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38章

天下豪商-第38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骑走马由远而近,在西园门前停下。

    从马上跃下几个身着锦袍的男子,其中一个约莫十六七岁,五官清秀,肌肤白皙,身材高大的少年似乎身份高贵,在其余几人的护卫下便往门内走去。

    武好古知道来人身份非凡,忙拉弟弟闪在一旁,可那少年还是注意到了武好古手中的画卷,停下了脚步。

    “你是画商还是画师?”

    少年手指着武好古问道。

    “小官人好眼力,”武好古笑道,“在下既是画商,也是画师。”

    “哦,是给王驸马送画来的?”少年注视着武好古手中的画卷问道。

    “非也,”武好古回答,“在下是给王驸马府上的书吏高俅送画的。”

    “高俅?”少年问,“是何等样人?”

    这话并不是问武好古的,而是少年问自己的一个亲随的。不过武好古却是误会了,展开了手中的画卷便道:“此人便是高俅了。”

    少年抬头一看,便脱口道:“好画!好男儿!

    这画是谁画的?画上蹴鞠的便是高俅吗?”

    武好古吃不准对方的来路,不过知道定是个贵人,便一五一十回答道:“这画的确是在下所作的写真,画上蹴鞠的正是王驸马府上的高俅。”

    “对了,你又是谁?在何处勾当?”

    “在下武好古,潘楼街上武家画斋勾当。”

    少年轻轻点头,对身边一个锦袍大汉道:“潘楼街,武家画斋,武好古……记下了。”

    “诺。”那大汉应了一声。

    那少年便又看了武好古一眼,笑道:“今日约了人,不与你多说了,来日再寻你吧。”

    说完便和那大汉一同走入了王诜的保宁赐第。

    “大哥儿,”看着那少年的背影,武好文低声问兄长道,“他是谁啊?怎连个名号都不留?”

    武好古眯着眼睛,望着保宁赐第的大门,仿佛是自言自语地道:“不留名号也无妨,待会儿在雅集上总能再相见的,也许就是他吧?若真是他就好了……”

 第五十八章 鲁智深,李师师(漏章已补)

    (全本小说网,HTTPS://。)

    出乎武好古的预料,神秘少年并没有在西园雅集上露面,

    当武好古、武好文随着高俅走进保宁赐第的后花园中,那里已有二三十人了,但是其中并没有那神秘少年,驸马王诜也不在。(全本小说网,HTTPS://。)

    这些人似乎都认得武好古,故而三人才一走进来,便立刻有人站起身打招呼,武好古也是一一回礼,高俅则不时替武好古介绍不认识的来客。

    能出现在西园雅集上的,自然都是第一等的人物,现在居然都对武好古这个没一点功名,甚至连士子都算不上的人恭恭敬敬,倒是一向看不大上哥哥的武好文有种如在梦中的感觉。

    不过武好古和这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却没有太多的共同语言,毕竟他现在只是个布衣商人,还不能算他们中间的一员。

    和这些人寒暄了一阵之后,武好古和武好文便找了一处偏僻位置坐下,高俅则带着刚刚到手的《蹴鞠图》兴冲冲去寻王驸马了——这幅图画,今天可是他高俅的通天梯啊!

    “崇道,何故独坐于此?”

    就在武好古坐在角落里准备观察一番传说中的西园雅集的时候,忽听到有人叫他。

    回身看去,却是一俗二僧三名男子,一俗是苏家铺子的苏大郎,一身士子打扮,看上去竟也有几分儒雅。二僧则是一老一壮,一矮一高。

    矮小的是个老和尚,目测连一米五都不到,保养得不错,面目白净,没有多少皱纹,眉毛却是白了,显然有点岁数了。

    高大的和尚正当壮年,身长超过六尺,虎背熊腰,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腮胡须,显得杂乱。这模样和大相国寺的烧猪院大和尚倒有几分相像,不过这和尚却不似烧猪院整天乐呵呵,而是一脸的严肃,很有几分杀气。

    “苏大郎怎地在此?”

    武好古忙起身向苏大郎行礼。

    苏大郎呵呵一笑,“我是奉了家父之命,陪着两位五台山来的高僧到这西园来看个热闹。

    哦,待我来介绍,这位便武台山真容院高僧戒绝,这位是武台山文殊院高僧智深。”

    五台山文殊院高僧智深?

    这不是鲁智深吗?还真有这号人啊?

    他到东京开封府来做甚?难不成和水浒里面那个鲁智深一样,是来大相国寺看菜园子的?

    不对啊,大相国寺没有菜园子,那里的和尚都超有钱,怎会自己种菜?

    对智深和尚的出现感到疑惑的武好古一时竟有些发呆了。

    “崇道,崇道?”

    “啊!”

    武好古清醒过来,忙露出赧然之色,“还请二位高僧见谅,方才小底一时出神,实在失礼。”

    两位大和尚倒也没露出甚底不快,法号智深的大和尚不苟言笑,只是还了一礼。那个子矮小的戒绝老和尚却淡淡一笑道:“施主见到老僧和智深大师便一时出神,便是有缘了,待来日老僧离京东归之日,再去府上拜访。”

    “大师欲东归何处?”武好古随口一问。

    “东归日本国。”老和尚笑道,“老僧是日本国人士,渡海入宋十余年矣,本欲埋骨中国,却因佛祖入梦,命吾东归,才来开封一行,与老友们道别的。”

    原来是个想家的日本老和尚。

    武好古笑道:“如此一说,大师和某家还真是有缘,某家不日也将东游海州,或可和大师同路。

    对了,这位智深和尚,是否也要东行弘法?”

    “洒家可去不得那日本国,”智深和尚开口便是关西口音,“洒家只护送戒绝大师到海州便回。”

    “去海州,那便是同路了。”

    武好古心想,此去海州或许有点危险,若有个“鲁智深”相随,便又多了几分保障。

    戒绝大师双手合十说道:“那便一同前去海州吧,老僧这几日便挂单在大相国寺,待谒见了官家,就要东行了。”

    还是一个可以谒见皇帝的高僧啊!武好古心说:这老和尚回了日本,多半也是个很有地位的大德高僧,一路上该是结交一二的……

    就在武好古想继续和日本老和尚戒绝交谈的时候,忽听高俅在耳边道:“大郎,驸马来了。”

    “哦。”

    武好古和两个和尚忙回过身,不再交谈。

    只见高俅手指的方向,老驸马王诜正和一三旬美妇,缓缓走上一座小桥,正往众人聚会之处行了。

    待走近了些,武好古才发现那妇人竟是个绝色女子。两道罥烟眉似蹙非蹙,一双含情目顾盼生姿,态生两靥似有忧愁,一身娇袭之中又带着几分媚态。

    便是心有所属的武好古,乍一见这女子,也不由生出了倾慕怜爱之意。

    王诜和那女子径直便向武好古走来,武好古忙上前几步,朝王诜施了一礼,“小底武好古见过王驸马。”

    王诜点了点头,还未开口,他身旁的美妇笑道:“你便是画人天下无双的武大郎了?”

    “天下无双可不敢当,武大郎便是在下。”

    美妇笑了,“奴是李师师,不知可否请动大郎为奴画上一纸?”

    武好古闻言愣住了。

    李师师不是宋徽宗的姘头么?如今宋徽宗还是个少年郎,李师师怎会是个美妇人?

    这年纪,不大合适啊……

    不对,李师师的确是成名已久的角伎。想到李师师,武好古的脑海中突然就涌出了许多和她有关的内容。

    原来在被换魂前,武好古便知李师师的大名了。这位李师师早就是一代名伎,花魁娘子。张先、晏几道、秦观、周邦彦等宋词大家,都和他有过交往。而且还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

    譬如张先为李师师创作的词牌《师师令》,还晏道几的名句“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颍川花,不似师师好。”

    此外,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的秦观,也留下了“年来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口。”的名句。

    其中,张先早在二十年前离世,晏几道今年也有六十岁了,秦观秦少游稍稍年轻,也是年近五十的老者了。

    能和这些老一辈文人墨客相交的名伎,自然不会太年轻了。

    看来宋徽宗原来喜欢年长一些的熟妇……

    “怎么?不方便吗?”自称是李师师的妇人笑着追问。

    “方便,自是方便。”武好古道,“待某从海州回京,便为李娘子写真。”

    他说着话心中却想:也不知道后世的故宫博物院里面会不会有北宋武大郎的名画《李师师写真集》存在?

    李师师嫣然一笑,轻声道:“大郎,奴便在镇安坊的青衣楼等着,可别叫奴等太久了。”

    武好古拱拱手,答道:“好,一言为定。”

 第五十九章 无房户林冲

    (全本小说网,HTTPS://。)

    天气已经渐渐迈进夏季,开封府街头行人穿得也更单薄了一些。(全本小说网,https://。)纱绢质地的褙子长衫随处可见。大宋不似隋唐,等级森严,什么样人穿什么样衣都有严格规定,而且就算有规定,到如今也未见得有人遵循。市街之上,放眼望去,一片花团锦簇。

    一行人骑着毛驴,沿着马行街一路行来,直向城北安远门方向。这一行人中当先的,正是武好古武大郎。他现在骑在毛驴上左顾右盼,很是有些得意的模样。身后跟着的,便是郭京、刘无忌两个弟兄,同样也是一副于有荣焉的模样,显然为能跟随武好古这个“大哥”而自豪。

    武好古现在正在准备东行,一连几日都在潘楼街市上大肆收购书画作品,还托潘巧莲走了几家金银绢帛交引铺的质库,差不多收齐了价值两万缗的书画。

    两万缗钱如果用来买名画,顶天就是几纸而已。可是要用来购买品质普通的书画,足足买了数百幅之多。武家的书画斋里面本也存着上万缗的普通货色,也都给武好古搜罗起来,装了十几个大樟木箱子。

    而武好古手头的资金,除了给了武诚之四万多缗,叫他赎回画斋和抵押的名画之后,也就只余下了两万多缗(因为《朝元仙仗图》和《护法善神图》没有退还,所以武好古有钱赎回画斋),另外还有一些缗钱属于武好古、郭京、傅和尚共有。差不多也就只能入这点货了,毕竟做买卖总要留点流动资金的。

    至于武好古的三个兄弟,他们虽然也都有一万几千缗的老本,但是武好古知道他们都各有用处。郭京、刘无忌和傅和尚三人,可都还没在开封府买房成家呢。

    所以武好古便没叫他们拿本钱出来入股。

    一行人转眼就出了安远门,又到了著名的州北瓦子附近,当先的武好古环顾了一下左右,又看了一眼周遭密密麻麻的低矮房屋,才笑道:“三哥,你说得那几个好汉子便住在左近吧?且和我说说。”

    原来武好古今日是来寻保镖护卫的,这事儿寻起来有点麻烦。因为眼下这大宋朝是没有镖局这一行的,买卖行里面的大商户,比如潘家金银绢帛交引铺这样的,都养着自家的护卫。而如武好古这等级别的商人,则是临时雇佣护卫。

    当然了,雇佣护卫也是有讲究的。开封府的泼皮闲汉是没人雇的,这波人也就是在开封府城里面横一点,出了城啥都不是了。

    而开封府中最好的护卫,则都出自大宋王朝的禁军。也不是随便寻个禁军兵士就能保镖的,大部分禁军兵士兼职都是“卖艺不卖命”的。只有极少数有真功夫傍身的,才能去干保镖。

    “大郎,洒家这次雇的都是好手,”郭京颇为得意地说,“领头的是洒家的世伯,捧日军的枪棒教头林万成,他和他的长子小林教头林冲……”

    “谁?”武好古突然听见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忍不住就打断道,“豹子头林冲?”

    “啊,原来大郎认得林冲啊。”

    怎么回事?怎么跑《水浒传》里去了?

    还是历史上真有其人?

    武好古不大确定,又问:“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么?”

    “八十万?”郭京嗤的一笑,“大郎说甚呢?大宋哪儿有八十万恁般多的禁军?而且……也没甚么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差遣啊?”

    跟着的刘无忌插话道:“教头就是个杂品,比寻常的军汉赤佬强不了多少。

    在城北厢,这等人都落魄的很!”

    林冲落魄吗?

    武好古知道《水浒传》里那位林冲过得还算不错,在开封府有独栋带院子的住宅,家里还美妻张娘子,还能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