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752章

天下豪商-第752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般文臣还是忧国忧民的!

    “诸卿,”赵佶终于开口了,“高俅昨日上奏,说辽兵势大,实难野战决胜,且天气骤冷,黄河封冻在即。为了让河南千万生民免遭兵火,他这几日和契丹人接触了一番,总算谈出了一个消解兵祸的和约草案。不割地,只付点金银绢帛。”

    他顿了顿,“岁币加到100万缗,另外还要一次性给500万缗,的确是多了一点……”

    他的目光在殿中游走,似乎想看看谁会第一个站出来说话,又会说什么样的话?如果有人公然唱反调,甚至出现“封驳事件”,这该怎么办?天气可是越来越凉了,黄河很快就会封冻!

    不知过了多久,太府寺卿苏迟第一个出班奏道:“陛下欲效仿唐太宗的渭水之盟吗?”

    渭水之盟是唐太宗李世民刚刚即位的时候,面对突然挺进到长安城附近的突厥颉利可汗大军时,采取的权宜之计。几年后,颉利可汗的东突厥就被李世民给一锅端了。

    听到苏迟的话,蔡京也不得不在心里面赞上一句:这苏家的儿子果然聪明啊!

    赵佶一听也笑了起来,本来他还在为怎么下台阶犯愁,没想到那么大的难题,被苏迟一句话就解了。不用说了,等张商英退休后,空出来的一个宰执位子就给他做了。

    赵佶道:“对,对,朕就是这个意思。”

    有了台阶,那就赶紧下吧!

    蔡京长出了口气,出班奏道:“陛下圣明!如今的局面,正好和唐太宗行渭水之盟时一样,陛下今日且退一步,将来必有恢复燕京之日。”

    蔡京一领头,殿中的诸臣也不犹豫了,全都异口同声的附和。

    赵佶道:“既然众卿都是这个意思,那就降诏准许高俅同耶律延禧议和,如果耶律延禧愿意马上退兵,就可以先从大名府库中支取五百万缗给辽人。具体的盟约,可以待辽人退回本境后再谈。”

    “陛下,”知枢密院事郑居中这时忽然上奏,“那析津府之围怎么办?河间大营怎么办?”

    “自然是退兵了!”赵佶道,“依高俅和耶律延禧所议,当各自退回本境,恢复战前之态势。”他想了想,“也降诏给武好古,让他停止围攻析津府城,析津府城外诸军,先行退入河间大营,待辽兵北返后再退回界河以南!”

    “那武好古的燕山路经略安抚使一职呢?是不是要马上免去?”郑居中又问。

    “自该免去!连燕山路经略安抚使司都要一并撤去。”赵佶道,“天津府也同时改称界州,所辖之界河以北土地,也将在辽人退兵后放弃。

    另外,沿海市舶制置司所部,也当立即从辽国辰州撤退!”

    “陛下,知界州事还让武好古出任吗?”郑居中再问。

    赵佶微微皱眉,命令武好古从析津府城下撤兵,放弃所有界河以北的土地,这事儿对武好古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不仅仅是前功尽弃。根据王黼的上奏。界河以北,原本属于辽国武清县的土地,都已经被分配给了归附武好古的燕地豪强和追随武好古的效用骑士。

    另外,武好古还对所辖的士兵许诺,要把燕京城外的土地分配给他们,最少也能有100亩土地可以领。

    现在这些全都落了空,武好古难免要元气大伤,如果再剥夺他在界州和界河商市的权力,那么他会不会铤而走险就难说了。虽然全天下都不会支持他的,但是他的军队好像挺能打的,真闹起来也是个麻烦。

    所以还是得安抚一下,慢慢再想办法召入京师……

    赵佶道:“知界州事还是由武好古来担当。”然后他又补充了一句,“现在还不是杯酒释兵权的时候。”

    这位大宋官家到底不能和他的儿子赵构比狠,对于武好古的处置,现在想到的也就是杯酒释兵权罢了。

    一个富贵终老,总是要给他的。不仅武好古可以享受杯酒释兵权的福利,连高俅、章援、韩肖胄,也都可以富贵终老的。

 第1062章 投名状

    (全本小说网,HTTPS://。)

    燕京城下,前日才被大炮轰开的城墙豁口,已经用不知多少个沙袋暂时堵了起来,一缕缕黑烟仍然在几个契丹人盘踞抵抗的廓坊还有南京宫城的上空盘旋不去。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城内城外,城头城下,仍然到处可见战斗和哄抢的痕迹。这些痕迹并不都是宋辽两军相争时留下的。在前天凌晨析津府的南城墙被大炮轰出了豁口,宋军甲士攻入城内后。原本观望迁延的燕云诸家,马上就弃暗投明,站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武好古这边来了。

    这个情况,和历史上郭药师率军偷袭,攻入燕京城内后仍然遭到顽强抵抗,最后活生生被人撵出来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武好古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做燕云诸家的工作,不仅将燕云诸家的经济利益和天津市捆绑在了一起,而且他所执行的路线也迥异于大宋传统的以文御武,而是用大军阀哄着小军阀的路子。将燕地九州一府中的九州拿出来分给燕地诸家,作为他们弃暗投明的奖励。

    这样一来,燕地诸家在辽国是世选之家,卖国求荣投了大宋则是世袭的观察使,利益还是有保障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嘛!要人家卖国求荣,好处是必须的。

    最后,武好古和郭药师最大的不同,还在于武好古手握真理,而且最善于以理服人。

    连燕京城那么厚的城墙都服了“四大真理”,乖乖的倒下了,燕地诸家还有谁敢不服?谁家的城堡比燕京城还坚固?谁家的私兵比契丹人的宫分军都能打?谁家的人丁比玉田韩家还兴旺?现在玉田城可是家家举哀,户户带孝来着!

    该给的好处也给了,该杀的“鸡”也杀了,该讲得“道理”也讲通透了。这帮猴精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了。

    所以燕京城墙一塌,燕京土豪劣绅武装起义就开始了。

    也不是所有的燕地土豪劣绅都起义了,也有一些仅仅是闭门自守,一副不参与其中的态度。

    譬如析津府李家,就是那个掷骰子赢了个枢密使的耶律俨他们家。他们虽然是新兴的燕地豪门,但是底蕴终究还差了一些。族中的子弟也没什么武力,而且在辽国那边也拿了太多的好处,没有什么改换门庭的可能。

    而武好古对于他们,也不会赶尽杀绝,只是没收土地和在燕京城中的宅邸私产而已。他们在天津市的财产,还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其实武好古也不希望所有的燕京豪门都投到自己麾下,都投靠了,他上哪儿没收土地啊?

    在眼下这个时代,土地就是战斗力啊!

    要想完全摒弃和土地挂钩的封建兵役制,采用雇佣军制或是义务兵役制,其实是不大现实的。

    在多年的军事实践后,武好古已经意识到了这样一个现实——他这个资本家根本离不开封建主义!

    因为雇佣关系,根本没有封土赐爵形成的依附关系那么牢固。而且眼下也不是玩排队枪毙的时代,武好古的那点“金手指”根本不足以打造出一支近代化的军队。

    哪怕他有了“真理大炮”,他的军队的核心,依然是几千名拥有1500亩土地的骑士。

    而骑士,必须要有庄园才能维持,靠只有几十亩土地的小农或是城市商人、打工仔,是玩不转骑马射箭和墙式冲锋的。

    所以武好古现在要的不仅是一座燕京城,还必须拿下相当多的土地。再把这些土地分配给可以充当骑士或是可以充当授田府兵的壮士。通过这种土地的授予,才能建立起牢固的封建依附关系——至少在武好古有生之年,这些拿了土地的骑士、壮士,还是会卖命的。

    当然,要人家卖命,土地也不能给太少了。100亩只是给步兵辅兵的打赏,步兵正兵就能得到200亩,一个骑士则是1500亩!如果是骑士学院毕业的军官,那么1500亩只是个起板价。根据官职和功劳大小,还得往上加码。

    如赵钟哥、慕容鹉、西门安国这些带着家族一起投靠武好古的大功臣,那直接就是一州之地!

    而如马政、赵佳人、黄植生、张熙载、苏大郎、何天然这些没有一个军事家族作为背景的功臣,也少不了几万亩的庄园!

    至于武好古自己,当然也得圈下一大片土地——倒不是他需要收租,而是作为将来激励和收买部下的工具。

    所以武好古率军攻破燕京城,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场“土地改革”的开端。只不过这次土改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而是封建主义性质的。目的是在燕地建立起一个以武好古为核心的封建秩序。

    倒不是他这个人封建思想浓重,而是北宋社会的现实就是如此。

    现在的天津商市和京东商市的确有了资本主义萌芽,但那仅仅还是萌芽,并没有成为主流。

    而且以封土和兵役为纽带的封建主义,同“天津自由市”之间的关系也不是水火不容的。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天津市也是一块封土,不过受封的对象不是家族或个人,而是一个自治商会。而天津市所承担的义务,则是提供兵力和大量的税收。

    在武好古为自己的“独立王国”所构想的政治军事体系中,燕地的乡村将会提供武力和农牧产品,而以天津市为代表的城市,则主要提供税收和手工业产品(包括兵器、舰船等等)。

    当然了,城市也会拥有自卫的武力。而且武好古的统治中心,也会摆在天津市,而不是位于乡村的城堡。

    正是为了构建这样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割据政权,武好古现在就必须在燕地拿下大量可供分配的土地。

    所以他并不会为难那些想要离开燕地去追随耶律延禧的汉人,只要他们别学玉田韩家负隅顽抗就行了。

    至于那些想要投靠武好古的燕地豪强,就必须双手沾满了契丹人的鲜血!

    这叫投名状!

    这也是为什么当武好古的部队冲进燕京城后,还会有一日一夜的苦战发生的原因。

    ……

    “存天理,灭邪魔,分田地!”

    在已经快变成“武家军”的河北宣抚司新军(这是正式的番号)战士们的欢呼声中,武好古带着赵钟哥、慕容鹉、马政、黄植生等人,在武天率领的假子亲军护卫下,从大开的燕京城南的丹凤门,大摇大摆的入城了。

    城门之内,是直通析津府都总管衙署的丹凤门内大街,大街两旁,站满了披着瘊子甲的步兵,全都是“武家军”的步卒。

    现在燕京城已经拿下了!

    分田地的许诺,大概马上就要兑现了吧?

    除了一部分天津府公民兵不在乎农田(奖品是可以选择的,也可以选择天津市的房产),武好古军中大部分的士兵都是农民出身,土地可是他们最喜欢的东西啊!

    而且武好古许诺的奖品是非常丰厚的,不是用十亩二十亩忽悠人,辅兵都是一百亩起,正兵则起码拿到二百亩。还免税免徭役,只要家里面能有人服兵役(制度参考陕西授田府兵,要服现役和后背役)就行了!

    几个契丹人打扮的家伙,在一群披着格式各样甲胄的燕地豪强的押送下,到了武好古的马前。几个契丹人都用绳捆着,全都拜伏在地,当选一个“老光头”开口道:“贫僧耶律讹里朵,恭迎大宋王师,顽抗至今,合当处死……”

    “贫僧?”武好古讶然道,“怎捉了个和尚来降?”

    一个生得五大三粗,也不知是那家豪强的壮汉上前向武好古躬身一礼,“节帅大哥莫要被这老儿蒙蔽,这老贼乃是契丹逆虏的南京留守,都统军,兰陵郡王耶律讹里朵。他是因为打了败仗,无路可逃,才躲进开宝寺里面剃了个光头装和尚的。”

    “哦……”武好古点点头,“对了,你为何称呼我为节帅大哥?”

    这称呼听着有点像黑道啊!

    “因为小弟也是太原王的子孙,名叫武朝彦,在契丹那边做个将作监丞,听闻大哥统军北伐,久欲归顺……今日终于得偿所愿!”

    原来遇上本家了!

    “你是将作监丞?”武好古笑问,“是盖房子的还是造器械的?”

    “小弟是管打铁的,本来在奉圣州的龙烟铁山任职。”

    “好好。”武好古连说了两个好,便没有再和这个名叫武朝彦的壮汉说话,而是笑着问耶律讹里朵道,“留守可受惊了……本帅奉王命北取燕地,只是为了恢复汉家疆土,绝不是要把你们契丹人赶尽杀绝。今日燕京已取,你和城中的契丹人都是大宋的客人,待到时局稍好,便会派人把你们送还草原。城内若有不愿为宋人的汉人,也一并放归草原。”

    武好古的话说的客气,其实是要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