利器,还在于燕国王啊!”

    “燕国王的条件是……”吴延宠吸了口气,他已经明白自己没有别的出路了。如果不想家破人亡,就只有和燕国王合作一把。

    “割让耽罗郡,釜山郡和庆源郡三地,并且赔款200万缗,开放贸易。”

    “什么!?”吴延宠猛地站了起来,“赔款200万,还要割庆源郡,那可是南京的门户啊……”

    耽罗郡和釜山郡顾不了了,一个根本就不是高丽王国实际控制的区域,还有一个也在南面的海边上,不要也罢。

    可是庆源郡就是后来的仁川啊!这要割出去了,高丽国的首都就在人家的兵锋之下,还能有宁日吗?

    另外,200万缗的赔款,也是高丽无法承担的。根本就没有啊,拿什么去给?

    “莫急,莫急,”吴延恩冲着兄弟招招手,示意他坐下说话,“赔款的事情有办法的,可以借啊……天津银行可以办个借款,200万缗先借着,以后慢慢还就是了。至于割让庆源郡,其实对高丽国,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