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599章

天下豪商-第599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好问、苏迨和施国忠三人谋划出来的办法就是主动出手,搅动朝局。用张商英敲掉蔡京!然后再让苏辙晋升左相,由张商英出任右相。这样苏辙和张商英又得斗上好久……

    不过武好古是没有能力扶张商英上台的。他虽然有钱,但是相位也不会拿到佳士得行唱卖啊!所以他得求着章惇帮忙——章惇肯帮忙了,武好古的钱才能用对地方。张商英才能上台!

    “哈哈哈!”章惇大笑着,“崇道啊,你可是越来越长进了……只是张天觉和蔡元长又有何不同?你觉得他会容得下《理性论》和《实证论》?”

    “总能拖延数年吧?”武好古说,“无尽居士如果当上右相,总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坐稳位置。然后还要做出一点政绩,以便获得官家的信用。而我实证学派,是可以给无尽居士帮忙的。”

    实证学派现在是一天天在壮大!如果能拖过明年,起码能多一百几十个右榜进士。如果再拖上三年,那么实证学派的官员数量就能达到四五百之数了……

 第850章 章惇的私心,蔡京的弱点

    (全本小说网,HTTPS://。)

    听到武好古说想给张商英帮忙,章惇只是淡淡一笑,似乎不为所动,过了一会儿,才慢悠悠地问:“想法不错,但还是不够啊!”

    不够?是想要好处吧?

    武好古更凑近了一点,几乎贴到了章惇身边,笑着问:“大涤翁想要的,只要下官能拿得出,绝不会推辞!”

    章惇瞪了武好古一眼,眼神却没有了昔日高高在上时的那种凌厉了。/全本小说网/https://。/他探手接过装了冰镇酸梅汤的葫芦,啜饮了一口:“老夫都这把年纪了,还会贪图身外之物么?”

    是吗?武好古的脑筋马上转了起来,身外之物章惇不在乎了——而且他也不缺这个,他那个孙女婿纪忆也是大富翁啊!

    那么身后之人呢?这个纪忆可没辙。

    武好古已经明白了,笑着对章惇说:“章致平又宰执之才,只是缺乏一个发扬的机会,如果能和高师严一样建立功业,将来一定可以荐跻二府的。”

    章致平就是章援,章惇的四子,同时也是他最喜爱的儿子,当然也是最聪明,最能干的儿子。

    但是由于在赵佶即位的问题上犯了错误,使得章援的仕途注定坎坷!

    而且,受章惇牵连的还不止章援,甚至不止章惇的亲儿子,整个浦城章氏的子弟,都受到了连累,这些年在官场上的晋升都是龟速的。这样下去,浦城章氏的辉煌,恐怕要止于章惇了。

    章惇现在年老将死,放心不下的自然是这些注定坎坷的后人了……这大概就是章惇的私心了!

    而要让章援可以大用,让浦城章氏可以保持兴旺。唯一的办法,也只有建功立业……顺便再掌握一点实力了!

    有实力,官家就不得不重用了!

    “可致平是个书生啊!”章惇慢悠悠地说。

    武好古笑着,“书生掌兵,正合了本朝的以文御武。”

    章惇还是摇头,“可是致平他不会带兵打仗……”

    “没有关系,”武好古压低了声音,“其实高师严也不会!”

    “哦?”章惇扭头,笑吟吟看着武好古,“他不会?”

    “不会!”

    “不会也能打胜仗?”

    “能啊!”武好古压低声音道,“其实是我派了会打仗的人去帮他的……大涤翁,我也可以帮章致平,保证他可以成为名垂青史的儒将!”

    “哈哈哈!”章惇仰天大笑,“老夫就知道高俅那厮没那么大本事!崇道,你的云台学宫和博士团里面可真是人才济济啊!”

    武好古摆摆手,“可不能这么说,可不能这么说……而且,那些人才在某手中也是明珠暗投,某一个商人,怎么懂得使用那些王佐之才?”

    “呵呵,”章惇点点头,“老夫早就不在朝了,才不管这些!”

    他顿了顿,“也罢,既然你能帮得了致平,那么老夫就助你一臂之力吧。”

    “那晚辈就多谢大涤翁了。”

    章惇笑了笑:“你可知道蔡元长的弱点在哪里?”

    “请大涤翁明言。”

    章惇摸了摸胡须,“蔡元长的弱点就是太过贪恋权位,而他贪恋权位的手段,就是给上位者办事儿。不管谁在他上面,都能用得很顺手……如果你当了左仆射,给他一个官,他照样可以给你当狗。”

    武好古苦笑道:“大涤翁莫取笑晚辈了,晚辈一介武夫,可当不了左相。”

    章惇笑道:“这可不好说……呵呵,现在可是一千年未有的大变局啊!”

    他看了看武好古,接着又道:“蔡元长会办事,而且聪明绝顶,老夫能看清的大势,他也一样能看清。但是他却不会完全将你的实证派学问禁绝了,因为他要替官家办事,要让官家丰亨豫大,要替官家去开疆辟土……要做成这些事情,靠科举出身的文官是不行的!

    这个事情王荆公那时候就知道了。所以他现在要打压你的实学派,可能还想禁止其中的某些学说,但同时一定会想将辟雍学宫、云台学宫收为己用。因为他要办事儿啊,还要办好。

    而且高师严在西北的大胜还把官家的胃口吊起来了。他蔡元长总不能不如高师严吧?”

    武好古试探着问:“他想要拿下国子监祭酒的位置?”

    “他一定会拿下!”章惇道,“因为出面的是蔡元度!”

    “蔡元度?”武好古吸了口凉气儿。

    现在黄庭坚病得只剩一口气了,随时得去见苏东坡。他一死,国子监祭酒的位置就空了。

    现在武好古想推施国忠去接班。可如果蔡京推出蔡卞,那么施国忠就没有竞争力了。

    蔡卞是当过宰执的大人物,而且儒学学问远比施国忠要好。他当这个祭酒是高官低就,施国忠怎么争?

    而且,苏辙很有可能在国子监祭酒的人选上和蔡京有共识!

    “怎么办?”

    章惇笑了笑:“让蔡元度去做祭酒啊!”

    “……”

    章惇低声说:“想做事,能做事,就得揽权,就得结党……想要替官家收复燕云就得选将练兵!呵呵,官家毕竟姓赵啊!连高师严这样的潜邸心腹都只能在灵州吃沙子,他蔡元长还会有好下场?”

    说的也是!

    武好古叹了口气,其实赵佶在老赵家一堆官家之中不算疑心病重的。可是赵宋一百多年来就是这个自己把自己搞残的体制。赵佶能有什么办法?

    “其实蔡元长也挺不容易的……”章惇凑到了武好古的耳边,“你就这么办……保证可以把蔡元长打发到海州来养老!”

    ……

    蔡攸快步走在自家的豪华富丽的庭院之中,满脸都是喜色。

    这座庭院位于开封府的新西城,距离西皇城很近,是蔡攸半个月前从潘孝庵那里“赢”来的——潘孝庵“好赌”在开封府的官场勋贵中是出名的,而且他是逢赌必输(他的口头禅就是“财运太旺不好,应该输掉一点”)……这几年输出去的钱财总有几百万了。可就不知道为什么,别人输钱输到家破人亡,可是他的钱却越输越多!

    不过今天蔡攸满脸的喜色和赢了潘孝庵一栋豪宅没有关系,而是和一个人的死有关!

    他刚刚得到消息,黄庭坚去世了!

    苏东坡、李格非、黄庭坚……短短的时间内,和蔡京作对的高官大佬接连去世,这可真是太好了!

    满心欢喜的蔡攸穿过一间间庭院,一条条回廊,最后到了后花园中。这处后花园也是极为雅致的,小桥流水,假山凉亭,水池上还布满了墨绿色的荷叶。

    蔡攸快步走过架在水池上的小桥,到了凉亭之外,冲着正在亭内对弈的两人一拱手:“父亲,叔父,孩儿刚刚得到消息,黄鲁直昨天晚上过世了。”

    正在对弈的,就是蔡攸的父亲蔡京和回京述职的蔡卞。两个老头都是一身清凉的薄衫,摇着大蒲扇。听到蔡攸的通报,蔡卞就是一声叹息:“没想到黄鲁直竟也跟着苏东坡一起去了!”

    蔡卞叹了口气:“也算不枉此生了……国子监祭酒也做过了。”

    “死的早了!”蔡京摇摇头,“要是再多活几年,等他的学生们在官场上崭露头角,他就肯定要拜相了!”他忽然抬头,看着弟弟蔡卞,“元度,辟雍学宫必须拿在咱们手里!”

    他顿了顿,“现在章子厚、曾子宣一起合开了格致大书院,赵明诚又做了青城学宫司业,苏家和武好古还一起控制了云台学宫……如果不能把辟雍学宫拿下,再过个十年八年,就没人替咱们办事儿了。”

    听到这里,蔡卞的眉头忽地皱了起来,“大哥儿,咱们不是要禁掉武好古的伪学吗?怎么还……”

    “《实证论》、《理性论》当然得禁止了!”蔡京道,“现在不禁止,将来早晚要出乱子!不过那些造桥修路的工匠之学,那些治病救人的医术,那些用兵打仗的武夫学问,还是很有用的。

    武好古想用这等微末之道替代儒家大道,成为正统,当然是不行的。但是武官、伎术官,还是可以用学宫出来的生员。特别是武官……官家已经下了决心大办府兵了。要大办府兵就得有一批生员出身的武官。高师严在西北不就靠兵学司出身的生员大杀四方的?所以这五大学宫就该替朝廷输送武官和伎术官,而不应该去抢寒门士子的晋升之路。”

    “元长,你想插手练兵?”

    蔡卞已经感到不妥了。这兵权在宋朝,可是不大能碰的东西!

    “愚兄心中有数的。”蔡京笑着说,“当今的官家不同意以往,是大宋开国以来,除太祖皇帝之外的第一雄主!他是要复燕平夏的。现在西贼已经平复了,就剩下燕云故土了……这事儿我们兄弟总要替官家做了。所以这兵我们可以不去练,但是这将,还是得用些心思的。要不然官家就得依靠高俅、武好古去恢复燕云了。

    如果他要大用高俅和武好古,那么你我兄弟还能安居高位吗?”

    蔡卞轻轻点头,“可是不用高俅、武好古,谁又能督军北复燕云呢?”

    “元度,你去当个宣帅怎么样?”

 第851章 军事家补习班

    (全本小说网,HTTPS://。)

    六月盛夏,整个中原大地,就跟放在火上烤一般。(全本小说网,https://。)

    官道上的行人和往来车马少了许多,沿途的馆驿草市也冷清了不少。这个时节,可真不适合外出赶路。

    不过似火的骄阳却阻不了武好古北上的步伐。他的妻子潘巧莲,侍妾西门青,外室杜文玉在去年年末的时候都相继怀孕,今年秋天就该分娩了。另外罗汉婢也在不久前给他添了个儿子,现在正等着武好古赶去起名儿呢。

    所以天气再热,武好古也得赶回界河商市。

    此外,还有一个武好古必须尽快赶回界河商市的原因,就是他得履行对章惇的承诺——将章援培养成为绝世儒将!

    这事儿在海州是没法办的,因为云台学宫所属的骑士学院并不在海州,而是开在了界河商市。章援要想成为名将,他自己也不能完全不懂啊,总得有点三脚猫功夫吧?所以武好古准备让慕容忘忧给他办个军事家补习班!

    呃,这个军事家还能靠上补习班当上?

    其实章援也有这样的疑问。让武好古介绍几个特别能打的帮手好像还比较靠谱,他自己去参加补习班……能行吗?

    “行啊!”和章援并辔而进的武好古抹了把额头的汗珠子,又啜饮了一口被太阳晒热的酸梅汤,“致平兄,其实吧,许多带兵打仗的武将都是不懂装懂的外行。我去找几个高手给你补习一番,你就有点懂行了,这就比他们强了。如果再给你找几个能真善战的军事机宜,就足够让你在西北大显身手了。”

    好像有点道理……章援想了想,又问:“那要怎么补呢?是不是要补《武经七书》?”

    所谓《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等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

    这些书都是很好的,既有战略的,也有战术的,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宋军的战斗力一直堪忧,什么战略都执行不好。至于战术方面的内容就更没啥用了,因为宋朝的军制、装备、战斗模式和《武经七书》中的内容完全脱节。所以学了也是白学,除非要另起炉灶再见一支军队……

    “这个不需要了,”武好古笑着摇摇头,“你们浦城章家可是累世名门,子弟当然都是允文允武的,你堂兄章子平还以射箭之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