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441章

天下豪商-第441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百人?”林冲插话道,“元首,眼下警巡所拢共才200多人啊。”

    武好古看了他一眼:“两年后肯定会超过500人的。”

    随着原本居住清州和析津府城的商人、工匠大量迁入,以及大量建筑工人和辽国贵人的落户。界河商市的人口增加很快,现在商市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十万,两年后再翻一倍达到二十万都是有可能的。

    那么多的人口,当然需要足够的警务和公务力量进行管理。不仅警察的数量要过500,其他部门的公务人员的数量,一样会大幅增长,总数超过500的时间只怕会更早到来。

    “元首,”商市的副市长兼财政所长张熙载提醒武好古道,“吃公行饭的人是不是太多了?如今已经有七百多了,要是警巡过500的话……”

    “两年后公行人员会超过1500人的!”

    “1500人?”张熙载眉头大皱,“也太多了吧?现在一年人事费就超过十四万了,要是达到1500人,岂不是要花上三十多万?”

    界河商市公务人员的薪水可不低,最基层的警巡一个月的正俸和各种福利相加,也达到了12匹布,相对于大宋从九品官员的正俸。

    “到时候怕是要花上四十万的人事费了。”武好古笑着,“高薪养廉嘛!这个钱可不能省,商市的公行也该有个晋升的章程,也该定个等级。

    另外还得有个养廉的制度,不仅要有高薪,还要有养廉退休金,有公行居屋这样的福利……只要咱们的公行能够清廉自守干到致仕,就能有一笔不错的退休金,还可以得到房产作为奖励。

    若是他们在职期间因为贪污受贿失去公职,退休金和公行居屋都要收回!”

    对于商市腐败的问题,武好古一直是比较头疼的。乱世重典在界河商市不合用。因为商市并不是名正言顺的州府或者国家,严格说起来它目前还是一个商业部门——等于是一家经营城市的公司。一家公司把贪污受贿的管理人员杀了这个不像话吧?人家苦主指不定去敲登闻鼓告御状了,武好古该怎么收场?

    因此商市元老院在制定法律的时候,一直都在避免重刑,免得引起司法上的纠纷。

    而武好古就只能采取经济上的奖励或惩罚措施去对付那些不怎么守规矩的公务员了。

    不过这种办法也不可能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现在每年都有二三十个商市公务员被炒鱿鱼甚至被商市裁判所判刑,其中不乏中高级公务员!

    另外,武好古给商市公务员发放高薪的目的也不仅是养廉,也有吸引界河云台学宫等新式学校的生员来为商市服务的目的。

    反过来,商市提供的高薪职位,也会成为生员报考学宫这样的新式学校的动力。

    而新式学校的生员成为了商市公务员,成为博士团的成员,成为界河市舶司的官吏,成为共和行这样的半新半旧的商业机构的管理人员,渐渐的也就会形成一个新的团体。一个有别于传统士大夫和商人的精英团体。有了他们,界河商市才会成为一座有别于大宋其他城市的新式自治城市。

    “四郎,”武好古接着又点了黄植生的名字,“公行居屋就按照‘石库门’的标准来建,不能太小,至少要有两开间。环形墙内的一圈地都拿出来建公行居屋。”

    环形墙就是界河商市的城墙,因为是违章建筑(根据《澶渊之盟》宋朝不能在接近辽国边境的土地也构筑城墙),所以不能叫城墙,一开始称围墙,现在称为环形墙。

    在构筑环形墙的时候负责施工的黄植生耍了个心眼,把环形墙的选址外扩了一圈。这样一来在界河南城的三十四坊和环形墙之间又多出一圈土地,成了界河商市的财产。另外,界河北城的土地和界河商市的城外之地,也都没有分配给股东,所以也是商市的地产。不过现在除了界河南城城内,别处的地产并不值钱。所以武好古就把界河南城环形墙里面的这圈土地,拿出来建公行居屋了。

    市政会议正在进行中的时候,会堂的大门忽然被人推开了,走进来的是武好古的文案的武诚兰,脚步匆匆,到了武好古身后,低声道:“元首,造船行会有人向元老院揭发了财政所的杜税务索贿收贿!”

    “杜税务?”武好古眉头大皱,“杜文忠?”

    “对!”

    “这小子怎么也……”武好古连连摇头。

    杜文忠是杜文玉的哥哥,是杜文玉央着武好古给安排的肥缺——武好古在界河商市用人是从来不避亲的。武家、西门家、慕容家、杜家的子弟用了一大堆,另外他的几个心腹家里的子弟他也照用不误。经常有人因为贪污受贿被揪出来的,武好古也不严惩他们,不过就是开了了事,再加个永不录用。

    “林教头,”武好古只是叹了口气,也没想到这事儿会牵扯出一大堆的麻烦,“你走一趟,先把杜文忠软禁起来。”

    现在界河商市并没有独立的廉政机构,反贪腐的活儿就是由元老院负责监督,由警巡所负责调查和捕人,再由裁判所负责判决和执行。

    当然了,武好古如果想要包庇谁也是一句话的事情。武好古可不是什么青天大老爷,对于真正有用的心腹还是非常照顾的。哪怕贪污受贿的事情发了,他也尽可能压下去,然后给他换个远离金钱的职位——同志还是好同志,主要是万恶金钱的诱惑太大了!

    譬如西门青的堂兄,自己也是商市元老的西门安国,还有慕容忘忧的侄子,曾经当过元老的慕容鹉都因为受贿和走私犯过事儿。可是武好古不可能把他们赶出自己的团队——他们都是核心成员,知道的秘密太多了。而且两人都是允文允武的骑将,还是西门家和慕容家的要角儿,武好古也不可能灭他们的口,所以只能装模作样臭骂一顿,然后接着重用。但是杜文忠肯定没有这样的价值。

 第632章 小人物和大历史

    (全本小说网,HTTPS://。)

    杜文忠杜十三郎的最近的心情说好不好,说坏也不坏。全本小说网,HTTPS://。m;他是杜文玉的嫡亲哥哥,在开封杜家里面并不得意。因为他喜欢和御拳馆的力士们混在一起,在书画一途上就耽误了,完全不能和自己的亲妹妹杜文玉相比。但是身子骨却练得不错,骑马射箭都还来得,不过却远远达不到武艺高强的水平,文采也不大行,考个武进士肯定中不了,有点文武不就的意思。

    对于他妹子杜文玉被当成礼物送给潘楼街出身的武好古,他更是不满到了极点。为此还和自己的爷爷杜用德吵了一架,在杜家的地位就更低了。

    可是在熬了两年苦日子后,他妹子杜文玉的“姘头”武好古却发达得不成样子了。他妹子也跟着风光了起来,还找上他这个哥哥,让他去界河商市帮着打理书画行。可是杜文忠的性子粗疏,对书画行的经营并不在行,干了一年后就没兴趣了。于是杜文玉又给他安排了个肥缺——去当界河商市财政所行税务的勾当官!再肥的缺没有了,这妹子还真是照顾他。

    而行税务勾当官这个缺主要肥在两方面,一是薪俸高,月俸高达三十匹绢,年入就是三百六十。另外,还有免费而且宽敞的住房,还有每月二十匹绢的公使钱——就是办公费、车马费等等,花不完可以装进自家口袋,不够花也不会再给了。

    二是油水足!就是受贿的机会多了!因为界河商市的制度比较严密,元老院的监督也算有效,所以清水衙门很多。不过因为存在“行会议税”的制度,行税务就是不多的肥缺之一了。行税务里面有四个勾当官,每个勾当官负责22个行会的“议税”。

    这个权力可就大了!现在界河商市的主要财入就是行税、地税和船税,其中行税又是大头,建中靖国二年就收了不下二十万!今年只怕能收到三十万了。也就是说每个勾当官过手的行税在五万到八万之间。虽然主管财政所的张熙载会敲定一个指标,但是勾当官的权力还是很大的,稍微伸伸手几千匹绢就有了。

    至于请吃请喝请三陪什么的,对行税务勾当官来说,根本不算个事儿,这份差事还真是个肥缺啊!唯一的问题,就是容易翻船……界河商市的公行饭碗可不是铁打的!只要给元老院那帮孙子逮着,一准就是砸了饭碗逮进去——想要出来就得用钱赎!而且花了钱也不可能把职位再买回来了,还是永不录用!

    所以这钱贪得还是有点风险的……

    杜文忠其实也不缺一年几千匹绢的进项,他妹子可是得了武好古绘画真传的杜文玉啊!现在武好古已经没有什么时间画画了,所以就把自己用在绘画上的押印给了杜文玉,还让杜文玉模仿自己的字迹。她一年以武好古的名义卖个几幅大作,怎么都有几万缗进账。

    另外,武好古还给了杜文玉好几块界河商市城内的土地,又让教她以土地入股,参与了几家青楼瓦子和酒楼,现在每年都有两三万分红进账。

    而杜文玉对她唯一的嫡亲哥哥也很大方,三五千缗(匹)的给起来一点不心疼。

    可是杜文忠挺大一爷们,总靠妹子养着也不像话啊!所以杜文忠还是想要自力更生的。而且看着惹人喜爱的黄白之物和绢帛送上来,谁又能往外推?

    武好古那厮当年不一样捞钱?而且不但捞钱还捞女人,自己大好的妹子不就归了他?

    再说了,姓武的在界河商市就是任人唯亲啊!用了多少姓武的,姓西门的,姓慕容的,姓潘的,姓米的。还有早年跟随他的苏家兄弟(指苏大郎家),林家父子,黄家兄弟,张熙载和花满山两大家子,还有赵钟哥的亲戚门人,不都是自己人?自己一个杜家人有甚好怕的?

    仗着“朝中有人”,杜文忠也就没什么好顾虑的了,归他管辖的22个行会里里外外都被他勒索了一遍。连阎婆儿那的骚婆娘在当行首的青楼瓦子行也不例外!

    别人怕阎婆儿,他可不怕!他知道武好古和阎婆儿就是逢场作戏。如果是白飞飞来他还有点怕,阎婆儿人老珠黄算个屁。阎婆儿被他“逼”得没办法,还真给了他三千匹绢。

    除了青楼瓦子行,还有另外三个归他管的大行会,分别是酿酒行、造船行和米粮行。酿酒行就是酒中仙行一家独大,这是武好古和潘楼合开的买卖,杜文忠实在惹不了。米粮行会则是商市元老苏安利在主持,也没啥好说的,人家不仅是武好古的心腹,而且还是元老院元老,怎么敲诈?于是造船行就成了杜文忠重点敲诈的目标了。

    顺便提一下,这个界河商市的造船行一开始的时候就只有界河船政学堂下属的界河船场一家买卖,并不是大行业。但是因为界河商市的木料特别便宜,而且量还足。所以就吸引了不少造内河纲船的商人入驻,没两年就做大了。而武好古控制的造海船的界河船场,因为没有什么业务,也没盈利,所以就没去控制造船行会。

    而这个造船行会看上去也没什么后台,所以杜文忠也就不客气了,狮子大开口,索要八千匹绢的贿赂!要是不给,那么建中靖国三年的行税起码翻上一倍——至少得交三万匹绢!

    不过那帮造船的显然没有阎婆儿那么爽快,为了八千匹绢拖拖拉拉了好一阵子,怎么都不肯掏出来,等得杜文忠都有点不耐烦了。

    昨天他就让自己的副手去放了狠话,如果造船行会的那帮腌渍货再不把绢拿出来,那他可就要把造船行会抗税的罪行报上去了。

    界河商市可不是没有强制手段的!根据元老院通过的法案,商市政所有权对抗税对象处以驱逐和没收并拍卖财产的处罚——如果是整个行会抗税就处罚行首,如果是单一的商户抗税则由行首举报,商市政所核实后进行处罚。

    虽然被处罚对象还可以通过向元老院申诉,可元老院那边不需要花钱疏通?

    至于举报什么的,杜文忠压根不担心。在界河商市,有几个元老会不给自己妹妹的面子?

    所以当林冲带着两个警巡官出现在杜文忠面前,并且告知要对他进行羁押和调查的时候,杜十三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林,林教头,你没搞错吧?我可是杜文玉的哥哥!”

    林冲看着眼前的杜十三郎,很有一点哭笑不得。杜文玉的哥哥管甚用?你要是潘巧莲的哥哥,那武好古怎么都得包庇的。

    “十三哥,莫慌张,乖乖和某走吧,不会为难你的。”林冲好言道,“就算是做实了,最多就是开革罚钱……杜娘子一定会替你出钱的。”

    “武大郎,武大官人知道这事儿了?”杜文忠还是不死心。

    “就是奉了元首的命令来拿你的。”林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