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1031章

天下豪商-第1031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了,西辽和金帐汗国的国族都是要当老爷的!

    把下面的人都杀光了,老爷怎么当?剥削谁去?难道自己去劳动致富?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既然不可能大开杀戒,那就只能利用宗教力量来保卫西辽和金帐汗国的政权还有国族的权力了。

    “……如果没有一个可以为大辽和金帐汗国所用并且有力的宗教,那么用不了多久,两国国族就会被基督徒和天方徒所包围。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会受到影响,另外一些则会感到危险,感到孤独。”

    墨莉很肯定地往下说着:“用不了多久,也许只要一两代人的时间。大辽、金帐两国的国族就会因为是否皈依基督教、天方教而分裂。而基督教、天方教也会参与到国族内部的争斗之中。他们的力量会越来越大,而且只会遭遇暂时的挫败,而不会遭遇真正的惨败,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他们的!”

    王宗弼一言不发,只是在静静的听着。

    他是哲人嘛,而且还亲身经历了天理教在女真人中传播发展的过程,当然可以理解墨娘子所说的话。

    另外,他也明白基督教的教义是什么?在前往大不里士的途中,他一直在翻看那本由君士坦丁牧首府翻译的《圣经。新约》。现在已经知道基督教忽悠人的路数了。

    至于天方教的《古兰经》,王宗弼在准备24000里远征的时候,就从大周共和军那里得到过汉译本——这是天理教博士团组织人手翻译的译本,不仅有非常好的译文,而且还有大量的注释,以及历史资料。

    可以让宗弼很好的理解先知传下来的道理……

    道理当然是好的,但那是别人的道理!

    如果金帐国要在东欧大草原和钦察草原立足,那就必须要有自己的道理。

    哦,他们正好有一个,就是天理教。

    不过在了解了基督教和天方教后,王宗弼也发现了博士团的天理教存在着过于松散和自由的缺陷。

    博士团的天理教更像一个学派,而不是一个拥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宗教。

    因为它更强调探知天理,对于各种人欲,则采取比较宽容的立场。

    相比之下,西凉教化团的天理教就极端得多了——西凉本来就处在一个相当艰苦的环境中,没有强有力的宗教就无法将全国上下的力量凝聚起来。

    不过女真人一直以来都接受博士团的天理教,现在跑到西方很可能会吃亏。

    因此对墨娘子的提议,王宗弼是动心的。

    墨娘子建议组建一个由“光明天理”、西辽帝国、金帐汗国参加的三方同盟。用光明天理去教化西辽、金帐两国的民众,从而建立一个可以和基督教世界、天方教世界分庭抗礼的光明世界。

    当然了,宗教自由的政策还是要保持的!包括天方教、基督教在内的所有宗教,都可以在西辽和金帐国内自由和平的传播。

    不过宗教自由也不等于完全没有管控,不等于不提倡国教。

    譬如现在的大食国也有宗教自由政策,在巴格达城内也有许多犹太教堂、基督教堂,但是天方教始终是大食的国教。

    在后世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在相当长的时间中,也都坚持圣公宗为英国国教。

    至于政治逐渐退出宗教活动,圣公宗和天方教平等甚至礼让的情况,在18世纪、19世纪甚至20世界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无法想象的!

    而现在只不过才12世纪……

    “可是光明顶在锡兰岛上啊,”王宗弼并没有马上答应墨莉的请求,而是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不是距离大辽和金帐汗国太远了?”

    耶律大石接过话题,笑着说:“兀术,关于教廷的位置,朕和墨莉早就商量过了。暂时摆在锡兰岛上,同时可以在里海沿岸的巴库修建新的光明顶。”

    巴库从公元六世纪起就是波斯文明的一部分,如今则和整个阿塞拜疆一起,归属大石帝国。

    “巴库是大辽的地盘!”王宗弼说,“作为教廷怕是不妥吧?不如在高加索山中寻找一处谷地,建立教廷。”

    大石笑道:“朕打算将巴库和整个阿普舍隆半岛全部赠送给教廷。以后就由大辽和金帐汗国的勇士,共同保卫教廷的安危。”

    王宗弼仍然不肯点头。

    大石和墨莉互相对视了一眼,墨莉说:“巴库位于高加索山的东面,如果大辽和金帐汗国以高加索山为界,巴库就刚好处于两国之间了。”

    “那好吧!”王宗弼这才笑了起来,“若能以高加索山为界,把教廷摆在巴库亦无不可。不过我国是否皈依光明天理,还需都勃极烈和众猛安之主相商。圣女不妨随在下走一堂金帐城吧。”

    大石道:“朕在阿斯塔拉有几艘桨帆船,王子可以和圣女一起乘坐桨帆船走里海——伏尔加河前往金帐城。”

    墨娘子的金帐城之行当然是非常成功的。虽然金帐国和大辽在东方是仇敌,但是到了西方,各自都有了富饶的领地,还有了共同的对手,当然要抱团取暖了。

    而光明天理的出现,则正好让这两方面寻到了共同之处——全都信奉天理!

    两国的联盟和皈依光明天理,则永远改变了西方世界的形态。

    一个足以和基督教、天方教分庭抗礼的光明天理教就此横空出世了!

    ……

    “光明天理教……呵呵,没想到摩尼教竟然也有咸鱼翻身的时候!”

    “大人,我们驻锡兰岛的使馆还得到消息,光明天理教正在策划一次对黑大陆的探索。据说还想沿着黑大陆绕到大西洋去。”

    “唔,咱们怎么办?”

    天津的武家大宅中,武好古问儿子武义久,“要不然也派几条船去搜索一下黑大陆?”

    武义久摇摇头,“执政府没有这个计划,搜索一次黑大陆怎么都要上百万吧?有这点钱,不如再探一次新大陆……这次可以从梁山镇出发,沿着殷州以东的鬼方群岛东行,看看能不能在美洲大陆的西海岸北部寻到可以定居的地方。”

    现在武义久已经知道勘察加半岛(殷州)不是新大陆的一部分了。

    因为梁山镇上的殖民先驱们和半岛上的野人女真建立了联络,从他们那里得知,殷州原来是一个半岛,和周国极北的大陆相连,自然就不是什么新大陆的一部分了。

    与此同时,在殷州半岛以东执行搜索任务的发现号,却找到了另外一片未知大陆的海岸。

    这片大陆,当然就是真正的美洲大陆了。

    不过美洲大陆东北部沿海地区大多比较寒冷,不大适合人类居住,如果要开辟出可以和双鸭江市相比的殖民据点,就必须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了。

 第1449章 铁牛

    (全本小说网,HTTPS://。)

    赵铁牛这些日子心情不错,但是也有一些儿忧郁。全本小说网https://。

    原来他不过是开封府的一个泼皮头目,大富大贵是不可能的,但是吃吃喝喝倒是够了。偏偏鬼迷了心窍,收了陈佑文那厮的钱财,去勾结梁山贼寇,结果还搞砸了事儿,只好上梁山从贼,当了梁山36条好汉的末席。

    好汉什么的,只是说说罢了,实际上就是做了山贼!大碗酒,大块肉的看着不错,但也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而要金盆洗手,却发现自己没有了退路!因为自己当年得罪过的武好古,也不知走了什么狗屎运,步步高升,成长到了他想都不敢去想的地步。

    所以赵铁牛就只能硬着头皮跟着梁山好汉厮混,一直到“中原大战”爆发,杜充掘了黄河大坝,水淹郓州的那一回,他终于下了决心,再也不跟着混了,也混不下去了。

    因为梁山已经变成了大周国的辖区,以他和武好古的那点仇恨,要是落在仇人手里面,那可就是凌迟处死啊!

    所以赵铁牛就趁着梁山泊遭遇水灾的时候洗了手,带着一家老小和多年做贼的积蓄,离开郓州,下了江南,在上海商市买了房子,过起了安稳日子。

    安稳了没多久,就听从京东路南来的江湖人物说起了梁山被攻破的消息……真是好悬啊!如果他也留在梁山,这会儿肯定已经被碎尸万段了。

    一想到死里逃生,他的心情就相当不错。可回头再一细想,又害怕了!

    原来梁山泊讲究一朝为匪,终身为匪!洗手什么的,是永远都洗不干净的!

    所以赵铁牛的行踪,梁山的大头领们一直都是掌握的——赵铁牛身边有梁山的眼线!如果他想完全脱离眼线行动,呵呵……要么去投官,像范之进那样找到梁山招惹不起的后台,要么就等着挨刀子。

    而赵铁牛没有投官的路子,也寻不到什么后台,所以就只好老老实实生活在梁山的监控之下,随时准备为梁山服务。

    他倒不是担心梁山让他做什么要命的事情,梁山好汉也没那么不上道。他是担心被捕好汉们把他的行踪供出去给武好古知道。

    上海虽然不在武好古的势力范围内,但是东宋这边话事的是武好古的女儿,皇后娘娘武美娘。

    最毒妇人心啊!

    他赵铁牛落在武好古手里,大不了就是人头落地,可要落在武美娘手里……不敢想象啊!

    所以赵铁牛咬咬牙,下了决心,三十六计走为上。举家迁移,去新大陆的新河南府买上一大块土地,再买点牛羊马匹,当个牧场主吧。

    现在东宋也鼓励国民移居新河南府,各种优惠政策很多。如果是带着家人和一定数量的财产移居,不仅可以得到免税优惠,所包租的商船,还可以免费参加东宋水军组织的护航团。

    赵铁牛是有点身家的,还带着两个儿子(他有4个儿子,3个女儿,其中两个儿子留在上海,3个女儿早就嫁人了),两个儿媳,三个孙子和孙女,还带着两个小妾,十个契约奴,也是好大一家子了。

    家产则带走大约一半,也不是金银铜钱,而是绢帛、瓷器、熟铁之类非常容易脱手的贸易品——这些东西只要运到星州,闭着眼睛都可以转手的。

    出手以后,就能在新河南府驻星州的衙署购买土地券了。

    土地券是新河南府衙发行的一个可以直接换购土地的票据,也可以当成纸币使用。在星州购买可以得到一定的折扣,因为新河南府需要现金从星州购入各种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

    在得到土地券的同时,赵铁牛一家还要在星州采购一批铁质农具、耕马、牛羊、种粮,一并运往新河南府的双鸭江市。

    现在移民新大陆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了,所有的货物已经装上了赵铁牛包租的货船,家人也备好了行李,就等着风向合适,便能永远离开这个让他挣扎了一辈子,提心吊胆了半辈子的旧大陆。

    临到要走了,赵铁牛忽然有忧愁起来,主要是故土难离,虽然他早就离开了开封府,但毕竟还在大宋的土地上啊……

    有些忧郁的赵铁牛,这几日就经常在上海吴淞江码头上散步,看看那条将要载着自己远航的“申船”。

    “铁牛!可是赵铁牛兄弟吗?”

    这一天赵铁牛忽听见有人用开封话唤自己的名字,顿时被吓了一跳。

    他在上海可没有熟人!而且也不想遇到什么熟人。

    想到这里,低头就要离开,却迎面差点撞上一个又黑又干的白胡子老头。

    还好没真撞上,要不让老头有个好歹,赵铁牛也别去新河南了……可那老头却一把抓住了赵铁牛的手腕。

    “老人家,您这是做甚?我可没撞着您啊!”

    那老头却笑道:“铁牛啊,你这眼神也忒差了吧?怎地连老朋友都认不出了?老夫是陈佑文啊!”

    “陈,陈佑文?陈待诏?”赵铁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盯着眼前又黑又瘦,穿了一身的棉布儒服,至少有70多岁的老人家看了又看。

    还真有点像!

    “陈待诏,真是你啊……”赵铁牛四下看看,码头附近可热闹。人多眼杂,可别再遇上什么不该遇上的人。

    “此间不是说话的地方,且随我来。”赵铁牛忙将陈佑文拉进了附近一间看上去有点档次的饭馆,直接上二楼进雅座,点了几个酒菜,等上齐了,才和陈佑文边吃边聊起来了。

    原来陈佑文在武好古渐渐崛起的时候就投靠了向家,替向太后他们家经营唱卖行,后来又做开封府的地产。

    一开始做的不错,替大名向家赚了不少钱。可是后来向家渐渐失势。而陈佑文又不知收敛,生意越做越大不说,还忽视了开封府的“革命风潮”,终于在政和年间的钱引危机后,被人秋后算账,当成了金融危机的祸首,罚了巨款,还被发配南洋……直到最近才返回了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