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737章

天下豪商-第737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诮ビ闹莸奈浜霉牛趺纯炊枷袷且推醯ご虻降装。

    “对!就是幽州节度使!”赵佶道,“咱们也不能太过示弱了!”

    “臣明白了。”

    “陛下,”蔡京再次奏道,“高俅远在灵州,没有两三个月根本不可能上任,这段时间河北主帅还是由武好古权摄吗?”

    “不必了,”赵佶摇摇头,“武好古管好界河防务和界州以北的战事即可,至于河北全局之事,还是另外择一德高望重,又精通军务政事的老臣权摄河北宣抚司事吧。”

    有这样的老臣?如果章惇还在,章楶未亡,倒是可以让他能出马。可是现在,老糊涂有不少,德高望重又能打仗的老臣却是没有的。

    而且真有这样的人,也应该直接出任湖北宣抚,怎么能权摄呢?

    “臣推荐大名府路安抚使许将权摄河北宣抚司事。”蔡京上奏道,“许将在元丰年间我朝和契丹发生对峙时,就曾经奉命使辽,应答不卑不亢,晓以利害,使辽国放弃侵攻的想法。后来又执掌过兵部,多有建白,为朝野所赞许。将河北之事暂托于许将,必可使开封府无忧。”

    这才是真正持重谋国的老臣啊!

    赵佶对蔡京推荐的人选非常满意,点点头道:“那就叫许将权摄河北军务吧。”

    但蔡京却知道许将是不靠谱的。于是又上奏道:“陛下,如今河北西路局势糜烂,许将虽然老成持重,恐怕一时也难以理清头绪,还需要朝廷部署战守。”

    他这话一说出来,群臣和赵佶都连连点头,只有列席会议的张叔夜和王禀在叹气。

    钟傅全军溃灭(他们俩都知道钟傅没救了)的主要原因,就是令出多门!现在换了宣帅,却不改变令出多门的毛病,接下去的战局估计还得败坏!

 第1041章 南征北伐——好古拆迁

    (全本小说网,HTTPS://。)

    崇政殿内,会议还在继续。全本小说网https://。

    “如今河北战局的关键,乃是替钟傅解围!”赵佶的眉头渐渐拧了起来,“钟傅所部兵士就有四万,加上民伕不下五万。只要能将之从辽人的围困中解救出来,河北东路的形势马上可以逆转。而要解救钟傅,必须要使用骑兵,现在朝廷手中有几支骑兵可用?”

    赵佶不仅有遗传性胆小的毛病,还有遗传性瞎指挥的毛病,基本上都是绝症,没治了!

    都军机张叔夜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奏道:“陛下,朝廷可用的骑兵一共有五支,一是武好古麾下的两将界州骑兵,不过他们刚刚和契丹人的宫分军铁骑血战过,前前后后斩了五千多个甲首,俘虏近千。虽然是大捷,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必须得休整些时日才可以再上战场……”

    他和武好古并不是一派的,但也知道那6000界州铁骑对于河北战事有多重要了。

    只要这6000界州铁骑还在武好古手中,河间大营就能屹立不倒。河间大营不倒,耶律延禧也就是在定州路、真定路、高阳关路撒野,过黄河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为武好古随时有可以把燕地给买下来!耶律延禧如果太过深入了,到时候连草原都回不去了。

    可要是界州铁骑给赵佶玩没了,那可就麻烦了,说不定耶律延禧真的就兵临开封府城下了!

    “第二支精锐骑兵是高俅属下的灵州铁骑,战力不在界州铁骑之下。臣建议将灵州铁骑和高俅一并调往河北。”

    赵佶点点头,“只是远水难解近渴,还有别的骑兵可调吗?”

    张叔夜道:“除了界州、灵州铁骑之外,朔方路、河西路和河东路也各有一将铁骑,其中河东铁骑乃是由府麟路的折家军改编而来的新军,战力足可以和界州铁骑媲美。”

    河东路的新军和河北路一样,也是“一军两制”,占多数的是由河东路禁军改编而来的新军,根本没啥战斗力。不过府麟路的折家军却是例外,折家军虽属河东,但一直以来都参与对抗西夏的战争,算是西军的一部分。

    久战之兵,又是有主的兵马,战斗力当然是有保障的。

    而主持河东新军改编的陶节夫又是章楶的左膀右臂,和西军将领们非常熟悉,同折家人的关系也是极好的。所以在整理河东军的时候,给了府麟路的折家军以西军授田府兵的待遇。允许折家将府、麟、丰三州官地分配给麾下战士,组织一将步军。还允许折家以土地安置1000家骑士(主要都是折家、杨家的亲族众)。然后又以折家骑士为核心,再加上2000募集来的骑兵以及2000骑辅兵(不包括折杨两家骑士的仆从兵),组成了一个3000人的骑兵将。由折可求担任正将,是河东军中的主力。

    赵佶又问:“河东路目前情况如何?当面的辽兵可有异动?”

    “回禀陛下,”张叔夜道,“河东路当面平静如常。”

    赵佶道:“那就调动河东军的一将骑兵并两将步兵,由折可适率领入援真定府路,再令王旉兼任定州路安抚使,折可适出任定州路、真定府路兵马都总管,会同真定路团练大使韩肖胄一同设法解救钟傅所部!

    另外,武好古和叶祖洽也应该从东路调兵西进,配合真定府路的精兵给钟傅解围。”

    张叔夜和王禀对了一眼,都知道河北很快又要有败报传来了!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大宋官家都爱瞎指挥,唯一例外的大约就是哲宗先帝了。

    ……

    赵佶下达给武好古的制书还在中途的时候,暂时还是河北宣抚使的武好古,则已经在和辽国方面的大人物接触了。不过不是商量“卖国”,而讨论“买地”。

    “买地”当然是为了“搞开发”了,他计划着把燕地的一府九州都买下来,然后开发成一个“军事自治区”,除了一府直辖,剩下的九州再打包发送给燕地豪强。基本上和后世的拆迁、回迁一个路子,而且还有赵钟哥统率的五万强拆大军!

    所以根本不怕拆不掉辽国的南京道!

    代表燕地豪强出面的是马人望的侄子马植和张琳的侄子张觉,前者现在是顺化军详稳,后者则是奉了耶律延禧的密旨从定州赶来界河商市的——耶律延禧并不知道武好古是大宋头号主战派,所以还想通过他的路子去和赵佶谈判。

    因此就派了跟在他身边的南京道警巡使张觉充当密使,去界河商市见武好古。而张觉又利用职权拉了在中京道带兵的马植,一块儿到界河商市去和武好古谈判“拆迁补偿”的问题。

    “平州是张家的老家,平州观察使一职,自然由张家人世袭莽替了,营州可以给马家,滦州和整个滦河以西都给钟哥儿。”

    辽属的平州有两个概念,一个是节度州平州,除了本境之外,还有滦州和营州两个州。另一个概念则是平州直辖的地区。现在武好古要分给张家叔侄的,当然是平州直辖的地盘,分给马家的,则是控制着榆关(山海关)险要的营州了。两家差不多占有了作为节度州的平州的一半土地。

    另外一半,应该包括了开滦煤矿所在地的滦河以西,则统统交给赵钟哥。

    此时的滦河还有不错的通航能力,是直接通海的内河。也就是说,开滦的煤矿如果能开发出来,就能通过滦河进入渤海海运体系了。

    另外,后世的唐山是钢城,境内不仅有煤,而且还有不少铁矿,如果能够开发出来,兴许可以成为能够和徐州媲美的铁城。

    所以滦州这块地盘,一定得掌握在最心腹的部下手中!

    “大郎,”马植和武好古很熟,所以也不叫他宣帅,而是称呼他为“大郎”,“只给张家一个平州是不是小了点?张家在辽国可是极受天子宠幸的,虽然不是燕四家之一,但实际上的地位,也不亚于赵、刘、马三家了。至少也得给平、营二州吧?”

    燕四家中的韩家那是地位超然的,家中一堆赐姓“耶律”的,还有一个文忠王府是契丹的宫卫之一。基本上也就比耶律皇族和萧氏后族稍微差一点,想要拉拢他们家是很难的。不过“赵、刘、马”三家,都不可能跟着契丹人一条道到黑,只是补偿多少的问题。

    而平州张家作为燕云诸家中的后起之秀,在平州当地的实力非常强大,有足够的力量拿下平、营二州。

    可是武好古能拿来拉拢燕地诸家的只有九个州,张家拿了两个,赵钟哥拿了一个,追随武好古多年的慕容家和西门家少不得也要各给一个,这可就去了五个州了……拆迁补偿有点多了!

    “那你们马家要哪里?”武好古皱眉问。

    “我们不要燕地九州中的任何一个州。”

    “不要地盘?”武好古心道:不要土地补偿,难道要现金补偿?

    “地盘当然要的,”马植笑道,“但是燕地太挤了!一共才九个州一个府。其中析津府肯定是武家的,西门家、慕容家少不得各拿一州,赵家、张家、刘家至少要两个州……我马家还能拿到多少?”

    不要回迁?那就是异地补偿了,这样可以多拿点地盘。

    “你家要显州还是要中京道的地盘?”武好古问。

    马家的老巢医务闾山位于东京道最西面的显州,不过马家在中京道东部的锦州、宜州的势力也很大。

    “非也。”马植摇摇头,笑道,“显州、锦州、宜州虽然不错,但都不是容易守住的家业。我家世代书香,打打杀杀可不拿手啊。”

    显、锦、宜三州正好卡在辽西走廊上,一旦辽国大乱,辽西走廊一定是各方面都要争夺的目标,马家那点本钱根本守不住。

    “那你家要哪里?”

    “辰州、苏州如何?”马植问。

    辰州就是后世的营口一带,苏州则是指后世的大连一带。这两处都是眼下辽东道的主要海港,而且位置也比较偏,容易在乱世中立足和发展。

    “好地方!”武好古笑了起来。其实马植不提出,武好古也是要派人去抢夺辰州、苏州的!

    “那你们马家打算怎么取辰州、苏州?”武好古问。

    “当然是从大宋手中夺取了!”马植一笑,“顺便还有一笔大买卖可以做。”

    “大买卖?什么样的大买卖?”

    马植道:“粮食!东京道的粮食!”

    “多少?”

    马植伸出三根手指,“三百万石!”

    “什么价钱?”

    “三百万……要金银铜钱,不要绢帛!”

    武好古沉默了一会儿,“贵了一点,不过某和马二哥是多年的朋友,这个价可以出。只是怎么交割?现在辰州港和苏州港都不许咱们的船进去了。”

    马植笑道:“他们不许你就不去了?你的战舰什么时候那么讲理了?粮食会运到辰州和苏州,一共350万石,收你300万石的钱。至于怎么取,你自己想办法吧。取完以后,别忙着撤退,某会带兵来夺城的。”

    武好古想了想,“好吧,就这么办!”

 第1042章 南征北伐——奉旨抢劫

    (全本小说网,HTTPS://。)

    杨戬是一边咒骂着武好古,一边日夜兼程赶路的。(全本小说网,HTTPS://。)他的咒骂当然也是有道理的,本来他挺好一个入内nei侍省都知,相当于大内总管的肥缺,躺着收钱的好差遣。就因为武好古不能体察圣意,被赵佶打发去河北监军了。

    好吧,监军就监军吧!没准能混出童贯的前程。可是谁也没想到,他人才到大名府,就接到了赵佶让进奏院的快马加急送来的旨意。

    赵佶免去了武好古的河北路宣抚使一职,改任为海路市舶制置使,燕山路都部署,兼知界州事。这下杨戬的差遣也变了,不再是监河北路军务,而是经制燕山路兵马。

    经制兵马比监军的权力更大,理论上是和武好古的燕山路都部署在管辖范围上相互重叠的差遣。可是这个职位给童贯、谭稹这样的军事宦官也就罢了,他们真的能带兵出阵。给杨戬有啥用?他要带兵出阵不是去立功,而是去送人头的。所以赵佶的这个任命,唯一的作用就是给武好古添堵,提醒武好古他的兵权是随时可以被剥夺的!

    可是杨戬却成了这场君臣博弈的牺牲品,从河北监军变成了河北宣抚司下的一路兵马经制,而且还是个空头经制,虽然有监军的权力,但是却没有监军躺着立功的好处。让他怎么不恨得牙根直痒痒?

    不过恨归恨,真的见到武好古的时候,杨戬还是不敢有半点造次,宣了圣旨后,依旧客客气气的给武好古道喜——武好古的差遣小了,可是本官却升到了节度使,而且还是听上去很牛逼的幽州节度使!

    这可比某某军的节度使听着大多了!说是节度使之首也不为过。

    而且武好古现在还是燕山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