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782章

天下豪商-第782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河东局势在他看来并没有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因为从井陉入寇的辽兵是孤军深入,而且是长途奔袭,也不可能携带攻城器械。如果他们真的要攻打太原城,也必须花上一段时间打造器械。太原即便没有什么守军,十天半个月总还是能支撑住的。

    有了这十天半个月,童贯就有办法替太原解围了。别看童贯是孤身上任的,但他到底在朔方督军多年,急切之间,还是可以从朔方讨要到一点援兵的。

    另外,章援答应给他的雇佣骑兵也募集得差不多了。现在正由河西军大将苏之涣和凤鸣山两人统带,向河东开进。这可是5000骑兵正兵啊,不见得有多精锐,但是声势总归是很大的。只要能及时赶到河东,一定可以牵制住围攻太原府的辽军。

    最后,童贯还冒着“暗通幽州”的罪名,派了心腹带着他的亲笔信急赴天津向武好古求救,请武好古出兵飞狐。

    飞狐口现在属于辽国的蔚州,是太行山、燕山、恒山的交接点。战略价值极其重要!一旦落入武好古手中,向北可以威胁大同府,向东可以通过灵丘、瓶形关增援代州(也就是雁门关)。

    所以飞狐口一旦遭到攻击,耶律延禧就不得不将压迫雁门关的兵力抽调去飞狐口。这样布署在雁门关一线的河东军主力就能反攻太原。即便太原被攻破,面对从雁门关撤下来的河东军主力,也是没有一点胜算的。

    如果守太原的王旉可以认真布防,多半可以坚持到援兵汇集,那么太原城下就是自井陉关入寇的辽军的覆没之地了。

    计划是很好的,但是实现这个计划的前提是童贯自己不能让人围困在太原城内。

    他得在比较安全的地方设立宣抚司,才能居中调度各方兵马啊。他这个总司令要是让人围困在太原,消息不通了,还怎么指挥?这年头又没什么无线电,没什么卫星通信的。被包围了,还宣个屁抚啊!

    可这么简单的道理,开封府的“成吉思皇帝”偏偏不理解,一得到土门关被辽军攻破的消息,马上就连发了几道诏书,催促童贯进入太原城。仿佛一个童贯就能当十万精兵似的。

    如果童贯是个进士出身的文官,当然不必理睬皇帝的诏书。可他偏偏是个没卵子的宦官!赵家祖宗可没说过不杀宦官!赵佶要杀他,甚至不用走御史台和大理寺的程序,一碗毒药就搞定了。

    虽然赵佶不是心肠歹毒的天子,但是童贯也不能那么不自觉啊!官家的诏书连着下达,他还能有什么招?只能一边祈祷王旉弃城而走,让辽军先一步入太原,一边日夜兼程往太原走。

    这可真是要了童贯的老命了,明明不想入城,偏偏又得快马加鞭,真是自己选的人生路,哭着也得走到底啊!

    ……

    过水北岸,萧干指挥的大军,正在士气高昂的向西而行。在进入了河东路的辖区之后,这支深入敌后的辽兵,就好像一头撞进了米仓的老鼠,个个都吃得肚圆膘肥了。

    和河北那里到处坚壁清野,毛的草谷都打不着的情况相反,河东这边仿佛不知道宋辽开战了。到处都是一片和平安逸,没有坚壁,没有清野,也没有团练军。只有少数惊慌失措的禁军、厢兵。萧干兵锋所至,只有一片的慌乱哀嚎。

    包括平定军城、寿阳县、榆次县在内的三座富得流油(按照辽国标准)的城池,不是弃守,就是一击而破。所以萧干的部下,个个都吃饱捞足。行走在通往太原府城的大道上面,个个都是精气饱满。

    下一站就是太原府城啦!如果还跟平定、寿阳、榆次一样,那可就发财了!不仅发财,还立下了不世之功!

    在这些奚族战士们看来,拿下太原城,至少半个河东路就归了大辽国了。这份战功,搁在大辽国也是百年不见了。他们的统帅萧干当然飞黄腾达,封王是没有问题的,奚六部大王(这是个官职)的差遣肯定不止,怎么都得在南北院枢密使中拿上一个吧?而下面的官兵,肯定也能捞到不少好处。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这是通传消息的骑兵,带来的多半还是捷报!也不知道是先锋部队又打破了什么堡寨城关,还是击破了多少宋人的弱兵?

    “禀太师!太原城头旌旗张扬,兵甲林立,守卫森严!”

    这次居然是坏消息!

    太原城上布防严密,恐怕不容易攻克了!

    不过想想也是正常的,太原自古就是雄城,又是河东路的中心城市。无论是转运使司还是宣抚使司,统统都摆在太原。这么个地方,怎么可能没有重兵布防?

    “交过手吗?”萧干问。

    “回禀太师,宋人只是坚守不出,因此没有交战。”

    “不出?”萧干一愣,“没有游骑硬探远拦子马?”

    “没有,宋人都是孬种,任凭我大辽的勇士在城外叫骂,也无一骑敢出城应战。”

    孬种?萧干瞪了那个得意洋洋的家伙,人家是孬种,那燕京咋丢的?燕京丢了不算,连南京留守耶律讹里朵都被吓得看破红尘,现在还在上京的寺庙里面天天敲木鱼念经呢!

    “太师,太原城应该是空城,宋人一定在虚张声势。”萧干的副手,奚王府祥稳萧菩萨奴在旁低声说道,“不如全力攻城,一举拿下太原府城!”

    萧干眉头紧皱着,思索了片刻,摇摇头说:“如今俺们只是打了宋人一个措手不及,虽然如入无人之境,但是却没有根据之地,全靠流动作战牵着宋人的鼻子打。一旦顿兵坚城之下,旷日持久,就有陷入重围的危险。”

    “太师,那咱们就从太原绕过,北上忻州。只要占据忻州,就能和陛下的大军一块儿夹攻代州。代州一得,俺们大辽的数十万天兵就能攻入河东。到时候再取太原也就不难了。”

    萧干点点头,这个办法倒是稳妥,不过就此放过太原也太便宜宋人了。

    他想了想:“宋人向来是收两税的,一税在夏,一税在秋。现在是由春入夏的时节,河东的夏税应该还没运入太原。再加上陛下屯兵代北已经有些时日,太原城中原有的储备很可能大都北运了。咱们不如留个数千骑兵在太原周围,多多驱赶太原周遭的百姓入城,给宋人再送个几十万张吃饭的嘴。只要能吃光了太原的粮食,陛下再要破城就不难了。”

    “太师妙计,那么属下就领兵在太原周遭吧。”

    “好!菩萨奴,千万小心,如果宋人大兵靠近,就立即北上忻州。”

    ……

    “宣帅,太原周遭有辽人的远拦子马活动!”

    “太原城呢?”一路风尘仆仆的童贯此时已经到了太原城以南,位于汾河西岸的清源县城。没有继续北上,而是派出手下的骑士去打探情况。

    如果太原城已经被辽人占领,那么谢天谢地。童贯就会立即转往清源县城西南的大通监,在那里设立宣抚司行辕。

    大通监是个铁监,所产出的铁器供应着整个河东路。河东军使用的兵器,大多也是在大通监生产的。

    所以童贯就想在第一时间控制住大通监,利用那里的兵器武装起一些团练民兵。

    “回禀宣帅,太原城头插满了俺们大宋的旌旗!”

    听到属下的汇报,童贯的心都凉了。

    “还能入城吗?”童贯的心腹陆谦知道主子的心思,连忙发问。

    “能啊!”那名骑士是个实心眼,“辽人的远拦子马不是太多,也不怎么强悍,只要我等具装披甲,就能护着宣帅入城。”

    跟随童贯北上太原的300名骑士都是童贯从朔方军中带出来的心腹,也授了庄园,备了骏马,还装备了青唐瘊子甲,也学着河西骑士、灵州骑士训练了结阵冲击。要护着童贯入城,还是可以办到的。

    “你胡说什么……”陆谦面孔一板,仿佛就要骂人了。童贯却摆摆手,“入城吧!入了城,倒是清净了,只有城池不丢,咱家就不失圣宠。若是在城外呆着,万一太原有失,咱家的脑袋可就没了。”

    童贯说的没错,如果太原城在他赶到前丢了,那赵佶也不会怪罪他,他已经很努力的在赶路了。

    可他要是能入城而不入,眼睁睁看着太原雄城被契丹夺取,赵佶再好说话,也不会饶他的。

    至于瞒天过海什么的,能瞒得住吗?童贯身边就有赵佶派出的走马。而且太原只要没丢,王旉就能派人潜出城堡,趁着夜色向西游过汾河,便可以向开封府的朝廷奏报消息了。

    到时候童贯怎么解释?人家能出来,你就不能进去?

    这黑锅不好背,可是也不能逃啊!谁让他不是武好古,有自己的人马,可以闹个半独立来躲黑锅?

 第1104章 童贯还是奸的!

    (全本小说网,HTTPS://。)

    “大人,是童宣抚的旗号!童宣抚来了,还带来了数百铁骑!太原府有救了……”

    太原城头,被父亲王旉征辟为宣抚司书写机宜文字的王棣用欢快的声音向他的老爹王旉报告着。全本小说网https://。

    一刻钟之前,在太原城头守候的王旉的亲兵来报,说是城西汾河对岸有一支铁骑兵到来,正在渡河。

    王旉和王棣父子马上意识到很可能是背锅侠童贯到来了。这可真是老天开眼啊!两父子就差抱头痛哭了。庆幸之余,王旉和王棣两父子立即带人登上了太原城的西城墙,伸着脖子巴巴望着一船一船的铁甲骑士从汾河西岸被运到东岸。

    不过下了船的这些铁甲骑士并没有马上向太原城而来,因为在太原城和汾河东岸之间,正有百八十个契丹人的远拦子马在活动。看到有敌方的骑兵渡河,他们全都聚集起来,似乎想要阻拦。但是过河的都是全装瘊子甲,骑着青唐龙种马的骑士,而且很快摆出了可怕的冲击队形。契丹人的远拦子马本来就不是用来打硬仗的部队,自然不敢靠近,只是远远的监视。

    等到王旉、王棣,还有河东路转运使蔡安持都一块儿登上城墙的时候,童贯本人也渡过了汾河,还打出了旗号。然后就在三百铁骑和另外数百随从(包括铁骑兵的随从)的簇拥下,浩浩荡荡的向着太原城而来。本来挡在太原城外百余契丹远拦子马也不敢阻挡,而是纷纷闪避。

    看到童贯威风如此,城头上的一干太原城的文物官员,也都交口夸赞起来。

    “真不愧是在西北督军多年的节帅,果然有威风凛凛啊!”

    “好一个威震西北的童宣抚!这下太原府无忧了!”

    “没想到童宣帅的铁骑兵如此彪悍,连契丹人的骑兵也只得避走,这下不仅太原无忧,便是整个河东也可保无虞了。”

    “童宣抚快到城门口了,咱们赶紧去迎接吧。”

    “快快快,大开城门……”

    最后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才点醒了处于兴奋中的太原官吏们。童贯童大宣抚都到城门外了,赶紧开门放吊桥吧!趁着辽人的大队没有到来,赶紧把童贯接进城。

    ……

    童贯是黑着脸进入太原城的,倒不是存心要给谁脸色看,而是兵凶战危,实在高兴不起来。

    被王旉迎入了宣抚司衙署,还没有来得及办理交接宣抚使和知太原府事的印信(河东宣抚使就是原来的河东路经略安抚使,为了和西北宣抚、河北宣抚平级,才由安抚变成宣抚的,所以这个宣抚兼着太原知府),童贯就急忙说道:“太原府外并无契丹大兵,只有少数远拦子马!契丹大军一定北上忻州了,不知忻州有多少守军?由谁领兵驻防?”

    听他这么一说,王旉脸色微微一变,将信将疑地道:“道夫才到太原府,如何知道城外没有契丹大兵?”

    “如何不知?”童贯道,“若有大兵在此,咱家如何不费力气便入了城?而且汾河码头恁般紧要处,都没有契丹兵马设防,城外也未见有人在开挖壕沟,也没有契丹的营地。如何会有大兵?契丹人只是留了些远拦子马守住四下道路罢了,主力一定北上忻州了。忻州守备如何?”

    “忻州空虚无备啊!”王旉低声答道,“谁能想到契丹会从井陉口而来?河东兵马,都在代州、宁化军、苛岚军、火山军、保德军、府州和丰州一线布防……”

    “如何布署的?”童贯急忙追问。

    “代州和宁化军摆了六个将,由宣抚司都统制姚毅夫统辖。苛岚军、火山军、保德军、府州和丰州一线也摆了五个将,由麟府路的折遵道统辖。”

    童贯心中一声长叹。河东路宣抚司的布署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就是把所有的十一将新军(还有一个将被折可适带去了河北)都摆在北线,分兵把口,防守险要。既没有留后备,也没有兵力看管侧翼和后方。

    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