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739章

天下豪商-第739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辽国的皇位继承制度,由萧氏后族的后妃所生的皇子,一律都是嫡出。而嫡出的皇子都有资格继承皇位!也就是说,作为嫡长子的耶律敖卢斡是实际上的皇位第一继承人。

    当然,他并没有皇太子的名分。这是因为大辽国并没有确定父死子继的皇位继承制度,皇帝的兄弟也是有继承权的。所以为了安抚皇族中的老前辈,就有了“皇太叔”这种奇怪的称号。

    如今大辽理论上的皇位继承人,是耶律延禧爷爷一辈的耶律和鲁斡,他在耶律延禧即位后不久,就被尊为义和仁圣皇太叔。今年已经69岁,而且身体不好,卧病在床好一阵子了,怎么看都不像能即位的样子。

    因为有了个老皇太叔,所以耶律敖卢斡的继承权一直隐隐约约的不能落实。这也就给了萧奉先兄妹运作的空间!而将耶律敖卢斡过继给韩德让一支,自然也就封杀了他通过合法途径继承皇位的可能性。

    韩德让的子孙怎么能继承大辽的皇位?这在法理上说不过去啊!

    不过耶律延禧一直在犹豫这事儿,毕竟耶律敖卢斡是嫡长子。

    “陛下,”马人望看到耶律延禧还在犹豫,也开口劝说道,“燕地豪强素来以玉田韩家马首是瞻,而玉田韩家又以文忠王府为尊。如果晋王入主文忠王府,便是玉田韩家当然的族长,也就是燕地豪强之尊了。”

    这话……当然是忽悠了!

    燕地豪强谁不是对玉田韩家口服心不服的?人家老刘家老赵家祖上都是当过幽州节度使的,老马家的祖宗也是石晋青州刺史。韩家老祖韩知古不过是契丹人的奴隶,靠着韩德让当了萧太后的面首才火起来的。

    而且老韩家仗着自己拥有契丹皇族的身份,什么时候把其余的燕地豪门放在眼里?

    再说了,契丹皇族也不能和燕地豪强联姻啊。他们得和萧氏联姻,燕地豪强的女儿只配给韩家的要人做妾!

    所以燕地的赵、刘、马三家都是互相联姻的,以这三家为核心,其余的燕地豪强也都加入了一个巨大的联姻网络,可以说大家都是沾亲带故的,只有老韩家被排除在外。

    马人望的一番话终于让耶律延禧下定了决心,“那就先让晋王入继文忠王府,再给他同知南院枢密院事的名义,准他在燕地招募兵马,让萧遐买和耶律控里骨一同辅佐他。”

    耶律敖卢斡还是个半大小子,自然指挥不了燕地全军,他的同知南院枢密院事不过是挂名,真正做主的还是萧遐买和耶律控里骨。

    马人望接着又建议道:“陛下,析津府城以东自有奚王府大军和玉田韩家主持,可是析津府城以西却非常空虚,若不加强守备,有可能被宋军乘虚而入。因此臣建议分侍卫八营中的六营去守备永清、固安、安次、范阳、良乡和玉河,也学宋人的办法多多修筑硬寨城堡,堵住宋军西进之路。

    至于保州之围,有韩企先率领的骁武、雄捷两营就已经足够了。不必将其余六营也留在那里。”

    一旁的萧奉先摇头道:“可这样一来定州这边的兵马就太少了,陛下还打算进军真定府呢!”

    “可以从西京道调集四捷军和宣力军入援定州路战场。”

    马人望道:“另外,臣以为攻打真定府城并不妥当。因为真定府城乃是巨石垒砌的坚城,而且附近的太行山山民颇为彪悍,若充入团练,一定非常耐战。

    所以臣建议大军南下攻打深州。深州以南是冀州,冀州以南则是大名府。若大军攻深州,强渡滹沱河,一定会令宋国君臣惊怖,也许就会同意咱们的议和条件了。”

    萧奉先道:“可是真定府是宋国河东军东出的必经之路,如果不堵上真定府而直接南下深州,宋军也许会从真定府出击定州,断我军之后路。”

    “不怕的,”马人望笑道,“他们现在都是步步为营,一天走个二三十里的,从真定府到定州城起码走上三四天,咱们的大军早就回师以待了。”

 第1044章 南征北伐——御驾亲征吧

    (全本小说网,HTTPS://。)

    从耶律延禧驻跸的定州南下深州得通过祁州,而且还要渡过南易水、木刀河、滹沱河三条河流。(全本小说网,https://。)如果按照河北宣抚司之前的布署,从保州、广信军和安肃军抽出三个将和大量的团练加强南易水、滹沱河一带的防御。大约可以在深州和祁州南部摆上一个将的兵力。因为之前驻守保州、广信军和安肃军都进行了扩充,将满员率补到了八成。一个将总有4000战兵,3000左右的辅兵,再加点团练,差不多能有10000人。野外浪战是不够瞧的,可是依托河流结寨防御倒也够了。

    但是武好古主持的河北宣抚司的命令也只有宣抚司直辖的几个将,沧州(包括界州)团练,海路水军战船队,市舶司缉私船队等部会听从,别的部队根本就当耳旁风。而在武好古的河北宣抚被免后,这番布署更是没有人当回事儿了。

    而许将稍后做出的类似布署,也因为高阳关路安抚使叶祖洽的反对而无法施行。叶祖洽是一方阃帅,守地有责,当然不肯把手中仅有的两将兵马中的一将交给许将了。而且宣抚司的名号在武好古手里不好使,到了许将手中,一样不管用。

    许将是文官,叶祖洽也是文官,许将是状元,叶祖洽也是状元,许将是新党干将,叶祖洽同样是新党中的一员大将,谁怕谁啊?

    所以到了大观三年八月中旬,由飞熊军详稳耶律马哥为先锋的辽国大军,便毫不费力的攻破了兵力空虚的祁州首县蒲阴。然后又在蒲阴附近利用缴获的船只搭起浮桥,轻易渡过了南易水,三日后又渡过了无人把守的木刀河,当天就攻陷了属于深州管辖的安平县城。又过了两天,辽国大军的先头部队就渡过了滹沱河,占领了无人把守的束鹿县城和武强县城,包围了只有少量团练守卫的深州首县静安城。距离北流黄河的河道也仅仅只有十数里了!

    消息传到大名府,立时就是满城惶恐!

    此时的大名府,就是一个河北官绅的难民营。从七月份到现在,不断有被契丹人夺了家园和任所的官员士绅坐船坐车,成群结队的过来。到了纪忆和许将那儿哭门或者请罪。纪忆和许将拿他们也没什么办法,只好打叠起精神,一一抚慰。谁让大宋向来就是这等纲纪松弛的呢?

    别说那些没有守土之责的官员士绅,就算是一州一县的民之父母,便是弃城而逃,也不是什么杀头的罪过。顶天就是海州养老!

    这段时间,平江纪家在京东商市经营的地产行可真是赚了个盆满钵溢啊!

    再说了,丢失地盘的罪过也真不能让那些州县官去生扛。他们有什么错啊?手里没有什么兵力可以指挥,团练也没时间组建,连城池都来不及修缮,辽人就潮水一样涌来了。

    留在治所,无非就是上吊跳井,用一条性命报了皇恩罢了。

    这事儿,纪忆和许将都是不希望看到的。毕竟大名府城也虚得很,真要有兵临城下的一日,他们俩说不定也得逃难!

    除了好生招待和安置这些逃难来的官绅,纪忆和许将还得费心劳神,去把这群散沙组织起来。他们俩有一个打算,现在必须把河北官绅拧成一股绳儿,然后以他们为核心组织团练去跟契丹人干!

    这几日,既要安顿他们,又得从中选出可用之人,作为团练的核心。还得跟大名府地方的士绅豪门联络,让他们也出人出钱,还要催促界河商市、京东商市赶紧运送武器装备马匹砖头等等物资,还要和朝廷禀报这儿的情况,纪忆纪胖子累得都瘦了一大圈!许将年纪大了,更是眼冒金星,昨天差点昏厥过去。

    今天早上,倒霉的军事宦官谭稹也到了。他本来应该是功臣,却莫名其妙的被赵佶免了职,回去就待罪之身了。可是身边却还跟着几百号人马,大都是武好古帮他在界河商市招募的效用士,现在护着他回京。也有一些个是谭稹从开封府带出来的禁军武官,本来想跟着沾光,转上一两个官的,现在却跟着倒霉,明明是有功,却还得待罪,一个个都无精打采的。

    可这帮人在纪忆眼里却是个宝,有军官有效用,其中的效用士还是鼎鼎大名的界河佣兵啊!

    所以纪忆也不端文官架子了,亲自跑前跑后,招待安顿谭稹,再陪着他说话。说的话都离不开一件事儿,组建大名府团练!

    现在纪忆和许将是有钱有名义,壮丁也不缺,就是没有能带队的军官。

    通报静安城被围的传骑到的时候,纪忆正强打着精神在和谭稹说着办团练的好处,就听见屋子外面脚步声错落响起,人还没到,声音已经到了。正是纪忆的心腹幕僚,名叫纪庆的族侄,还是格致大书院的律学院毕业的生员,没有能考上进士,于是就跟着叔叔做个机宜文字。

    “八叔,八叔,深州急报!契丹大军已经杀到深州城下,距离黄河只有十几里地了!”

    纪忆听到这个噩耗,就是摇头苦叹。

    “大官,你看看……都快兵临城下了!可大名府城内却连一营新军都没有!您要是肯留下,一个经制大名府路兵马的差遣,我和许学士总能保下来的。”

    说实在的,谭稹也不愿意灰溜溜的回开封府去。他是官家的奴婢,生死荣辱却都在官家一念之间。官家宠信他,再怎么贪污腐败也没事儿。如果有朝一日官家不信他了,呵呵,那帮御史言官可都等着拿他这个失宠的阉臣开刀呢!

    留在大名府,在纪忆和许将两个文官重臣的支持下办团练,倒是不错的出路。至少能让官家用得上,那帮御史言官也不至于往死里咬他啊!

    现在的武好古不就还支撑着好大的市面?虽然底盘下也危机四伏,但是架子总归没有倒吧?

    “行!”谭稹重重点头,“咱家就留在大名府帮个忙吧!不过咱家有个条件。”

    “条件?什么条件?”

    “您和许学士得一块儿上奏,请官家御驾亲征!”

    “什么!?”纪忆吓了一跳,“御驾亲征?大官,你可当真么?”

    谭稹苦笑着摇头,“官家不敢来的……不过宣称一下,也能吓住耶律延禧啊!”

    “也对。”纪忆点点头,“某家马上去寻许学士,和他商量请官家亲征大名府的奏章要怎么写。”

    “不,不,不是亲征大名府。”谭稹摇摇头,“而是亲征界州。”

    “亲征界州?”

    “对!”谭稹点点头道,“河北存亡不在大名府,而在析津府!契丹现在居然大名府还有300里,没有那么快就能兵临大名府城下的。想要攻城更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而武好古的河间大营,现在就摆在析津府城下……随时都可以攻城!如果耶律延禧得知官家要亲统六军北伐燕云,他还敢继续南下大名府?”

    “好!好!”纪忆拍着巴掌,“果然妙计!”他猛地站起来,“下官这就去和许学士一块准备上奏之事!”

    ……

    纪忆和许将的奏章还没有送到开封府,赵佶就已经被气着了,这会儿正在琼林宫的崇政殿上破口大骂。骂武好古,骂纪忆,骂李纲……原本以为他们是国之栋梁,没想到都是奸臣啊!

    纪忆和李纲在海外当强盗,坏了大宋国的名声,什么拥有四海的皇帝,根本就是个海贼王,真是贻笑天下了。

    武好古更坏,明明知道赵佶的意思是让他戴罪卖国,他却偏偏要出动舰队去辽东抢粮!而且还有个堂而皇之的理由——民以食为天!

    好嘛,大宋天朝,堂堂盛世,老百姓没饭吃要派舰队出去抢!

    从古至今,普天之下,有这样的盛世吗?有哪国穷兵黩武到了要抢粮喂饱老百姓的地步?

    “回禀陛下,”蔡京一本正经的上奏,“据臣所知,西方罗马人民国鼎盛之时,就连年从阿非利家州的埃及国抢粮食的……”

    “你!”赵佶瞪了一眼蔡京,“我堂堂天朝,能和西方蛮夷之国相比吗?”

    “陛下,”蔡京道,“兵法早就有‘因粮于敌’的说法,如果武好古能从辽人那里抢下300万石粮食,就等于替朝廷节省了300万石。而且出兵辽东还能扰乱辽国的后方,可以迫使辽主回兵救援。”

    蔡京其实也在心里一个劲儿咒骂武好古,可是他现在也没办法了,不能让武好古倒台。因为武好古一旦倒台,战事就没法收拾了。说不定耶律延禧真的能打到开封府城下,到时候就不是赔几百万,而是大宋会不会亡国的问题了。

    他正说着的时候,有閤门宣赞来报,通进银台司的知司事兼枢密直学士苏迈(苏东坡的长子,守孝完毕回来做官了)求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