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451章

天下豪商-第451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幼柯蕹瞧隼吹角嗵脸侵芪Ь秃昧恕!

    在横山之役后,宋军对上西夏就有了十足的心理优势。况且童贯手中还有强大的御前骑士和御龙猛士,虽然只有区区5000人,但是仁多家族又能有多少精锐?撑死了就三四千,完全不够看的。

    “倒是可以一试。不如兵分两路,一路出京玉关走北道,一路出安乡关走南道,两路进军湟中,会师湟州城下。在攻占湟州之后就止步于渴驴岭待明年再战,这样西贼多半就会派仁多保忠的兵马越癿六岭入援青塘城。”王厚说着诱党项入援青塘的计划,言语间对自己的判断充满了自信。

    现在宗喀吐蕃大致上就是三块地盘,一块是多罗巴控制的湟州;一块是溪赊罗撒占据的青塘;还有一块是吐蕃部大首领洛施君令结控制的廓州。不过洛施君令结墙头草,不值一提。要对付的就是溪赊罗撒和多罗巴。

    王厚的计划很简单,先是分兵两路,以泰山压顶之事把多罗巴控制的湟州拿下,然后大军在湟州过冬,给仁多保忠留出增援溪赊罗撒的时间。只要仁多保忠率部越过癿六岭入援青塘城,那么宋军就能把他和溪赊罗撒的部队一起消灭。

    而仁多保忠的主力一完,西夏右厢卓罗监军司的本据卓罗城也就是熙河军的囊中之物了。虽然王厚此时并不知道赵佶和蔡京各自在下一盘大棋,都把卓罗城当成了关键地点,但是他也想到了夺取卓罗城。

    卓罗城和卓罗城背后的喀罗川是西夏在兰州附近的大据点,一旦该地被宋军夺取,西夏就得退守秦王川。而秦王川周遭地形并不险峻,防御起来非常吃力。这样西线战场的主动权,就将完全落入宋军之手了。

    如果宋军还能再进一步,直接拿下秦王川,那么西夏就会被一分为二!

    不过即便做不到夺取秦王川,单是拿下卓罗城,也足以调动西贼摆在无定河一带的主力西援了。这样无定河一带就会完全被宋军控制——在失去横山后,无定河一带就是遮护兴庆府的最后屏障了。但是和秦王川相比,无定河就不那么重要了。

    因为失却无定河,兴庆府就会在几年后陷入危机(宋军必须先在无定河屯田,有了收成后才能西征兴庆府),但是西夏还可以举国西迁。别看西夏打不过宋朝,但是到了西域,两个回鹘还不是随便打打的?

    而一旦秦王川被宋军占据,那么西夏想要逃走都不可能,只有坐以待毙了!

    所以秦王川的重要程度,其实是超过无定河的。

    武好文这时忽然插话问:“如果要这么打,就得出兵五万,攻战一年左右,兵粮能拿得出来吗?”

    “拿不出来,”张叔夜笑道,“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粮食?五万大军,而且还有大量的马匹。如果考虑到输送过程中的消耗,攻战一年至少消耗两百万石粮食和马料,靠兰州、熙州、河州、岷州和洮州的储备怎么可能供应?”

    “没有粮草怎么打仗?”武好文一愣。

    “当然是吃吐蕃的!”张叔夜道,“大军占领湟州耗时一个月就够了,所以兰州方面在安乡关、京玉关上囤积可供大军和民伕消耗两个月的粮草就足够,之后尽可以吃湟州藩部的。”

    “他们肯给咱们吃?”武好文不能理解。

    王厚连连点头:“肯的,肯的……我大宋天兵以德服人,他们怎么不肯?”

    宗喀吐蕃和西夏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所以和西夏打仗,对方一旦失利就会坚壁清野,让入侵的宋军无法就地筹集粮草。而宗喀吐蕃没有办法坚壁清野,所以宋军可以让湟州的吐蕃部落提供粮食和马匹……不给是不行的,大宋西军也很善于以德服人!

    武好文还是不大相信以德服人的效果,皱着眉头问:“我们何时可以出兵?”

    张叔夜道:“六七月间应该可以准备就绪。”

    ……

    六月,东南风大起的时候,苏适和吴四德乘坐招财号桨帆船从耽罗岛返回了界河商市。

    商市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繁荣热闹,城内城外到处都是正在施工的工地。界河码头上停满了各种各样的海船河船,穿着短褂,光着胳膊的码头工人,正穿梭往来的搬运着各种货物。

    港口码头的区域,又比吴四德上一次离开的时候大了不少,出现了许多新建的码头。不仅界河南城沿岸地区都被利用起来修建码头了,连界河北城沿岸也出现了不少装运牲畜和木料的码头。

    界河上面浮桥又多了两座,上面来来往往的都是车马人流!

    在界河南城的城外沿岸地区,出现大量的造船场,西城外都是打造内河纲船的船场,东城外则是建造海船的船场,全都繁忙异常。远远的就能听见叮叮当当的敲打声音,还有工人们劳动号子的声音。除了船场和码头,在界河城西的一大段河道边上,还出现了十几架高大的水车,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在距离南岸界河稍远一些的地方,就是一字排开的学堂。有云台学宫界河分院、界河骑士学院、界河船政学堂、界河东开书院,还有几家吴四德也不知道是教什么的新建的学校。

    界河城西,距离河岸稍远的地方,则矗立着不少冒着黑烟的烟囱,还有那种界河商市特有的没有顶盖的砖窑。黑烟弥漫,烟尘粉尘飘的到处都是。

    城市的环境虽然出现了恶化的趋势,但是整个界河商市也因此显出了一种特有的活力——这是属于资本主义的活力!

    苏适看着眼前这种勃发热闹的景象,再想想他在耽罗岛上,以及在日本国的博多港口见到那种几乎属于不同世界的场面。他就愈发有点看不懂武好古了。

    界河、海州、开封府那么好,还有什么必要去图谋那些贫穷蛮荒的地盘呢?有什么意思呢?而且人家还不怎么待见,自己堂堂一个大宋的官员,还在日本国的博多吃了闭门羹,连太宰府都没让去。只是派了几个日本的芝麻官,跑到博多应付一下了事。

    真是太没面子了!简直是用热面孔去铁这些倭人的冷屁股……

    “招财”号才在界河船政学堂的码头停下,几个水手就熟练的抛锚下缆,跳板也飞快的搭了上来。苏适早就有的耐不住了,他可是大半年没有踏足宋朝的土地了。于是就第一个走下了踏板,在他的背后,还跟着几个穿着汉人衣服的矮个子男女,都是一脸震惊,就跟那些从什么穷乡僻壤出来第一次到开封府的人差不多。

    界河船政学堂的司业,吴家海商的吴延昭已经闻讯出迎了,远远的就冲着苏适抱拳拱手:“仲南兄,可是仲南兄吗?可把你给盼来了!”

    苏适也抱拳回礼:“原来是吴司业啊,真是许久未见了……宣赞可在界河吗?”

    “在的,不过不在城内。”吴延昭说,“他又去河北郊外打猎了,估计得过几日才回来。”

 第646章 假子军团

    (全本小说网,HTTPS://。)

    “打猎?”

    苏适愣了愣。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他虽然是武好古系统的要角,不过今次还是第一回来界河商市。因此不知道武好古这个界河元首酷爱打猎……这项活动在宋朝可是不大流行的,而且也比较负面,就是泡在青楼里面,也比整天野在外面杀害小动物要好啊!

    吴延昭这时也想起苏适还是第一次来界河商市,于是笑着解释道:“界河商市这边和开封府不一样,民风彪悍,所以玩的东西也不大一样。游猎、赛马、马球、射箭、击剑这些都有不少人玩儿,而且界河商市的政所和市舶司时常还会组织一些相关的比赛,比试得胜者还能得到高额的奖赏。”

    “原来如此。”苏适点了点头,并没有显得太过惊讶。其实宋朝的民风并不是特别柔弱,便是在开封府城内,相扑跌跤也非常流行,宫廷也时常会举行比试。

    不过参加比试的都是以粗鄙力士,是没有官员和读书人的。哦,也不是没有,早在太祖朝的时候,甚至还发生过让参加科举的才子摔跤争状元的事情!那个时代的进士,都是能射箭善击剑的。而如今,一个允文允武的右榜进士就闹出了诺大的争议,实在让人无语啊。

    ……

    嗖的一声,就看见一支三不齐羽箭离弦而出。去势极快,直直扑向一只惊慌失措奔跑着的梅花鹿。然后就是噗哧一下,刺入了梅花鹿的体内,受伤的动物又挣扎着奔跑了一段,才一下跪倒在地。

    “义父威武!”

    随着梅花鹿的倒下,欢呼的声音就在整个荒原上响彻。

    发箭射鹿的自然就是武好古了,他还保持着撒手放弦的姿势。脸上平静如水,没有一点喜怒。在他身边簇拥着不少少年骑士,欢呼的声音就是他们发出的。这些少年骑士不用说,都属于武好古的假子军团。

    一个十四五岁的骑士,立即策马而出,奔向那只重伤的梅花鹿,抽出了长剑,俯身向前,将剑刃对准了梅花鹿脖子,轻轻划过,鲜血随着喷洒而出。

    驱马、拔剑、刺鹿,一气呵成,每个动作都恰到好处。随后,这名少年骑士又收剑入鞘,调转马头,又一次奔向已经垂死的梅花鹿,再次俯身,一把抓起梅花鹿的后腿,将它提上了马背。

    不用说,这动作又是潇洒之极。

    “武天,不错啊!”武好古笑着对那少年言道,“马背上的功夫见长了。”

    这少年就是武好古最早的四名假子之一,名叫武天。是在武好古早年出使析津府时买下的阻卜种的奴隶。当年只有十岁,现在五年多过去了,已经长成了一个十五岁的翩翩少年郎。

    “孩儿能有今天,全赖义父栽培!”

    少年武天听到武好古的夸奖,就在马背上拱手行礼,还不忘恭维一句自己的恩主义父。

    而武好古也的确当得起他的恭维话儿,因为他的确花了重金去栽培武天。

    武天是一名“奴隶骑兵”,但绝不是“便宜货炮灰”。恰恰相反,他是武好古花了重金训练和装备起来的精锐骑士。

    一身马背上的功夫还有下马格斗的技艺,还有百步穿杨的箭法,当然还有惊人的耐力,都少不了长期刻苦的训练和投入。

    另外,武好古还给武天配备了肩高四尺六寸的战马,水牛角的复合弓,上好的三不齐箭,制作精良的马矟和长剑,还有上好的皮甲、布甲、头盔,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辅助兵器,最近甚至还给他配了一张模样古怪的弩机。光是这身装备和马匹的花费,就已经超过了600缗了。

    而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还玩坏了不少装备,还骑过不少走马驽马,还有武艺和骑术都非常高明的教头负责训练。

    武天能有今天的本领,武好古至少花费了1200缗!而且在以后的很多年中,武好古还得继续在他身上大把花钱!

    这种奴隶骑兵,说是用绢帛铜钱堆出来的,都不为过啊!

    今天跟着武好古在界河北岸,一片属于辽国的荒原上狩猎的千余骑人马,人人都和武天一样,是武好古不惜重金训练装备出来的精锐。

    千名假子骑士,至少花了武好古一百多万缗,而且还不算在界河北岸建立假子军团兵营、马场和训练场的投入。

    如果不是拿到了提举界河市舶司的差遣,还有了“北粮南运”这个可以产生大量现金流的买卖,饶是武好古那么有钱的主儿,也会因为这千名假子骑士而周转不灵的。

    在农耕社会中养一支精锐骑兵的开销有多大,看看这帮假子骑士的花销就完全清楚了。

    而为了让这笔巨额花销用在实处,武好古只要人在界河商市,就尽可能抽出时间到河北来,同自家的这群少年骑士一块儿在野外游猎。

    游猎这事儿,在宋朝的文官士大夫看来,完全是荒废人生,不务正业,比嫖娼还不如。可真的养了一支精锐骑兵的武好古却知道,游猎是训练和检验骑兵战术的最佳方法。

    如果不把骑兵拉到野外,光靠在开封府城的军营校场里面展览,是没有办法知道这支骑兵有没有真本事的。

    而武好古花费重金养起来的这支骑兵,显然是有真功夫的!

    这帮少年骑士个人的骑士武艺自不用说了,他们大多是来自草原的阻卜少年,被契丹人攻破部落后才当成商品贩卖的,也是马背上长成的,自然容易练出来。

    另外,他们和北沧州的那群骑士相比,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他们不是分散开来各回各家的,而是成年累月住在一起,练在一起的。而且,他们还是用同一套标准训练装备起来的,彼此之间的亲密和熟悉都到了“无间”的程度。因此可以打出近乎完美的战术配合!

    就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