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66章

天下豪商-第66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人说破了心思,武好古也不掖着藏着了,干脆挑明道:“可否请教一二?”

    马植笑了笑道:“谈不上请教,在下也不是甚底兵法大家,不过略知一二。

    在某看来,这用兵之道,首在选将!”

    “选将?”

    武好古眉头一皱,马植仿佛说了句废话。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理儿谁不知道啊?

    看着武好古的表情,马植又是一笑:“而选将之道,呵呵,在于养士。”

    “选将和养士?”武好古完全不明白马植在说什么。

    马植看了一眼一脸懵懂的武好古,笑道:“夫虎之所以能服狗者,爪牙也。使虎释其爪牙而使狗用之,则虎反服于狗矣。而上将军养士,就是虎蓄其爪牙。所谓士者,则是谋士、死士、门客、宗族腹心也。

    有谋士可以划策,有死士可以陷阵,有门客可以经营,有宗族腹心可以护卫左右,从而形成势力。如此方能统御万军,无往而不利。”

    米友仁闻言笑道:“马二哥所言之将,不就是五季藩镇,隋唐门阀,东汉豪强,战国公子吗?这是选将,还是养虎啊?”

    “选将,就是养虎。”马植笑道,“虎能伤狗,亦能噬主。而忠犬虽能护主,却难驱猛虎。若是养狗成羊,便是羊入虎口,毫无用处了。”

    还别说,马植的话还挺有道理的!

    强汉盛唐都是养虎贻患,汉衰于豪强混战,唐困于藩镇割据。而挫宋则是把军队当狗来养,基本不容忍那种蓄养爪牙的良将存在。

    莫说如今还算太平的北宋,便是到了南宋乱世,自建幕府,自募兵士,自造器械的中兴诸将,也都是皇帝老子严防的对象。最后诛杀的诛杀,圈养的圈养……

    至于近代民族国家的新式军队,对于封建王朝而言,毫无疑问也是只危险的大老虎,甚至比各种“虎将”更加危险。

    武好古想到这些的时候,他的好学生米友仁已经和马植讨论开了。

    “诚如马二哥言,如今大宋也只有西军将门,勉强可堪一用了。谋士、死士论不上,门客和宗族还是有一些的。至于开封将门,俱是不知兵、不养士,虽有宗族却不用的肥羊之辈了。不知辽国那边的情况如何?”

    马植笑道:“比大宋更不如吧。”

    “还不如?”米友仁的语气有些惊讶,他出身米家将门,对兵事并非无知,自然也就有了恐辽之症了。

    “辽国之政,表面上效仿大宋,但实际上类与隋唐,中枢以契丹为本,形同关陇;地方上依靠强宗大族,类似豪强;且又笼络草原诸部和生熟女直,以壮国威。若契丹腹心强悍,则豪强听命,部落恭顺,大辽国势便可鼎盛不衰。

    而一旦腹心衰败,便是弱杆强枝,中外颠倒,安史之祸,瞬息而起,便是侥幸得以残喘,辽国也将困于藩镇割据,再无昔日之昌盛。”

    米友仁问:“若是辽国类似唐朝,那现在大约是唐朝的那一代呢?”

    “天宝年间。”

    “天宝?”米友仁一愣,“那岂不是乱在当前了?”

    马植一笑:“腹心已溃,但四肢俱壮,强肢弱躯,如何不是大祸在即?”

    “契丹腹心已溃?何也?”

    马植大笑:“皆因为释教大兴,财富俱用于礼佛,壮士全都成了和尚。契丹国族,如何不糜烂呢?”

    武好古听着马植的分析,连连点头。此人果有远见,所料之事,二十多年后便一一应验了。可惜辽国没有熬过“安史之乱”,因而北方实现了王朝更替,而非藩镇割据。

    而新崛起的金国,则正处于“其兴也勃焉”的好时代,根本不是处于迟暮之年的北宋可以对抗的。

    若是辽国能步了唐朝的后尘,把女真人镇压下去,然后再走上藩镇割据的路子,那北宋就能继续过平安腐朽的日子了……

    想到这里,武好古就和潘巧莲对了一眼,然后又看向窗外的山色海景。

    若是天下太平,便能和潘巧莲在这个仙境一样的海岛悠游隐居,安乐终身了。

    这才是作为艺术家穿越者的理想生活啊!

    ……

    就在武好古向往着神仙眷侣的幸福生活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忽然从门外传了进来。

    “洒家便要个包间,好酒好菜只管上了……都要肉菜!今日洒家要吃肉喝酒,莫上那些能叫人嘴里淡出鸟的素斋!”

    竟然遇上鲁智深了!

    武好古听见这声音,便大声发问:“外面可是智深大师吗?”

    “正是洒家!”鲁智深的声音再次传来。

    接着就是武好古所在的包间大门被推了开来,那个金毛娘子和一个端着个托盘的小二,还有铁塔般的大和尚鲁智深一块儿走进来了。

    那托盘上摆着一盘刚刚割好的大黄鱼鱼脍,一盘麻腐鸡皮,一盘胡豆,几叠酱料和两壶酒。

    “我当是谁,原来是武大郎啊,”鲁智深见了武好古便笑了起来,“前几日和戒绝、临政他们分别的时候还说到你呢。”

    武好古起身冲着大和尚一拱手,“智深大师,一起用些吧,再和我说说戒绝大师、临政和尚的事情。”

    “好好,”鲁智深扫了眼桌上的酒菜,“怎如此清淡呢?多上些软羊肥肉好酒才是。”

    武好古笑道:“都叫了,好酒好菜管够的。”

 第106章 海上有云台 四(求收藏,求推荐)

    (全本小说网,HTTPS://。)

    初秋的阳光这个时候,从西面洒下,将眼前的叠叠山峦,都蒙上一层充满神秘的金黄色。全本小说网;HTTPS://。.COm;云台山连绵起伏的四十七座山峰,海拔都只有数百米,但是全都聚集在一座方圆不过二百里的岛屿上,便是一处天险了。

    云台山从军事角度而言,诚如马植所言,是难攻不落的险地。可同时又是一座仙山,一路行来,处处可见殿阁楼台,上下道路,也全都进行过整修,虽然易守,然并不难行。

    “大郎,此处有四十七座山峰,七十二所庙观,还有山谷十余,山洞、溪流、瀑布不计其数。山谷最大者名曰万寿谷,其侧山坡上便是法起寺,寺院始建于汉代,乃是中原佛法之起源也。”

    鲁智深比武好古早到海州,已经在云台山上呆了些日子,便是住在法起寺内。这几日都在山上游览,知道了不少景色典故,今日便客串起了导游,一边领路,一边和武好古说着。

    武好古一行人这时已经到了万寿谷中,此谷长约四里,谷南有万寿山,因而得名。谷内有悬崖峭壁,还有溪水长流,期间还有九寿镜谭、倒崖、佛光崖、沐佛台等十几处自然景观。

    而更加可贵的是,万寿谷乃至整个云台山虽然险峻,但并不偏僻。因为早就有了海东仙山之名,所以早在汉代就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山上遍布道路、建筑,进出非常方便,还有著名的特产云雾茶。

    另外,云台山上水源极为丰沛,到处都有山溪瀑布,若是大军屯驻此地,也完全没有缺水的危险存在。

    只要如马植所言,在山下的宿城港筑起海塘城堡,布勒几百精锐。这座云台山,就能变成一处毗邻中原大地的海上抗金要塞!

    当然了,前提是能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保障云台山的对外交通和后勤供应。

    “大郎,那便是法起寺了。”鲁智深这时指着立在谷北宿城山山坡上的重重楼阁,对武好古说,“相传一千余年前,佛法传入中华时起,便有了这座大庙,最早来中原传法的僧人,都在此处修行、翻译佛经,因而有了法起之说。

    洒家这些日子,就住在法起寺,和寺中住持净因大师相熟,可以安排诸位入住寺中客房。”

    武好古连连点头:“好,好,今晚便住在法起寺,早些休息,明日再游云台山吧。”

    他的体力还是有点欠缺,从宿城港步行到了万寿谷,便觉得腰酸腿疼了,况且现在时间也不早了,再不寻个地方休息,便要走夜路了。

    花满山也道:“东翁说的是,今晚是得早些休息,这样明日鸡鸣便起,就能看一揽云台雾景了。那可真是白云雾色满苍梧,群山只露尖尖角。真可谓是云在山中,山在云上,云台仙境之名,便由此而来。”

    大和尚鲁智深也道:“花小哥说的不错,若到云台山,便看云雾景,说不定还能在云雾缭绕中看见天人呢。”

    武好古看了眼潘巧莲,“若能在此隐居,日日观云海,看日出,才是神仙境界。

    大师,你在云台山的这些天,可曾见过山中隐士?”

    “隐士么?”鲁智深笑道,“洒家倒真见过一些在山里面结庐而居的,是不是隐士便不知了。

    只是大郎你问这个做甚?莫非也想在云台山中隐居吗?”

    “隐居可不敢说,”武好古笑道,“不过是想在此置个别墅,每年来此住上几个月。”

    “老师真是好雅兴。”米友仁道,“其实家父也有此念,等再过几年,便告了老,在这山中起一观,与神仙做伴了。”

    武好古这时忽然回头瞅了眼西门青和马植,这两人似乎没有甚底游山玩水的雅兴,从仙客居出来,便没有多少话,只是一路跟着。

    不过这番表现也不叫人意外,西门青大概是个走私药材的郎中,马植则是一个……不解风情的古人!呃,对宋朝人而言,马植就是个古人,虽然说汉话,通儒学,也是汉族,但是他的思维不是宋朝的,而是隋唐的。而且还不是隋唐盛世的思维,是身处乱世的脑子。

    他和林万成、林冲都生错了年代。要是搁隋末唐初跟李二混,指不定有机会图形凌烟阁……哦,马植不是有机会,而是肯定能位列二十四功臣。

    现在他所思所的,大约只有怎么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然后把燕云之地再一次变成汉家疆土吧?

    不知不觉,武好古等人已经攀上了宿城山,来到了法起寺山门外。

    这法起寺是依山而建,面向南方,面积很大,几乎可以和开封大相国寺相比。试想也正常,开封府的地皮多贵啊?就大相国寺的占地,要是拿出来开发房地产,“几个小目标”就有了。

    而云台山虽说是仙山,不过也没多少富豪到这边来盖海景别墅,所以土地便宜得很。法起寺千年古刹,又号称中土佛法之源,要是小了才怪呢。

    不过法起寺虽是大庙古刹,可是香火并不兴旺,高高大大的山门看上去颇为冷清。

    两个看守山门的头陀认得鲁大僧判,这个级别的和尚在开封府还不算甚底,可到了云台山就大得没边了。一个守门的头陀殷勤地将武好古等人迎入,一个飞也似的奔去通报方丈和尚。

    走进寺院,武好古发现这座寺庙大而破旧,不仅香火不旺,连和尚都没怎么见到。

    正奇怪的时候,念经的梵音入耳,武好古顺着声音看去,就见正对着山门,不知多少阶台阶上面,是一座巍峨的大雄宝殿,念经的声音就是从那里传来的。

    “现在正是晚课的时候。”鲁智深说,“这边的和尚规矩大,早课晚课不曾耽误,过了正午就不吃饭了,一日两餐都是清汤寡水的,可苦得很。”

    早晚念经,过午不食,都是和尚应守的戒律,只是鲁智深向来是花和尚,不理这套而已。

    武好古等人拾阶而上,很快就到了大雄宝殿正前方的广场上,广场上摆着一只青铜铸就的巨大香鼎,用来燃放香火。

    米友仁在宿城港的集市上请了些线香带上了山,现在拿出来分给众人,都点上摆在了香鼎之内。

    而后,除了鲁智深和穿着道装郭京、刘无忌外,每个人又往香鼎后面摆着的功德箱里添了些香油钱。这时,一个又高又瘦,约莫四五十岁的和尚,在一个小沙弥和方才那个去通报的守门头陀陪同下从大雄宝殿里面走了出来。看见鲁智深和武好古等人,便双手合十行了个佛礼:“智深法师,各位施主,两位道长,贫僧净因,是此处的主持和尚。”

    武好古也行了个佛礼,模仿佛教信徒的口气说道:“佛弟子是开封武好古,是智深法师的朋友,来云台山烧香,想在贵寺借宿一宿,不知可否方便?”

 第107章 海上有云台 完

    (全本小说网,HTTPS://。)

    法起寺尚客堂内,几盏云雾点茶,飘散着袅娜变幻的香气。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武好古已经在法起寺的客房内安顿下来,沐浴一番,换了身干净的衣裳,也没有戴幞头帕巾,只是插了一支木簪固定住发髻,然后便被小沙弥请到了尚客堂,一边喝茶,一边等着用斋。

    过午不食是和尚的戒律,武好古是“佛弟子”,还不需要守持这戒律的。开封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