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546章

天下豪商-第546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都有气无力,同时还叫苦连天。

    没错,京营禁军的士气现在非常低落!和武好古在几个月前离开开封府时看到的人人争先操练,都憋着股劲儿要去给赵佶当房奴猛士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之所以会这样,当然是因为赵佶下旨停止通过御前演武选拔房奴猛士。欲当房奴而不得的京营禁军,自然没有了一点练兵的动力。哪怕契丹大军“压境”,这帮京营大爷兵也没一点儿气力。

    当不上房奴的小兵和低级武官没有气力,而大多有祖传的房产可以安居的将门出身的中高级军官,这些日子则是人心浮动,同样没有心思练兵——其实他们从来就没练兵的心思,过去只是在假装勤勉。而现在,这帮实际上是艺术家、金融家、文学家的将军,练写字画画都快没心思了!

    这是因为统万城之战后,以府兵替代募兵的呼声开始响了起来,几乎变成了开封府最热门的话题了。募兵又费钱又不能打,何必花费民脂民膏去养这群废物?还不如大办府兵,一年光是军饷就能省下一千多万呢!

    可是又有谁想过,禁军里面一群等着喝兵血、吃空额的官儿怎么办?如果都改成府兵了,哪怕他们可以继续当官,也没空额可以吃了。府兵本来就不支饷,吃个屁啊?而且“占役”也不好使,禁军服役几十年,是容易培养成手艺人的。当官的可以驱使他们去进行手工业生产,府兵一共五年,来回路上兴许就一年了。剩下四年你学个手艺就得三年出师吧?

    这这这……大家伙以后怎么买房子,讨娘子,养小三?

    所以这些日子,不少开封府的亲贵豪门,都通过各种路子向赵佶进言,说府兵制的坏话了。哦,府兵制的坏话可不容易说。因为这事儿是朝中文官们非常赞同的,他们才不管将门有没有大鱼大肉呢!

    所以战无不胜的高太尉,也就被他昔日的战友们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了抹黑攻击的对象了——府兵制不能批评,那么掌控府兵的大将总能拿出来批斗一下吧?

    什么拥兵自重,什么居心叵测,甚至高俅的宅邸当中还有祥瑞出现……

    总之,坐断统万,睥睨天下的高太尉,距离黄袍加身的日子,大概也不会太远了!

    ……

    “朕听说高俅在开封府城的新宅中甘泉从地下冒出来,可有这事儿?“

    正在问话的当然是官家赵佶了,这时他正琼林宫的御花园内,行走在一处低矮的山岳之上。这处山岳约有十余丈高,山上不多的花草树木,都极见巧思。俱是潘孝庵、蔡攸费了不少心思搜罗来的。此山名为坤岳,是一座风水之山,据说可以为官家祈多子之福。其实赵佶并不是没有儿子,他现在有了长子赵桓,三子赵楷,五子赵枢,六子赵杞一共四个在世的儿子,另外还有两个儿子早夭。不过赵佶还是想要更多的儿子,于是就让郭京那个神棍给算了一卦,于是就有了坤岳这个小山包了。

    坤岳工程现在只是开了个头,不过却已经有了不惜工本大建的趋势了。为此还将苏杭制造局升格为了应奉局,还在海州设立了新的应奉局。各处奇珍异宝,也流水似的被搜罗起来,运往开封府,用来装点坤岳和整个琼林宫。

    至于工程的花费,眼下还没轮到政事堂头疼,而是武好古和潘孝庵的事情。

    而武好古一回到开封府,还没在家里面和潘巧莲亲热一番,就被梁师成叫去了琼林宫,和郭京,刘无忌还有郭小小一起,陪着官家赵佶登上了坤岳。

    傍晚的时候,坤岳上一片安安静静,只有偶尔几声鸟鸣。因为琼林宫远离开封府的闹市,所以也隔绝了市井之声。置身其间,还真有几分到了人间仙境的感觉。

    郭京、刘无忌和郭小小都是道装。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小小,昔日的小丫头现在已经长成了个黑里俏的大姑娘,身才高挑,五官秀丽,胸前居然也鼓鼓囊囊的,发育的极好。这么好的女孩不知怎的并没有嫁人,而是入了画仙观当了女道士,现在是画仙观的主持,道号清一散人,也叫郭青衣。

    听见赵佶的问题,郭小小就咯咯笑了起来:“高太尉的宅邸地势很低,真要是有甘泉从地下涌出可就倒霉了。得花不少力气把水运走,要不然房子可就被淹了。”

    听到女道士的话,赵佶也哈哈笑了起来:“小小,亏得你是修道之人,怎不知家中有甘泉乃是祥瑞吗?”

    “知道啊,可高大哥是臣子。”郭小小冲着赵佶眨了眨大眼睛,甜甜一笑,“官家哥哥,臣子家中若有祥瑞,应该怎么做?”

    “应该避嫌,”赵佶笑着,“等消息传到统万,他又可以请辞了。”

    “那谁能去统万城代替高大哥呢?”郭小小笑着,“是不是得找个没有房子的,省得家里再冒出甘泉呢?”

    “这倒不必。”武好古笑着插话道,“高俅可是狄武襄都不能比拟的良将,我朝还会有第二人吗?”

    他的脸上是风轻云淡,可心里面可真是有种拎着的感觉啊!如果这次不是坑了高俅,现在就该自己家里“冒喷泉”了。

    而且他比高俅的抗风险能力更差,高俅还只是大宋的无双良将,大不了交出兵权闭门隐居——以赵佶的气度,肯定能容他善终的。

    可武好古的小辫子更多!他不仅是军事家,还是大儒和大资本家,还有一块真正可以控制的地盘——界河商市!

    高俅只是动了开封将门的一部分奶酪,才被抹得黑不溜秋。而武好古不仅动了将门的奶酪,连大宋最尊贵的文官士大夫也早晚会因为《实证论》和左右榜进士对武好古恨之入骨的。

    所以武好古要是一旦失去赵佶的信任,恐怕就得在造反和逃亡之间二选一了。

    而要暂时保住赵佶的信任,高俅这个拉仇恨的“大恶人”就不能倒台。

    因此武好古还得努力吹捧和扶植高太尉!

    “高太尉怕是天上的将星下凡吧……”一身紫色道袍的郭京在旁装模作样的掐指一算,点点头道,“没错,就是天上的武曲星,是下凡来保陛下江山的,贫道为陛下贺!”

    武曲星是北斗七星之一,又名开阳,在道教信仰中主管财富和打架。而郭京能算出高俅就是武曲星下凡,当然是从武好古那里得到了启发……价值三万缗的启发,郭京、郭小小和刘无忌各自拿了一万缗。

    赵佶又看看自己身边的二号高人刘无忌,刘道人也在装模作样的数手指,最后也点点头道:“确实是星君下凡……不过高太尉宅邸有甘泉上涌的传闻也不能等闲,贫道愿意走一趟,探个究竟。”

    郭京也道:“贫道也愿意走一趟。”

    “唔,”赵佶点了点头,“那就快去快回。”

    高俅的宅邸就在开封府西南的新内城,距离琼林宫很近。郭京和刘无忌走一趟也不需要太多时间。两个道士领了旨意,就去看“祥瑞”了。

    赵佶又笑着对武好古道:“大郎,你也远来辛苦,今日就在琼林宫中摆了酒宴,给你接风洗尘。”他一指郭小小,笑道,“今晚的酒宴是小小亲自下厨的,都是养生的菜色。你别看她是个女流,却极为精通性命双修之术……”

    “是吗?”武好古冲着郭小小一笑。

    女道士也以微笑报之,看上去还真有一些滋味,她笑着行了一礼,“时候不早了,贫道且去准备一二。”

    然后便飘飘然而去,还真有那么几分仙风。

    赵佶打量了武好古一下,笑着说:“大郎,这女道士看着不错吧?可有意亲近则个?朕可以帮你搭个桥。”

    武好古尴尬一笑,忙把目光从郭小小的背影上收回,笑道:“她怕是陛下的人吧?臣怎敢有非分之念?”

    赵佶展颜一笑:“不过常常出入宫门罢了,没有甚大不了的。你不日就要去界河商市了,让她陪着也免得寂寞。”

    武好古道:“陛下,臣其实想把十八姐带上……她还没给臣生出儿子呢。”

    北宋的大臣外任,一般是带小妾不带妻子的。不过武好古现在准备把潘巧莲带去界河商市了……

    “好啊,”赵佶笑了笑,“那就更得带着小小了,她对怎么生儿子,是很有一些办法的。”

    武好古揖拜一礼,“那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第777章 撼山易,撼高家军难 四

    (全本小说网,HTTPS://。)

    “契丹人的大军已经在黄河北岸驻扎下来了!”

    赵佶脸色阴沉。全本小说网,HTTPS://。m;他找武好古入宫,并不是为了介绍郭小小给武好古,而是有军国大事要商量。

    所以在郭小小准备养生晚餐的时候,赵佶就和武好古说起来河套的军情。

    “陛下不必担忧。”武好古安抚着赵佶,“河套有高俅坐镇,辽人绝不敢贸然进犯的。”

    “如果没有高俅呢?”赵佶当即追问。

    “没有高俅,那就只能放弃朔州之地了,毕竟朔州孤悬在北,很难得到朔方路其余各州的支援。一旦遭到攻击,就是孤城。不过有童贯在朔方路,银、夏、宥、盐四州问题不大。只是失去朔州的草原之后,朝廷就没有养马之地,群牧监的盘算可就要泡汤了。”

    武好古倒也不是在误导赵佶。因为高俅已经被吹出了威慑力,而且契丹人也“领教”过厉害了,高俅是用几百甲骑击败过河清军和皮室军一万多骑的猛人,辽人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了。

    所以高俅的将旗只要在朔州城一竖起来,河对岸的契丹人就不敢动了。如个没有了高俅,那么童贯就只能放弃朔州以及附近的大草原了。

    因为朔州其实是远离银、夏、宥、盐四州,孤立在瀚海戈壁以北的草原上。后勤供应非常困难,屯田畜牧什么的,也没有开始。所以无法屯驻大兵,只能仗着高俅的威名,用少量的兵力据守。要不然,契丹只要过河,就能依靠骑兵的数量保卫朔州城,饿也能把城里的守军饿垮了。

    听武好古这么一分析,赵佶心里面最后一点撤回高俅的心思也没了。因为现在政事堂已经瞄上了朔州的大草原了——那可是养马的好地方啊!如果能把群牧监的马场迁到朔州大草原,就能多出几百万到一千多万亩的官地用来出租了,每年光是地租就能收入至少几十万缗!

    而且这千把万亩土地用来种粮食,一年得有多少收成?能喂饱多少张嘴?

    老百姓能吃饱了,当官的,当官家的,不就都能安心搞腐败了?

    至于高俅拥兵自重的问题,其实也不是没有应对的办法。

    首先有童贯在看着高俅!

    童贯的手腕可比高俅厉害,在朔方军中的亲信一点不比高俅少。只是他是没卵子的宦官,没有人会拿拥兵的事儿去批斗他,因为北宋向来不忌内官掌边军。

    其次是高俅大军的核心,也就是兵学司出身的军官,其实是可以无限复制的!

    “陛下,其实您如果撤了高俅,随便换谁去朔方,还是会被人说成拥兵自重的。”武好古开始替高俅开脱罪名了。

    “何以见得?”

    武好古笑道:“高俅其实是因缘际会,占了府兵壮丁、兵学司武官、御前猛士和骑士各方面的好处,才能成就名将之威的。

    而府兵、兵学司、猛士和骑士,本不是我大宋固有,横空出世,必然会伤及一些人的利益。高俅又正好借着府兵、兵学司、猛士和骑士得了威名,且主持朔方府兵,当然会遭人嫉恨。如个陛下不愿意放弃府兵制,那么无论谁去朔方,都会成为众矢之的。区别只是有高俅坐镇,契丹不敢来犯,府兵制也就能成功了。别人去的话,万一被契丹挫败,府兵制也就只能不了了之。”

    “府兵真的比募兵强?”赵佶又问。

    “那是自然的,”武好古说,“募兵要服役到五六十岁,都是当爷爷的人了,还能上阵杀敌吗?人的一生,最精壮有力的不过是十七八岁到三十岁这段。也就是说,陛下所用的兵募,虽然在役三十年,真正有用的不过十年而已。平均下来,军营中也就三分之一是精壮,其余逐渐老弱。而府兵只服役五年,都选青壮之士,自然个个都是精壮了。

    至于武艺战技,现在看起来募兵也不如府兵。”

    “怎么会?”

    武好古一笑:“陛下也是汴梁子,难道不知道京营禁军们平时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吗?他们都是老婆孩子围着,说是住在军营里面,可那军营和百姓住家并无二致。便是依据军规,也不过几日一操,怎么能和府兵相比?朔方的府兵都离家千里,日日夜夜住在军营里面,一日两操是没问题的。募兵一年操练的时间,也赶不上府兵一个月啊!”

    现在北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