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214章

天下豪商-第214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接着就和交杯酒,喝完之后还要把酒杯以特定的姿态放到床底下。放好酒杯,就有人来剪了武好古和潘巧莲的一点头发,结成了“合髻”,这就是所谓结发之妻的结发了。

    结完了发,武好古就从潘巧莲手中接过一支花,潘巧莲则解了武好古一个扣子,然后掷花床下。然后武好古和潘巧莲再一起去了中堂行参谢之礼,就是向来贺的亲朋拜谢。拜得头昏眼花后,再去拜武诚之和冯二娘,接着是武诚之和冯二娘同潘孝庵夫妇互相行礼。接着众人又把武好古和潘巧莲送入了洞房。

    入了洞房之后当然不是行家法了,而是众人贺喜、掩帐,完事后赵钟哥那厮就把武好古抱着出了新房……是抱出去陪人喝喜酒!

    总之这一番折腾,也算让武好古领教到了中国传统婚礼的各种仪式和名目,忙到后来,他都有点想抛开这一切,直接拉着潘巧莲和西门青去睡一会儿了。

    不过那也就是想想罢了,因为今天武家可真是高朋满座啦!

    不仅开封府书画行的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了,就连官场上都来了不少人物——虽然武好古是近幸,可人家和端王赵佶的关系铁啊!他的婚礼,赵佶是必到的,能在大宋未来官家(至少也是官家他爹)面前混个脸熟,怎么都不亏吧?

    所以除了赵佶之外,大人物还来了不少。包括枢密副使蔡京、给事中张商英、德州刺史王藻(他是赵佶的岳父)、驸马都尉潘意和潘意的父亲潘孝严都来武家大宅露了个脸儿。

    另外,章惇的孙女婿纪忆(他在七月十五这天就回了开封府),蔡京的儿子蔡攸,米芾、米友仁父子,慕容老先生,还有童贯,梁师成,杨戬这三个内宫的大官,还有一群没有入仕但是和武家兄弟关系不错的太学生、国子监生,为首的就是王甫和赵明诚,还有一个女扮男装的李清照,也都来喝武好古和潘巧莲的喜酒了。

    还真是有点“群忠聚集”的意思啊!

    不过作为酒宴的主角武好古,总要陪着这些大宋的栋梁喝上一圈儿吧?

    还好,陪着武好古和来宾喝酒的高俅、赵钟哥、米友仁三个早有准备,在武好古喝的烧酒里面掺了不少水,要不然他肯定得喝醉得不醒人事。

    今晚可是洞房花烛夜啊!他还得留着清醒的精神,好对潘巧莲行家法呢!

    终于,趁着还没有被酒精击倒前,武好古总算逮着个机会,悄悄退出了宴席。这个时候天色已经黑透了,差不多快到二更天了(晚上十点多了)——留给武大官人对潘巧莲行家法的时间可不多,因为到五更天时,他还得和潘巧莲一块儿去“拜堂”!

    宋朝“拜堂”的时间居然是结婚次日!这个和后世的什么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对拜看不是一回事儿。那可是真正的拜堂,这可是很不容易!搁在后世绝大部分人都没这条件去拜,所以只能拜个天地意思一下了。

    因为拜堂首先要有个堂!是堂,不是厅,这是有区别的!至于区别在哪儿,一时半会也说不清,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谁家的房子是有“堂”的,一定是很大很大很大的。

    如果房子稍微小了一点,连堂都没有,就不知道拜堂的问题怎么解决了?

    不过这个要求是难不倒武好古的,他家现在是五进五出的宅子,外堂、中堂、内堂一大堆,各种各样的厅就更多了。于是就选了最大的中堂,堂上摆一面大镜子,望堂展拜。拜完之后,再拜尊长亲戚,还有准备彩缎、巧作、鞋袜等作为赏贺之礼,尊长同样要准备礼物作为答贺。

    拜完堂,婚姻之礼还没完,还有婚后三日的“三朝礼”,就是翁婿两家互相送礼,送什么还各有讲究。

    “三朝礼”后还要拜门礼,就是去女家广设华筵再喝一场“会郎酒”,喝完之后,再由女家派人敲锣打鼓送女婿回宅。

    拜门礼后还有“煖女礼”和“弥月礼合”两场操办,如果一一按照礼仪办下来,一场婚礼能陆陆续续搞上一个月!花费之高,恐怕是普通人家不可能承担的。所以大部分宋人的“传统婚礼”也都是简办的。

    可武好古和潘巧莲现在都是属于豪门吏商,而且还是特有钱的那种,不大肆操办一番,也是说不过去的。所以一个月的折腾,是怎么都跑不了的。要不然两家那么多的钱,不多花掉一点,着急啊!

    所以今天这通闹腾,还只是婚姻大礼的开始呢!

    就酒席上开溜后,武好古就在自家的一个打着灯笼的使女引领下,走在四处都挂上了红灯笼的宅子里面,走了好长时间,才到了洞房所在的院落里。

    小瓶儿和罗汉婢守在院子的月亮门前,都穿上了大红的绸缎衣服,喜气洋洋的向武好古行礼讨赏,在得了一把喜钱以后,两人一边高喊着“新郎官驾到”,一边推开了房门,领着武好古越过厅房,再掀开珠帘,才进入寝室。

    寝室之内,龙凤红烛高烧,烛泪已然在盏盘上堆积了不少。婚床之上,一身吉服的潘巧莲端坐其上,并没有盖盖头,目光有些忐忑地看着走进来的武好古。西门青则挺着有点鼓起来的肚子,侍立在旁,还真有点媵妾的样子。

    婚床之前,摆着一张案几,上面放着几盘小菜,都是吃剩下的,还有两个酒杯,一个酒壶,还有笔墨和一个卷起来的卷轴。

    这是什么?

    武好古心想:难不成上床之前还要画画?画潘巧莲的人体?恐怕不给吧?要不就画西门青吧,她可比潘巧莲“豪放”,说不定能答应的……

    “官人。”

    武好古正瞎琢磨的时候,两个美女已经起身向武好古行礼了。

    “娘子……”

    武好古也捏着嗓子,学者戏台上的腔调回了一句,惹得潘巧莲噗哧笑了一声。

    “时候不早了,”武好古笑道,“不如早点歇息吧。”

    歇息的意思肯定不是睡觉,而是牵牵手,行家法了……武好古看着妩媚得好像只狐狸精的潘巧莲,早就按捺不住了。

    “等等。”

    就在武好古想要扑上去牵潘巧莲的小手儿的时候,西门青却挡在前面了。

    “大姐,你这是……”武好古皱起眉头,今晚没你什么事儿,自己可不能太纵欲了,一晚上应付两个可太累了。

    “大郎,”潘巧莲也开了樱口,玉手一指案几上的卷轴,“奴和青儿妹妹这几日思量再三,觉得得给咱家定个家法,以后得依着家法行事,可不能胡乱欺负奴和青儿妹妹。”

    这意思是以后要依着家法来欺负西门青了?武好古心说:这个女侠还真会玩啊,说不定她就想着要让自己好好欺负吧?

    “好啊!”有些醉意的武好古笑了起来,“我看看。”

    说着话,他就拿起卷轴,借着烛光展开看了起来。看了一会儿,这眉头可就越拧越紧了。

    这不是一部家法,而是一部约法啊!是要用来约束自己这个一家之主花钱的……不仅家用要有个规矩,不能胡乱花销。这钱是用来投资的,还是用来花天酒地的,都得让潘巧莲和西门青两个娘们同意。

    而且这两个女人还想通过投资入股的形式,把自己的佳士得行也监控起来!

    这哪里是在结婚,明明是一头扎进了一个牢笼里去了……

 第320章 洞房中的立法会

    (全本小说网,HTTPS://。)

    完了!

    要被两个女人关进婚姻的牢笼里去了!

    看完潘巧莲和西门青起草的《家法》,武好古顿时就有一种“婚姻是爱情坟墓”的感觉。//全本小说网,HTTPS://。)//

    可别觉得不可思议,也别以为宋朝的女人都是三从四德的丈夫奴。这个得看武好古娶什么人!

    武好古这样的身份,若是娶个小门小户,必然他的女徒弟杜文玉这样的,自然是随便怎么玩都行了。小家碧玉的还敢管武大官人吗?

    如果他只娶了西门青,放弃了潘巧莲。那么对西门女大侠也是能镇压一下的,在西门青没和潘巧莲结盟前,她可是对武好古百依百顺,任打任骂的……可是现在,喔,还是任打任骂,女大侠兴许就喜欢这个调调。不过却不肯百依百顺了,因为有潘巧莲这尊女财神加入进来了!

    那可是带着三十八万缗(潘孝庵给了三十万,潘巧莲自己还有八万)的嫁资嫁给武好古的!而且她还是潘美潘大将军的后人,大宋开国将门的女儿,一等一的勋贵。

    看看历史上那位民族和谐的典范人物秦桧娶了三旨相公王珪的孙女后被管得多严就知道了……王氏自己不能生育,还不许秦桧纳妾,结果秦桧悄悄搞了个婢女生了个儿子还不敢相认,最后辛辛苦苦贪污来的家当都给了王氏的外甥,养子秦禧继承。

    相比之下,潘巧莲还算是比较有妇德的。不仅没把怀了孕的西门青赶走,还和西门青处成了好姐妹,都一起联手监管武好古了。而且她也没禁止武好古在将来继续纳妾,只是要立法管理武好古的财政……谁也没规定过泡妞一定要花钱吧?

    另外,她和西门青也没单方面给武好古定家法,而是商量着来……呃,挺好的洞房花烛夜,现在成了武家立法会了。

    好吧,立法就立法吧!

    武好古暂时也没牵手的兴趣了,开始坐下来和潘巧莲、西门青两个婆娘讨论立法事宜了。

    “立法”的重点当然不是怎么欺负西门女侠了——潘巧莲是不许欺负的,有媵妾西门青代领就是了——而是财政问题!

    人家潘巧莲可是带着三十八万缗的嫁妆嫁给武好古的!其中不仅有大量的现金,还有三块对武好古的事业非常重要的土地。其中两块位于开封府界,是武好古涉足地产业的阶梯。还有一块更要紧,是在海州朐山县海边上的,对面就是云台山,完全可以开发成港口商市。

    相比界河之畔的“灯塔市”,海州才是真正能让万恶的资本主义在中国成长发展的风水宝地——海州不仅有海港、运河,交通便捷,而且临近的淮南可以提供足够的农产品,哪怕聚集上百万人口,也不会出现食品供应困难的问题。而海州附近的徐州,又是十一世纪中国的“工业中心”,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煤矿和冶铁业,同时还是和磁州、定州、汝州齐名的陶瓷产业中心。

    因而一旦以灯塔市支援燕云以阻挡女真南下的战略破产,徐海一带,就是抵抗各种少数民族南下的关键地区了。

    只要武好古和未来的灯塔集团能够控制徐海二州,那么凭借徐州的“工业”和海州的商业,以及江淮的农业,就能组织去数量庞大,装备精良的海陆军集团。不仅可以遏制少数民族南下的步伐,还能以徐海为根本之地,对灯塔市据点和辽东苏州据点进行增援。

    如果徐海、灯塔、辽东苏州这三地能够实现联动,那么无论对手是女真还是蒙古,都无法完全控制中原,更不用说南下完全夺取汉家山河了。

    另外,徐海、灯塔和辽东苏州等地,在未来的慢慢历史长河中,也有可能发生晋级和蜕变。毕竟支撑它们抵抗蒙古的工商和军事集团,是完全不同于科举士大夫的团体。工商业唯利是图是肯定有的,但同时也是一个相当高效的集团。很有可能在未来进化成为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当然,武好古是无论如何都看不到这一天的,这个进程是以百年为单位的。

    他现在能做到的,就是为这个洪水猛兽一样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奠基。

    而他如今在徐海布局经营,则是基础中的基础!是一切的前提,是必须要完成的,所以武好古就想借着西门青的人和潘巧莲的钱财土地来加快这一进程了。

    别的不说,便是购买海州吴家的六万亩水田所需的二十万缗,在不动用潘巧莲的嫁妆的情况下,武好古一时就很难拿出来。而这笔钱,又是武好古必须要出的,否则他就控制不住分出来的武家宗族。

    而且西门青的管理能力和西门家的打手团,也是海州武家从一个没有战斗力的科举义门蜕变为豪强家族所必须的。

    如何建立一个豪强宗族,别说是武好古一个艺术生了,就是让后世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来搞,也不一定能成功!还就得西门女大侠来实际领导了。

    另外,界河商市(灯塔市)那边眼看就要启动,到时又少不了投资——这倒不完全是钱的问题了,而是如何占下商会股东的名额。因为武好古设计的灯塔市商会组织模式并不是完全的股东会,而是一个“元老会”,是不存在大股东的一股独大的。

    所以武家只能占上一个股东名额,而一个名额,是不能有效控制商市。所以必须要让潘家、西门家、慕容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