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637章

天下豪商-第637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一年之中才有短短的数月时间常见北风,而且刮北风的时候就少有南风可借,要北上就不容易了。”皮袜道,“若是南洋此时有变,大宋如何得知?”

    在旁充当皮袜幕僚的梁友文这时也补充道:“便是消息送到广州,广州也不能出兵啊,得飞马入京报给天子知道,然后才能安排出兵事宜。这来来去去的,一年两年都过去了。”

    宋朝原有的体制是将从中御,地方上的兵权很小,因此对于殖民主义的反动事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隔着几千里乃至几万里的海洋,还想将从中御是做梦。

    “今时已不比往日了,”元觉道,“既然大宋天子已经决定出兵天竺,拯救佛家圣地,自然要放权的。现在朝廷已设立沿海市舶制置司,全权负责外海事务及援救波罗王国。

    今次打败蒲家海贼的,就是沿海市舶制置司的战船队!除了可以组成战船队之外,沿海市舶制置司还有权在外海开始巡检司,作为节制战船队的衙门。如果三佛齐国愿意和我朝一起为佛教圣地的存亡而战,那么两国自然就是盟友,我朝就会在蒲罗中岛设置巡检司,布置船队了。”

    这是在索要蒲罗中岛作为“租界”了。不过纪忆的诈骗手段高明,想出了一个组建佛教同盟去拯救天竺佛教圣地的名目——此时的东南亚地区除了安南之外,都受印度的影响。佛教和婆罗门教在南洋诸国(不包括安南)中分庭抗礼。

    其中信奉佛教的有三佛齐、蒲甘(缅甸),信奉婆罗门教的则是吴哥王朝统治下的真腊帝国和爪哇国。

    而三佛齐、蒲甘、真腊、爪哇这四个地区大国还受到域外国家的影响。属于儒家圈子的安南国和真腊长期敌对,争夺占城国,从而牵制了真腊国向南、向西扩张。

    天竺圈子的朱罗国则和爪哇国结盟,同三佛齐国争斗百年,以争夺三佛齐海峡的统治权。同时又和蒲甘王朝,以及占据佛教圣地的天竺波罗王朝敌对——朱罗国梦想将孟加拉湾变成自己的内湖,不仅跨海攻打三佛齐,还攻打过波罗王朝、蒲甘王朝,以及锡兰这三个佛教国家。

    而波罗王朝、蒲甘王朝、锡兰和三佛齐四国,一直以来都存在联系,有时候还会联合同朱罗王国作战,四国间也存在联姻。

    所以对南洋的情况比较了解的纪忆,就想拼凑一个佛教大同盟——拯救波罗王朝保护的佛教圣地其实就是个名目。用这个名目,让宋朝介入南洋变得合情合理,也容易争取南洋佛教僧侣的支持。

    毕竟,大宋能够投入到南洋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存在碾压各国的绝对实力。在这种情况下,拉一派打一派就很有必要了。

    当然了,在大宋组建佛教联盟的同时,也不等于一定要和天方教、婆罗门教翻脸开战。

    纪忆提出的口号是“拯救佛教圣地”,不是收复“佛教圣地”——现如今波罗王国还没到马上就要灭亡的时候,而入侵西北天竺的迦色尼王朝自己也陷入了分崩离析,根本没有力量征服佛教圣地那烂陀寺。

    所以他只是想用“拯救佛教圣地”的名义,将波罗王朝、蒲甘王朝、锡兰和三佛齐四国团结在大宋周围,形成一个佛教联盟,以控制南洋和西洋的商路。

    “大师的意思是,”皮袜大相已经觉出一点儿不对的地方了,“大宋的水师以后要常驻蒲罗中岛了?”

    “大军远征天竺,路途遥远,风波难测,总是需要一个落脚点的。”元觉道,“如若让大军进入末罗瑜难免会造成兹扰,很不方便,所以就想在蒲罗中这个荒蛮之岛驻扎。国王和大相想来不会反对吧?”

    “那你们要驻扎多久呢?”皮袜问。

    元觉笑道:“佛祖需要我们驻扎多久,我们就驻扎多久!”

 第902章 全世界佛弟子团结起来 完

    (全本小说网,HTTPS://。)

    三佛齐海峡,龙牙门港。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这是一个夹在一大一小两座岛屿之间的天然避风良港,大的岛屿如今称为蒲罗中岛,后世会改名为淡马锡岛、新加坡岛。小的岛屿现在被人称为龙牙岛,后世会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圣陶沙岛。

    未来东南亚最繁华的岛屿,现在还都是没有什么人烟的荒岛。三佛齐国的王庭在蒲罗中岛南部和龙牙岛相对的海岸边上建造了一个小小的海港,称之为龙牙门港,还派驻了一个负责收税的总管和一小队士兵。

    负责收税的总管姓施,名叫施老蒲,名字很土,但长得非常洋气——这货是个华人和波斯人的混血。鼻梁高挺,皮肤白皙(穿着衣服没有被晒黑的地方是很白的),眼窝微微凹陷,目光深邃而显得有智慧。

    而且这人也有点学问,精通汉语、阿拉伯语、波斯语、梵文(三佛齐国的官方文字就是梵文),以及马来尤语(只能说,没有字儿),还懂得一些佛教、儒学、道教、天方教、婆罗门教和摩尼教的道理。

    基本上就是个各方面人物都能应付的大杂烩。这么一个人物,自然是七窍玲珑的,绝不会和大宋天朝的舰队为敌。

    实际上在成贵带领船队来攻打蒲罗中岛之前,他已经因为白思文的劝说,毅然归顺大宋了!

    没错,就是那个把纪忆的使团“出卖”给蒲家的白思文立了一功!

    在蒲家水军和使团船队开战前的几日,他就已经带着船队到了蒲罗中岛——不仅带了六艘白家的战船,还带了另外十二艘装满了货物和奴仆的商船。

    当海上的交战爆发的时候,白思文还亲自乘船出海,爬到桅杆上用望远筒观战。

    在确定了正义和胜利都属于大宋之后,白思文回到蒲罗中港就设计诱捕了施老蒲,还说服了他一起归顺大宋。

    所以成贵带领的战船是兵不血刃就占领了蒲罗中!

    而且白思文还带来了一千多名奴隶和大量的工具。在成贵带兵登岸后,白思文就命令奴隶在岛上砍伐树木,整理土地,修建临时的营房了……对了,他还带来了不少安南女奴,一个个都特别会伺候男人,真是让人有点不好意思追究他的罪行了。

    纪忆比成贵晚了一天抵达蒲罗中岛,除了他自己的“光明之神”号战船外,他还带着103艘商船,呼啦啦的一起涌进了龙牙门港,将本就不宽敞的港口塞了个爆满,还有一些商船实在挤不下,只能去附近的一处宽阔的河口停泊。

    “阿拉丁,这条河有名字吗?”

    在龙牙门港休息了两天后,恢复了精神的纪忆就带几个属下,李纲,方腊,墨娘子,宛思圣父子,还待罪之身的白思文,以及吴、陈、谢等三大海商派出的管事,一块儿沿着蒲罗中岛的海滩漫步,一路走到了泊了不少商船的河口地带,才在白思文让人搭建的一个凉棚里面休息看风景。

    “阿拉丁,这条河不错啊,比龙门牙港更好,叫什么名字?”纪忆笑吟吟地问白思文。

    “回禀正使,这条河没名字。”白思文满脸都是谄媚的笑容,恭恭敬敬在纪忆身边站着,仿佛是后者的奴仆家丁。“要不就请正使赐个名儿吧。”

    “唔,”纪忆笑着道,“那就起个名儿吧……这蒲罗中岛就不是个汉名,不如先改了。本官看此地扼守着三佛齐海峡,地势非常紧要,可以说是南洋诸岛的心腹所在。不如就叫南心岛吧。这条河嘛,就叫海容河,取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旁边正在摇着大蒲扇,端着支琉璃酒杯在喝葡萄酒的宛思圣连忙赞了起来,“好好好!纪正使果然高瞻远瞩,一语就道出了南心岛来日汇聚各方客商,成为南洋第一商埠的关键。”

    纪忆笑着点头,“心岛想要繁荣昌盛,就必须立足贸易,而要以贸易立岛,就必须广纳各方客商,共和共存。无论他们信奉儒家、道家、佛教、天方教、十字教、摩尼教、婆罗门教,无论他们在外面斗得怎样你死我活,只要一入南心岛,便在南洋巡检司和共和商市的庇护之下。只要遵守律法,便可以自由自在。”

    在南洋建立“共和法律下的自由商市”是武好古的政策!

    因为武好古并不是一个铁血强人,拥有的军事实力也相当有限。而且他的军事实力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现在汇聚于沿海市舶制置司下的舰队,其实是属于两大商市和四大海商(排除阿拉丁商会)的,真正属于武好古控制的界河市舶司的战船只有区区6艘。

    所以武好古没有力量在南心岛建立一个封建王国,能够做到的,只有复制一个界河商市。

    因此南心岛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共和制下的自由商市!各种在界河商市执行良好的制度,都会一一复制到南心岛商市。

    纪忆接着说道:“既然要广纳各方客商,还要实行共和制,那么就得组成南心岛商会和南心岛元老院了。

    纪、陈、谢、吴四家海商;武大军机的武家;还有现在的沿海帅司米元晖;还有主持界河商市的西门家、慕容家;主持京东商市的吕家(表面上是吕嘉问,背后则是一群新党元老),这些肯定都是商会股东。

    另外,云台学宫博士团和摩尼教也出力不小!自然也要在商会里面占上一股的!”

    这是在分果果了!

    纪陈谢吴四大海商又出船又出人的,那是原始股东!“新加坡”的原始股东啊!这回他们可真赚得铺满博弈了!

    界河、京东两商市也出了船出了人,当然也得占股了,界河商市出力多点,所以占两股,京东商市出力少,就占一股。武好古是发起人,一股是少不了的。米友仁是现在的沿海帅司,不给他占股也不行啊。云台学宫博士团和摩尼教这次出了大力,在海上冲锋陷阵都靠他们,当然得占股份了。

    这样一算,十一个股东就有了!

    但肯定还是不够!

    因为天方教、佛教、道教这三家还没有给股份,而且也没有人代表三佛齐当地的土著势力。

    这几个方面是不能排除的!

    道教是代表官家的,能不带官家赵佶一起玩吗?这不可能啊!

    佛教也不可能排除的,因为大宋南洋巡检司的舰队就是打着“全世界佛弟子团结起来”的招牌把南心岛“黑”掉的,怎么可能不让和尚参与?

    天方教嘛……呵呵,他们肯定是对手!但是南心岛也不能没有天方教商人的参与,至少在开始的几十年间是离不开他们的。

    再说了,宋朝的商船战船能控制三佛齐海峡(现在还没控制呢),能自如的进出西洋已经不易了,要绕过非洲大陆去西欧,没100年的发展就别指望了。

    所以武好古和纪忆只是想在南洋和天方教海商打一场有限的贸易战争,而不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全面战争——无论是界河商市还是京东商市,都得靠东西方贸易才能吃好喝好,真要打仗把贸易给打没了,两大商市都得破产!沿海市舶制置司的财力也会大打折扣……

    作为目光短浅的商人和骨头不是很硬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先行者,他们是不可能毅然决然的砸了自己的聚宝盆。

    “赛义德,阿拉丁,”纪忆笑着对两位爱国爱官家的天方教白番说,“怀圣寺和阿拉丁商会就共一股吧!这一股是得出钱的,具体出多少,稍后再说吧。”

    阿拉丁商会原本不必出钱就能拿到商市的股份,但是因为白思文之前当了回小人,现在就免不得要破财了。

    当然了,钱对纪忆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建设南心岛的钱靠勒索三佛齐国就有了。

    但是让宛思圣和白思文入股,却可以安抚三佛齐一带的天方教海商,达到孤立蒲家的目的。

    纪忆接着说:“另外,还得劳烦二位想点办法,让三佛齐海峡这里的天方教商人都了解咱们南心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规矩。

    咱们虽然打着要保卫佛教圣地的旗帜,但是咱们并不是要直捣巴格达和麦加,只是不能让入侵天竺国的迦色尼人把那烂陀寺、竹林精舍这些佛教的圣地都毁了。更加不能强迫信奉佛教的天竺人改宗……二位觉得如何?”

    “有道理!有道理……”白思文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宛思圣也附和道:“正该如此!等老夫到了巴格达,一定请哈里发下诏,禁止迦色尼朝侵犯天竺佛国。”

    纪忆笑着点头,看来以德服人的道理还是对的!宛思圣和白思文都已经服了……现在就看三佛齐国这边服不服了?

    他正想到这里,就听见一阵沉闷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而来,接着就有人大喊着禀报:“纪正使,海上发现船队,数量三四十艘,大部分都是咱们的船……”

    纪忆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