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722章

天下豪商-第722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怯衷谡匠∩献艘蝗Γ匦抡昧硕有危侣砬梗急阜⑵鹌锉寤髁恕

    看到又有一千几百契丹骑兵加入了战团,武天一下子就兴奋了起来,挥动马矟,大声呐喊道:“第一队,跟我冲!注意保持队形!”

    跟在他身边的传令兵拿出哨子,用足全身力气一阵猛吹。早就跃跃欲试的枪骑兵们发出一阵呐喊和怪叫,人人催动胯下的战马,同时小心数着步子,控着马速,开始跟着武天一起猛冲。

    先是小步快走,然后是中速奔跑,到了最后,马速提了起来,上百骑的方阵飞奔起来,以极快的速度撞向了耶律章奴和萧菩萨奴混乱而且松散的马队。

 第1020章 弓马无敌VS铁骑冲锋 四

    (全本小说网,HTTPS://。)

    这这这,这也太厉害了吧!

    耶律章奴已经有点傻眼了,他倒没有遇到什么危险,只是被吓着了。全本小说网;HTTPS://。.COm;因为云台系骑兵的冲击战术不是一窝蜂的,而是集中力量冲击一个点。也就是说,武天率领的9个队的骑兵,都从一个点及其周边的部位达成突破的。而且他们只冲击,不恋战,冲完就走,连脑袋都不割——其实也用不着割,武好古正拿着个望远筒在瞧着呢!

    而耶律章奴所在的位置比较好,是个很安全的地段,没有被武天队和跟着武天发起冲击的另外八队骑兵撞上。

    他只是目睹了不到1000名宋国的铁骑怎么虐得自己的2500骑连北都找不到的。

    完全不是对手啊!自家的骑兵散漫无章,遇上结阵碾压而来的宋国铁骑,真是一点反抗的能力都没有。不是被撞翻,就是被人家的长枪马矟扎死。而对方又是冲完就走,完全不和自己的骑兵肉搏缠斗,所以也就不会遭遇多少损失。

    必须得撤退了,从界河城下撤退!耶律章奴的脑子还是很清楚的,很快就想明白了。

    不仅不能在界河商市城下呆着,连马家堡都不能呆,得一路撤到武清县城去。

    现在可不是考虑夺取界河商市的时候了,而是考虑能不能挡住宋军对析津府城的进攻了。

    如果大宋在河北的十几万新军都那么厉害,那山南诸州恐怕都得丢给他们了!

    而山南诸州一失。。。。。。

    大辽国,危矣!

    。。。。。。。

    这怎么可能!?宋人怎么那么厉害……

    耶律延禧也懵了,他心想;自己怎么就那么糊涂,不听爷爷的遗言呢?都说不能招惹宋朝了,自己偏偏不听,还以为赵佶的成吉思皇帝是闹着玩的……成吉思皇帝啊,听着就很厉害,怎么可能是闹着玩的呢?自己还是太轻敌了!

    现在怎么办?

    宫分军的精锐都让人家随便虐了,燕云诸州还守得住吗?

    “陛,陛下,耶律章奴好像撤退了!”

    “撤了?”耶律延禧定睛一看,发现在萧家木场和韩家粮库之间下寨的四个宫分军的军,果然开始沿着官道撤退了。

    “请陛下立即移驾马家堡!”跟在耶律延禧背后的张觉这个时候已经放心了,于是大声提醒大辽皇帝后撤。

    “好,好……马上走!”耶律延禧有点浑浑噩噩的,还没有从震惊和悔恨中反应过来,就跟着左右的亲信武士下了楼,然后垂头丧气的上了马往马家堡而去了。

    ……

    赵钟哥这个时候已经凑到武好古耳边,低声道:“宣帅,要不要鸣金收兵?再打下去,耶律延禧说不定就要求和了……”

    现在可不能让耶律延禧求和啊!界河商市从今年年初开始就在搞大生产,囤积了不知道多少建筑材料和兵器还有兵器部件了。如果宋辽就此停战了,那么多库存怎么办?现在必须得去库存啊!

    “鸣金!”武好古轻轻点头,“鸣金收兵……再让马政收集一下契丹人的收集,找马车装了,拉进界河商市去游街,最后送去宣抚司堡。”

    割契丹人的首级并不是为了向上面报功,因为武好古自己就河北宣抚使,理论上是河北宋军的一把手,底下人的功劳,他自己就能说了算的。这些人头的作用,其实就是安定人心。

    现在宣抚司堡里面,可有不少人正急得团团转呢!

    看着契丹人风卷残云一般的退走,武好古也不等马政的人收集好敌人的收集,就先带着赵钟哥等人回宣抚司堡垒去安抚人心了。

    “宣帅,怎么了?”

    “宣帅,北城还在吧?”

    “契丹人有没有攻城?”

    “北城守得住吧?”

    武好古刚一进自己的公厅,就被一群界河商市的元老围住了。还有一大官,监河北军谭稹也起身相迎,不过没有开口询问,只是把问题和担心都摆在面孔上了。

    “契丹人退了!”武好古笑着,“万余契丹骑兵已经被我军击退了,两军激战半个时辰,我军大获全胜,斩首数百……”

    “什么?什么?激战多少时间?”

    听完武好古的报告,几个元老都大松口气——他们才不管契丹人怎么退走的,哪怕武好古花了钱也没问题,只要能让这些契丹强盗离开界河商市远一点就行了。

    可是谭稹却提出了异议。

    “激战了半个时辰。”

    “怎么可能只有半个时辰?”谭稹摇摇头,表示不相信。

    “谭大官,那您说打了多久呢?”武好古笑着问。

    “激战一日!”

    一日?现在午饭还没吃呢!怎么可能有一日?

    “就是一日!”谭稹道,“宣帅,契丹皇帝亲征啊,虽然只是先锋,但是也非同小可……激战一日能够退敌,再斩下几百颗首级,已经是天大的功劳了!半个时辰就大获全胜了,不就说明界河这边的契丹人只是虚兵?现在定州路的告急文书可才到宣抚司呢!宣帅您打算派多少骑兵去救定州?”

    还是谭稹谭大官想的周到!

    河北这边能战的,也就是武好古麾下的6000骑兵,最多还有一点作为种子的步兵。人数就是一万几千,绝对没有一万五。

    这点人马,可是武好古的老本啊!如果分出一部分给定州路,梁子美会不会给糟蹋完了?就算他不糟蹋武好古的实力,界河这边怎么办?谭稹名义上是监河北军,但实际上高阳关路、定州路和真定府路都各有监军,轮不到谭稹去插手。大名府路又有纪忆这个漕臣监督。只有界河——沧州这边,因为是武好古亲自防御的(现在武好文改任京东路转运使,海路帅司就由武好古权摄),所以才是谭稹的责任区。

    只要界河不被契丹突破,他谭稹就是有功了!

    而武好古的情况也和谭稹差不多,他名义上是河北宣帅,但实际上只能在界河一线旅行指挥权。在河北的其它地方,他只有“调度之权”。也就是给诸路分配兵力,制定方略的权力。真正的执行,和武好古没有关系,而且也管不了他们。

    武好古冲着公厅中的几个元老拱拱手,“诸位元老,今日武某还有公务,等来日办庆功宴的时候,再和诸位欢聚。”

    “好好,我等先行告辞了。”

    “宣帅,庆功宴和劳军的事情,就请交给我等吧,也算是我等为守城尽一点绵薄之力了。”

    几个元老都是识时务的,立马就告退,还揽下了办庆功宴的差事。

    “大官,”送走了几个元老,武好古就和谭稹面对面坐了下来,“定州路的兵虽然不归我指挥,但是终究有应援之责啊!”

    谭稹在界河商市当过提举应奉局,自然没少拿好处。现在又和武好古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自然不能让武好古把手头宝贵的精锐派去给梁子美了。

    他笑了笑道:“宣帅,这事儿好办……不是还有高阳关路吗?驻扎界河的大军刚刚苦战一日,才逼退了契丹的先锋。不仅打得人困马乏,而且伤亡也不轻啊!得好好休整些时日。

    所以,您只能调高阳关路的兵去救定州!”

    说真的,眼下这一届大宋官员,除了实证派的人,治军打仗是真不行,可是甩锅踢皮球的本事却都是一等一的。

    “好!”武好古抚掌笑道,“还是谭大官有办法!就照着谭大官的意思,马上移牒河间府,让高阳关出兵两将去增援定州路!”

    “还有高阳关路的防御也要安排则个。”

    “对,对,”武好古道,“那就让缉私船队开进易水,这样高阳关和河间府就万无一失了。”

    界河市舶司的缉私船队本来是用来阻止契丹人渡过界河的,不过现在用不着了。契丹人的先头部队被马政的骑兵轻轻松松揍了一顿,应该不敢再来了。

    这样缉私船队就能进入易水,去给高阳关路的帅司叶祖洽壮胆了。

    ……

    “陛下,臣,臣有罪!”

    承认有罪的是耶律章奴,他跑得倒挺快。天将黄昏的时候,已经跑到马家堡,还见到了早到一步耶律延禧。

    耶律延禧坐在一间非常气派的大厅里面的上座,皱着眉头看着耶律章奴。耶律章奴打了败仗,但是罪也不算太大。因为宋军实在太厉害了!

    “那就免了你的右中丞、领牌印宿直事,戴罪立功吧。”耶律延禧叹了口气,给了耶律章奴一点惩罚。然后又问,“章奴,你看这座马家堡能守吗?”

    耶律章奴闻言就是心中一喜。

    虽然丢了官,但是并没有失去皇帝的信任,这才是最要紧的!

    “恐怕不能……”耶律章奴道,“马家堡距离界河商市太近了,几乎就在眼皮底下。而且周遭的道路修得太好,又临近桑干河,宋人进出方便不说,咱们的骑兵也没有多少施展的余地。

    所以臣建议退往武清县城,然后再撒出大批的远拦子,遮护住武清县城和马家堡之间的地盘,让宋人无从探查虚实。另外,咱们还得想办法在析津府城筹集军粮……”

 第1021章 弓马无敌VS铁骑冲锋 五

    (全本小说网,HTTPS://。)

    燕地的季夏,本来就是这片土地上最好的季节。(全本小说网,HTTPS://。)

    这个时代的气候没有后世那样炎热,燕地又属北国,夏末的气温就相当于后世的初秋。凉风徐徐,天高云淡,整个世界,似乎通透到了万分。

    在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以及河北平原交汇的易州一带,这个时代,到处都是茂密的森林。森林和山地之中,又多有野兽出没,是个游猎的好去处。而且这里不似燕山,没有恁多招惹不起的契丹国族会从山北南来,所以燕地的汉人豪强就是此间的土皇帝。因而燕地诸家的子弟,多在易州构筑堡坞,每到夏秋,便到此间游猎嬉戏。

    终日游猎这事儿,若在南朝,那几乎就是不务正业不求上进的典型,几乎够得上一个罪过了。可是在北地辽朝,骑马游猎,本就是世家子弟学习军旅之事的手段。北地辽朝是重武轻文,投效军旅才是世家子弟的正途。如果连弓马骑射的本事都掌握不了,如何能从军旅中获得晋升的机会?

    游猎之事,在燕地就和士大夫做文章是一样的!

    所以进士出身,一直以来都是做文官的南京留守马人望在马背上的本事,可不比北院枢密使萧奉先差到哪儿去。

    两人都穿着轻薄的丝绸官服,骑着高大强壮的界河马,有说有笑地前行。前后左右,都是两人的亲兵和宫分军的甲士,不过他们也没有披甲,都穿着夏日的单衣,队列也不严整,漫山遍野的散开了一大片,各自带着守铺兵和打草谷兵,缓缓行军。

    跟在这些散漫的宫分军甲士后面的,则是成行成列的八营侍卫亲军,番号分别是南、北两衙兵、两羽林兵、控鹤兵、神武兵、雄捷兵、骁武兵,都是由原本的幽州镇军改编而来的汉军。也是燕云豪强可以在辽国安身立命的根本!

    顺便一提,历史上的幽州镇被割让给契丹之后,依旧以藩镇的形式存在了一段时间。直到五代最大投降派镇州赵家(在辽国是燕四家之一,在宋朝则是开国将门之一)的赵延寿死后,才完全融入了大辽国。可是因为大投降派赵延寿的忽悠,辽国的汉军势力,也因此得以养成。

    除了由幽州镇军队发展而来的侍卫亲军八营之外。在西京道还有四捷、归圣和云、应、蔚、朔、奉圣等五节度营兵,都是赵延寿说服耶律德光安置在朔州、云州地区的数万后晋降兵的底子。

    另外,上京道、中京道还有归化、顺化两军,也是被拘到辽国的汉人降将降兵的底子。其中中京道顺化军就是医巫闾山马家的山头,马植现在就是顺化军祥稳(都监)。

    这些辽国汉军还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唐季五代藩镇军的特点,都设有牙兵,称为“厅直”,都由各家的庶孽之子和核心家臣子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