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795章

天下豪商-第795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了,乌雅束你就放心,我一定不会和辽人撕破脸的,而且他们现在也没功夫干涉俺们女直人的事情了!”

 第1121章 真理之船

    (全本小说网,HTTPS://。)

    天津船厂码头之外。(全本小说网,https://。)

    此时一片秋日繁忙的海景,码头栈房内外,人来人往。不少穿着短衣,膀大腰圆的力伕,在幽州海军水兵的吆喝声中,朝停靠在码头上的两条悬挂着蓝底万符旗的兵船上运送物资。

    这两条兵船显然是刚刚下水的,黑色的油漆还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儿。三根粗壮笔直的桅杆上挂着的各种锁具,还有收起来的船帆,同样是崭新的。

    “大王,这两条是运兵船吗?”

    “吴老,你仔细瞧瞧。”

    “浮在水面上的船体很宽,船舷高,艏艉也高……应该可以装很多货物吧?船舷侧没有长桨和水轮,在海里跑不快,也不大能逆风航行,根本不适合作战。这就是运兵运货的船嘛!”

    “您老再细看,看船舷。”

    “船舷?没什么不同啊……就是有几个大窗户,里面是住人的?”

    “那是炮窗!”

    正站在码头上一边欣赏两条崭新的兵船船体,一边说话的,正是武好古和幽州元老吴延恩吴老爷子。

    海州吴家的根基这几年已经转到幽州来了,不仅在天津市置下了诺大的产业(吴家本就是天津市的创始家族),而且还在燕山府的析津市(燕京城外的桑干河、高粱河码头区域新开设的商市)、武州的武家口市、易州的紫荆关市和容城市、营州的榆关市,还有大连府(就是原来的苏州安复军,现在是幽州共和府直辖的第三个府)的大连市都投了不少本钱。俨然是一大财阀了!

    顺便提一下,所有的这些“市”,以及规模更小的“草市”、“墟市”,都是自治的。幽州共和政府或是各州都管府是不会往里面投钱的,只会划一块土地出来,发包给商会,就如同当年的界河商市一样。由商会自治并且包市税,如果商市的位置正好位于幽州和外界通商的关口,幽州共和府下属的市舶监还会在商市中设立市舶务,负责收取过税。除了市舶监之外,幽州境内就没有第二个衙门拥有设卡收取过税的权限了。

    除了这些设在幽州自家地盘上的“市”,幽州共和府的市舶监还管辖着四个海外商市,分别是耽罗岛上的耽罗市(包括商市和马场)、高丽国南部的绝影市、琉球岛的三山市、生女真所属曷懒甸地盘上的东海市。

    另外,幽州共和府市舶监还和宋朝的海路市舶制置司共管着刚刚成立的南洋都护府(都护是纪忆遥领),可以从三佛齐海峡源源不断的获取税款。

    不过仅靠四个殖民商市,对南洋都护府的部分控制权,以及天津、大连两座沿海大商市,还不足以确立幽州共和府的海权。

    所以在幽州本土的局势基本上安稳下来后,幽州共和府就开始考虑帮助东亚人民共同繁荣的问题了。

    而东亚这边,现在也没几个国,除越来越乱的大辽,还没有完全建立国家的女真、蒙古之外,也就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高丽国和日本国了。

    今天武好古带着吴延恩参观的这两条刚刚建成服役的“真理”级炮舰,就是为了高丽、日本准备的“黑船”。

    没错,它们是两条可以说是颠覆性的火炮战列舰!

    虽然只有一层火炮甲板和18门可以发射12斤重炮弹的3600斤级长炮(和陆军使用的短炮不同,海军的大炮射程更远,因此炮管加长,还使用了铁箍箍住炮管,防止炸膛),但是它们的出现,还是在一夜之间,淘汰了所有其他种类的海军战船。

    “炮窗?这是……炮船?”

    幽州军的大炮在几场关键的攻城作战中表现出了惊人的威力,原本的保密状态也就自然解除了。吴延恩这个等级的人物,不仅知道大炮,而且还参观过天津炮厂和海津炮厂——两座炮厂是由试制火炮的两个项目组分别发展而来的,都得到了武好古的投资,同时实行管理层和匠人持股,独立发展,互相竞争。

    “对!就是炮船!吴老,咱们上去瞧瞧!”武好古笑着对吴延恩说,“顺便出趟津口(指界河入海口,属天津市管辖,还在那里设立了天津东市),去海上听听炮响,再说一下怎么把高丽国的油水都吃尽了!”

    说着话,武好古就做了个肃客的手势,带着吴延恩和一群随从护卫,一块儿顺着舷梯登上了“真理”号炮舰。

    “船身用了柞木?”吴延恩不愧是造船的行家,登船的过程中,已经发现这条兵船的用料是非常讲究的。

    “是柞木。”武好古踩在了厚而坚实的甲板上,一边接受着船长陈天理率领的船员们的参见礼,一边对吴延恩说,“不用好木料就怕受不住大炮开火时的巨震啊!”

    他又回过头问陈天理,“理之,你们试过炮了吗?”

    陈天理是兴化陈家的子弟,长得又黑又瘦,颧骨也有点高,一副闽粤人的模样。兴化陈其实是义门陈的一支,不过早就没有了义门的格局,而是开枝散叶,各自发展了。陈天理的家族则在闽粤沿海从事海贸和渔业,是个不大不小的海商家族。

    在界河商市开张后不久,陈天理就随父母北上界河定居,父亲经营渔行,主营咸鱼(界河商市当时没有盐税,所以腌咸鱼是个不错的买卖),陈天理则考入了云台学宫的博士科,和耶律大石他们是一届的。毕业后又进入了海州的海军学堂,现在是幽州海军中的栋梁之材了。

    “回禀大王,火炮已经试过了!”陈天理身子挺得笔直,大声回禀,“18门3600斤长炮,十发连射试炮后,全都完好无损!在使用12斤铁弹时,有效之射程可以达到三里以上!”

    “呵呵,”武好古笑着点头,又对吴延恩道,“三里啊!大同江应该可以通航真理号这样的巨舰吧?只要驶到高丽西京城下,呵呵,就能发炮轰城了!”

    吴延恩思索了一下,点点头道:“高丽西京和南京都是负山阻水的地形,西京南临大同江,南京则南倚汉江。而且两江河道全都既宽且深,可以通航大船。如果炮船直抵城下,应该可以帮助陆师破城。只是高丽也有千里江山,数百万生民,且久在化外,其国又多有山险,恐怕不容易平定啊!”

    武好古点点头,一挥手对陈天理道:“理之,让你的人忙去吧,给本王和吴元老安排一间清净的舱房即可。”

    “喏。”陈天理大声应喏。

    舱房早就预备好了。真理级炮舰的吨位不小,是7000料的大舰,因为是硬帆船,又没有长桨和水轮,因此需要的水手不多。而且使用大炮为主要武器的情况下,舰船上的战兵也大幅减少。所以空出的舱室很多,不仅可以携带大量的货物,而且供船上的官长使用的舱室也非常宽敞。

    陈天理早就接到了海军总军机房的命令,知道武好古和元老吴延恩要来,所以就安排了好了位于船艉楼的几间舱房,供武好古、吴延恩还有他们的随员使用。

    现在的武好古虽然是一方霸主,吴延恩也是富甲天下的豪商,但是两人都比较抠,排场不大。跟在身边的使唤人也没几个,他们只是草草布置打扫了一番,就请两位大人物进去落座了。

    船上没有什么家具,武好古和吴延恩便席地而坐,两人中间摆了张矮几。打横伺候的,则是一个金发胡姬,是吴延恩通过大食海商买来了尤物,调教得不错,能够熟练的摆弄茶器。就是有点热情过头,也不知道是吴老头实在满足不了人家,还是得了吴老头的话语,反正就是一个劲儿冲武好古丢媚眼儿。

    武好古也离她,只顾着和吴延恩谈公事。

    “吴老,实不相瞒,本王并没有想要平定整个高丽。”武好古端起茶碗,抿了一口清茶,“高丽国几百万人口,也不比燕地少到哪儿去,拿下以后怎么治理?施行共和吗?不可能的,也无利可图。”

    吴延恩皱着眉头,目光直视着武好古,“大王攻破高丽两京之后,想如何善后?”

    “西京要给女真人的……得靠他们打硬仗,不给点甜头不行啊!”武好古笑道,“不过一个西京商市是少不了的。”

    “那么南面呢?”吴延恩问,“高丽国还留着?”

    “当然得留着!”

    “也是要几个商市吗?”吴延恩顺着武好古的思路问。

    “不行啊。”武好古摇摇头,“忙了半天,只要几个商市太亏了。咱们至少得把高丽变成属国,好好帮助他们。”

    “怎么帮?”吴延恩问。

    武好古一笑:“这不是想和您老商量着来吗?高丽可也有一个海州吴家的……以后高丽国的宰相,看来要由海州吴家代代世袭了。而高丽海州,当然也是吴家世袭都管之州!”

    “可吴家在高丽算不得一等一的权门,如何得以执掌大权?”

    武好古笑了笑:“大权通常得靠夺取!吴延宠执掌别武班多年,总归有一些心腹武人可以驱使吧?”

 第1122章 精打细算殖民者

    (全本小说网,HTTPS://。)

    “吴老,高丽国和女真人交战了八年,而且是累战累败,国力早就虚耗一空了。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去年他们又在曷懒甸和千里长城一线惨败,千里长城东北的宣德关、定州等地尽失,西京平壤门户洞开。而辽人又用了驱虎吞狼之计,用高丽人的土地去诱惑生女真。而生女真部落联盟的决心以下,将会夺取高丽东西两界之地,以方便和咱们直接联络。所以咱们也不得不跟进,在高丽半岛上施展一番了。不过本王也知道高丽国又小又穷的,没有什么油水。所以就找您老来商量一番了……”

    还是有点晕船的武好古一脸苍白地坐在船舱里面,很认真的在和吴延恩商量怎么从又小又穷的高丽国榨出油水。

    说起来真是不好意思,武好古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这个幽州共和政权终归是摆脱不了资产阶级追逐利润的本性。那种不计成本的侵略战争,幽州共和政权是不会去打的,而且也真的是打不起。

    虽然幽州政权的陆军基本上都是土地封建兵,维护的成本不高。但是要向高丽国的土地派出一支远征军,还是得花费不少的。根据幽州的兵役制度,凡是出境作战,封建兵都要领取足额的军饷,待遇和同级别的雇佣军是一致的。

    呆在本境保家卫国是一回事儿,没有钱拿也得拼啊,打败了地主恶霸就当不成了。可是出境作战不给好处就是耍流氓了。要么给钱,要么分地,要么给官职。

    跨海征伐高丽是得不到什么土地的,武好古也不会去当高丽大王,自然也没官职,钱还能少给?

    另外,幽州的海军都是雇佣来的,而且还要为他们建造价格不菲的炮舰战船!即便是和平时代,训练、巡逻、备战、出访、剿匪、护航之类的任务也都排得满满当当,每一项任务都花费不少,活脱脱就是一只吞金兽!

    也正是因为花钱太多,所以武好古才把原来的一百余艘桨帆船陆陆续续都卖了出去(现在还没卖完),海军的人员也分了一半给纪忆,现在只剩下一万多人。接下去还打算把澎湖巡检司的资产都转给苏辙、苏适父子,以压缩开销。

    除了海陆军之外,幽州共和政府现在还建立了一支以云台学宫毕业生为核心的官僚队伍。负责管理共和执政府和下面的三府(天津府、燕山府、旅顺府)直辖地。还需要通过市舶监向南洋都护府和四个海外商市派出官员,发放补贴(海外商市不一定能盈利)。一年到头,也得花费不少。

    此外,幽州共和政府每年还得拨出大笔的教育经费……因为幽州实行的是公民免费义务教育制!

    听着非常高大上吧?不过只有公民户的子弟可以享受。包括骑士户、府兵户和纳税达到一定程度的民户子弟,以及云台系知识分子的子弟,都可以免费进入共和府公立的蒙学、小学,接受为期九年的教育。如果他们可以考上公立学宫或学院,同样可以接受免费教育的。

    而且由于幽州和朝廷翻了脸,云台学宫的“文凭”不吃香了,许多云台系的毕业生都丢了饭碗。所以也没有“财子”愿意花费巨款来自费念书。同时,为了留住人才,云台学宫还得给教授、讲师们发放高额的薪俸,还得给他们政治待遇。所以教育开支,现在也成了压在幽州共和政府身上的一个负担。

    最后,幽州共和政府的基建开销也挺大的。武家口城、旅顺关城(镇东关长城)、旅顺府城(位于旅顺关城外的大黑山脚下)、紫荆关的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