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508章

天下豪商-第508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嗣昌沉默了片刻,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他和武好古其实是认识的,他哥哥薛绍彭是书画大家,和米芾一样,都善于品鉴作伪。同武好古当然是一个圈子里面的人物了。薛嗣昌虽然在书画造诣上不如哥哥,但也是个玩家,家里又特有钱,所以没少从佳士得行买东西,还收过武好古的真迹。

    苏迟笑道:“不过那个军事机宜指挥最厉害的地方还是在打仗练兵上面……你可知道军事机宜指挥里面大多是何等样人?告诉你吧,除了从界河商市、市舶司和共和行里抽调来的管事,都是昔日兵学司里面出来的生员。他们都转了骑士,在殿前御马直里面任职。武崇道带了原来兵学司的教授赵钟哥来上任,从御马直里面抽调出了许多原兵学司的生员,一部分入了军事机宜指挥,大部分则去接管20个府兵指挥,现在正日夜操练那10000府兵呢。”

    薛嗣昌也算是知点兵事的,听了苏迟的介绍,显得更加惊讶了,问道:“那些府兵不是只能用于种地和转运吗?怎么能用来打仗?”

    “石州城内就有三直军的大营,他们每天上午一操,下午一操,有时候还出夜操……文黼兄入城的时候该瞧见他们出城去训练的。”

    上午一操,下午一操,有时候还出夜操!?薛嗣昌心说:难道那些府兵也想去试御龙猛士好拿开封府的房子?

    他想想又不对,“可是府兵们都是不通武艺的农夫,急切之间怎么可能练出来?”

    “这我就不明白了,”苏迟道,“文黼兄可以去问武崇道啊。”

    “武崇道不是去开封府述职了吗?”

    “回来了,”苏迟道,“正月二十五日就回来了……一回来就忙着练兵备战,这会儿大约在城外的练兵场忙活呢。咱们一块儿去看看吧。”

    “居然在练兵场?”薛嗣昌愣了愣,武好古现在可是西上閤门使领海州刺史了。正六品的武官还领了遥郡!而且还是三直禁军的主将。这个级别的武官莫说是开封禁军系统的,就是西军系统的,也早就高高在上。怎么可能整天扑在军营里?

    “右脚!抬右脚!知道那个是右吗?”

    “向右看,看齐了!”

    “斜了,直贼娘的还是斜……”

    武好古的耳边传来了一阵阵的呵斥声,都是御龙猛士直和御龙内卫直的军官在嚷嚷。

    他正骑着马,在一座大校场内缓缓而行,目光从一排排一列列手执长杆(就是把枪头拔掉的长枪)的或携带者刀弓的士兵们身上滑过。

    他们正在进行最简单的队列训练,就是起步走,向左转,向右转之类的。北宋这边本来是没这套队列方法的,是武好古把这一套引入了自己的假子军团,后来又被慕容忘和赵钟哥忧学了去用来训练骑士队列——就是骑兵队列——到了武好古执掌殿前三直后,这种方法又被用来操练府兵长枪手了。

    长枪手作战,其实是最讲究队形的。他们不像刀盾手主要靠个人武艺混市面,马马虎虎排个队能凑合就行。长枪手是战场上的“城墙”,是要用来应对敌方骑兵冲阵的。

    如果队形练得特别好的话,他们甚至可以组成密集队形,进行长枪突击。在长枪突击的时候,队形越整齐,长枪越密集,威力也就越大。

    而长枪手个人的武艺,几乎可以忽略,只要会紧握长枪冲击和会用长枪砸人也就行了。

    所以在去年腊月双方交战告一段落后,被编入御龙猛士直和御龙内卫直的“战斗府兵”就一直在苦练队列。

    可是练了一个多月仿佛后,效果还是让人失望,队伍歪歪扭扭,不少兵士还是左右不分。

    不过因为每十天都有小比,获胜的长枪都可以得到奖金,倒数第一的会受罚,所以大家伙操练的积极性还是挺高的。

    “钟哥儿,最晚四月可就要上阵了……能行吗?”武好古转过身,问落后他半个马身的赵钟哥。

    “能凑合吧。”赵钟哥笑道,“其实不打野外浪战,这些长枪兵也就是壮个声势……夏州攻坚主要得靠四郎的工兵和御龙猛士。太尉这次又带来了2100多御龙猛士!现在咱们有5000余御龙猛士了,夏州城就是铁打的,下官也能把它夺了。”

    武好古笑了笑:“也不知道夏州城能不能轮到咱们来打?等天暖以后,鄜延路、环庆路还有河东路的兵马都要汇集过来。没有十万也有八万,可是个个摩拳擦掌等着立功呢!”

    “轮得到,”赵钟哥笑了笑,“攻城啊!太尉以为西贼的夏州城恁般好打?叫俺来说,也就是咱们御前三直能打,别的兵想都甭想。”

    正说话的时候,就听见马蹄声响动,然后就有人通报道:“禀太尉,苏知州和薛运判驾到。”

 第724章 精兵是怎样练成的 下

    (全本小说网,HTTPS://。)

    “太严整了!太严整了!比开封府的禁军兴许不如,可这才练了多久?”

    武好古觉得歪歪扭扭,看着有点像杂牌军的队列,在薛嗣昌这个知兵的运判看起来,简直都可以去开封府的各种庆典上充门面了。(全本小说网,HTTPS://。)

    而更让薛嗣昌感到惊讶的是,开封禁军那都是练了多少年才练出来的队形——他们也就会排个队——武好古手下的这些府兵,充其量不过练了一个多月时间。就是一天三操,也不过练了一百多场。就有了这样的成绩,这武好古怎么会不知兵?这要不知兵,天下还有知兵之人吗?

    “武刺史,真没想到你还是个练兵的奇才啊!”

    在校场的大帐外,听到薛嗣昌的夸奖,武好古连忙摆手道:“哪里哪里,我一个商人,懂甚练兵?不会的,不会的……都是慕容先生教出来的生员们有本事!

    那些人可都西军小将的底子,又让慕容先生教了四年啊!个个都身备三仗,弓马娴熟,对于步战马战的各种战法战阵,也都了然于心。有了这样的将校,练兵打仗可就容易多了。”

    也对!

    薛嗣昌心想:当年王荆公重开武学不就是想练出一批这样的将校吗?没想到武学没教出什么将校,却让慕容忘忧主持的兵学司教出来了……

    “可惜这兵学司只开了一届!”薛嗣昌一叹,“若是能多教些将校出来,先帝富国强兵之愿,就可以达成了。”

    “兵学司没有了,辟雍学宫和云台学宫却开出来了!”武好古笑着说,“两座学宫都开了兵学司的课程,而且右榜进士都要考战阵之学的。将来由右榜进士来带府兵,大宋富强之日,当为期不远了。”

    “右榜进士带府兵?”薛嗣昌摇摇头,“能行吗?”

    “行!怎么不行?”武好古笑着一指正在操练的府兵,“他们的指挥和都头还不是进士呢,不也练得有声有色?”

    这话听着怎么恁般变扭?薛嗣昌心说:进士就干这个?到时候就怕右榜进士没有人去考了……

    武好古却不认为右榜进士当“连长”有什么不妥……后世的精英军官哪个读书比进士少?在军国主义流行的时代,世界上的主要军事强国还搞军官养成教育,军官都是从娃娃抓起(后世俄罗斯还保留着这个传统)一路念到参谋学院,人家吃的苦,受的罪,学到的本事,都超过中国的进士老爷。

    薛嗣昌也不会当面泼武好古的冷水——他来石城是有正经事情的。当下就道:“武太尉,此间不是说话的地方,可有个清净之处?”

    武好古笑着一指自己的大帐,“运判里面请……这边是荒郊野外,只有这个大帐了。不过某家在城内还有衙署,今晚上就在那里摆酒给运判接风可好?”

    “不必了,不必了。”薛嗣昌摇摇头道,“大战将至,我这个运判可忙得很……明天一早就得往延安府去了,所以还是早点安寝吧。”

    说话间,武好古已经和薛嗣昌、苏迟一块儿入了大帐。

    大帐里面也没什么好的摆设,就是毡毯铺地,摆着几个矮几和蒲团,一个红泥火炉正烧着,上面温着壶开水。一个黄头发的蕃人女子看到有人进来,就忙着点茶并且取出了糕点。

    武好古和薛嗣昌、苏迟分宾主落座,罗汉婢则端来了茶点。

    “运判,”武好古拿起茶碗,思索着问,“您方才说大战在即了?”

    “是啊,陶使相是这么说的。”薛嗣昌道,“要不然我也不会大冷天的跑银州来了。”

    “陶使相已经回来了?”武好古有些没想到,“我离开开封府的时候他还没动身呢,这可一路好赶啊!”

    武好古是不大愿意把时间浪费在路上的,所以他经常会一人双骑,尽速赶路。

    而陶节夫挺大一使相,再传统不过的官僚,怎么可能不迎来送往?从开封府到延安府,走上一个月也不算慢啊。

    “是赶得很,”薛嗣昌摸着胡子,“不过钟弱翁只怕赶得更累。”

    什么意思?

    武好古稍一思索,眉头就皱起来了,“运判,您是说他们俩在较劲儿?”

    “呵呵……”薛嗣昌只是笑了笑,不置可否,“本官此来是查看银州转运情况和石城存粮多少的。道路、桥梁、仓库、马场都已经看过了,非常不错啊!现在就是存粮了,武太尉,您报个数吧。”

    薛嗣昌是想问清楚御前三直手中的存粮——御前三直的骑兵可是抢了安庆泽的颇超部,那可是个党项大部落啊,而且是个百年名门,储备应该不少吧?

    可是武好古并没有把这些粮食交给鄜延路转运司,而是扣在自己手里了。

    本来陶节夫也不在乎这些粮食,反正本来就不在账面上。缴获的东西,武好古装进口袋里也没什么。

    可现在不行了,陶节夫想要和钟傅抢头功,所以要尽快发兵攻打夏州。粮食转运就有点跟不上了,应此就想挖武好古手里的库存。

    武好古伸出一只巴掌,“去年从颇超部那里挖出了五万石小麦,还零零散散挖到一些,总归有七八万石吧。不过也抓到了不少生俘,消耗了不少。军中因为训练艰苦,吃食就放开了一些。另外,还给了苏知州一些,现在还有不足四万石。”

    “就算三万石吧,”薛嗣昌笑着,“能把这些粮食借给转运司吗?”

    “说借干嘛?”武好古笑了笑,“战场上的缴获,本就是公家的东西。运判只要拿了帅司的命令,咱们还敢扣着不给?”

    武好古当然要扣下许多战利品的,不过他不会扣住粮食。因为粮食的价值不高,远远比不上牛羊马匹和各种乳制品、干肉、毛皮、青盐、铠甲、刀剑、顽羊角弓等等。

    当然了,喂养牛羊马匹的草料,虽然价值不高,但是却不能给陶节夫。因为武好古军中现在拥有大量的马匹需要喂养,至于缴获的牛羊,则大多已经宰杀变成了冻肉和肉干。有了这些肉制品,武好古的军队对小麦的消耗自然就减少了许多……

    “那可太好了!”薛嗣昌笑道,“三万石小麦可以供十万大军吃上十天了。运司这些日子还往石城、银州的仓库里面存了下下四五万石,等到三月份,至少可以再存三万石。这样就有十一万石左右的粮食,足够支撑一个多月了。等这些粮食吃完,转运司至少还能再从环庆路运十万石军粮到宥州。”

    “十万大军?”武好古皱了皱眉,“怎么有那么多?”

    在武好古看来,攻取夏、宥二州根本用不着十万大军。盐州倒是困难一点,不过也不是兵力的问题,而是后勤转运的问题。

    薛嗣昌掰着手指头道:“河东军出两万两千,鄜延军出两万四千,环庆军也是两万四千,再加上御前三直的三万多人,十万大军都止不住了。”

    “不对啊!”苏迟这时忽然插话,“没有11万石……银州这边还要安排至少30万亩播种呢!一亩播20斤种子计,30万亩就需要60万斤,差不多6万石。”

    “要不今年就别春播了,”薛嗣昌道,“明年再说吧。”

    苏迟摇头道:“现在不春播,到秋天时吃啥?银州这边的土地从元符三年开始就一直种草来着,现在地力早就恢复了。如果用来种麦子,第一年一亩可以收一石半到两石。30万亩可以收获50万石啊!

    有了这50万石,朔方路才能立起来,秋后进攻灵州也才能有粮食啊。”

    “可是陶使相已经下了将令,现在朔方、环庆两路都受他节制。”薛嗣昌说,“哪怕童大官从开封府回来,也不可能违抗的。”

    童贯因为被任命为朔方路安抚经略制置使,最近也去开封府面圣了,估计要等二月中旬才能返回。

    “而且,”薛嗣昌说,“鄜延、环庆的民伕和弓箭手已经开始动员,连秦凤路和永兴军路都要进行配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