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234章

天下豪商-第234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俏金娘的“妈妈”开口道:“萧大官人,哪阵风把您给吹来了?”

    萧大官人自然是萧保先了!他原本在楼下一个最好的位子坐着,等着听俏金娘唱曲儿。可是等人半天也不见俏金娘的人影,就在萧保先有点不耐烦的时候,俏金娘优美动听的歌声,却从小樊楼二楼的什么地方传出了。而所唱的歌词,似乎是一首四言绝句,做得非常工整,显然是出自名家之手。

    就在萧保先品味着诗句的时候,耳边不知道谁提了一句,说这首诗是苏东坡的新作,还说有一批东坡新作到了清州城……萧保先可是苏东坡的粉丝啊,这下他再也按耐不住了,马上就上了二楼,想要去见见俏金娘,顺便问问她有没有别的东坡新作。

    萧保先上了二楼,循着歌声就到了武好古所在的包间之外,房门敞开着,但是金妈妈却守在门外,挡住了萧保先。

    “哦,我是在楼下听见金娘子的歌声……这歌词是谁做的?”

    “是东坡先生。”金妈妈笑着说,“今日有个俏金娘的知己从开封府过来,还带来了东坡先生的新作。”

    “那知己是……”

    这时包间里面的歌声忽然停住了,然后就听见俏金娘的声音传来:“既有佳客,便请入内相见吧。”

    萧保先闻言,就迈步走进了包间,然后就看见一个俏金娘正和一个约莫二十出头的青年文士对面而坐,两人中间的一张方桌子上摆了些酒菜和一张瑶琴,另外还有文房四宝和一张写满了字的宣纸。

    “萧员外,”俏金娘站起身,向萧保先行了个福礼,“奴给您介绍则个,这位是开封府来的画商武崇道武员外……武员外,这位是沧州来的萧员外。”

    武好古站起身,拱了拱手,笑道:“萧员外,在下开封武好古。”

    “武好古?”萧保先仿佛在哪儿听过这个名字,使劲儿想了想,“啊,画中第一人?你是画中第一人?”

    武好古心想:这个萧保先果然是个文艺中年,不仅喜欢苏东坡的诗词,听开封花魁的小唱,而且还知道自己这个画中第一人。

    显然是可以交个朋友的!

    想到这里,武好古拱拱手笑道:“画中第一人是不敢称的,在下就是一介画师而已。这一次有些俗务来清州,顺便给金娘子带来一本新出的东坡先生的诗集。

    我看萧员外想来也喜欢东坡先生的诗和金娘子的歌,不如一起把酒听歌如何?”

    “把酒听歌?好啊!”萧保先笑着点点头,然后就一屁股坐了下来,倒也没有半分的做作。

    这人虽然附庸风雅,不过看上去也是个豪爽的性子。武好古心道:只要能投其所好,和他结交并不困难。

    俏金娘又展开歌喉,将苏东坡的《和陶停云四首》中的第一首又吟唱了一遍。

    “好诗,好歌!”萧保先抚掌大笑着问,“金娘子,还有吗?”

    “今日没有了。”武好古替俏金娘答道,“今日在下是从清州知州的接风酒宴上偷跑出来的,来的匆忙,竟把诗集忘了,幸好还记得其中的一首,就先叫金娘子唱了。”

    萧保先一愣,“清州知州的接风酒宴?”

    武好古一笑:“在下有个官身,还谋了个差遣,是作为张中书的随员来清州的。”

    他居然是张商英的随员?张商英弄个画商当随员想做什么?萧保先听了武好古的话就是一愣,显然辽国的情报工作和宋国一样糟糕,根本不知道武好古这个吏商近幸现在混得多好——也许是负责搜集宋朝情报的辽国官员认为武好古一个吏商不重要,不值得调查和报告吧?

    武好古给俏金娘递了个眼色,俏金娘就替萧保先问了:“武大官人,您不好好在开封府,大老远的跑来清州有甚意思?”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嘛!”武好古笑道,“我虽然有个官身,但终究是个商人,总有牟利的。”

    也对!萧保先心说:商人就是唯利是图的!这个武好古一定是看到了界河商市有利可图才跟着张商英来的。只是这界河商市有什么大利呢?

    “清州有大利可图?”俏金娘问。

    武好古笑道:“清州的利我们这些汴梁子也不好插手了,不过朝廷最近和辽人在商量开个界河商市,以后宋辽交易就不在清州了,都要挪去沧州北面界河之畔的新商市。

    而且这界河商市还要大建,不仅要做贸易,还要兴产业,殖黎民,将来或许会有十万商户云集于斯,可是北方头一等的商埠了。金娘子,我看你也别回开封府去了,将来就在界河商市居住吧。”

    这个建议不错!萧保先轻轻点头,对武好古这个商人的印象又好了不少。

    “唉,”俏金娘摇摇头,“界河真要繁华起来都不知多少年后了……而且辽人也不一定会答应吧?”

    “说的也是,”武好古轻轻点头。“不过辽人一定会答应的!”

    萧保先有些不爱听了,大辽的事情,你一个宋朝的吏商怎么会知道?

    “为何?”俏金娘问。

    “因为他们也有钱赚啊!”武好古笑道,“这商市可是宋辽合建,再由商会买扑经营的,买扑之金,自是两国平分……光这一项,辽国将来就能年入数万乃至十万缗啊!

    而且,这个商市是位于宋辽之间,和榷场一样,可以让宋辽两国之人往来出入和长期定居的。

    金娘子,你想想啊,这不等于将小半个繁华似锦的开封府城,还有不计其数的金银财帛都搬到界河边上了?这可是要真的把辽国当成兄弟之邦了。若是宋辽要开战,恁般多的财富不是转瞬就被夺去了吗?”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啊!

    萧保先忽然发现武好古这个吏商说到问题的点子上去了!

    那么大个商市,若真有十万商户云集,那这个商市的规模岂不是要赶上析津府城了?

    这么个商市——商市可不是析津府城这样的堡垒,哪怕有城墙也不会有多高多坚固——摆在大辽的嘴巴边上,这不就是把大辽当成兄弟之邦了?要不然宋人不得天天担心被契丹铁骑打进来大肆抢掠?

    这事儿,对眼下的辽国是有利的!

    眼下的辽国已经有点应付不了西北阻卜人(最近西阻卜又闹起来了,耶律洪基都想借西夏的兵力一起镇压了)了,而高丽人和女直人眼看就要打仗,他们一旦决出胜负,那可就是高句丽或是渤海国复兴了……在契丹人看来,高丽人如果打败了生女直,那无疑就会进化成高句丽,吞下鸭绿江北的大片生女直土地,还会进一步威胁辽国东京道!

    而女直完颜部一旦战胜高句丽,那无疑将会拥有一统女直诸部的威信,到时候最不济也是个“大渤海国”,而且是初兴的大渤海!

    所以辽国是必须要干涉高丽—女直战争的!必须要让女直和高丽人保持均势,一直相互征战下去。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辽宋之间不仅不能爆发冲突,最好还能在某种程度上达成默契——必须要让宋人意识到,女直人统一起来或是高句丽再现,不仅对辽国是威胁,对大宋同样是很不利的……

    现在宋人主动提出的界河商市,分明就是要把辽国当成兄弟之邦了,辽国怎么能因为一点暂时不能满足的经济利益就把宋人往外推呢?

    真要这么做,那真是太愚蠢了。

    想到这里,萧保先忽然大笑着站了起来,冲着武好古一拱手道:“你说得有些道理,今日便到此了,明日黄昏,某家再来这里听金娘子唱诗,你也来吧……对了,在下是辽人萧保先!”

    “萧……保先?”武好古装出一副懵懂的模样,自言自语道,“仿佛在哪里听过。”

    “哈哈哈,”萧保先大笑,“回去问问张中书吧,某家先走一步了!”

    ……

    “留守,您说甚底?这界河商市一成,我们和宋国就是兄弟之邦了?”

    “是啊!”

    马人望听到萧保先万分肯定的回答,一下子也有点懵了。武好古那厮给萧保先灌了什么迷魂汤了?

    他之前还担心宋国强大了要威胁大辽的南京道,现在怎么就变成兄弟之邦了?

    萧保先说:“这道理,一介商人都看得分明……宋朝建商市于界河,就是将十数万人口,数百亿(钱)财帛,都置于我大辽铁骑触手可及的位置上。他们若真要背盟,我大辽岂不是发财了?”

    好像有点道理!

    马人望思索了一下,点点头道:“既如此,那宋人若不肯提前支付十万缗,我们该怎么办?”

    萧保先皱皱眉,“钱还是需要的,如今朝廷府库太过空虚,都在向寺庙要钱了。”

    马人望眼珠子转了转,“不如这样吧……我们不如卖点东西给宋人。”

    “卖甚底?”

    “木料!”

 第348章 友谊之城

    (全本小说网,HTTPS://。)

    清州城馆驿。全本小说网;HTTPS://。m;

    “你说甚底?你见着萧保先了?”

    喝得醉醺醺的张商英在阎婆儿的搀扶下刚回到馆驿,正分不清东西南北的时候,武好古忽然来向他报告“巧遇萧保先”的事情了。

    这是怎么回事儿?张商英寻思:莫不是喝醉了?萧保先不是辽人的正使,还是辽国的南京留守么?本官都没见呢,武好古怎么先见着了?

    “阎娘子,快扶中书到坐塌上去,再弄些醒酒的茶汤了。”

    “喏。”

    武好古吩咐阎娘子把醉了的张商英扶到一张坐塌上,让他倚着靠背后,又叫她去拿茶汤了。

    看见阎娘子出去,武好古又说道:“中书,方才下官去小樊楼听俏金娘唱曲,不知怎的,萧保先也在那里,便遇上了。”

    “遇上就遇上呗……不对,萧保先不是那个辽使么?我们明天才见他呢,到时候又得喝个酩酊大醉了!”

    张商英说着胡话,看来真是喝多了。在大宋朝做官还真是得有好酒量才行,应酬实在太多,而且宋人好酒的程度也超过了后世人们的想象。要不然开封府城内也不会有72家可能酿酒发卖的正店了。

    除了酒,色也是一个规模巨大的产业!青楼妓馆遍布宋朝的大小城市,上等烟花女子几乎就是后世的娱乐明星!此外赌也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呃,这宋朝的城市产业结构可不大健康的说。

    而武好古现在已经在“色”这个行业中占据了最高端——一流奸商卖标准嘛!现在花魁的标准就在武好古手里!

    酒这个行业,武好古则有了“二锅头”,只等界河商市开张,武好古就要新建“灯塔酒业”了。

    至于赌,武好古也是不会放过的。界河商市的万达,不,是万大瓦子就会是赌业云集之地!

    阎婆儿已经急急拿了茶汤进来,给张商英灌了一碗,然后就见这醉青天吐了阎婆儿一身,才稍稍清醒了一些。

    “阎娘子,你去吧。”武好古赶忙打发自己的“御用模特”去洗刷干净,然后才对张商英道:“中书,可好些了?”

    “好些了,就是头疼……”张商英摸了摸额头,苦笑道,“做官不易啊,现在想想还是苏东坡轻松快活。”

    武好古笑道:“只是东坡先生一大把年纪,呆在儋州真是可惜了。”

    “可惜?”张商英眉头皱起,看着武好古。

    武好古笑道:“他的字儿可值钱了……一个月写上一纸,拿去佳士得行至少能卖出一万五,一年就是十八万啊!依我看,朝廷该罚他卖字抵罪。”

    “卖字抵罪……”张商英笑得前俯后仰,“你年纪轻轻,怎就掉进钱眼里去了?和你说吧,现在有不少人想要禁止奸党的书画传世,统统都要毁禁。你手中若有,还是早点发卖了吧。”

    “我不怕的,”武好古一挥手道,“我家藏的那纸东坡先生的真迹是端王所赐。”

    张商英一时语塞,看着武好古若有所思:这个吏商好像话中有话啊!是在告诉自己他是端王的人吗?

    武好古接着又道:“而且毁禁苏东坡的字画没甚底意思……文玩字画,不仅要好,而且还要稀。东坡先生的字本就不多,要是再毁了一部分,等将来风头一过就是天价了。”

    张商英闻言点点头,“仿佛也有道理。”他顿了顿,没有继续讨论苏东坡的话题,而是问道:“萧保先知道你的身份了?”

    “知道,”武好古道,“他知道下官的身份。他还和下官说:界河商市一开,辽宋两国就是兄弟之邦了,以后应该互相扶植,使南北得以相安。”

    “哦?那么说此次的谈判会很顺利?”

    武好古道:“看来中书可以很快回朝复命了。”

    张商英点点头:“可是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