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605章

天下豪商-第605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蔡京露出沉思的表情,想了老半天也没给出答案。倒是他的弟弟蔡卞出了个主意,“陛下,要当模范军的管军不仅要上过战场,还要有一定的官阶,而且最要紧的是必须精通《步兵学》、《骑兵学》、《辎重学》、《战术论》这几部云台学宫编纂的兵书。

    上过战场和官阶够高的臣子或许有不少,可是精通这几部新兵书的高官却是不多的。所以臣提议让有意学习新兵书的在京官员去速成武学念书,这样陛下就能从中选出合适的管军了。”

    这是在为钟傅量身定制条件了。在京的,又够级别官员当管军的,吃撑了才去速成武学念书呢!

    在京的可以当管军的武官都和潘孝庵差不多,不是大资本家就是大艺术家,打仗什么的是不会的,而且也不想学……很有可能,最后只有钟傅一个忠君爱国的大忠良报名,最后再自告奋勇提出转武资。

    这样赵佶也就没得选择,只得让钟傅去当模范军的管军了。

    “好!”赵佶点了点头,“就依蔡卿所言。

    待速成武学组建完毕,就下诏让在京官员报名入学。”

    ……

    就在蔡京、蔡卞两兄弟一步步踏入武好古和章惇联手布下的陷阱而不知的时候。作为陷害忠良的国际奸臣,武好古这个时候正在忙着帮助日本人民进步的大事儿。

    很久都没有见过主公的武藤亲一,终于被招到了界河云台学宫内的博士团大楼四层的大团长公厅,见到了主公武好古。

    “臣下亲一,参见主公!”

    在大团长公厅的觐见室内,已经换上了一身儒服,发型也改成汉式发髻的武藤亲一,正跪坐在一张蒲团上,大礼参拜同样跪坐在上首的武好古。

    “亲一,”武好古看着下方这位很久没见过,都快认不出的家臣,温言道,“就在数日前,高丽国的2000大军攻占了对马岛。”

    “纳尼?”武藤亲一一怔,马上就反应过来了,“这些该死的韩寇!主公,阿比留家是不是……灭亡了?”

    武好古道:“据苏仲南从剥夺派来的使者说,阿比留家在交出了岛上的庄园后,举族乘船撤往了博多,伤亡并不是很大。”

    阿比留家当然不会像后来的日本武士一样随随便便就为主上殉死了。因为他们还不是真正的武士,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可以效死的主君。

    如今的日本国还没有建立起武家体制,尚处于公卿政治的末期。所谓的“武士”,一部分是朝廷的武官(高级武士),譬如直属于白河法皇的北面武士就是这一类高级武士。不过大部分武士,都来源于寄进式庄园的庄头家族。

    所谓寄进式庄园,就是日本各地方的土豪,为了规避朝廷的赋税、徭役和兵役,将自己的土地和农民“献给”权贵、寺院、神社,以换取“不输不入”的特权。换言之,就是土豪们向权贵交钱换取庇护,而不是权贵赐下土地换取武士的效忠。

    在这种制度下,指望阿比留家为了上一级的权贵效死是不现实的——如果这些地方土豪都肯为了他们名义上的主人(通常是公卿)殉死,那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武家时代了。

    所以在面对压倒性优势的敌人时,阿比留家族选择逃亡也是无可厚非的。

    武好古看着眉头紧皱,不知道在想什么的武藤亲一,“亲一,高丽国的军队,是乘坐着沿海市舶制置司提供的战船去往对马岛的!”

    武藤亲一又是一愣,“主公,这是为何?”

    “自然是为了促使日本开国!”武好古提高了嗓音,义正词严地说,“日本自闭国门已经200年了,在这200年中,日本不仅妄自尊大,自以为天朝上国,而且拒绝接受儒家天理教化,自绝华夏,甘为蛮夷。对于博士团的好言劝解,日本国的权贵则当成了耳畔之风,甚至拒绝博士团的使者去平安京面见法皇。

    如此愚顽之辈,难道不应该敲打震慑一二吗?”

    “主公所言甚是!”武藤亲一可不敢顶撞武好古这个主公,连忙拜伏称是。

    武好古点了点头,注视着武藤,“亲一,既然你也同意我的看法,那么你愿意作为一名布道博士,去博多开设书院,招收弟子吧?”

    “臣下愿意。”武藤道,“只是太宰府会同意我们在九州传播儒家天理吗?”

    武好古冷笑:“韩寇大至,难道还敢坚拒大宋天朝吗?想那白河法皇还不至于昏庸如此吧?”

    他顿了顿,“而且日本国并不知道韩人是乘坐大宋的战船前往对马岛的!你去了日本之后,也不得泄露此事。”

    “喏!”

    武好古又点了下头,“好,那么明天就为你举行学成之礼和入团之礼,从明天起,你不仅是我的家臣,还是一名博士团的布道博士,当要牢记使命,以传播天理于四方为己命。”

    武藤亲一再一次拜伏于地,大声道:“臣下自当为博士团效死!”

    ……

    今日要参见武好古这个博士团大团长的还不止武藤亲一,在武诚久带着他离开大团长公厅后,早就成为博士的耶律大石、萧铁牛和韩大狗三人,走进了觐见室。

    “学生耶律大石,拜见恩师。”

    “博士萧铁牛,拜见大团长。”

    “博士韩大狗,拜见大团长。

    三人行礼完毕,就一字排开跪坐在武好古跟前,其中耶律大石坐在中间。武好古看着这个已经生得高大魁梧,五官棱角分明的青年博士,“大石,听说你想回辽国去考进士?”

    “学生确有这个想法,”耶律大石回答道,“学生毕竟是大辽太祖皇帝的八世孙,同时学生也想趁机将恩师的大道布之于大辽。”

    武好古的“道”其实已经在大辽传播了,不过却主要在邻近界河商市的南京道传播,在大辽其他地方,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儒家实证派。

    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因为武好古并不热衷于在辽国境内“布道”;另一方面也和实证派的学问主要是为工商服务的,对于游牧、半游牧之民,以及中小地主的吸引力不大。

    此外,在辽国势力庞大的佛教,也成为了实证派儒学传播的障碍。

    而在武好古的《实证论》、《理性论》无法在辽国广泛传播的同时,云台学宫的兵法同样不被辽国重视。这才是耶律大石真正忧心的——大辽对于自己的武力太过自信了,根本看不到正在宋朝发生的“军事革命”。长此以往,大辽的国运恐怕就要终结了。

    “布大道于辽的想法不错,”武好古笑道,“但是你还不到20岁,即便中了进士,得了官职,又能有多大的权力?而且布道之事,靠得也不是权力,而是名望。如果你能拥有声振草原大漠的威名,自然可以引起大辽皇帝的瞩目。现在就有一个让你扬名天下的机会,你想不想要?”

    “恩师是想让弟子参加安西大教化团?”耶律大石不太确定地问。

    “对!”武好古道,“你真正擅长的是军学,如果你去安西,一定可以打出威名,成为一代名将。到了那时,大辽皇帝就会以国士之礼聘你入朝,还愁不能一展所长吗?”

 第859章 请蔡入瓮 六

    (全本小说网,HTTPS://。)

    “帅司,这是章大教谕托人捎来的书信。全本小说网https://。”

    界河商市政所内,武好古猛地从公案后面站了起来,忙不迭地冲过去,从界河商市暗堂的堂主林冲手中接过了一个没有任何署名的信封。公案下按着膝盖坐着的赵钟哥和马政两人对望了一眼。他们都是来和武好古汇报编练大教化团下属的护道团(佣兵)进展的。看到武好古急切的样子,赵钟哥嘴角一丝淡笑,马政却是眉头微皱。

    作为武好古的心腹属下,他们谁还不明白武好古现在的处境?他的势力现在是养成了。界河商市、云台学宫、博士团、实证学派、沿海市舶制置司,当然还有共和行等商行。林林总总的实力加在一起,足以让他成为大宋政坛上的巨头。但是实力强大起来的同时,武好古也给自己树了一个难以战胜的敌人——天下士子!这可不是一两个官场朋党,而是全天下的读书人中的十之八九。

    就连武好古的另一个心腹重臣苏适的爸爸苏辙,现在也站到了实证学派的对立面去了——爸爸反对实证学派不等于儿子也要跟着反对,在学派站队这方面,苏家一向是非常开明的……

    而武好古的这份诺大基业要怎么维持,想想都是让人头疼了。

    不过武好古倒是一向很沉得住气儿,甚至把即将到来的风雨丢在了一边,忙起了组织大教化团、促使日本开国和组织出访大食国使团这些事情了。一点不把蔡京的敌对态度放在心上。看见武好古这样沉着的气势,他的那些手下也就放心了一点。

    只是到底能不能摆脱目前的困境,谁都是心中没底。

    武好古接过书信,匆匆拆开,一目十行的看完,才大松了口气。

    蔡京果然如他(应该是章惇)所料,还是中了圈套。这当然也是圈套设得太完美,以蔡京如今的地位和处境,实在是不能拒绝的——谁让蔡京是靠能折腾,能做事而当上左仆射的?赵佶大用他,不就是要他做事情吗?而如今最重要的事情,不就是军改吗?

    现在蔡京已经吞下了“毒丸”,如果还要利用科举大比的机会搞劳什子公车上书,那武好古就能略施小计把蔡京毒翻了发送去海州养老了。

    不过毒翻了蔡京,也不等于天下太平。要不了多久,就会有新的“儒家顽固派”冒出来和自家为敌的……谁让自己打开了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的魔盒?

    可是魔盒既然已经打开,就不可能再合上了!

    他不动神色,收好了章援的书信,然后对林冲道:“林教头,你且坐一会儿。”

    “喏。”

    林冲应了一声,就退到了一旁,也找了把椅子坐下静静等着。

    武好古则继续和赵钟哥、马政两人商量护道团的组织。护道团看似是一支杂牌军,由僧兵、道兵和儒家博士团武装构成,主要成员都是临时雇佣来的。但是武好古的博士团却有能力为其提供一支核心军官团以及相当精良的装备,从而将其打造成为具有战斗力的精锐部队。

    通过这一次的出兵,武好古还希望摸索出一套军官团加佣兵的“商业化军队”组织模式,将专业化和高水平的管理变成军队的核心战斗力——在他看来,北宋禁军的没落,主要原因也不是重文轻武,而是管理极度混乱、低效和不专业。

    实际上,同样的问题也不仅仅存在于军队。北宋朝廷在其他方面的情况也差不多,水利工程可以玩到黄河三易,冲毁良田无数。开封府的官营房产出租则是到了房子大量倒塌都没有人问的地步。养马的群牧司更是个笑话,养一匹马居然需要一二百亩土地,而且还要再花费两三百缗钱……而且养来养去就是养不出几匹合格的战马,最后还责怪中原的土地不好!现在“好”的土地河套草原已经到手了,且看群牧监能养出什么好马吧!

    ……

    “林教头,要麻烦你走一趟开封府了!”

    和赵钟哥、马政的谈话已经结束,现在到了关起门来密谋的时间了!

    在武好古诺大的公厅大书房里面,就剩下了武好古和林冲二人。林冲跟随武好古真是很多年了,也没怎么大用,一直都是个看家护院的角色,不过胜在可靠。所以武好古回到界河商市后,就把西门青一手组建起来的暗堂交给了林冲主持。

    因为林冲当过好几年的“警察头子”,又主持过警巡学堂,也算是有点搞特务工作的基础。所以接管暗堂之后,也算做得不错,没有出什么大的篓子。当然了,他也没遇到什么大的考验。

    而这一回,则是对林冲能力的巨大考验了。

    “帅司放心,属下一定会把差事办好的。”林冲拍着胸脯向武好古做保。

    “现在谁在负责开封府的堂口?”武好古还是有点不放心。

    “是刘二狗。”

    刘二狗也是追随武好古多年的老臣子里。去年被西门青派回了开封府,接下了州北瓦子的买卖作为掩护,设立了界河暗堂的开封府堂口。

    “辟雍学宫呢?”武好古问。“里面有咱们的人吗?”

    “有!”林冲回道,“陈兴国在辟雍学宫当军学教授。”

    陈兴国的“兴国”是字号,他单名一个剑字,是荆湖南路潭州的儒生。说是儒生,其实儒家的学问真心学得不咋地,倒是耍得一手的好棍棒。凭着点武艺游走天下,走到海州的时候正好遇上云台学宫开张,于是就心血来潮前去报名,居然因为棍棒耍得好而被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