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367章

天下豪商-第367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场的四个正言、御史,还有一些御史台的胥吏、台卒脸色都白了。

    “你,你,你……你胡说!”任伯雨猛地站了起来,“遗诏在哪里?在哪里?”

    章援两手一摊,“不知道!不在我们父子手中……要不然简王现在就是天子了。”

    “不知道就是没有!”任伯雨道,“根本没有遗诏,也没有先帝的遗命!”

    “遗诏是有的,遗命也是有的……”章援笑道,“你们不相信可以去查啊。当日带兵封锁禁宫的是潘孝庵,在内宫指挥宦官软禁朱太妃和刘皇后的是庞宽。他们现在都还在呢,朱太妃和刘皇后也在,你们可以去问啊。”

    封锁禁宫,还软禁皇后和太妃……这事儿要是真的,那就肯定是有人在谋朝篡位了,而且已经大功告成!

    此时在御史台大堂上的人心里面都有数了,他们很可能知道了一个不该知道的秘密!

    不该知道的,他们都知道了。那不该说的,是不是要说出去呢?

    御史台的公堂之内,一片死寂,所有的人都摒住了呼吸,一言不发。

    每个人都在心里盘算着对策。章援捅了个大马蜂窝,大家伙却都得跟着吃瓜落……杀头什么的兴许不至于,但是贬去海州肯定挡不住,多半就是去儋州了,搞不好还会被发配去沙门岛!

    这可怎么办啊!

    也不知过了多久,任伯雨嗯咳了一声,打破了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投了过去,只见他从公案后面绕了出来,走到了旁边负责记录的书吏跟前,拿起写满了文字的纸张。

    “这上面都是一派胡言!”说着话,任伯雨就把纸张放到火烛上点燃,烧成了灰烬。

    “对,对,对!都是一派胡言!”右正言陈瓘也反应了过来。虽然这位陈青天在历史上有清廉和不畏强权的美名,但是陈青天敢于弹劾的都是奸臣,这回遇上了个谋朝篡位的官家那可就没辙了……世上哪有言官弹劾官家的道理?弹劾官家是造反,造反是要杀头的!

    所以章援的那番交代是不能上报的,就算要上报,也只能暗入文字,决不能走公开的程序去上报。

    “既然是一派胡言,”任伯雨沉声道,“那么谁也不许到外面去乱说!”

    这话是说给在场的御史台的书吏和台卒听的!

    “我等知晓!”

    “我等打死也不敢说出去的……”

    书吏和台卒们纷纷应着,心里面却都在盘算跑路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自家也不是东华门外唱名的好汉,要不赶紧跑路,就要被杀人灭口了!

    “把……把章援带下去好生看管吧。”任伯雨也没心思再审了,章援都交代了,还审个屁啊!而且人家敢知无不言,你们几个青天敢向上面报告吗?

    章援被人带走了,堂上的书吏台卒也呼啦啦作鸟兽散了,就剩下了左正言任伯雨、右正言陈瓘、殿中侍御史陈师锡和侍御史陈次升四人相对无语。

    “德翁,”过了半晌,右正言陈瓘才打破沉默,“我们该怎么办?”

    “当然是继续弹劾奸佞了!”

    任伯雨眯着眼睛,已经有了决断,“事到如今,我等也是有进无退。章援今日所言之事皆是胡言,自不可上奏……而纪忆此贼,亦是狡诈奸猾,同章援勾结欲陷我等于不忠不义,将来有的是机会穷治其罪。”

    将来有的是机会治纪忆的罪……也就是说暂且只能放过这个小人了!

    “那章惇谋反之罪该怎么办?”

    “只能继续弹劾,”任伯雨咬着牙,“弹章我来写!”

    陈瓘问:“那元符三年元月十三日清晨的事情……”

    “不提!”任伯雨道,“就当章援和纪忆都没说,我们也不知道。”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想不了了之,就只能这样慢慢来,等官家不穷治章惇之罪了,我等再请郡吧。”

    还是任青天经验老道!他们现在是不能马上收手的,要不然赵佶立即就会意识到这几个多管闲事的谏臣言官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情——杀人灭口什么的可就要来了!

    大宋的不杀士大夫是不能明杀,暗杀什么的,可不好说啊……

    所以四个正直敢言的青天就只能不拿证据干咬章惇——反正御史谏官可以风闻言事,就算说的没道理,也不会治罪。

    而且他们四个都是高级言官,官阶都够请郡外放了。等到官家不治章惇的大罪时(没有证据自然不能治罪了),他们四个就能借口外任,离开开封府这个是非之地。到了外郡就比较安全了,因为大宋的特务机关只有一个皇城司。在外郡要暗杀一个知州、知军是很困难的。

    ……

    翌日,午时,御史中丞赵挺之心事重重的来到御史台,也没心思处理公务,只是将张克公唤到了自己的都堂之内,想问问审问章援、纪忆的情况。结果张克公一进门,就告诉了赵大中丞一个做梦都没预料到的情况。

    御史台里面好像闹起瘟疫了!

    “瘟……瘟疫?”赵挺之愣愣地看着张克公,“介仲,你在说甚?”

    “就是瘟疫啊!”张克公苦苦一笑,“下官也是今天上午才知道的,今天御史台里面有一个书吏、八个台卒告了病假,陈师锡和陈次升也病倒了……一下子病倒了十一人,肯定是闹了疫病了!”

    怎么会有这种事情?赵挺之也有点摸不着头脑了,“找郎中去看了吗?”

    “已经安排了,”张克公道,“厨房也叫人去清扫了,水井也封了,饮水都叫人送来。”

    “哦,”赵挺之点点头,“那章援和纪忆审得怎么样了?”

    “下官不知。”

    “不知?”

    “昨天审问的时候,他们不让下官靠近听审。”

    赵挺之一笑,“那你不会去打听?总有在旁听用的台卒和胥吏吧?”

    “可是他们都病倒了……”

    “都……病倒了?”赵挺之瞪大了眼珠子,心说:难道疫病是从章援和纪忆他们身上传出来的?

    “章援和纪忆二人有没有得病?”

    张克公点点头:“好像也病了,他们不肯吃东西,水也不喝……还口口声声说要见中丞您。”

 第530章 没有最奸,只有更奸 八

    (全本小说网,HTTPS://。)

    得了疫病,还要见本官……章援和纪忆按的是什么心啊?赵挺之闻言眉头大皱,章惇、章援现在还是阴谋造反的嫌疑人啊!作为新党大佬,自家避嫌都来不及呢!

    赵挺之哼了一声:“任伯雨和陈瓘呢?他们没有得病啊,今天上朝的时候我还见着他们了!他们怎么不来御史台啊?他们不是在咬章惇谋反吗,你赶紧去门下省叫他们过来!

    你去和他们说,章援和纪忆都在御史台狱染上了疫病,要他们快点过来!要不然他们说不定就病死了!”

    御史中丞发了话,张克公这个御史台的“临时工”只能跑断腿了。全本小说网;HTTPS://。m;到了门下省,将御史台发生疫病和章援、纪忆“染病”的消息报了上去,倒是很快见到了还没有病倒的任伯雨。

    任伯雨刚刚写完了一篇弹劾章惇谋反的雄文,正在检查错别字的时候,得到了御史台发生瘟疫的报告——他当然知道这个“瘟疫”是从哪儿传出来的!不过他也不敢点破,只得吩咐属下将自己写好的弹章抄送中书门下后再通过御药院立即上奏给官家。然后就煞有介事的去见了张克公。

    “疫病?竟有此事?”任伯雨听了张克公的报告,显得非常震惊,“可叫郎中去看过了?”

    “已经叫郎中看了,郎中也吃不大准。”张克公道,“正言,您还是赶紧过去看看吧,要是去晚了,他们二人有个闪失,可如何是好?”

    任伯雨不置可否,“介仲,昨天章援写的血书可递上去了?”

    “一早就递上去了,”张克公说,“最晚明天官家就会看到了……”

    任伯雨又问:“那么章援、纪忆在御史台染病和御史台发生瘟疫的事情可报给官家了?”

    “还不曾上报。”张克公道,“此事得先报告给赵中丞,由他决定是否上报。”

    “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不上报!御史台是国家重地,怎么可以掉以轻心?”

    任伯雨顿了顿,又正色道:“本官既然受命彻查章惇谋逆之案,自然不能让章援、纪忆二人病死在御史台。

    这样吧,既然御史台狱中正闹瘟疫,那本官就做主将章援、纪忆二人暂时开释,改在纪忆家中软禁,由御史台派人看守,再派良医前去会诊。”

    什么?放他们回家?张克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任伯雨真的是元佑奸党吗?怎么提出的办法听着仿佛是熙宁忠党呢?

    “本官这就移牒御史台,让御史台狱暂时释放此二人。”任伯雨道摸着胡子道,“至于御史台的瘟疫,你去和赵中丞说,万万不可隐瞒,必须立即上报官家!”

    张克公问:“那您还去御史台吗?”

    “当然不去了!”任伯雨道,“本官是正言,需要时常面君进谏的,万一让疫病经由本官传给官家,那可如何是好?”

    他当然不会再去见章援那个“大病毒”了,之前不知道章惇谋反案的内幕才被坑的,现在他知道了内幕,自然是一辈子都不想再见章援了……

    ……

    官家赵佶这个时候正陪着自己守寡的嫂子在游延福宫——当然是那位符合人伦的嫂子刘皇后了!

    赵佶可是孝子啊!向太后在的时候,他孝顺太后,现在太后走了,那就是长嫂如母,所以他就一头扎进“小妈妈”刘皇后的怀抱中去了……

    武好古和杜文玉也在延福宫,武好古在替赵佶亲爱的嫂子刘皇后画油画——赵佶已经给刘皇后画过了,不过刘皇后还想得到一幅武好古亲笔的油画,毕竟武好古才是画中第一人啊!

    所以武好古和他的好学生杜文玉就给招进了延福宫,现在正合作在给穿着太后朝服的刘皇后画标准像。

    还别说,这个刘皇后还是很有本钱的,要脸蛋有脸蛋,要身材又身材,而且还有一种居上位的气质,一看就是个红颜祸水。也难怪赵佶对她着迷了,看来以后不能提出反对她当太后的意见了!

    要不然,坏话传到未来的刘太后耳朵里,那可就真的要倒大霉了……

    另外,自家还得给刘太后备上一份厚礼,好好巴结她一下……呃,不是巴结,而是表达自家对太后的敬爱!

    正在武好古琢磨刘太后喜欢什么宝贝的时候,原本是刘太后的心腹,眼下给派了勾当御药院差遣的郝随郝大官一路小跑着就走来了,手里还捧着一个木匣子。

    “郝随,你怎地来了?”赵佶本来是站在武好古身后,在看武好古用铅笔给刘太后画素描的(因为刘太后不可能给武好古画太长时间,所以他必须先画铅笔素描,然后再画油画),而郝随就是迎着他的面走来的,所以就看见他了。

    “回禀陛下,”郝随行了一礼,“章援的刺血上书到了。”

    “又是刺血上书?”赵佶一皱眉头,上回吕本知的刺血上书就伴随着好大的风波,现在怎么又来一份?

    “怎地现在送来了?”赵佶言语中略有不快。现在是他陪嫂子的时候,章援的血书有哄嫂子开心重要吗?

    “奴婢还得到个消息,”郝随连忙报告,“说是御史台闹起了瘟疫。”

    “御史台闹瘟疫了?”赵佶愣了又愣,“怎么回事?让御医去瞧了吗?”

    郝随道:“陛下,奴婢也不大清楚,只听说已经有十几个御史、台卒和胥吏病倒了,章援和纪忆也染病了。”

    “还有这种事情?”赵佶摇了摇头,“那个血书你给朕念一念吧。”

    “喏。”

    郝随答应了一声,就从木匣子里取出了两份奏章。

    “怎地还有一份?”赵佶眼尖,已经看见了,“还有一份是纪忆的血书吗?”

    “回禀陛下,还有一份是任伯雨弹劾章惇的奏章,是露章弹劾,也送到御药院了,所以奴婢就一起带来了。”

    “任伯雨的奏章走了御药院?”赵佶一愣。

    官员正规的上奏渠道是进奏院和银台司,其中银台司属于门下省管辖,责任是掌管天下奏状案牍,进奏院从外郡拿来当奏状,也应该送进银台司的。

    而御药院则是一个非正式的上奏渠道,一般暗入文字才走御药院。而任伯雨的奏章明明是露章,已经抄送中书门下了,不是暗入啊。

    “那就先念一念任伯雨的弹章吧。”赵佶皱眉道。

    “喏。”

    郝随应了一声,就先拿出了任伯雨的弹章,念了起来。任伯雨的文章当然是好的,虽然不敢把章惇造反的铁证写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