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611章

天下豪商-第611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李清照也是实证学派的大佬——云台学宫最早的算学、工学和格物学的课本还是李清照同米友仁、赵明诚还有赵佶一块儿整理出来的呢!

    而且李清照也没和赵明诚、赵佶一样脱离实证学派了,而是一直参与实证学派的学术。李清照虽然是女流,但是天赋极高,对于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的理解非常透彻。并且将它们运用在了金石学(考古学)和一种被武好古称为“概率学”的学问上。

    另外,由于赵佶的油画《李清照写真图》,辟雍学宫和云台学宫的生员也都认得出她。自然知道眼前这位妇人就是实证学派的大师李清照了。

    “易安居士,我们是来论道的!”李纲在马上向李清照抱了抱拳。

    “论道?”李清照笑了笑,“只是论道?不会说不过就动手吧?”

    “怎么会说不过?”李纲笑道,“咱们有《实证论》和《理性论》!”

    《实证论》和《理性论》用在儒学上的效果特别好!因为儒学是不立神的,不立神就没有“不可证”的道了,所以根本没有办法对抗实践经验和理性推理。

    历史上,当西方哲学思想侵入中国的时候,貌似强大的理学体系根本不堪一击,几十年间就土崩瓦解,成了被批评的对象——鲁迅先生批判仁义道德并不能说明中国封建思想如何强大,反而说明其在西方哲学思想面前不堪一击,只能被鲁迅这样接受了西方思想的知识分子批判,而无力进行反击。

    相比之下,哪怕是西方世界自己的基督教在面对理性主义和科学思想的进攻时,还可以祭出火刑柱和“圣父永无错”。“圣父”就是普世教会教宗,也就是所谓的教皇,作为神在世间的代理人,是永远无错的。这样的威权,是清末民国时任何一个理学巨匠自己都不敢想象的……

    “说的也对!”李清照笑道,“不过你们可得保证不能杀人!”

    “好的,”李纲道,“保证不杀人!”

    “那就行了。”

    说完话,李清照就脚步匆匆下了城楼,看到几个手足无措的学宫吏员,就对他们讲:“快些把门打开,外面是来论道的太学生。”

    “啊,真的要打开?”

    “快快打开!”李清照怒道,“难不成还能闭门不见?天下举子真怕了太学生不成?”

    “喏!”

    看到几个吏员手忙脚乱的去开门,李清照就一路快跑到了青城学宫的大堂上,跑得急切,还娇喘了起来。

    “不好了,不好了!”

    一到堂上,李清照就一边喘气一边嚷着“不好了”,可把赵明诚还有一群发动公车上书的举人头头们吓得够呛。

    “娘子,他们连你的面子都不给了?”

    赵明诚抖着声问。却让在场的举人老爷们一头雾水,都在想:赵司业的老婆很有面子吗?难道传说中她和官家有纯洁的友谊是真的?

    “哎呀,你们要断他们的登天之路!”李清照跺了跺脚,“这还有什么面子好讲的?现在也只有三条路走了,一是你们几个举子去向人家赔礼道歉;二是登城抵抗,青城学宫也是个城堡,还有个兵器库,存了一些弓箭,原本是为学宫生员预备的,现在正好用来应急……”

    说到这里李清照忽然止住了言语,只是盯着赵鼎等人看。

    “我等都是读书人,不大好动武吧?”赵鼎皱眉说。“还是拖延些时间,朝廷不会坐视不管的。”

    李清照摇了摇头:“第三嘛,就是你们派人去和他们论道了。”

    “论道?这可不成……他们都带着兵器呢!”

    “是啊!我等读书人,怎么能和这般粗鄙武夫论道?”

    “不可,不可……”

    一帮举人正推脱的时候,外面忽然传来了喊声。

    “辟雍学宫,云台学宫学生,前来请教!来请教!”

 第867章 公车上书,以理服人 七

    (全本小说网,HTTPS://。)

    实证学派的儒生已经“攻”入青城学宫了!而且先头部队已经到了学宫的大殿之外!

    这回可真是跑都来不及了……

    青城学宫里面一片混乱。(全本小说网,https://。)这里可居住着2000多名进京赶考的举人,其中不少举人还带着随从。虽然绝大多数举人都在“公车上书”上署了名,但是真正热心这事儿的也没几个。

    大家毕竟是来考进士的,不是来玩政治的!

    对于开后门的右榜进士,大家只是心理不平衡,所以才在“公车上书”上署了名,根本就没几个能有蔡京和苏辙的高度,看清了事物的本质。

    所以在署名之后,大多数的举子都在各自的住处潜心复习功课,准备应付考试了,考上进士才是正途,要不然都是措大一个!所以当辟雍学宫和云台学宫的生员开到了青城学宫外面时,大多数举人都还不知道呢!

    唐逍遥和同乡好友宇文黄中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举人,直到外面纷扰起来,同住在一间房舍里面的两个举子,也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

    宇文黄中带着个书僮,是名叫文忠的少年,他倒是在青城学宫里面玩得挺欢,什么事儿都知道。这时慌慌张张冲了进来,大声嚷道:“郎君,不得了喽,郎君,不得了喽,祸事来咯……”

    “祸事?”宇文黄中正低头在做一片文章,听到书僮的喊声,又听见外面的纷扰,于是就问,“到底出了啥子事情?”

    “郎君,祸事来喽,是一帮太学生打上门来!一个个凶得很,有拿宝剑的,有的骑马背着大枪,那枪恁么老长一根,要被捅到可就没得救了……”

    “啥子?他们,他们……”

    坐在宇文黄中对面的唐逍遥一听顿时就跳起来了。这什么世道啊?太学生带着宝剑,扛着大枪来寻仇?大宋居然有这样的太学生,岂不是国将不国了?

    “莫慌张!”还是宇文黄中沉得住气。“文忠,你可知道有啥子地方可以躲藏的?”

    “知道,知道……我知道有个狗洞,可以钻进后花园。”

    钻狗洞?

    “好!”宇文黄中道,“大丈夫能屈能伸,元中,你钻不钻?”

    唐逍遥点点头道:“如何不钻?只有留得性命中了进士,还怕没有对于恁般奸贼的机会?”

    “好!文忠,前头带路!”

    宇文黄中和唐逍遥跟着文忠出了房舍,还没来得及去找狗洞,就被宇文黄中的哥哥宇文粹中撞了个正着。

    “二哥儿,快随我来。”宇文粹中也不解释,拉着宇文黄中就往大殿方向走去。

    唐逍遥还以为宇文粹中有什么逃命的好门路,也没多问,就跟着一起走。走了一会儿发现不对了!他看见好些个骑在马上,背着长枪的儒生!

    这是要自投罗网吗?

    “大哥儿,我们去哪儿?”宇文黄中也问起来了。

    “去大殿外面和太学生论道!”宇文粹中说,“太学生和云台学宫的人是来论道的……赵司业和易安居士做个裁判,双方各出几个人。愚兄不是举人,所以不能出战,就想到你了。”

    真是好兄弟啊!宇文黄中心里那个恨呢,好事儿咋不想到自己,当出头鸟倒拉上自己了。那帮太学生和云台学宫的生员可都带着刀枪呢,也不知道论道输了会不会直接动手杀人?

    宇文黄中正想找借口开溜的时候,已经被他哥哥宇文粹中拖到了青城学宫的青城大殿前的广场上。

    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儒生,他们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分别占据了大殿正前方左右两侧的空地。准备考右榜的辟雍、云台两学宫的学生在右,组成了一个方阵,看上去非常严整,而且所有人都非常年轻,极有朝气。在方阵后方,还有一些生员负责看守战马。

    广场左侧,则是一群看着就东倒西歪的举子,高矮胖瘦,老老少少,什么样的人都有,就是没有一点纪律性,队伍都整理不起来。赵鼎和几个领头搞公车上书的举子正忙着在人群中拉伕,想要凑出一个论道的团队。

    之所以要团队,是因为赵明诚和李清照定了一个“团体赛”的规则。双方各出七人,在论道过程中可以互相交换意见,但是不能再更换参加论道的成员。

    所以赵鼎等人一定要选出最会讲理的七位举人,赵鼎自己是一个,老太学(辟雍学宫一期之前的太学生)出身的越州举子李光一个,泉州举子李邴一个,仁宗朝的名臣胡宿曾孙胡世将、胡唐老兄弟也准备参加论道,湖州举子刘珏也算一位。还剩下一个名额,和赵鼎等人相善的宇文粹中推荐了自己的弟弟宇文黄中。

    与此同时,辟雍学宫和云台学宫这边也选出了七个参加论道的生员和教授。分别是李纲、章之凤、吕本中(吕好问之子)、曲傅、刘正彦、张智星和林灵之等七人。其中李纲和张智星都是云台学宫格物科的教授;章之凤和吕本中则是来考左榜的举人;林灵之则是郭京的徒弟,是个能言善辩的道士,被推荐到云台一期,后来又被派到辟雍学宫教授格物,现在是个待业道士,也跟着一块儿瞎起哄。

    就在双方拼凑辩论团队的时候,赵明诚和李清照两人已经把题目商量好了。也不论大道,也不辩小道,只是就事论事,讨论右榜进士科该不该停?

    当然了,这样的题目,其实是很难论出一个高下的。不过主持开封府这场闹剧的林冲,还安排了一个最大的后招!

    ……

    “放赏了,放赏了,蔡相公的赏,一人五两白银……”

    “蔡相公钧令,开封府有贼子为祸,令我等速速入京平乱!”

    “长枪队、刀盾队披甲,整队……”

    “弓箭队备好40支羽箭,上弓弦,整队……”

    “长枪队整队已成!”

    “刀盾队整队已成!”

    “弓箭队整队已成!”

    “现在发布口令……”

    同一时间,在距离青城学宫不到20里的陈留县城外一所寺庙改建的兵营外面,一营新府兵已经在陈剑的号令下整队完毕,准备开拔了!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500精锐府兵,既没有枢密院的命令,也没有三衙管军的将令,就在陈剑、于同道、刘龙和薛定四个临时代管的速成武学博士(这个博士是个官职)和2500两白银,还一道伪造的蔡京手令的作用下被调动起来了。

    这样的事情,换成开封府的那支废物禁军,可是根本不敢想象的——那帮禁军虽然不能打,但是觉悟还是很高的。不是长官三言两语忽悠一下,再发点钱就自己开动起来的。

    高薪养废物就这点好,可靠!而且不容易收买。对开封禁军的兵士们来说,五两银子根本不是大钱儿。

    另外,他们的父母妻儿都在开封府,怎么可能乱来?

    但是这群一年到头看不到几个钱的新府兵就不一样了,五两银子足以让他们眼红心跳了!而且他们是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在兵营里面被长官管着的兵,又是朴实农民出身,已经养成了服从长官的习惯。和那种难得上一回军营应付差事,整天忙活自己的小日子的禁军士兵在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

    新府军士兵在独立思考这方面是远远不如比猴还精的开封禁军的!所以根本没去“蔡相公钧令”有什么不对?

    在开封府,相公可不能调动军队!

    看到兵士们整队完毕,陈剑就大吼一声:“擂行军鼓,唱《无衣》,出阵!敌在青城宫!”

    “咚咚咚咚……”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

    500名新府军士兵,就这摆出四列纵队,敲着鼙鼓,唱着战歌,糊里糊涂上了官道。

    陈剑、于同道、刘龙和薛定四个人互相看看,也都上了各自的战马,两人在队伍前面开路,两人在队伍后面压阵,一起出发了。

    刚走一块儿,他们就被飞驰而来的一骑给拦住了。

    “陈兴国,你在干什么?”马背上是钟傅,他穿着一身红色的官服,手中持着一把宝剑,大声叱问。

    “本官奉蔡相公钧命,统兵入开封府平乱!”陈剑大声回答,“尔休得阻挡大军,速速退开!”

    什么?奉蔡京的钧命入京……钟傅险些没从马背上跌下来。

    宰相能调集外兵入开封府?这是要造反吗?不可能,蔡相公是忠臣,怎么可能造反?

    “胡说!”钟傅急道,“不可能是蔡相公的命令,你,你到底想干什么?”

    “拿下!”陈剑也不和他废话,直接下令,“长枪队第一火,出动,活捉挡路之人!”

    “喏!”

    这个带兵的火长也是个榆木脑袋,而且还得过陈剑额外的赏赐,当下根本没多想,就带着25个长枪兵出列,把钟傅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