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62章

天下豪商-第62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门青笑了笑,用佩服的语气说道:“马世伯想要的可不是位极人臣,而是名留青史。以他的才华出身,一个辽国进士还不手到拿来?若要官,早就出仕了。”

    辽国的科举其实是笼络汉人和渤海人大族的手段,考科举是要拼爹的。马植的爹虽然早死了,可是人家的伯父厉害,又是燕云四大家族出身,自己也有本事,还怕中不了进士?

    而他这样的出身再加个进士,高中后肯定是平步青云,位列宰执恐怕也是早晚的事儿。

    可是在大宋这边,即使他有复燕平辽的大功,又能给个什么官?他又不是宋朝的进士,不过是个南归北人,最多给个高品虚职。

    这马植仿佛是在做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买卖啊!

    西门青接着又道:“可马世伯自幼便有为汉家克服燕云的大志……这也是他们医巫闾山马家之祖马胤卿平生之志。而医巫闾山马家也一直有人不忘祖先之志,就如我们阳谷西门家一般。”

    原来这医巫闾山马家是一边有人在辽国做大官,一边有人不忘祖先之志,在积聚力量,等待机会。

    还真是有点身在辽营心在宋的意思。

    只有燕云四大家族中的另外三大家族,是不是也有相同的意思呢?

    想到这里,武好古又问:“燕云四大家族中的韩、赵、刘三族,是否都和马家一样不忘南朝呢?”

    西门青一笑道:“燕云汉人,谁都不忘南朝。只是过去一百多年,都是北强南弱,克复无望,因而渐渐心冷。

    可如今契丹人的衰弱是人人都能看得出的,腹心溃烂,四肢又过分强健……一个草原上的酋长麻库斯便叫契丹人疲于奔命,打了六七年也不见分晓。

    而附庸辽人的西贼又屡败于我朝,降伏大约也是早晚之间。这宋强辽弱,已经是明摆着的事儿了。你说燕云豪族,会有何想法?”

    “小乙,”武好古看着西门青,“你真的认为如今是辽弱宋强?”

    西门青笑了起来,“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郎你就是没去过辽国,才会一味恐惧。

    若是你去了辽国,见了那些只知道吃斋念佛的契丹宫帐兵,便知道他们绝不是西军精锐的对手。

    况且那点契丹宫帐兵早就是四面受敌了,不仅要对付我朝,还要草原上奔命,还得防着东面的女直诸部,根本就不足用了。”

    西门青和马植的乐观似乎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武好古心说:大约十几年后就是护步达岗之战了!

    号称七十万的辽兵竟被两万女真铁骑摧破,大辽从此一蹶不振!

    可是西门青和马植怎么都不会想到,大宋其实和辽国一样,早就腐朽不堪了。

    西军现在表现出来的战力,其实也是建立在西夏的腐朽衰弱之上的。

    不过西门青刚才的话也有道理,去辽国见识一番是很有必要的。这靖康之耻,归根结底是因为契丹的衰弱而起的。而这靖康之难的解药,也许就在辽国……武好古若真有救国救民的理想,也该去辽国亲眼见识一下契丹武士、蒙古勇士和生女直的壮士都是什么模样的。

    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嘛!

    “好吧,”武好古终于点了头,“待我了结手头的几桩要事,便寻个机会去燕云走一遭吧。”

    ……

    “大爹爹,马世伯,武大郎同意去燕云了。”

    把武好古等人送到码头后,西门青马上就赶回了西门堂。

    在西门堂的内客厅,西门青向自己的祖父西门鹤和马植报告了武好古的决定。

    “好!”马植抚了抚掌,“大事又进了一步!

    这武大郎若真有恁般大的名气,我们日后便可在开封府有一副喉舌了。”

    原来马植的计划就是先把武好古捧成名士,然后再通过他去宣传契丹的衰败,以促使大宋君臣北伐燕云。

    “喉舌之事好办,”西门鹤品着清香扑鼻的云雾点茶,一边轻轻摇头,“只是大宋的腹心,恐怕和辽国一样朽坏!”

    马植笑了笑说:“世伯此言差矣,这大宋和辽国可不一样。

    辽国的根基是契丹腹心部,号称四十万的宫帐兵都是从腹心各部中征来的。现在契丹国族只知道吃斋念佛,四十万宫帐兵早就徒负其名了。想要振作,除非能把大辽的佛教铲了!

    而大宋这边,向来就没有根本腹心之部,乃是和士大夫共天下。大宋的武力全靠兵募,兵募朽坏了怕甚底?朽坏的撤了,花点钱再募一些就是了。如今大宋又不是没钱,花个几千万练上十万精兵,还怕打不过一个分崩离析的大辽?”

 第九十九章 商社上(求收藏,求推荐)

    (全本小说网,HTTPS://。)

    在西门青的陪同下,武好古和潘巧莲、米友仁、郭京、刘无忌、林冲、张熙载、花满山等人,很快到了官船停泊的码头。全本小说网https://。在码头上,他们遇到了已经把货物和行李从船上卸下,并且装上雇来的车马的林万成和陆谦。

    离了码头,众人便依着潘巧莲给的地址,寻去了潘孝庵在海州的庄子。庄子就在朐山县城之外,海州湾的边上,遥遥也可以望见海对岸的郁州仙岛。

    庄子占地大约几十亩,面宽十余间,前后有六进六出。虽然还称不得豪宅,但还是让两世人生都住得不是那么宽敞的武好古大开了一番眼界。

    庄子的大门是朝南开的,进了门就是一排平房,是给庄客和仆童们居住的,现在大部分都空着,然后是一个栽满柳树的院子。第二进是会客的厅堂,两侧各有一个小门,通往第二个院子。这座院子两侧的廊房,被潘巧莲安排给了林万成、林冲、陆谦、张熙载和花满山等五人。第三进是内厅堂,用来接待亲近的客人,两侧有书房和暖阁。后面的两进属于内宅,原本一进归潘孝庵居住,一进归潘巧莲居住(潘巧莲还是第一次来)。现在潘巧莲和小瓶儿占了她自己那一进,武好古、米友仁、郭京和刘无忌四人,则住进了原本属于潘孝庵的那一进院子。

    最后的一进院子则是个后花园,面积不小,假山池沼、曲桥游亭样样齐全,池畔种满了桃、杏、梅、竹、兰、菊、蔷薇、荼靡……各色花树。院内两角各有一座小楼,都面朝大海,取名“观海阁”和“听涛轩”。

    除了这座大宅院之外,周遭上万亩的田地树林,还有一个小小的码头,都属于潘孝庵所有的。

    这样的庄园,在如今的宋朝可以说遍地都是了!

    宋朝是不抑制土地兼并的,而且也不禁止勋臣官员经商敛财。因此开国一百多年后,宋朝国内的贫富差距变得非常显著(开封府的高房价其实就反应了贫富差距的巨大),如潘孝庵这样的豪门巨富,在经营商业致富的同时,都将资本投入了比较容易管理的土地之上。

    武好古在自己的卧房中安顿了一番后,就来到了内堂客厅。一个潘家庄园的管家,正在给潘巧莲报账——就是汇报一下今年能收多少租子,庄园的开销又有多少。

    潘巧莲听得很认真,武好古便没去打断,就在一旁寻了把椅子坐着听。

    其实收入也不大多,一万余亩的土地,租子还不到两千缗,平均一亩不过几十个铜子儿。

    而且收到的租子也不能全免税,潘孝庵不过是个从八品的官,罩不了那么多的土地。所以还得拿出几百缗交给朝廷,余下的一千多缗中,又得拿出几百维护庄园,能够交到潘大官人手中的,不过一千缗而已。

    而这处庄园和周围的土地,购置的成本怎么都要三万缗以上,这样的回报率,着实有点划不来……

    实际上,这些田产对潘家这种勋贵+豪商而言,不过是用来安置闲钱的资产。

    管家报完了账,躬身行了个礼,便转身离开了。

    武好古笑着对潘巧莲道:“十八郎,没想到事情会恁般顺利,连小米都拜在我门下了。

    看来再回开封府,便可以大展一番拳脚了。”

    潘巧莲抿嘴一笑:“大武哥哥早就在大展拳脚了,等回了开封,就该谋个官身,当个名士了。”

    “当名士?”武好古盯着潘巧莲看了一会儿,“你觉得我该走一趟辽国?”

    潘巧莲点点头,思索着说:“谁都知道当今天子日思夜想的便是平辽灭夏了,而且朝中诸相公,也都和官家一心。若是见到了燕云故土图,定会高看大武哥哥几眼的……大武哥哥再要做官,可就不是伎术官,将来也不是近幸小人了。”

    伎术官的“伎”和歌伎的伎是一样的,地位可想而知……都是卖艺不卖身的!

    虽然也是官,也属于士大夫,但是在官里面是最不值钱的。

    武好古以画师身份得官,还是以名士的身份入仕,身价完全不一样的。

    靠武好古的人物画本事,先做绘画称旨,然后把官家、太后哄高兴了再授个什么官,实际上也属于不值钱的伎术官。

    但如果武好古先做了名士,不担任绘画称旨(照样可以给官家、太后画画),直接以名士身份授官,身价虽然不如科举出身的文官,但是比伎术官高太多了,甚至比荫补来的中下级官员都要高级一些。

    而在等级森严的大宋官场上,名士官和伎术官的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这种差距在武好古看来或许无关紧要,反正他早晚抱上宋徽宗的大腿(其实抱大腿也近幸和名士的区别),但是潘巧莲却不能不在乎。

    这关系到她日后在开封府名门圈子里的脸面,也关系到她的后代能不能顺利步入仕途。

    “还是十八想得周到,”武好古思虑了一会儿,也觉得自己该争个名士的地位,“不过入辽之事还需从长计议,眼下是没有时间的,总得等我们在开封府的书画勾当上了正轨。

    还有个事儿想跟你商量则个,待我们回了开封府,家里的买卖便要做大了,不能再和过去一样了,得有个大大的商社。”

    “商社?”

    宋朝民间有许多结社,譬如忠义社、弓箭社、拳头社等等,也就是一伙人集结在一起做些事情。这在以后的各个朝代都不大能容忍,不过宋朝却没什么问题。而商社似乎有点新鲜,潘巧莲没有听说过。

    “就是合众人之财,共同运营的意思。”武好古说。“等回了开封,就该立个商社,叫米襄阳、王驸马、李公眠、纪忆之、苏大郎他们都来入一股。”

    潘巧莲点点头:“嗯,还有西门大哥,郭三哥,刘小乙。”

    “对,对,”武好古说,“还有那个花满楼、张熙载、林家父子和陆小乙也都可以入上一小股。这样才能合众人之财,集众人之力,一起把商社搞好了。”

    成立商社这事儿,武好古琢磨很久了。

    他现在大约是个个体户,最多就是有几个合伙人的个体户。造几张假画蒙个好事家是没问题,但是要做大买卖,做大事业,却是不行的。

    因此必须组织一个高效率的经营实体,而武好古所了解的这种经营实体,也就是商社了,这个其实就类似后世的股份公司了。

    他前世在某某漫画公司和某某游戏公司干过几年,知道一间小公司是如何运作和组成的。

    而且他还知道在近代历史上,还出现过一些经营项目包括杀人放火的大公司,比如东印度贸易公司和黑水公司等等。

    这说明公司这种组织不仅可以用来做寻常的生意,也可以用来杀人放火搞殖民地……呃,女真蛮子的后代(指满清)不也让英属东印度公司亚洲舰队给揍了吗?

    也许一个或几个“经营项目广泛”的公司,就可以在二十多年后成为挽救华夏天倾的工具。

    反正东印度公司和黑水公司的雇佣军,肯定比开封府里面那些废物点心一样的禁军牛逼多了……

 第100章 商社 下(求收藏,求推荐)

    (全本小说网,HTTPS://。)

    武好古正和潘巧莲说着自己的打算的时候,郭京和刘无忌两兄弟从门外走了进来,两人都换作了道士打扮。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三哥,小乙,你们这是要去三元宫出家吗?”武好古笑着发问。

    郭京笑道:“贫道本就是修道之人啊……大郎,你看看贫道这身装扮,去了云台仙山上,会不会遇到神仙啊?”

    刘无忌夸张地做了个参拜的动作,口中道:“遇上了神仙,我二人便拜他做师傅,修仙去也。”

    瞧着他俩滑稽的样子,潘巧莲咯咯笑了几声:“便是遇到神仙也不会要你俩的。”

    郭京呵呵笑道:“也对啊,神仙说不定会把你的大武哥哥收了去做个徒弟……说不定大郎早就是神仙徒弟了,要不他的画技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