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182章

天下豪商-第182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好古又道:“另外,臣还借了马植一万五千缗,让他去买官。”

    “哦。”赵煦只是轻轻应了一声,似乎没有在意武好古的所言,原来他的注意力都被《平燕九策》给吸引住了。

    “高!实在是高!”赵煦轻声发出了赞叹,他这时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正一边吃饭一边召见武好古了。因为奏章上的“平辽九策”实在太高明了!

    不仅是高明,而且来得及时啊,正好解决了赵煦面临的几个大难题。

    首先是解了整顿河北东、西两路的难题。

    虽然赵煦当了亲政后没少打击旧党人物,但是现在他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眼见就要不予了,自然不喜欢自己死后庙堂中的恶斗进一步加剧。所以他对整顿河北东、西两路的问题一直很为难——这可不仅是剥夺旧党的政治权力,还要严重触动他们就经济利益了。

    万一这些人狗急跳墙闹起来,燕云还要不要收复了?

    而这个“平燕九策”里面,就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法子——在宋辽边境的界河边上搞一个大大的商市,把它做成丝什么路的和北地海上的商贸中心。这样就能利用商市搜集粮食和壮工,将之变成北伐燕云的大据点,对河北东、西两路的整顿力度也就能大大减轻了。

    第二个让赵煦头疼的练兵问题,平燕九策中的偷袭之策,也可以部分加以解决。

    用商市囤积军粮和壮工,就可以避免大动干戈整顿地方、运输粮草和征集民伕了——而这些都是辽国判断大宋是否会出兵的主要依据。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嘛!

    粮草都不运,怎么可能出兵呢?既然宋国不会出兵,燕京城也就不用太过戒备了……

    而辽国无备,宋军就能一举偷袭成功了。

    另外,这座商市还可以起到招揽辽国燕云汉人大族中不如意的子弟的作用。

    有了这些人的加入,伐辽和偷袭燕京可就容易多了!他们可是燕京城的土著啊。

    而有了偷袭之策和燕京汉人豪强子弟的帮助,宋军北伐燕云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了,所需要的精兵也会大大减少……

    至于这座有点特别的商市有什么不妥,现在的赵煦选择了完全的忽略。因为他也没别的办法啊,兵也不能大练,河北东、西两路也不能大动。燕云又想要恢复,除了放松一点对商人的控制,整出一个自由商市,赵煦还有别的辙吗?

    根本没有啊!而且他又不是赵佶,会不好好准备就贸然发动一场宣和北伐,所以武好古的路子,目前还真是唯一可行的!

    “好!好!好……”赵煦一口气看完了“平燕九策”,忍不住大声叫好了,“这个慕容先生真乃子房再生啊!武大郎,你这回可立了大功!朕一定要重重赏你。”

    立了大功?还重重有赏?

    武好古听到赵煦的评价,心里一块石头也落了地。他本来以为赵煦会看出“资本主义幽灵”的危险性,没想到他这个封建皇帝的警惕性恁么低,怪不得被人当成昏君呢!

    武好古心想:看来最尊贵的灯塔自由市可以在未来出现在华夏大地上了。

 第275章 奸人怀鬼胎

    (全本小说网,HTTPS://。)

    政事堂中,用了一些午餐的章惇正在和副相蔡卞,自己的堂兄章楶,以及刚刚和皇帝独对过的吕惠卿一块儿说话。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吉甫,你,亏你想得出来,要用西军将官练五万武卒,还要赋予全权……”

    “怎么?”捧着茶碗的吕惠卿看了眼章惇,淡淡道,“要平夏灭辽不就得魏武卒这样的精兵吗?要练出这样的兵不给练兵官全权怎么能行?没有全权,那就是各方掣肘,相互推诿,练不好也无人可以问责。练到最后,人人升官发财,精兵却不会有几个。”

    蔡京的弟弟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在新党里面地位超然,说话也就比较自在了,听到吕惠卿的话噗哧笑了起来,“吉甫,你这不是抬扛吗?我朝素来重文轻武,科举出身才是正途,怎么可能练出魏武卒这样的兵?战国能时候可是搞军功爵的,要做官就得杀人放火啊!”

    “可是要打败辽国这样的强敌,能靠那些做生意的将门和我们这些做文章的书生吗?”吕惠卿没好气的回了蔡卞一句。

    他这次被章惇摆了一道,差一点变成个“练兵大臣”,现在正一肚子火呢。可他又不好正面和章惇怼,毕竟他在官家赵煦亲政后能起复,全是章惇的提携。

    “吉甫,”章惇听不过去,“书生掌兵,有何不可?你和质夫在陕西不是做得挺好?”

    “那能算好吗?”吕惠卿连连摇头,“不过是用修造堡垒的办法取了横山一线……笨办法而已!难道我们还能把堡垒修过瀚海沙漠?”

    堡垒战术虽然是有效的,但是需要动用的人力物力是个非常可怕的数字。光是在横山…天都山一线作战,十万西北禁军的背后就有三十多万民伕转运和修筑城池。

    所耗费的粮食和物资实在是个天文数字!如果这种堡垒战术要推到兴庆府城下,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恐怕多到了让大宋都无法承受的地步。

    吕惠卿哼哼几声,又下了结论道:“依我看,只有练出几万宋武卒,才能想平辽复燕的事儿。要不然还是趁早死心!”

    这个吕惠卿为人做官都是比较奸的,但是人家还是做事儿的官,而且做得事情大多和练兵打仗搭点边儿,几十年的事儿做下来,就是外行也整成内行了。

    所以他知道现在西军的战术是不可能在军事上战胜西夏的,而且他也知道西军的战斗力其实不咋地强,要不然上回的第二次平夏城之战就不用守城耗西夏的兵粮了,直接展开战略决战就行了。现在的西军又不是没有骑兵,打赢了照样可以追击……只要一战打崩小梁太后五十万大军,现在西夏已经亡国了!

    而有五万魏武卒这样的强兵,就足够打垮西夏的几十万大军了。

    这个道理,新党这些能折腾的主儿,怎么会不明白,可是谁都心知肚明不点破。今天吕惠卿之所以会主动捅马蜂窝,实在是给章惇的算计惹恼了。

    “如今是辽国眼见要分崩离析了!”章惇冷冷地道,“只有复了燕云,拿下燕山之险才能让人放心,要不然……若是有虎狼之族代契丹而起,我朝当如何自处?”

    章惇这样的人,当然也是真正读史读通了的,自然知道初兴之国在军事上,往往比安逸了一百数十年后的国家更强大。如果不能趁着辽国崩溃的机会拿下燕云十四州,大宋就很有可以要面对一个比如今的大辽国更加强大的敌人了。

    可是大宋又练不出真正的精兵,唯一的办法就是取下燕云后再沿着燕山山脉修筑城池打堡垒战……

    如果让新的蛮夷,无论是阻卜、女真还是渤海代契丹崛起,占据了燕云十六州,那么开封府可就悬了。

    “不行,不行,”吕惠卿连连摇头,“想取下燕云十四州,怎么能没有精兵?”

    他的话音刚落,门外就跑进一个气喘吁吁的宣赞舍人,冲着章惇行了一礼:“相公,官家宣您去崇政殿。”

    “去崇政殿?”章惇一愣,“不是刚从那儿来吗?是出了甚底事儿?”

    “回相爷的话,是武好古入宫了。”

    “哦?他回来了?”

    章惇马上起身,冲着政事堂里的人们拱拱手,然后就跟着那个宣赞舍人往政事堂而去了。

    刚刚从陕西回来的吕惠卿有些奇怪,问蔡卞道:“元度,那武好古是何人?”

    “是个画师。”蔡卞回答。

    “画师?”

    “待诏直长,”蔡卞说,“那幅哄骗了辽国老皇帝的《小梁太后写真图》就是他画的。前一阵又跟着去辽国画谍画了,结果撞上了渤海人造反,还被李忠推出去和那个渤海大光明联络……看来是有点结果了。”

    “渤海人?”吕惠卿问,“官家想要利用渤海人反辽?”

    “多半是吧。”

    吕惠卿摇摇头,“靠谁都不如自己练一支兵呐!元度,你说是吧?没有精兵,还是趁早死心算了。”

    蔡卞只是苦笑着摇头,并不接吕惠卿的话,而且也无话可说。全权练兵这种事情在大宋是最危险的,谁敢沾手啊!

    ……

    “章卿,你且看看这个,平燕九策!是燕云大儒慕容忘忧献上的!有了这九策,复燕平辽真个是有望了!”

    崇政殿中,章惇见到了喜上眉梢的赵煦。虽然平辽复燕是赵煦多少年的梦想,可是直到今日,他才觉得自己真的找到了门路。

    殿中的小黄门把实际上是武好古和慕容忘忧一起写的“平燕九策疏”递给了章惇。章惇打开奏章,先是一目十行看了一遍,然后又细细的看了一遍。一对白眉,不知不觉间就拧了起来。

    他当然觉察出不对的地方了,“平燕九策”的核心怎么是建立一座不受大宋官员管束的城市啊?一支不受朝廷管束的军队是个祸害,一座不受官员管理的城市,还实行由别于大宋的法度就不是祸害了?

    而且“平燕九策”之中还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大宋、高丽、大辽和日本国之间的海贸。章惇可是福建人,是懂海贸的……海上的商船通常比朝廷的水师战船更大、更快、更坚固!只要配上军弩和战士就是水师战船啊。

    也就是说,这座商市实际上是拥有武力的!

    如果借助一座商市和海商战船队的力量复燕,不就等于让四民之末的商人成了复燕最大的功臣,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军队和地盘了?

    这个“平燕九策”,不大妥啊!

    章惇刚刚想提出异议,忽然又想起自己现在也正束手无策呢。燕云要复,兵又不能大练,河北东、西两路也不能大刀阔斧的整顿。这个活儿要怎么干啊?

    那个慕容忘忧提出的“平燕九策”好歹也是办法啊,而且还不用整顿河北,大约也可以不要恁多的精兵了……

    大奸相章惇陷入沉思的时候,武好古又一次把心提了起来,他现在就在崇政殿的角落里面站着,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好一副乖巧玲珑的模样儿。

    不过心里面却怀着一个大大的鬼胎——他已经下了决心,宁愿放出资本主义的洪水猛兽,也不愿意让北方少数民族南下扫荡天下。

    “陛下!”章惇终于开口了,“此九策若推行得法,必可恢复燕云!臣为陛下贺!”

    哈哈!武好古心想:连章惇这个大奸臣都被蒙蔽了,看来“平燕九策”必然能够实行了。

    “嗯。”赵煦笑着点点头,一指角落里面的武好古,“武大郎这次不仅请来了慕容先生,还联络上了渤海人的宝剑王!武卿,你说说渤海人怎么样吧。”

    “陛下,据臣观察,在辽国渤海人才是最苦的。”武好古说,“因而他们的反辽之志最坚,只是……”

    看到武好古欲言又止,赵煦开口道:“只是渤海人的实力太弱,不足为用吗?”

    “非也,”武好古说,“渤海、女直实为一族,所谓渤海者乃是类同汉民,定居耕作,精通手工,善于冶铁,实为生产之民。所谓女直者,渔猎之民,虎踞林海,鹰啸雪原,乃是战斗之族。渤海是有生产而无战士,因而累次举事,皆难成大器。而女直则是有战士而无生产,且又散沙一片,难以聚集,因而也不足为契丹虑。

    但是如今契丹困于草原,被迫从生女直属地撤军,生女直完颜部日益崛起,大有统一生女直之势。若完颜部一统生女直各部,再得到渤海豪族之助,契丹国势必危。”

    “这些都是那个慕容先生和你说的?”赵煦可不相信武好古一个画师会有恁般见识,所以想当然的都把武好古的看法归到了慕容忘忧头上。

    “不仅是慕容先生,”武好古奏道,“臣还从渤海人的光明君和光明君的女婿郭药师那里听说了不少事情,都写在奏章上了。

    另外,臣这次还把郭药师带回了开封府,他是渤海光明君的使者,来向陛下求援的。”

    “做得好!”赵煦点点头,然后对章惇说,“章卿,朕不便召见那郭药师,不如你先去见一见……那个慕容先生你也去见一见吧。”

    “臣领旨。”

 第276章 高人要有架子

    (全本小说网,HTTPS://。)

    寂静的午后,阳光无遮无挡的洒了下来,照得整个开封府一片白炽。(全本小说网,https://。)酷热的天气下,哪怕是开封府这个繁华之地,也显得有些无精打采了。在中午天气最热的时候,连街上的行人都变得稀少起来了。东华门外马行街上,高大雄伟的丰乐楼矗立在那里,望过去,丰乐楼的飞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