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768章

天下豪商-第768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对大宋官家的遗传性胆小还是很了解的!

    “如果咱们的大军在奉圣州南部久攻不克,而朝廷在定州、真定府北部作战顺利。陶节夫恐怕会提出偷袭天津,不过此事很难得到诸路安抚、兵马总管的支持,一定会拿到朝堂上去议论的,所以咱们肯定能提前知晓。”

    武好古点了点头,又看着马政,“仲甫,你说说,咱们该怎么打?”

    “大王,”马政道,“属下的建议是,咱们先按兵不动,看辽人和朝廷怎么出招吧。

    现在是两国三方!光是摸清朝廷的动作还不够,得摸清了辽人的动向才能立于不败啊!

    在三方当中,咱们的兵力最少,但又是最精的。上万具装加上万余重甲步兵一出,还有不能击破的敌人吗?可是咱们的人少,不能要是拆开了使用,东撒一点,西摆一点就坏了。所以宁愿后发制人,也不能先发而动。”

    武好古的具装甲骑和重甲步兵如果对上生女真敢达不一定稳赢,可对上辽宋两家,打主力决战肯定不怕。除非两家联手,用压倒性的兵力死堆。不过这种可能性根本不存在,至少现在看不出来。

    “也好,”武好古点了点头,“那就先应下纪忆所请,到时候虚张声势一番,就算应付过去了。然后再坐观辽国和朝廷怎么出招吧!”

    ……

    “陛下,河北西路对我大辽而言,已经是死地了!”

    鸳鸯泺,大辽天子御帐。

    刚刚替耶律延禧出了一个祸水南引之计的萧兀纳,此时正在木图上指指点点,分析战局。

    “易州虽然是反攻析津府城的跳板,可是咱们真的有力量复夺析津府城吗?”萧兀纳连连摇头,“我看不成啊!自古攻城都比守城和野战要困难,咱们的兵马遇上幽州军,不仅野战不胜,连析津府这样的坚城都守不住几日……”

    “那是武好古用了妖法!”萧奉先咬着牙道。

    萧兀纳点点头,“是啊,人家都会妖法了,咱们还傻愣愣的往上送吗?”

    这话说的对啊!

    武好古都成妖了,你让肉骨凡胎的辽兵怎么打?

    “那咱们怎么办?”萧奉先问,“总不能弃了燕地吧?”

    “燕地不是弃于不弃的问题,而是根本守不住的问题!”萧兀纳道,“现在朝廷大军被分别布署在易州、奉圣州、定州和真定府、蔚应朔三州、中京道沿海和北安州等地。实在太过分散,极易北敌人各个击破。其中最危险的,就啊布于易州、定州、真定府等地的萧特末所部大军。一旦有失,恐怕就是全军覆没啊!”

    “那该如何是好?”耶律延禧眉头紧皱着问。

    从燕地和河北撤兵就是认输啊!

    他这个大辽皇帝输得起吗?

    而且宋军现在还在东京道的苏州镇东关外插了一脚,很可能会以此为据点加强和生女直的勾结。

    这是要灭亡大辽国啊!

    而且,就算宋朝没有灭辽的意思,光是失去燕地在财政上的损失,就能让大辽国垮掉了。

    现在好歹有从宋人那里抢来讹来的财富,还可以支撑一阵子。一旦这些积蓄花完,大辽国也就该分崩离析了。

    “陛下,”萧兀纳这时伸出手指,在木图的一角轻轻敲了敲,“您看这里!”

    耶律延禧俯身一看,“燕门关?能行吗?”

    “一定能行!”萧兀纳道,“宋人现在只盯着河北,根本没想到咱们还有这一手!”

 第1084章 小米监军

    (全本小说网,HTTPS://。)

    从天津府回来的纪忆,终于也享受了一回只有赵佶最心腹的臣子才有的待遇——连夜入宫!

    夜开宫门在赵佶即位前本是相当忌讳的事情,可是赵佶这位青楼天子总爱溜出去风流快活,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全本小说网/https://。/后来因为都军机司的设立,都军机凡遇军机重事,入宫通禀就成了惯例。

    所以今日风尘仆仆,一路自河北急行而归的纪忆,黄昏时入城,晚饭后就被宣入琼林宫问对。

    赵佶是在崇政殿的偏殿,也就是那间用来摆放地图台的大殿召见纪忆的。当纪忆抵达的时候,赵佶正和蔡京、张叔夜,和刚刚替代晋升右相(张商英外放,判海州事)的何执中出任尚书右丞苏迟,还有知枢密院事郑居中一起在看地图。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武好古公开割据和高俅、钟傅相继败亡,现在的赵佶不大相信武臣,而是愈发喜欢对前线指手画脚了。

    看到纪忆走了进来,赵佶连忙招他上前问话:“纪卿,武好古答应出兵奉圣州了?”

    “回禀陛下,他答应了。”

    原来鼓动武好古出兵奉圣州是纪忆和杨戬瞎琢磨出来,然后向赵佶上书的“献策”——宋朝的文官挺喜欢献计献策的,反正他们也没啥执行能力,只管让武将们去折腾,成功了有他们一份大功,失败了和他们没关系。

    “会照办吗?”赵佶问。

    “一定会的!”纪忆道,“武好古不希望朝廷和契丹停战,自然不能出兵易州。那么攻打奉圣州,夺取归化铁山就是不二之选了。”

    不打岂不是更好?

    张叔夜听了纪忆的分析眉头微皱。

    纪忆的战略眼光是不错,但是打仗不是光靠战略,还得讲究战术,讲究战斗的。

    武好古的主力是强大,但是数量有限的具装甲骑和重甲步兵,当然要追求野战决胜了。对于他而言,只要能在开阔地形上决战,胜利就很有保障,哪怕在比较狭窄的地形上野战也有极大的把握取胜。

    所以幽州军必然会以寻求野战为目的进行布署,而攻打奉圣州南部山谷中的城堡,只会消耗武好古有限的兵力,所以他就算答应了,也是在敷衍了事儿……

    “好!”赵佶拍了拍巴掌,“终于能把辽人赶出去了,也不须重创痛剿,撵走了就是。张卿,可知道了?”

    “臣遵旨。”张叔夜连忙应答。

    赵佶的想法,殿内的臣子们都知道。他得要留着河北的十一将精兵去防备狼子野心的武好古,同时也希望耶律延禧能够保住深入河北的兵力,去和武好古继续争斗。

    这样他的大宋就能安稳了!

    “真定府路、高阳关路和定州路三路大军,这一次必须要谨慎行事了。”赵佶继续吩咐道,“步步为营,堡垒推进,慢慢的从西、南、东三面向定州逼近。谁都不得争功,不得冒进,不得浪战。”

    赵佶的布置是越来越具体了,如果不是因为胆子太小,他都恨不得亲自跑去前线督战了。

    “陛下,逐走辽寇之后,真定府、高阳关和定州三路大军当如何布置?”

    提问的是蔡京。在他看来,辽寇肯定是会被赶走的。现在他们赖着不走,根本是将自己置于险地。数万大军,就靠着紫荆关——飞狐口之间的狭窄山路为退路,稍有不慎,就是全军陷于绝地了!

    所以只要武好古肯在奉圣州虚张声势一下,官军再来个步步为营,辽人怎么都退了。

    赵佶吐了口气:“自是在信安军、霸州、保定军、雄州、安肃军、广信军、保州、定州,以及北流黄河沿线缜密布置,务必广造城池,深挖壕沟,积蓄兵备,勿使幽州有可乘之机。

    若能如此相安,便也罢了。朕不过给了他半县之土,但燕地终是回归大宋版图了……朕总归也算对得起祖宗了!”

    赵佶倒还挺会自我安慰的。武好古从大宋土地上取走的,不过是沧州清池县的一部分,原本就是荒芜之地。

    而燕地无论如何,都回到了大宋的版图!如果再加上灵夏之地,河西之地,安西北庭之地,三佛齐海峡之地,现在的大宋版图之辽阔,几乎可以和盛唐相比。

    至少从地图上看,赵佶还是一代雄主,妥妥的成吉思皇帝啊!

    “陛下,那燕地……”蔡京小心地发问。

    赵佶苦苦一笑:“如之奈何?还是勿生事端了。”他想了想,“上元佳节将至,得派个人去慰问燕地将士,让米友仁去一趟如何?”

    郑居中提醒道:“陛下,上元节还有几日……恐怕来不及了。”

    赵佶摆摆手:“晚到总比不到要好。

    另外,让米友仁夺情吧,以枢密院都承旨监幽州军,你们看怎么样?”

    在场的众人都是一愣,随即就听见纪忆大声道:“陛下圣明!派出监军,意味着幽州军不是叛镇,而以米友仁监军,武好古是一定会接受的。”

    按照唐朝的标准,是不是叛镇,一个看能不能接受朝廷的监军,第二个则看有没有节度使世袭。

    现在武好古还年轻,离传位世袭还早呢。而且唐朝那些搞世袭的藩镇节度使家族大多没有好下场,武好古只要不脑残,是不会让子孙世袭节度使的。要不然他现在搞什么共和制?说什么选贤与能?

    所以幽州镇的将来,似乎还有转寰的余地。

    ……

    “大王,米元晖要来了。”

    林冲一走进节度使堡的白虎节堂,就把刚刚得到的密报告诉了正在翻看由何天然奉命草拟的一份选举计划的武好古。

    选举,当然是选贤与能了!

    天津市和幽州镇都要在未来两个月内选出议政会以及元老院,然后再由元老院选出幽州镇的执政官,由天津市议政会选出知市官。

    当然,选举的结果是不会有意外的。因为不存在反对党,幽州镇是武好古打下来的,反对派不是跑了就是死了,反正不会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天津市内倒是有不少人对武好古不满,不过也不会在选举时和武好古作对,因为他们都在忙着跑路去上海市发展。

    所以幽州镇的第一任执政已经内定了武好古本人,而天津市的第一任知市则内定了苏大郎。

    选举什么的,不过是走过场罢了。

    不过即便是形式上的选举,但终究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还是得认真办理的。

    另外,《幽州镇约法》,也正在由云台学宫律学院的教授们起草!这可是根本大法,相当于一国的宪法,必须由幽州镇的元老院通过。

    在“约法”通过后,还会继续制定《刑法典》和《民法典》两部重要的法律。幽州镇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也将以这两部法典为基础进行构建。

    在武好古看来,这次的选举和之后的立法工作,甚至比即将开始的大观四年的战争更加重要。

    听到林冲的报告,正在看文案的武好古只是哼了一声:“他来做什么?监军还是节度副使?”

    “是监军,还受了枢密院都承旨。”

    “呵呵,”和武好古同在白虎节堂里面的慕容忘忧笑了笑,“这是好事儿,说明官家还不想跟咱撕破脸。”

    林冲道:“是啊,朝廷接下去还是重点对付辽人,十一个将步步为营向定州推进。大王,这是具体的布署。”

    “都打听到了?”武好古从林冲手中接过一份公文抄件,看了眼,原来是都军机司下达给河北宣抚司总军机房的文牒抄本。上面有非常详细的部队番号、布署、推进的路线图。

    “又是乌龟阵啊?”武好古一边看一边摇头。“有十一个将,何至于如此?”

    “这是官家亲自布署的。”林冲说着,又将一封书信交给了武好古,“大王,这是东京道的消息,耶律延禧要封乌雅束当东州海东军节度使。”

    “东州海东军?辽国有这个州军?”

    慕容忘忧笑着:“没有的,大约是新设的吧?在哪儿?”

    “在高丽国的东界和西界。”

    “什么?”慕容忘忧一愣,“怎么可能?西界是高丽国西京平壤的所在啊!怎么可能封给完颜乌雅束?”

    “谁的消息?”武好古问。

    “是光明君。”

    这个渤海大氏的反贼还活着呢!他的主子宝剑君倒是有几年没听见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死了?

    这位光明君也换了差遣,终于在辽阳府谋到了个不错的差事,耳目当然也非常通灵了。

    “那就错不了啦!”慕容忘忧哼了一声,“祸水南引啊,是个高招。乌雅束恐怕挡不住高丽国的诱惑,毕竟拿下高丽,生女直才能和咱们跨海相望啊……估计能拖上两三年吧。”

    “两三年?”武好古一笑,“高丽人能扛那么久?”

    “怎么不能?”慕容忘忧道,“高丽虽穷,但是志气尚存,不会轻易被人灭亡的。要不然,辽国早就吞并高丽了。”

    武好古点了点头,笑道:“那咱们也插一脚吧!”

    “大王要联手女直灭亡高丽?”

    “灭亡?不,不,不灭亡高丽。”武好古笑着,“而是要保护高丽!”

 第1085章 想当宰相米友仁

    (全本小说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