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325章

天下豪商-第325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老皇帝的去世留给耶律延禧的是一个分崩离析的朝廷——因为昭怀太子遇害留下的裂痕,需要耶律延禧花费很大的精力去弥补。

    而在整顿内部的过程中,辽国几乎不可能同时进行和阻卜克烈部的战争。

    可是在没有抓获磨古斯的前提下结束对克烈部的战争,就等于向阻卜草原上所有的部落宣告:大辽战败了,被克烈部王汗磨古斯打败了!

    这将为克烈部和磨古斯赢得难以想象的威望,足以让草原上所有的阻卜汉子都把磨古斯视为他们共同的王汗!

    阻卜各部落,将会统一在磨古斯的十字战旗(克烈部信奉的是景教)之下……

    幸好,这样噩梦一般的局面,因为磨古斯的死亡,暂时没有出现。

    仅仅是暂时没有出现……

    危机并没有完全解除。因为从镇州城(可敦城,大约就是蒙古高原的中心,后世蒙古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附近)返回的耶律斡特剌报告,磨古斯的儿子忽儿札忽思已经继承了克烈部王汗的地位,虽然暂时由其母亲摄政,但是草原上的雏鹰终究会长大,克烈部的勇士将会在他的率领下再一次高举起十字战旗!

    与此同时,在大辽的东方,生女直完颜部节度使完颜盈歌的崛起也不可阻挡,从七年前开始,就以“为辽通鹰路”为名,大肆攻击吞并混同江流域的生女直部落(完颜部的根据地在后世哈尔滨市一带,距离辽国的宁江州很近,而在完颜部以北、以东和东南都是可以吞并的生女直部落),七年征战下来,完颜部的地盘和人口,不知道扩张了多少倍了。

    大辽的太祖皇帝曾经就对女直部的战斗力非常看重,称之为“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而现在的女直完颜部,大概已经满万了吧?

    另一个让人担心的对手,则是东南方的高丽国。高丽国曾经也是一个很难对付的海东强国,大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之降伏,而如今这个国家又在蠢蠢欲动了,真是叫人头疼啊。

    而最叫人头疼的,无疑还是南方的大宋!

    大宋和西夏的战争,现在看起来已经基本结束了——只要小梁太后一日不死,夏主乾顺就不敢有所异动。而且这个乾顺和耶律延禧刚刚过世的祖父一样,也是个大宋文化的仰慕者……他居然打算改元贞观!

    乾顺这家伙到底当自己是嵬名乾顺还是李乾顺?怎么用起李世民的贞观年号了?而且这厮不仅年号用了贞观,连学问也要用汉学,还打算在兴庆府开设“国学”,仿效大宋的国子监,教党项的王族贵族子弟学“五经”。

    西夏有了这样的国王,估计是一辈子都不会和大宋开战了……而大宋没有了西夏的牵制,就能在南面虎视眈眈,等着大辽和阻卜、女直、高丽打起来后也一起扑上来吧?

    想到眼下四面受敌,内部也不稳定,刚刚即位的大辽皇帝耶律延禧就是一声长叹。

    皇帝……真是不容易当啊!

    “陛下!奉先和保先已经到了!”

    一个温婉的女声在耶律延禧耳边,他抬头一看,是妻子萧夺里懒从牙帐外面走进来了。夺里懒并不是什么绝色美女,不过却是和延禧共患难的妻子。大安三年(1088年)就嫁给了延禧,陪伴着他战战兢兢过了13年,现在终于熬出头了,只可惜一直没有为延禧生下一儿半女。现在延禧的四个儿子,都是侧妃所生。

    不过夺里懒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从她的两个兄弟(萧奉先、萧保先)和一个妹妹(延禧的侧妃萧贵哥)的尊荣地位就可见一般了。

    “叫奉先、保先一块儿进来。”耶律延禧吩咐道。

    辽国的宫帐当然不能和大宋的皇宫相比,萧奉先、萧保先两兄弟就在外头立着,听到妹夫的声音也不等侍卫传召,自己一撩帘子就进去参拜了。

    “免礼。”耶律延禧冲两兄弟还有妻子夺里懒招了招手,“上前说话。”

    三人凑了上去,到了耶律延禧的案几前盘腿坐了下来。

    “保先,一路幸苦了。”耶律延禧先对萧保先说,“南面怎么样?他们的官家比上一个如何?”

    萧保先原来是从开封府马不停蹄一路赶来的。

    “强多了。”

    什么?

    耶律延禧吓了一跳,前面一个已经很厉害了,这一个怎么可能更厉害?

    “强在哪里?”

    “哪里都强,”萧保先说,“文采、武艺、相貌、身体……”

    “等等,你说武艺?这个大宋官家会武艺?”皇后夺里懒突然插话问。

    听着都新鲜……大宋官家不都是那种走路要人扶,走几步就要喘大气的主儿吗?

    “会啊!”萧保先道,“在琼林苑赐宴的时候,大宋的官家还亲自下场射箭,九斗的步弓,百步之外三箭全中(中靶,不是中靶心)。”

    “开九斗的步弓?”从中京(中京距离广平淀并不远)大定府赶来的奚王(奚王不是世袭王爵,而是一个职官,管理奚王府六部)萧奉先也是一愣,“那么厉害?你没看错吧?”

    “怎么会看错?”萧保先说,“这个宋主就是特别厉害,在开封府有人把他比成唐太宗。”

    “天可汗啊!”萧夺里懒吸了口凉气,“那我大辽岂不是很危险?”

    “哦,妹子,”萧保先笑了笑,“其实宋人对唐太宗的评价并不太高,认为只是文采武艺上佳的中庸之主……是不如宋太宗的。”

    “这是谁说的?”

    “欧阳修。”

    萧夺里懒对丈夫说:“这个人一定是个奸臣!”

    “他是名相。”

    “那么糊涂都可以当名相?”

    听了妻子的话,耶律延禧苦笑着摇头,他的夺里懒和萧贵哥两姐妹什么都好,就是有点迷糊……

    “那这个不如宋太宗的小唐太宗对我大辽如何?”

    萧保先笑着说:“眼下是要做兄弟的,将来却不好说。”

 第473章 房奴 一

    (全本小说网,HTTPS://。)

    眼下能做一段时间的兄弟也足够了!现在就是大辽最困难的时候,再过个十年八年,恢复了元气就不怕什么了。/全本小说网/https://。/

    “眼下不会有变故吧?”耶律延禧有些不确定地问。

    萧保先肯定地回答:“不会。”

    “何以见得?”

    萧保先说:“因为宋国君臣似乎都希望高丽和女直两败俱伤。”

    耶律延禧一愣,“宋人不是一直都想拉拢高丽与我为敌的吗?现在怎么想让高丽和女直俱伤?”

    在拉拢高丽的问题上,北宋朝廷中,无论新旧两党态度都是一样的,这次怎么想坑高丽人了?

    萧保先思索着说:“也许大宋想在高丽国兵败残破之后,再威逼其国被辽投宋,去做他们的藩属国吧?”

    萧奉先插嘴道:“怎么可能?宋国和高丽又不接壤,怎么可能在兵败之后还敢背我大辽?”

    “这也不好说……”萧保先道,“如今这位大宋官家仿佛想透过海上扩张大宋的势力。”

    “通过海上扩张?”萧奉先问,“莫非宋人想跨海征高丽?”

    “好像也不是,”萧保先摇摇头,“宋国的官家似乎是想通过传播儒学经义扩张势力。最近他就命令苏东坡和他的弟子在郁州岛上开设了一所云台书院,就是专为传播儒学培养博士的。”

    “还有这种路子?”萧奉先乐了,“看来宋国的新君有点异想天开啊!”

    “的确有点,”萧保先也笑道,“不过这样也好,就让宋人去传播他们的儒学吧。我们正好休养生息,等高丽人和女直人两败俱伤了,再把生女直诸部收拾一顿,我大辽便可有几十年高枕无忧的好日子了。”

    “好!”耶律延禧点了点头,“就依保先所议吧……先让高丽人和女直人去打,我们契丹就做个得利的渔翁。”

    “陛下圣明。”

    生女直和阻卜一样,对契丹人而言都是消灭不了的敌人,只能时不时收拾一顿。

    阻卜人太能跑了,镇州城(可敦城)往西就是无边无际的大草原,对于习惯游牧的阻卜人而言,在那些地方想要活好是不能的,但总归能活下去。

    而契丹人因为占据了靠近中原的肥美草原,又能得到来自燕云的手工业品和来自辽东的粮食,活得比较滋润,也就渐渐丧失了往苦寒之地游牧的能力——现在契丹部落通常是在漠南草原和燕云之间往来,去不了太苦的地方了。

    而且还有不少契丹贵族学汉人世家建堡坞,把游牧的部民变成了半耕半牧的定居之民,这便是头下军州的由来了。

    半耕半牧,习惯了舒适生活,还笃信佛教,养了40万个和尚尼姑的契丹人,当然不可能消灭跑起来就没踪影的阻卜人了。

    至于生活在东北(外东北)老林子里的女直人,则不是灭不灭的问题……女直人其实是辽宋国际贸易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把他们灭了,谁来提供毛皮、人参、药材、鹰鹞给辽国平衡对宋朝的贸易逆差?

    如果少了女直人的毛皮、人参、药材、鹰鹞,那么辽国的契丹贵族收受的贿赂,汉人大族的外贸收益,渤海右姓的粮食、铁器生意,就都不知道上哪儿去弄了。

    所以契丹人对女直人的态度一直很矛盾,他们早就知道“满万不可敌”(这是阿保机说的),可就是不能下手灭了女直……不仅不能灭,在和阻卜人打仗的那几年里,还得捏着鼻子授权完颜盈歌“通鹰路”,结果造成了完颜部做大。

    因此契丹对女直的打压只能点到为止,不能下手太恨,要不然自己也不好过。

    同样的道理其实也适用在对宋关系上面,虽然契丹贵族可以通过掠夺宋朝的河北、河东地区得到利益。但是宋辽一开战,辽国国内的贸易循环就会中断,汉人大族、渤海人、女直人都会失去利益。

    如果战争持久不决,无法用山林特产从渤海人那里换取粮食和手工业品的女直人恐怕就得闹起来了,失去经济利益和汉人大族、渤海右姓也会对辽朝离心离德。

    所以南下攻宋,对富裕起来的辽国来说,风险其实是大于收益的……

    ……

    开封府的春意,自然要比现在还是冰天雪地的北地草原来得早上许多。

    在汴梁左近四通八达的运河水系上,冰层早已开化,只是偶尔有一点残冰在河水当中翻卷沉浮,撞在西上的纲船之上,发出碎裂的“喀嚓”声音。

    现在虽然还是春水未生之时,但还是有不少贪图厚利的纲船千辛万苦地通过漕运而来,将南方的时鲜,海外的奇珍,辽东、高丽的毛皮药材,一船船的运了过来。

    在开封府城内各处的运河码头上,从半个月之前开始,就每日都有大量的闲汉聚集了。看见一条船过来就会使劲儿吆喝招呼一番,这些装满了货物行在水上都给人一种沉重感的纲船,对这些开封府的闲汉们而言,就是最容易的营生了,靠着给商家搬运卸货,卖点苦力,也能在这座天下首善之都中混一个有酒有肉——当然,前提是得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这座奇妙的城市真的好像是从21世纪穿越过来的,高收入和高房价并存,这两个项目,大约都是这个时代的全球冠军了。

    和后世生活在超级大都会中的人们一样,房子那是永远的热门话题。对于汴梁子们而言,有没有社会地位不看官身而看有没有进士功名——投胎投出来的,或是花钱买来的官儿,开封府满大街都是。而某人有没有钱,也不问一年能赚多少,而看有没有房,有几处房,有甚底模样的房。

    而娶妻、嫁女的首要因素,除了东华门外的皇榜,就是人见人爱的房子了。

    由于向太后在正月里面去世,所以往后的三个月又是国丧,《花魁》画册停刊,满开封的青楼艳妓也都在放长假。所以女伎花魁暂时淡出了视线,也不再是议论的焦点。

    取而代之的,则是“永远上涨”(如果历史不改变还有26年可以涨)的开封府房产。因为就在宣布“国丧”(不是一死就国丧,得正式宣布,间隔大约是2天)之前最后发行的《花魁》画册的特刊上,刊登出了“万家行”的“石库门”和“筒子楼”预售花招儿(广告)。

    一栋位于开封府内城,都亭驿原址上,两层带阁楼的一开间独门独户的石库门小院,提前一年预售的价格仅为两万缗,如果有正奏名进士功名,还可以享受九折和分期付两项优惠中的一项优惠。

    不过售价两万缗的房产还不足以让人眼热——毕竟这个要价和大部分开封府居民没关系了,不可能拿出来(其实能拿出来的人也很多啊),而且也不是人人都有正奏名进士功名,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