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248章

天下豪商-第248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章惇是大大的忠臣,赵煦绝不会怀疑的。可是章惇现在一大把年纪了,他的地位将来总会被旁人替代。如果枢密院一直在开封府控制着几百甚至上千个精兵,谁知道会不会出司马懿和杨坚?

    “陛下,枢密院兵学司虽然不可罢。”章惇在宫廷中是有耳目的,所以他知道赵煦在担心什么,也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但是开封府人多地狭,没有余地可供兵学司可用了。所以臣以为,应该将兵学司学堂设在大名府。”

    赵煦点点头,感到放心了,然后他又瞧了瞧枢密使曾布。曾布马上出班奏道:“陛下,臣也觉得开封府不适合练兵育将,开封府繁华太过,杀气太淡,养不出勇武之士。不过大名府也不合适,大名府一样是繁华大城,而且人文鼎盛,和开封府也差不多。”

    曾布说得似乎有理,赵煦又转头看向章惇。

    章惇道:“那就干脆把兵学司学堂摆到沧州去吧。”

    “沧州?和界河商市摆在一块儿?”赵煦问。

    章惇想了想,摇头道:“放在界河边上也不妥,太容易被辽人窥见,可以在清池县的浮阳河边寻一块儿官田建个军学之堂,不仅要有院舍、堡寨、库房,还应该有操场和马场……如此占地,也只有摆在空旷且距离开封府并不遥远的沧州了。”

    沧州,也就是界河商市所在的州,其实是很荒凉的。沧州北方靠近界河的地方也就是后世天津市的地盘,本来应该是好地方,但是因为辽国的原因一百多年来不敢发展。而沧州的南部则因为三易回河时间被淹了多次,自然也繁华不起来了,所以是个地广人稀的所在。

    章惇顿了顿,又道:“另外,兵学司学堂目前主要是教养西军小将,那是因为兵学司还没有摸索出练将之法。待到将来,兵学司亦可从开封选拔少年将种,善加养育,使之成为将来可用之将才。”

    赵煦想了想,也觉得妥当,颔首道:“便依了章卿之言。

    现在时候不早了,朕也有些累了,今日便到此吧。”

    赵煦这段时间的身体很不好,召对的时间也有些缩短,不到午时饭点,就早早宣布召对结束。殿中重臣便齐齐告退,赵煦犹豫了一下,又对章惇道:“章卿,你且留一步。”

    章惇依言停步,其他重臣照样离开。章惇站在殿中,等着赵煦说话。赵煦沉默了一会儿,才低声道:“西军将门能战的原因之一是养了私兵效用,现在开封府的不少勋贵都想学一学西军将门,借着界河商市的机会,养一点自己人。你怎么看?”

    “开封将门想要为国效力自然是好事。”章惇说。

    现在大宋朝廷中有新党旧党之争,军中也有西军将门和开封将门两个大山头。这一次朝廷设立枢密院兵学司则让开封将门非常紧张,担心朝廷要用西军将领统领开封和河北禁军。

    另外,开封将门的人都是耳目通灵之辈,自然知道朝廷已经在打北面的主意了。这个机会开封将门可不能错过!要不然将来还会有他们这位废物将门立足的地方吗?

    “且让他们试试看吧。”赵煦道,“朕也觉得开封将门中人,也并非都是腐朽不堪用。章卿推荐的张叔夜不就挺好的?还有王禀也不错,这一次跟随王厚出征青塘,多少也有些功劳。”

    王禀就是历史上那个困守太原250余天的北宋名将,他也是个将门的旁支,虽然生在开封府这么一个繁华地,但是也没有被磨去尚武精神,是开封将门子中公认的将种。

    “陛下所言极是,那就许他们在界河商市及周边养点人吧,不过数量不宜太多,免得尾大不掉。”章惇其实并不相信开封将门还有大振作的可能,不过他也不反对让开封将门介入界河商市。这些将门打仗是不行的,做生意却是内行。

    而且,把界河商市全交给武好古的人也是不妥的。加入其中的势力越多,商市才越容易被朝廷控制!

    赵煦点点头道:“界河商会不是说有33家股东吗?现在还没有满员吧?”

    章惇道:“陛下尚未颁旨,商市商会自然没有正式筹建。”

    “旨意很快就会颁下的。”赵煦早就决定要开商市了,自然不会那么快改变主意,“朕想让至少15家将门入股,朕自己也入一股,再加上武好古的一股,界河商市应该就能牢牢控制在朝廷手中了。”

    “陛下圣明。”

 第367章 高度自治

    (全本小说网,HTTPS://。)

    大宋元符二年十月下旬的一天,又是个雨雪过后的下午。全本小说网https://。就在这天上午,一个撷芳楼的小厮到访了武好古居住的梨花别院,送上了白飞飞的邀请信。所以午饭后,武好古就找了个借口离开了别院。

    他要去的地方是州桥瓦子旁边的安福巷,这是一条非常僻静的小巷子,距离撷芳楼并不太远,遥遥都可以望见撷芳楼高大气派的屋顶。

    小巷子非常幽静,下午临近黄昏的时候,大概是这条小巷子最安静的时候,巷子内只有武好古一人一骑。

    马蹄踏着铺着碎石的路面,发出清脆的“嗒嗒嗒”的声响,在小巷子内回荡。白飞飞的宅子就在小巷的深处,是一所不带院子的普通民居,是一座独栋的二层小楼。武好古到达的时候,房门紧闭,楼上的窗户也闭着,看上去非常安静。

    这已经不是武好古第一次来了,所以他没有去敲门,而是直接牵着马儿从两栋房屋之间穿了过去,到了白飞飞家的小楼后面。那里有一处稍稍开阔的空地,立着几根拴马柱,还有个石头马槽,马槽边上还有个水井。武好古把自己骑的一匹驽马系在了拴马住上,又从水井中打了桶水倒在马槽里面,然后就去拍白飞飞家的后门了。

    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听屋子里传来脚步声,紧跟着房门吱呀开了。从里面出来的正是白飞飞本人,还是素颜白衫,是比较厚实的那种,现在毕竟是冬天了。白飞飞手中提着个菜篮子,篮子里面还放了小半吊铜钱。

    “官人来的不巧,奴正要去买菜。”

    白飞飞称武好古为“官人”,仿佛她就是武好古的妻子一般。

    她和武好古是提前约好的幽会,所以都会前提过来买菜做饭,然后再伺候武好古沐浴就寝。不得不说,这是个很会伺候人的女人。和她在一起时,武好古有了一种“到家”的错觉。

    仿佛这种平淡安逸的生活才是真实的,而他现在整日奔忙的种种大事都是虚幻的。

    这小楼中还住在一个老妈子,白飞飞管她叫李嫂,应该是个佣人。不过白飞飞并不怎么支使她,通常是亲自伺候武好古这个“官人”。

    “一起吧。”武好古笑道,“我已经很久没有买过菜了。”

    “好吧。”白飞飞甜甜一笑,便很自然的挽着武好古向弯弯曲曲的小巷子走去。

    在去菜市场的路上,白飞飞笑着告诉武好古:“官人,今晚上会有客人过来。”

    武好古问:“客人?谁?”

    白飞飞道:“是张叔夜和李忠。”

    “他们?”武好古道,“就他们俩?”

    武好古本是让白飞飞约各方面的人物到撷芳楼一聚的,不想只来了张叔夜和李忠,因此有点失望。

    白飞飞笑道:“官人急个甚?你现在要做的是大事,岂是一次两次就能谈成的?”

    武好古笑了笑,没有和白飞飞多说。

    他现在能不急吗?大宋朝的那位官家还有几天好活?界河商市的事情必须在哲宗活着的时候敲定。要不然向太后怎么想的谁知道?而且等赵佶亲政也不好,因为北面那位耶律洪基也快寿终正寝了!

    耶律洪基一挂,耶律延禧一上台就得替他爸爸报仇,少不了一场腥风血雨,哪儿还有心思管界河商市?这商市要是开出来了,他也不会去封,要是没开出来……就慢慢拖着吧!

    所以在南北两个“昏君”驾崩之前,把界河商市敲定,把《清州之约》签下来是非常关键的。

    只要签了约,南北两朝就在界河商市的问题上形成了牵制,谁也不能单方面改变了。

    而且在签约之后,大宋的将门资本家和辽国的汉人豪强都会往界河商市大把砸钱,谁想要关闭这个商市,无疑就是挡人的财路,这可是相当于杀人父母的深仇大恨啊!

    正在和白飞飞一起逛菜场的武好古并不知道,批准《清州之约》的圣旨已经由翰林院起草完毕了。

    这也是张叔夜和李忠约武好古出来相会密谈的原因。

    界河商市的开设现在算是大局已定了,但是要怎么开好,让各方面都满意,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当然不容易了!

    这可是建立一座拥有20万居民,并且高度自治的贸易城市啊!

    开个草市都不能说容易,需要解决的方方面面的问题都一大堆,何况是一座20万居民的商业城市?

    而且,这座城市还是自治的!

    往大了说,这可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政权!

    可别说什么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啊,无能啊之类的风凉话。建立和领导一个政权那是恁般容易的?没有一个摸索和积累的过程,一上了就要得满分,可能吗?

    资产阶级不行,农民兄弟就行了?农民起义搞砸锅的次数太多了,通常在起义的时候声势浩大,到了要建立政权的时候就成了没头苍蝇,那还是在可以参考地主阶级政权的情况下仆街的。

    所以建立一个政权,特别是有别于现有政权模式的新式政权,是需要一个积累和摸索的过程。

    东方如此,西方也是这样。现在欧洲人的那些商业共和国和商业城市同盟也大都是各种软弱中,只有公元8世纪成立的威尼斯共和国稍微强大一点。而莱茵同盟、士瓦本同盟、汉萨同盟以及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这些后来者甚至连软弱的资格都没有,至于大美利坚,现在还没发现呢……由此可见,西方人的资本主义也有个由弱而强,不断积累的过程。

    不可能一开始就牛逼哄哄的,别说资本主义了,你就是走社会主义路线也一样,巴黎公社怎么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不照样仆街了。你为什么不和苏联一样强大?和苏联一样强大不就能吊打法国资产阶级和普鲁士军国主义了?而且就算是苏联,最后也搞砸了……

    可见,无论什么道路,都有一发展、积累和探索的过程。不可能一上来就尽善尽美,除非是一个主角光环笼罩下的政权。

    因此设立界河商市的意义之重大,真是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的。

    这可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次有机会进行政权建设的探索,而且还是在大宋朝廷支持下进行的。

    而且还可以获得至少20年安定发展的时间窗口。

    而且大宋王朝还会支持界河商市进行一定的军事准备,以应付将来可能的北伐。这简直就是给了一个温床让以武好古为首的大宋资产阶级发展壮大啊!

    作为这个政权最初的创立者之二,张叔夜和李忠此时并没有想到自己的历史地位,更没有想到他们正在亲手饲养一头浑身上下都留着肮脏东西,并且将会吞噬无数淳朴而不善良的人类的生命的怪兽。

    实际上,他们俩在赶往白飞飞的宅邸中和武好古会谈的途中,根本没想过资产阶级是多么可怕的一个东东,必须严加管束才行!

    一路上,他们都在商量应该在什么地方建立界河商市实行行会制的问题。宋朝当然是有行会的,没有行会哪来行首?高度自由的竞争,在这个时代的全世界都是不存在的。

    所以在宋朝做买卖,想进什么行业就进什么行业是不可能。因为要入行,就的得到行会的允许。

    至于例外当然也是存在的,比如武好古的共和行现在所从事的两大主业唱卖和画册(杂志)出版,在当下就是新兴行业,还谈不上行会限制。不过这种“自由进入”的局面很快就要发生变化了,因为开封府“唱卖行会”很快就要出现了,现在第二家唱卖行保利德行,第三家唱卖行真宝行,都已经陆续开办出来了。

    而开封府市易务最近也要求佳士得行、保利德行和真宝行牵头发起唱卖行会了。

    没错,官府其实是希望有行会的。因为有了行会,官府的管理就方便了。摊派、收税、和买,都可以让行会去办理,老爷们只要向行首发号施令就可以了。

    从某种角度而言,行会和行首制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治——宋朝的商业税收之所以比较高,其实就是建立在一定程度的自治和承包上的。

    这样的管理方法,自然也应该用在界河商市。

    如果各行各业都有了行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