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361章

天下豪商-第361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公作美,一场及时降下的雷雨稍稍驱散了笼罩开封府多日的酷暑。

    雨下得很大,持续的时间却不长,但还是让狭窄拥挤的开封府城内出现了多处积水。本来就坑坑洼洼的开封府的大街小巷上到处都是水坑,不过即便有些水坑,雨后的开封府街头依旧是车水马龙。

    已过午时,在政事堂公厅里面议论了一番政务之后,韩忠彦和曾布等宰执重臣纷纷起身,走进了公厅旁边的一间厢房。

    桌上,已摆好了午餐,非常简单,米饭,包子,外加几个荤素小菜。

    今天在政事堂里面面议事的宰执一共六人,分别是韩忠彦、曾布、范纯礼、许将、李清臣和温益。其中旧党方面只有两人,而新党则有四人之多。

    在“建中靖国”的年号后面,看来还是藏着宋徽宗想要继承父兄之余烈的雄心壮志。

    不过在宰执人数上占优的新党,因为内部的分裂,最近还是在争政中处于下风。不仅折损了吕嘉问这样的大将,而且还在“御前骑士”和“试行府兵”等两场涉及军国重事的斗争中败北——在今天的崇政殿问对上,赵佶同意了范纯礼的上奏,将御前骑士的“最终人数”定为了1000家,同时又拨付下了足够购买30万亩土地的钱帛交给沧州州衙和界河市舶司。

    另外,在负责试行府兵的三个主要官员中,旧党占了两人,分别是权知京兆府李格非和权发遣蓝田县武好文。而新党只有纪忆一人入选。

    由于新党一直以来都以富国强兵之道取信君王的,所以在“骑士”和“府兵”两个战场接连失手,让新党的首领曾布感到非常忧心。如果旧党能够解决富国强兵的问题,那么新党还有什么用呢?

    更让他感到忧心的则是新党内部的分裂。和旧党内部一团和气不同,新党内部的斗争一直以来就很激烈,在王安石活着的时候就分成了几个派系。到了现在更是山头林立,几个大佬人人都盯着政事堂里的宰执宝座。

    而曾布利用章惇倒台,顺手将亲近章惇的蔡京、蔡卞、张商英、蹇序辰等人都打下去的做法,又进一步激化了新党内部的矛盾。而蔡京最近的冒头,又等于让失势的“章惇一系”有了新的龙头……

    有些内外交困的曾布在自己转用案几后坐下,正准备胡乱用些吃食,却发现在一旁摆放着一卷纸张。

    他眉头一拧,便拿起来打开,入眼却是一列加粗加黑的大字:文曲星旬报。在这四个字下面,还有几行小字,写的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应该是一副对联,还颇为工整。对联的右侧上有日期,建中靖国元年,六月十一,大暑。

    曾布看罢,顿时冷笑了一声。

    “子宣,笑甚?”

    说话的是喜欢幸灾乐祸的温益,他虽然是新党,但是色彩并不浓,还是赵佶本人的走狗,所以在政事堂中是个和稀泥的角色。

    曾布把手中的报纸扬了扬,“武好古还真是会来事,前些日子州北大营纵火案的嫌疑还没有洗脱,而今又弄出这劳什子文曲星旬报……也不知怎么摆到政事堂来了!”

    温益闻听,笑了起来,“这一份是《文曲星旬报》的创刊号,开封府的大街上到处都有人在发送,我上朝的时候正好碰上个送报纸的,就要了几份,给各位吃饭的时候看着解闷。”

    原来是温益拿来的!

    曾布眉头又是一皱,他知道这个温益还有那个蔡京和武好古的关系都不错——这两个家伙一点没有新党一致对外的觉悟!

    不过曾布也不好说什么,人将现在也是副相了,而且还是官家的心腹。

    另外,赵挺之早就和曾布说过《文曲星》易主的事情了……现在《文曲星》的主人是开封布衣赵小乙,那可是比王法还大的存在。而且还让人无从下手整治,如果这个《文曲星》公然挂在赵佶名下,那么内侍省、入内nei侍省、翰林院(不是翰林学士院)这些个衙门,总有一个能管得了的。

    可是人家是赵小乙……虽然人人知道赵小乙就是赵佶,但是只要赵佶不在朝堂上承认,这事儿就不好办。

    所以曾布说归说,说完了还是展开报纸看了起来,连吃饭的顾不上了。

    “咦?”

    曾布的脸色突然一变,目光却凝固住了。

    此时,他正在翻看第二页上的内容,确是一篇关于州北大营火灾的访谈文章!

    文章用市井的言语和问答的形式,描述了州北大营火灾发生的过程。包括之前的太府寺胥吏的恐吓和刁难,事发时双方的搏斗过程,大营后门被突破的过程,大火燃起的过程和救火的过程,还有吕本知被捉的经过。

    文字虽然粗鄙,但是所叙述的事件过程却非常详尽!而且,接受所谓《文曲星旬报》的“记录人”访谈的似乎还不止一人,而是有十数人之多,都是实名,都是居住在州北军营中的老者。

    他们所口述的事件过程虽然是一个个碎片,但是拼接起来,整个事件便一目了然——就是拆迁不成动起了武,动武过程中引发了火灾……虽然不是故意纵火,但是责任无疑是吕嘉问父子的!

    另外,在这篇访谈中,还叙说了一个背着八旬老父从燃烧的房屋阁楼中跳窗逃生,摔断右腿的孝子周大……这位周大和他的父亲周老汉因为房舍被烧,无家可归,一度在州北瓦子讨饭,直到不久前万家地产接手了州北军营,才把他们接到共和楼旁的那栋三层筒子楼居住,还给周大安排了一个在共和楼看门的差事糊口。

    在访谈中,周大的父亲周老汉还哭诉自家的“救父的孝子乏人问”,四十好几了因为没有房子没有钱,连老婆都娶不到,真是太可怜了,如果不是武大官人仁义,自家父子俩就要冻饿而死了!

    而在这篇访谈之后,“记录人”还对接手州北大营拆迁工作的万家行大掌柜屈华杰和总都料黄树生(黄五郎)进行了访谈。同样是问答的形式和粗鄙的语言,屈华杰和黄树生分别介绍了“州北军营拆迁”的补偿方案,以及该项目的施工安排。

    和之前太府寺的办法不一样,万家行承认了州北军营中居民拥有的“永久居住权”,并且愿意以“原拆原建”的产权房屋进行补偿。

    也就是说,居住在那里的居民,只要愿意暂时搬出,在项目建设完成之后,都可以得到至少一室户的“筒子楼”。而且是免费,并且拥有产权的!

    考虑到州北军营的地段(比万家地产之前做的封丘门项目要好的多),“一室户”的价值至少也要1500缗!对于开封府的平民百姓而言,这也是一笔巨款了。

    而且万家地产可不是拿出一套两套来补偿,而是一口气拿出两百多套,有“一室户”,也有更贵的“两室户”,总共的花费恐怕不少于五十万缗!

    根据黄五郎的介绍,州北军营的土地在安置完了原本的居民之后,最多还能建造200个单位的“二室户”筒子楼和60个铺面。其中200套“二室户”将会无偿交付给殿前司,剩下的60个铺面将由万家行公开发售,以抵偿建设费用,预计整个项目做完之后,会有几万缗的收益。

    很显然,这两篇访谈根本就是居心叵测!一方面要抹黑已故的孝子吕本知,还要洗刷武好古这个幕后黑手;一方面还要用一套让刁民受益的拆迁方案,为武好古这个奸商涂脂抹粉!

    可以想象开封府内那些没房子住的刁民,看到这两篇访谈后,一定会挑起大拇哥夸武好古仁义的。

    即便是国子监里面的生员,恐怕也会改变对“州北军营大火”和武好古这个奸商的看法……

    “还是万家行会做生意啊!”

    在这间专供宰执们用餐的厢房内,还有别人在看这两篇访谈,不知道谁感慨了一声。

    曾布蓦地清醒,拿起报纸,猛地站起身就往外走。

    “子宣,这饭还没吃呢你就要走?”也不知道是谁又嚷了起来。

    “我要出去走走,下午就告假了。”

    “可是还有不少……”

    不等那人说完,曾布已经匆匆出了厢房。随后刚刚拜了门下侍郎的李清臣也站起身,冲韩忠彦点点头:“师朴,我去看看曾子宣。”

    他是韩忠彦的妹夫,不过却是新党的大将,和二苏兄弟是死对头。刚才他也在看《文曲星旬报》上的访谈,当然知道这两篇访谈可是很不简单的!

    所以他必须要去和曾布、安焘、赵挺之这几个新党的核心大将商量应对之策了。

    而与此同时,韩忠彦和范纯礼的脸色却同样不大好看。因为他们也刚刚看完了《文曲星旬报》上的访谈!虽然他们不是新党,和州北军营的这个烂摊子没有关系,但是他们两人还是发现了问题……很严重的问题!

 第522章 话语权 完

    (全本小说网,HTTPS://。)

    今天是改版后的《文曲星旬报》发行的第一天!在这一天不止温益,还有许多人也都看到了这份报纸。(全本小说网,https://。)

    当曾布、李清臣急急忙忙去找同党研究这份报纸的时候。武好古正和不久前才从海州返回的西门青一块儿在丰乐楼里吃饭。

    两人都做了书生打扮,没有带随从,也没有要单间,就坐在丰乐中楼的底层大堂里面。

    此时正是饭点儿,大堂内坐满了客人。

    看穿戴打扮,多数都是有点身家的士子和商人,其中不乏一些武好古早年在潘楼街的熟人在座。

    不过武好古今天是“微服”出门,只是寻了个角落里的桌子,没有和他们去打招呼。只是静静的看着、听着。

    他和西门青主要是来探查《文曲星旬报》发行首日的状况的。和之前的《花魁》画册和《文曲星杂志》不同的时。《文曲星旬报》是一份报纸,走的是大众化路线,是给最广大的识字民众们看的。所以它的创刊号不是用来发卖的,而是用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白送模式,免费在开封府城内派送。等到《文曲星旬报》的第二期,才会正是开始发卖,定价也很便宜,10文钱一份。

    包括丰乐楼在内的开封各大正店和脚楼,还有各处青楼瓦肆,都收到了文曲星报社白送的《文曲星旬报》,另外还临时雇佣了不少开封府的闲汉上街派送。根据计划,在六月十一日这天,文曲星报社将会派送出去超过20万份《文曲星旬报》!绝对可以保证每一个识字的开封府城市民人手一份。

    而这一份《文曲星旬报》只有薄薄的三张纸,因为纸张质量不好,所以只印了一面,也就是只有三页纸的内容。

    第一页上印了“天下大事”,其实就是不大新的新闻。比如界河商市的最新情况,海州天涯小镇试行“君子之约”的情况,京兆府蓝田县将试行府兵制等等的,都不是限制级的消息,是可以公开的。

    第二页上则是两篇访谈,就是写州北军营大火和州北军营拆迁。

    第三页则是商业版,都是各种和商业有关的消息,譬如海州、界河商市的各种大宗商品的参考价,界河商市、海州天涯小镇商铺招商的消息,还有就是在界河商市开业的商行高薪聘请匠人的消息……

    至于花招儿,暂时还没有登上《文曲星旬报》的计划。

    而这20万份报纸。一共60万张,可以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印出来,则是陈留的花魁行刻印工厂这两年不断提升产能的结果。

    根据计划,《文曲星旬报》每10天就要发行一期,每期至少要印30万张!再加上一月一期的《花魁》画册和《文曲星》杂志。这间刻印工厂的繁忙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除了刻印之外,文章自然也是要人写的。除了赵明诚和侯仲良两个主笔之外,武好古又让自己的文案赵佳仁加入了《文曲星旬报》出任总主笔。

    此外,为了让《文曲星旬报》的文章通俗易懂,武好古还请白飞飞出面去请了几个撰写杂剧剧本的落魄文人来报社充当所谓的“记录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出了两篇访谈——访谈的内容当然是真实的,是在采访和记录的基础上写出来的。

    而这个“访谈州北军营”的点子,则是蔡京给武好古出的!把矛头指向御史台,去质疑吕本知之死那是要惹众怒的,也不需要去和国子监里面那些生员对喷——清流物议嘛,你越喷他们越来劲儿,早晚用唾沫星子淹死你!

    所以蔡京的办法就是“摆事实而不辩论”,公道自在人心!

    武好古只要行事仁义,国子监里那读圣贤书的士子是不会一直无理取闹的。

    另外,蔡京还建议武好古在国子监的太学生身上多撒点钱。请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