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126章

天下豪商-第126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就有内侍搬了个杌子过来,放在章惇身后。宰执大臣召对时赐座是惯例,章惇也不谦辞,大模大样就坐了下去,还从另一个内侍手中接过了茶碗。而他的目光却盯着那个木板,显得非常好奇。

    赵煦看见章惇的样子,苦笑道:“把这画儿掉个个儿,让章卿看看吧。”

    “喏。”

    马上就有两个内侍上前,端起画板下的木架子,转了个面,将有图画的那一面对着章惇。

    “这是……”

    章惇看见画上横刀立马的官家赵煦立即就被惊了一下,差点儿把手里的茶碗给砸了。

    “画得可好?”赵煦问。

    “这……”章惇盯着图画上面,横刀立马,仿佛在指挥万马千军的赵煦看了一会儿,一对老眼居然也有些湿润了。

    这画……太真了!和真人一模一样!而且还画出了章惇和赵煦藏得最深的心思。

    如果赵煦的身体还能立马横刀,挥军征伐……燕云何愁不复,西贼何愁不灭啊!

    可是年纪轻轻的皇帝,身体却已经无法承担他的雄心壮志了。

    “陛下,这画……”

    章惇一开口,却不知该说什么了?

    武好古的确画了一幅好图啊,可惜这图上的一幕,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了,怪不得皇帝见了图画会流泪不止。

    “陛下,您还年轻,好生将养几年,身子骨养好了,便能和图上一样,御驾亲征了。”

    顿了一顿,章惇还是说了几句哄赵煦开心的话。

    赵煦点了点头,一指眼前的画说道:“章卿,朕打算将此画挂去都亭驿内。”

    都亭驿位于汴河北岸旧城光化坊的都亭驿,是专门接待辽国使节的。再有几日大辽国的贺正旦使就要抵达那里,这幅《大宋官家横刀立马图》正好摆在都亭驿内吓唬辽人……看到没有?我们大宋官家是很厉害的,你们这些辽人不服的话就放马过来吧!

    ……

    “文官要到京官?武官要到大使臣……”

    端王赵佶正在自家王府里和武好古说着潘孝庵嫁妹的条件。

    条件不是房子,也不是聘礼,这个对武好古根本不是问题——光是几天前的丰乐楼唱卖,佳士得行获得的纯利就超过了两万缗!武好古还卖出了《墨娘子舞蹈图》获利一万缗(给了佳士得行一千缗佣金)。

    另外,佳士得行印刷的带有墨娘子和李师师图像的花招儿现在也值钱了,一张可以卖到几十文!

    这说明出版《花魁》画册是完全可行的——没钱去泡花魁,还没钱买本画册过过眼瘾吗?《花魁》画册只要能打响了,可就是一个滚滚财源了。

    所以房子和聘礼都不是问题,潘孝庵也没有提出,他提出的要求是让武好古取得“京官”、“大使臣”或科举及第的地位。

    这要求……可真有点高了。

    不是说武好古没办法做到京官或大使臣,而是很难在短期内取得这样的地位。如果给武好古几年时间,那倒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可是潘巧莲转年就是十八岁了,再等几年不就是老姑娘了?

    “其实也不很难,”赵佶笑着说,“我六哥和当朝宰相章子厚都是赏罚分明的路数,只要你使辽建功够大,一个大使臣不算甚底。”

    “可怎么才算功劳够大呢?”武好古皱着眉头问。

    “这个……”赵佶笑着摇头,“我也不知道,毕竟本朝也没出过像大郎你恁般能画的画师。

    或许你该去问问纪忆之吧?他不是在枢密院吗?该知道相公们想要甚底样子的谍画吧?”

 第197章 功劳必须大大的

    (全本小说网,HTTPS://。)

    出了端王府,林万成就牵了马过来。全本小说网,HTTPS://。.COm;武好古翻身上马,与林万成一起向内城行去。

    此时天将黄昏,金红色的光芒洒满了开封城。街上拥挤着熙熙攘攘的人群,道路两旁的店铺里传出吆喝叫卖的声音,处处都透着繁荣和喜庆的气息。

    武好古很想快些见到纪忆,好早点打听清楚章惇和曾布到底想要什么样的谍画?可是却被人群挡住,只能耐着性子缓缓而行。

    纪忆的宅邸就在任店街上,距离武好古原来住的第一甜水巷不远。过了御街,沿着潘楼街向东,到了佳士得行总店所在的十字街口再向北拐弯就到了任店街。纪家的宅邸当然不是沿大街的,而是在一条小巷子上。

    巷子的入口就在那栋名叫任店的大酒楼旁,拐弯一进去,就能看见一个好大的宅邸门脸儿,富丽堂皇,飞檐斗拱的宅门上挂着“纪府”的牌子。门口还有一列拴马柱,两个穿着短衣的仆童正在打扫尘除,看见武好古和林万成过来了,都上了唱喏行礼。

    门口迎出一个满面春风的中年人,笑吟吟的抱拳行礼。武好古从马背上下来,还没自报家门,那人就用一口吴音对武好古说:“官人可是武待诏吗?”

    武好古微笑抱拳:“正是武好古,您是……”

    那中年人也微笑:“在下纪磊,是忆之的堂兄。”

    纪家是平江首富,自然是人丁兴旺,共有八个房,纪忆只是长房的少主。他如今在开封府混得风生水起,不仅巴结上了端王赵佶,还成了章惇、蔡京的党羽,要应付的事情也就多了,需要有人帮衬,而且纪家在开封府也有买卖需要专人主持,于是就把这纪磊和另外几个子弟从平江调到开封府来了。

    这就是大族的好处了,有自家人可以帮衬,不像武家现在就父子兄弟三人。

    “原来是纪员外,久仰,久仰。”武好古客套了一番,就问:“不知纪大官人在家吗?”

    纪忆也是个忙人,枢密院北面房有一堆事儿,还得读书准备科举,还得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拍马屁。这官做得也真不容易啊!

    纪磊笑道:“回来了,刚从章相公府上回来,正在读书呢……武员外,您先和我来吧。”

    说着话,便做个肃客的手势,将武好古请进了纪府的外客堂,还叫人上了点茶。茶水刚一上来,纪忆就快步而来了。瞧见武好古就唱了个喏,然后便笑道:“崇道兄,你来的可瞧,省得我明日去佳士得行总店寻你了。”

    武好古现在依旧没有开始在翰林图画局轮值,每天白天就在佳士得行总店呆着,一边处理商业上的事儿,一边在那里给墨娘子、李师师以及其他几个被选出来的花魁画写真——其实主要还是画线条素描,都是为《花魁》画册准备的。七个花魁加上墨娘子、李师师一共九个美女,每人一本“写真集”,每本写真集上有二十四纸写真图,一共有二百一十六张图。不过实际上不可能画那么少,至少得画五百张铅笔线条素描,再从中挑出好的,交给苏大郎、谢尚宾、魏四海等人去安排刻印装订发行。

    这项工作,必须在武好古随着访辽使团离开开封府前完成,否则佳士得行的画册业务就不能如期展开了。

    除此之外,武好古还在为使辽谍画工作操劳。他对燕云和辽西、辽东地形并不是一无所知,因为前世的职业,他曾经画过一些油画风格的地图,其中就有中国地图。由于反复画过多次,所以还有一点记忆,现在可以把这些图样从脑海中捣腾出来,画在纸上。等到了燕云,再和马植提供的地图对比,再实地考察一番,差不多就能画出一幅逼真形象的《辽国南面地图》了。

    这可是大大的一份功劳啊!

    另外,武好古琢磨着还可以把燕京城“搬”到纸上,画个几十纸上百纸的铅笔素描,再从马家拿到燕京平面图。等回了开封府后,就能做一个按比例缩小的燕京城模型了。

    有了这模型,理论上就能一比一复制出个燕京城……

    “忆之兄,你寻我有甚事情?”听到纪忆的话,武好古就笑着发问。“可是又有大买卖要照顾小弟。”

    “不是,哪有那么多大买卖?而且……你现在哪里忙得开?有买卖也做不了啊。”纪忆笑着摇摇头道,“是章相公要见你。”

    “啊……”武好古一愣,“忆之,你说章相公要见我?”

    “没错,”纪忆说,“明日你在佳士得行等着,等我忙完了公事就来带你去相府拜见。”

    “忆之兄,可知章相公因何召见在下吗?”

    武好古有些忐忑地问。

    章惇肯定比赵煦、赵佶两兄弟难伺候!后面这二位终究还是青少年,而且长在深宫王府,阅历和章惇相比可差着等级呢!

    而且章惇在官斗中出了名的凶狠难缠,对待下属也颇为严苛,稍有失误就会受到惩罚。而武好古这些日子疏于翰林图画院的本职工作,整日忙着私活和勾搭端王赵佶……

    纪忆笑了笑道:“章相公自然是为了使辽的事情召见你我的……说起来这事儿还真和你脱不了干系,那位马良嗣不就是你从海州带到大名府的?要没有你,童大官也见不着他。若马良嗣真的出身辽国大族,又心向我朝,你也会有份功劳的。章相公素来是赏罚分明,有功是必赏的。”

    “这个……”武好古闻言突然脸色一变,压低声音问,“莫非章相公有意恢复燕云?”

    他可不记得历史上章惇提出过北伐燕云的建议——也许是他没机会提出,也许历史书上没有记载这方面的谋划。

    纪忆一笑:“这事儿谁不想?只是过去做不到,如今嘛……有几分可能了。”

    有可能吗?

    武好古心道:这事儿在赵佶和童贯手中可搞砸了!不过……章惇可不是赵佶和童贯之流。前者是什么都会,就不会当皇帝,而后者其实有点将才,但他毕竟不是章楶这样的阃帅。

    童贯只能指挥十万北伐大军,而且还只能通过西军和河北军的将主指挥,根本指挥不动河北东、西两路的地方文官。指挥不了地方文官,北伐大军就很难得到河北东、西两路地方的全力配合,而宋军在对西夏作战中惯用的“堡垒推进、步步为营”的战术是根本离不开地方民伕配合的。

    历史上河北地方对于战争的支持能力,根本不能和陕西相比。宣和北伐的时候,河北不少地方还闹起了民变……这说明宣和北伐的准备工作搞得太糟糕了,根本支撑不了一场长期而且艰苦的伐辽战争。

    如果宣和北伐可以让章惇来主导,肯定会进行充分的准备,先整顿河北,然后再沿着界河—桑干河一路“堡垒推进”,稳扎稳打地磨过去,耶律大石就算三头六臂也是没办法的。

    历史上耶律大石和萧干仅仅凭着万把人同童贯的宋军在反复血战。靠这点兵力,野战突袭还能打打,打堡垒战肯定不行的。那可是实打实的消耗,在横山之战中小梁太后的几十万大兵都打不下只有五千人守卫的平夏城。耶律大石的几千万把人还能打出花儿来?

    如果宋军能稳扎稳打,把堡垒一路修到燕京城外——理论上是可能的,因为桑干河就从燕京城西流过,而且这条河还是辽东粮食海运入燕京的通道,在丰水季节的通航能力不会太差,足够支持大军后勤——宣和北伐的结局恐怕就可以改写了。

 第198章 孺子可教

    (全本小说网,HTTPS://。)

    对身为翰林图画院待诏直长的武好古而言,见官家、见太后,肯定都比见章惇要容易一些。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这位章相公可不是那种只会“取圣旨”、“领圣旨”和“已得圣旨”的三旨相公,而是真正大权在握的权相。

    每天去他府上求见的官员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哪里轮得到武好古这个“大吏”去见?

    不过例外的事情总是有的,武好古跟着纪忆,刚一入相府,在门房通报了一番,很快就有个操福建口音的章家老仆,领着武好古和纪忆在又大又旧的府邸中七拐八弯了。很快就到了一间堂屋之外,章惇就在里面坐着。不过武好古和纪忆都不能进去,门口有章家的家仆守着。

    把武好古和纪忆两人带来的那名章家老仆吩咐了一声:“二位官人稍后,容老儿去通禀一声。”

    “老丈辛苦了。”武好古连忙摸出一张私交子递了上去。

    那老头却一愣,连连摆手道:“不可,不可,相公不许的。”

    说完便迈步入了厅堂。

    一旁的纪忆则低声对武好古言道:“章府、曾府这等宰执重臣府上都是家规森严的,你不必如此。”

    宋朝官场当然也是腐败的,不过眼下的哲宗朝还不是“无官不贪,无事不贿”,还没到了进个宰相的门就要给多少贿赂的地步——这要是给御史老爷们知道了还不得批斗成宰执级大老虎?

    过了不到半刻钟,那个章府老仆就出来了,冲着纪忆拱拱手:“纪官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