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437章

天下豪商-第437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点薄礼。”范之进温颜道。

    他的翻译官,被海上的太阳晒得黑漆漆,而且还胡子拉碴,看着不像个商人倒似个海贼的吴四德则沉着声用高丽话说:“这是大宋使臣赏赐给你的!”

    还别说,吴延恩这个老头子做事还是很地道,派给武好古的这个“船长”是长得粗旷但是心思却比蜘蛛丝还细的主儿。他没说“薄礼”,而是说了“赏赐”……那可是居高临下的口吻。

    而且大宋使臣在耽罗岛上还真有这个资格!别看宋朝对上大辽、西夏不怎么能打了。可是在东亚海上,高丽国没几条船,日本国闭关锁国,所以就是大宋海船的天下。

    这是制海权啊!虽然大宋朝廷从来不知道利用海权,但并不等于海权不存在。

    赏赐啊!

    高宇哲吞咽了一口唾沫,心想:那可不能不收啊,要不然有损两国的友谊……

    “那,那下官就多谢使臣老爷了。”

    “且慢言谢!”吴四德还是一副老子牛逼哄哄的语气,“使臣要在耽罗小住些时日,船只也要修理,想着海滩旁租块地皮安营……租金自少不了你们的!”

    “行,行,行,包在下官身上了。”高宇哲从没听说过“租界”这个词儿,马上就拍着胸脯答应了。

    “好,去办事吧!”吴四德大模大样的一挥手。

    高宇哲连忙向眼前的两位“上使”行了礼,然后喜气洋洋的让手下搬了绢帛就走了。

    “范博士,妥了。”吴四德这才笑吟吟对有些发愣的范之进道。

    妥了?范之进一愣,心想自己才说了一句话,尽听你们俩用高丽话在讲了……

 第626章 大宋终究是挫的

    (全本小说网,HTTPS://。)

    如果说强盛大国高丽的首都开京是座森林公园——也许野生动物园!那么跪舔大高丽国的耽罗国的王城,大概就是个街心花园吧。/全本小说网/https://。/

    单论王城的大小,耽罗国就真的只配仰视大高丽了。至于城墙和王城里面的建筑,那就更是寒酸到了让整个帝王界都要鄙视的地步了。就这么说吧,整个耽罗王城里面连一砖一瓦都没有,全都是土坯墙茅草顶,在大宋朝随便找个乡村看着都比这里气派。

    王城的防卫,也薄弱到了极点。装备就不必计较了,盔甲肯定是没有的,兵器都是最简陋的,也不能形成制式,一看就是随便粗制滥造出来的,很多铁质的武器还都上了锈。而且人数也远比不上那个强大的高丽王国,从耽罗港到耽罗王城内的“茅草宫殿”,一路上的耽罗军士加在一块估计也没有50人。

    很显然,耽罗国的武备,真的是松弛到了极点。只要等到随船而来的一百来个阻卜战士恢复了体力,苏适的“使团”都有把握在一个时辰之内完全控制耽罗港和耽罗王城。但是苏适此来的目的并不是占领耽罗,而是来向耽罗人民传播天理正义的……他和范之进这些博士,是来给耽罗人民当老师的!

    眼下苏老师最想收下的好学生就是耽罗国的国王兼星主,名叫高岷。十七八岁的年纪,长得非常文弱,也不似个野蛮人的大王,倒像个书香门第出来的士子。

    在一间宽敞明亮的茅屋当中,高岷在坐垫之上端正的跪坐着。身上没穿华丽的朝服,而是穿了一件苎麻所制的白纻深衣,头发上裹了一帕方巾。四个上了年纪,穿着高丽国官服的男子则分别跪坐在高岷左右。其中的三人是高岷的大臣,分别代表耽罗国的三大氏族高乙那氏、梁乙那氏和夫乙那氏。还有一位则是高丽国派驻此间的监国,名叫崔宪,海州崔氏出生,高丽文宗朝的进士。祖父是号称海东孔子的高丽国六朝老臣,曾经中过状元的崔冲。

    而一身高丽国武官服的尹彦纯,这时就跪坐在高岷对面,笑吟吟的在给茅草屋内的几位喂定心丸。

    “大宋对耽罗是不会有任何野心的,这是谁都清楚的事实。大宋终究不是大唐,他们只是富而不强,只有文治没有武功。区区一个西夏就折磨了他们几十年,还不知道要打多少年才可以平定,又怎么会为了耽罗和我大高丽为敌?况且耽罗贫瘠如此,大宋图谋它有何益处?难道拿来发岁赐吗?”

    “哈哈哈,说的也是。大宋的确不敢对耽罗有妄想的……”

    没想到尹彦纯还是一个挺幽默的高丽人,一番话说的在场的耽罗监国崔宪哄堂大笑。

    耽罗国的星主高岷不知道岁赐是什么意思,于是就问自己的老师,同时也是高丽派来的监国崔宪:“老师,何为岁赐?”

    崔冲笑道:“岁赐就身为宗主的宋朝每年给身为臣属的西夏进贡二十万银绢,之所以用‘赐’,就是在自欺欺人。”

    耽罗星主高岷认真的听着,心里却琢磨:要是高丽国能给自己岁赐就好了,也不要二十万钱那么多(他根本不敢想贯),有个十万钱一年,自己就能把宫殿翻新一下,都换上最好看的茅草……不过这是不可能的,高丽人能不问耽罗拿钱自己就要烧高香了。

    而且现在不是拿钱的问题,还要废藩国置郡县……自家传了44代的王,很快就要变成郡守了!也不知道这个郡守能当多久?

    想到祖宗基业要丧在自己手中了,高岷的脸上就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自从一百几十年前高丽国太祖王健派兵讨伐耽罗,迫使耽罗放弃短暂的独立之后,监国就到来了,耽罗的星主就必须小心隐藏自己内心的想法……

    “老师,”高岷笑着问,“那么咱们应该怎么招待这位宋朝来的苏使臣?”

    “星主不必出面,”崔宪摸着胡子,“耽罗和大宋从无交往,还是由老夫出面招待吧。”

    虽然不担心宋国对耽罗起什么心思,但是却要防止耽罗的星主对大宋报以幻想。

    现在高丽国的雄主王颙已经决定了,要把耽罗国变成耽罗郡了!

    “那就有劳老师了。”高岷在心里叹了口气,知道这是崔宪这个监国想防止自己挟宋自重,可是自己又怎敢起那种心思?

    自从高丽国的监国来了耽罗,星主可就开始折寿了……

    ……

    苏适苏大使臣带来的庞大布道团,终于在耽罗城外,一个名叫“新村”的渔村一带安顿了下来。这么多人,小小的渔村根本没有那么多空置的茅屋可以安排,只有在渔村旁扎起了帐篷。

    耽罗王国下属的行政单位就是两个,城和村。这是两个平行的单位,城并不是村的上级。整个耽罗国就两个城,一个是耽罗王城,一个高丽驻军所在的缸波头城。村则有十六个,平均每个村子约有两百余户人口,两个城加上十六村,差不多有四千多户,人口约有两万。

    而耽罗岛加上附近几个小岛的陆地面积,则有约1800平方公里,基本上就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小岛国。如果不是正好处于日本国和高丽国之间,的确是没有多少价值的破地方。

    大概是看到这里到处都是茅草屋,人口也少得可怜,而且个个看着都像是穷光蛋。耽罗布道团的团长范之文也有点泄气的意思,上了岸之后,一张晒黑了的面孔总是耷拉着。

    正在一顶刚刚扎好的牛皮帐篷里面发呆出神的时候儿,就听见脚步声响,然后便是帐篷的帘子被撩开了。范之文转头一看,就见黑漆漆的吴四德笑眯眯的拉着一个和他差不多黑的女孩子走了进来。

    范之文没好气儿地道:“万里(吴四德的字),有何事情?”

    吴四德笑着走进来:“在沙滩上捡了个海女,给你泻个火……离开海州就没碰过女人吧?都快变成和尚了。”

    “海女?”范之文打量了一下跟着吴四德的女孩,头发披着,纻麻的衣衫非常淡薄,隐约都能看透了,光脚没有穿鞋,皮肤粗糙黝黑,五官倒还端正。

    “就是下海捞鱼的女人。”吴四德道,“不值甚底,随便花几文钱就能睡了。

    耽罗岛这里没有别的好东西,就是女人比较贱,不值钱。往来高丽、日本国海上的水手都知道。”

    范之文冷冷地道:“那些阻卜人倒是快活了。”

    吴四德在一张蒲团上面坐下来,夸张的抱着胳膊:“直娘贼的,你也别绷着了,有的快活就赶紧快活……跑海的汉子都是有今天没明天的,所以上了岸就是寻开心。要不然就太亏了……”

    他讥诮的一笑:“而且日本国那边,多半也是去不成的,那帮矮子倭人眼珠子长在脑袋上面两百年了,啥时候拿正眼看过大宋朝?而且他们也不大信儒学,他们都是拜佛的。某看啊,这一程也就到耽罗国了。好好快活几日,就打道回府吧。”

    这个吴家的船头显然不知道武好古的目标就是耽罗国。

    范之文静静的瞧着他,轻声道:“我知道了,海女我留下了,你也去快活吧……好好休养几日,说不定还有活要干呢。”

    “知道,知道了。”

    两人正说话的时候,门外传来了范之文手底下一个博士的声音:“团长,苏正使让咱们带上1000匹绢,跟他入耽罗城。”

    ……

    新村村长居住的茅草屋内,苏适正和尹彦纯相对而坐。

    尹彦纯是从耽罗城赶来的,和苏适说了耽罗星主身体不适和耽罗监国有请的消息之后,就从苏适这里听说了一个坏消息——船坏掉了!

    因为之前遭遇的风浪,三条看上去非常坚固的大船都坏掉了,不能去日本国了。必须在耽罗岛上维修……

    “何时可以修好?”

    “这个……”苏适一脸为难地说,“吴船头说要修船就得先有一个临时的船场。”

    是啊,修船没船厂怎么行啊?

    “然后还得砍伐一些树木,制作一些工具……恐怕得花上不少时间啊。”

    苏适一边摇头一边说:“看来要在耽罗岛上叨扰一阵了。当然了,咱们是不会在这里白吃白喝的。”

    尹彦纯眉头大皱,白吃白喝他不担心,宋人有的是钱!那个苏适又是个阔绰的主儿,在高丽国的时候就花了不下几千匹绢,现在还会亏了耽罗人?

    “怎么了?”苏适看着尹彦纯,“难道耽罗人不欢迎咱们?”

    “怎么会?”尹彦纯苦笑道,“只是耽罗的星主仰慕我大高丽的王化,想要废藩国,置郡县……”

    “这是好事啊!”苏适笑道,“那可要恭喜贵国了……等事情办下来了,我朝少不得还要派使臣道贺的。”

    “那么说大宋是支持此事的?”

    “当然支持啊!”苏适笑道,“怎么会不支持?我朝官家现在就想要传播圣道入日本国,这耽罗岛正好在宋日之间,倒是可以让使日之船歇个脚。可是宋国和耽罗素无往来……如果耽罗真的可以加入高丽,这事情不就好办了?

    对了,我刚才看到耽罗岛上有很多矮脚马,难道这里有养马的草原?”

 第627章 夹着尾巴的殖民者

    (全本小说网,HTTPS://。)

    “养马?你们可以在耽罗岛上养马?”

    一听到养马的事儿,尹彦纯的耳朵就竖起来了。//全本小说网,HTTPS://。)//他老子尹瓘可是个能骑马射箭的状元——坡平尹氏是高丽国的开国功臣,高门大族,嫡系族长家里面当然有马了,而且也有专门负责养马的马伕。

    不过包括坡平尹家在内,所有的高丽大族家里面的马都养的不好。越养越小,都和大宋的驴子差不多了。究其原因,自然是高丽人的畜牧业太落后。现在的高丽国不是原本高句丽的根底,而是新罗的根底。新罗本在朝鲜半岛的南部,都是崎岖的山地。种小米的土地都不够,还发展什么畜牧业?所以高丽人是真的不会养,而不像大宋这边有着悠久的畜牧、游牧根底,结果自己渐渐忘记了……

    但是高丽作为强盛大国,现在又在和生女直打仗,将来还要和辽国开战,没有强大的骑兵怎么能行?

    所以高丽国君臣这几年一直都想得到稳定且良好的马匹供应。

    “如果耽罗岛上真的有水草肥美之地,那自然可以养马了。”

    “不对啊,”尹彦纯摇摇头,“你们大宋不也一直受困于没有良马吗?”

    “那是过去了,”苏适笑着,“现在我们找到养马的好办法了。”

    “有何养马的良策?”尹彦纯问,“能透露一二吗?”

    苏适笑着:“说难也不难,就是让善于养马的商人买扑马场。”

    “善于养马的商人?难道不是牧人养马吗?”

    苏适的话已经超出了尹彦纯可以理解的范围了——在他的心目中,商人就是买入卖出,最多是长途贩运,本身不事生产,更不会去从事畜牧了。

    而在苏适的理解中,只要以贩卖获利为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