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1026章

天下豪商-第1026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常感到心烦意乱的段誉,现在也只能将注意力转向自己最喜欢的传统武术了。

    想到这里,段誉锵踉一声,抽出了自己的长剑“六脉”,拔剑而舞!

    段誉打小就苦练过武艺,练了四十多年,虽然年近五十,可是身体依旧强壮结实,大理禁军中的硬手,来个三五人一起上,也不是他的对手。

    在原本历史上,他可是活到94岁高龄,死于1176年,比王重阳还晚死6年,所以王重阳的“天下第一”是有点水分的……他怎么可能打得过段誉?

    只是段誉的武功虽高,对于重振段氏王朝的威名却没有任何帮助,只能用于强身健体。因为火枪现在已经普及了,武功再高,也怕火枪啊!

    才舞了一刻钟,段誉就听见一人鼓掌叫好:“好剑法!陛下的剑法真是出神入化,堪称天下第一了!”

    段誉收剑立直,气不喘,脸不红,转眼一看,原来是清平官高顺贞。

    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高顺贞的眉头紧皱,脸色阴沉。

    “高卿,今日怎么一大早就入宫了?”

    高顺贞行了一礼:“陛下,昨日下午,大宋的使臣秦桧到了大理城。”

    大理是高氏掌权,所以到访的使臣一律先见高氏清平官,再去宫中面见段氏君王。

    “哪个大宋?”段誉问。

    现在大宋不止一个了……

    “是长安的那个大宋,”高顺贞道,“他给臣带来了个关系我大理存亡的消息!”

    “存亡?”段誉吃了一惊。

    “对!”高顺贞说,“长安的大宋官家要兴兵讨伐交趾的郡王。”

    “啊?”段誉一愣,“他们够得着?”

    “够不着,所以要向我大理借道。”

    段誉抽了口凉气儿:“借道?他们不会顺手把大理国给……”

    高顺贞点点头,“臣也担心宋人会假道灭虢。”

    “那可如何是好?”段誉问,“我国能抗拒宋人的兵马吗?”

    “臣以为……”高顺贞说,“只有向升龙府求援,引东宋之援以抗西宋了。”

    现在升龙府是向江宁称臣的,向升龙求援,就等于向东宋求援了。

    只是东宋是远水,如何能解大理国的近渴?

    “引东宋之援?”段誉眉头皱皱,“是不是太远了?”

    高顺贞道:“陛下放心,我们大理也不是小国,昔日宋朝一统的时候尚且不敢征讨。现在中国都三分了,还有什么可怕的?臣已经命高量成率领10万大军,北上建昌府御敌了。也不求大获全胜,只要能拖延数月时间,使之师老兵疲即可。”

    就在高顺贞和段誉商量着要向东宋求援的时候,西宋的云南路都部署岳飞已经率领27000大军,开到了成都府路下属的黎州汉源县,距离大理城只有1000余里了。

    1000余里也不近了,而且还都是连绵的山路,照理说是没有那么容易通过的。

    可问题这1000余里中的大部分地段,都掌握在各种各样的蛮部手中。

    大理国从来都没有搞定过所有的蛮部,哪怕在强盛的时候,朝廷的政令也就能在国都大理、善阐府、弄栋府、谋统府、会川府、威楚府这几个核心的府郡中通行。

    对于边远的部落,也都只能用羁縻统治的办法进行管理。

    而到了段誉当皇帝的时候,这些羁縻部落就不停造反。到了大宋的宣和年间,反叛的三十七部蛮甚至一度攻破高氏家族的老巢鄯阐府,杀死了督军的清平官高泰明的四子,平国公高明清。

    蛮部的叛乱虽然被高氏家族的高泰运镇压下去了,可是赢得非常勉强,所以大理朝廷对蛮部的控制力很弱。

    一旦大理国在和西宋的战争中露出颓势,蛮部就极有可能倒戈投靠宋朝。

    而只要得到蛮部的支持,岳飞的27000大军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这1000余里山路,出现在大理城下。

    所以驻兵汉源的岳飞,现在最担心的并不是千里山路,也不是大理国的兵马,而是大理国将兵力收缩到建昌府城。

    因为他非常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向大理国北部的蛮部证明大宋天兵无敌。

    只要那些蛮部相信大宋天兵可以毫不费力暴打大理,那么他们的归附也就没有一点问题了。

    有了他们提供向导和补给,千里山路不过是二十天走完的事情。

    等大兵到了大理城下,段誉还有什么出路?还不是出逃或者投降?

    “都部署,大理兵到了!”

    正在岳飞有些忐忑的时候,他的总军机张宪快步走进了他的白虎节堂。

    “多少?”岳飞看着张宪追问。

    “根据虚恨部酋长的报告,大理兵马共有10万,还有上百头战象,领兵的是政国公高量成。”

    虚恨部是一个位于宋理边境上的部落,和大部分中原边境上的部落,都采取了吃两头的策略。一边向大理称臣,一边又通好成都府路。

    “10万?”岳飞一笑,“那么多啊!太好了!

    你马上派人带上战书去虚恨部,让他们代为转交给高量成。就说我大宋是仁义之师,不愿意让理宋两家的百姓陷于水火。因此愿意在大渡河南岸选择一处开阔之地,与大理兵决战。若不能胜,便率兵而退,从此再不袭扰大理。”

    “在大渡河南岸?”张宪一愣,“就不怕他们半渡而击?”

    岳飞笑道:“呵呵,半渡?有三分之一渡了大渡河,还怕打不垮他们的10万大军?击垮之后,再以骑兵尾衔追击,一路掩杀过去。这10万人算是扔在千里山路上了……”

 第1442章 这不符合兵法

    (全本小说网,HTTPS://。)

    大宋靖康六年十月十八日,大渡河畔。全本小说网;HTTPS://。m;

    “砰砰砰……”

    “嗷嗷嗷……”

    “败了!败了!”

    大渡河边的战场上,火绳枪的齐射声音,受惊的战象叫喊的声音,还有大理国兵将的呼喊声音,汇集成了山呼海啸一般的声浪,仓惶喧嚣之极,铺满了周遭大大小小的山岭。

    在大渡河以南,龙塘山脚下一块七八里宽的开阔坡地上,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正在上演。

    布满了大半个坡地,数量没有八万也有六万的大理国官兵,正在陷入惶恐和崩溃当中。而在他们的对面,处于地势较低的大渡河滩上9000宋军,则由下而上向比自己多几倍的敌人发起了强攻。

    在龙塘山顶布阵的大理国政国公,兵马都元帅高量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荒唐的事情?

    今天这一战,自己明明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不管用哪本兵书上的道理来分析,都该是自己大获全胜才对啊!

    在数量上,敌人渡过大渡河的人马还不足一万,而自己的兵马多达七万。七比一的优势啊!

    在地形上,敌人是背水列阵,又处于低矮的大渡河河滩上面。而自己占据了龙塘山北坡,居高临下,是势如破竹的状态。

    而且自己还有一百多头战象,那可都是好似小山一般,浑身披着铠甲的怪兽。一百多头战象摆成一排踩过去,也能将宋人不足万人的军队给冲散了。

    在谋略上,高量成也觉得自己很高明啊!他可是熟读兵法战策阵图的兵法家啊!而且在这场大渡河之战中,他还发扬了兵不厌诈的原则,使用了半渡而击之的战术。

    并没有让宋人的两万多军队全部渡河,只让不足万余宋军过来大渡河,就立即发起了总攻。

    这样的兵力对比,这样的地利优势,这样的高明谋略,再加上一百多头战象,怎么可能输掉?

    你让孙武、孙膑、吴起、姜太公他们都来评评理!

    怎么可能输呢?

    可是今天指挥宋军的岳飞就是个不讲道理的主儿,谁来评理都没用。他就是用9000人强攻7万人,还打赢了。

    而且……还赢得非常轻松!

    之所以会轻松取胜,主要是大理人的战象兵太坑爹。大象个子挺大,胆子却很小,很容易受惊发疯。

    所以一百多头战象被岳飞的上千支重型火枪一顿猛击后,当场就倒下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全疯了,调头就跑。

    其实战象发疯的事情在战场上经常发生,所以操纵战象的士兵都随着带着可以把战象的脑壳砸碎的铁锤。

    一旦战象失控,就马上杀掉!

    可问题是岳飞手下也有懂战象的机宜,所以就安排一部分火枪手用重型滑膛枪去打大象背上的士兵。结果就有几十头失去控制的战象调头转身,发了疯一样踩着大理兵将的身体往龙塘山上冲去。

    而岳飞则马上抓住了战机,命令自己的9000战兵跟着大象发起了冲击。

    在9000披着铁甲,持着长枪、重型火枪和刀盾的宋军的冲击之下,大理人的七万大军,一触即溃!

    大理都元帅高量成,只得在少数亲兵的保护下,仓惶南逃。

    而他这一逃,也宣告了大理国在建昌府统治的崩溃。

    各部蛮夷,在不到20天内,全部向大宋天兵臣服,接受了岳飞委派的官职,派出了本部蛮兵为先导,还提供了岳飞大军所需的全部补给。

    在短短的25天之后,人数已经膨胀到10万的岳飞大军,就已经兵临洱水之滨。

    十一月十三日,大理国第十五代君王段誉,带着王皇后、钟贤妃、木贵妃、李淑妃等后妃,以及诸皇子公主,还有他的孙子段智兴,还有天龙寺的一群高僧,在清平官高顺贞的保护下,逃离了即将被宋军攻占的大理城,沿着富良江,往交趾国境内而去……

    立国193年(中间断了两年)的大理国,迎来了它的末日!

    段誉带着一大家子逃难进入交趾,但还未到达升龙府的时候,升龙府这边的主人,大宋交趾郡王赵棫也正在为一场即将开始的大战而头疼不已。

    赵佶的这个老八,八王爷赵棫运气也算不错,得了个交趾国,也算是一方君王。而且还在七年多前由当时还是皇帝的赵佶指婚,迎娶了纪忆的一个女儿为正妃,得一大笔嫁妆。

    有钱有权,又有个漂亮老婆的赵棫本来该在升龙府当个安乐王爷,荒淫无道的过完一生的。

    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他的欢乐没有持续多久,天下就大乱起来了!

    先是大宋后暴周开战,然后又是他的岳父纪忆被杀,父亲赵佶被迫退位内禅,接着大宋又一分为二,他的三哥赵楷又在江宁被劳什子十八州府的议会代表推举为大宋皇帝了!

    在赵楷称帝后不久,就把赵棫的大舅哥纪浚派来了交趾国担任国相了。

    随着纪浚到来,赵棫的好日子就算到头了。

    虽然赵棫是交趾国的大王,可是交趾国却是纪浚他爹纪忆创立的。

    所以纪浚一来,好好的交趾独立王国没有了,变成了东宋的附属国。赵棫的权力也给架空了一半,剩下的另一半也和没有差不多,得用来帮着纪浚筹粮筹饷,练兵备战。

    而开战的对象,则是和交趾不怎么够得着的真腊国。

    虽然真腊和交趾的关系一直不怎么好,但那和赵棫没关系,是因为李氏交趾和真腊争夺占城。

    可现在占城国差不多给暴周吃完了,也没交趾什么事儿了,交趾国和真腊差不多都不接壤了,还打什么打呀?

    可是纪浚哪管这个?他只管为入侵湄南河流域的战争招募军队,准备粮草。从合众元年到现在,已经从无到有,组建起了3万人的远征军。

    这3万兵将全部都按照东宋陆军的标准训练、装备,军官也都来自东宋的军事学院,炮兵也都是从东宋调来的。而所有步兵和骑兵,则都在交趾国招募。全都是拿钱干活的佣兵!

    虽然募兵的钱是东宋拿出来的,可是这三万大军的军粮却都是交趾国拿出来的,随军的民伕也都是交趾国征募的。

    另外,交趾国还需要为正在建设中的河口城(湄南河口)提供大量的民工和粮食。

    对于交趾这样的小国,这些负担怎么算都不轻啊!

    而且这些个负担,全都替他人做嫁衣,对于交趾国一分钱好处都没有。

    这样的事情赵棫当然不乐意了,所以当段誉国破来投的消息传来后,交趾国的大王马上就觉得这是他摆脱真腊战争的一个机会。

    “什么?大理国灭亡了?”纪浚也有点不敢相信,“怎么可能?什么时候的事情?”

    “就是十月、十一月的事情!”赵棫又急又快的说,“长安方面出动了20万大军,短短两个月就攻破了大理国,大理国主段誉已经进入了交趾境内,再有几日就要到达升龙府了。

    相国,交趾必须要备战了!不如就把预备派往河口的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