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102章

天下豪商-第102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纪忆不仅办事勤勉,脑筋活络,还通契丹、高丽语言,还是太学上舍才子出身,中个进士想来也没多难,而且……还是个南方人!

    不错,很不错!

    想到这里,章惇又问起了正事儿,“生女直部不是辽国的臣属吗?高丽国对生女直用兵,就不怕辽国发兵讨伐?”

    纪忆早就把这事儿打听清楚了,当下就答道:“辽国已经从生女直部属地撤兵,如今生女直和高丽一样,俨然都是独立之国了。所以高丽和生女直交兵,契丹人多半是乐见的。”

    “辽国从生女直撤兵了?”

    “高丽人是这样说的。”

    章惇并没有显得特别惊讶,因为他今日在崇政殿问对时,已经从官家那里得到了同样的消息,应该是往来国信所打听到的。

    现在这条消息又通过高丽人得到了验证,从而大大提高了官家所说的其他几个非常关键的辽国内情的可信度。

    这可真是天佑大宋啊!在眼下这个辽宋对峙的当口,居然送给大宋一个如此关键的辽国内情来源!

    不过这个情报来源到底靠不靠得住,还是得进行一番调查的。这个纪忆还不错,可以叫他走一趟辽国。

    ……

    纪忆纪大官人面见宰相章惇的时候,武好古正在翰林图画局的官署内和自己的另一个顶头上司,勾当画院的供奉官李忠说话。

    李忠年约四旬,生的仪表堂堂,略显威武,透出一股子武将的杀伐之气,看着就不是个文艺宦官。武好古也早就认得此人,知道他是已故的武泰军节度使李宪的养子,年轻时一直跟着养父东征西讨。只是在李宪失势后受了牵连,吃了不少苦头,有些心灰意冷。在赵煦亲政,新党再次得势之后,他也没再去军前效力,而是谋了个勾当翰林图画院的差遣。实际上也不管什么事儿,他也不懂绘画啊,就是在画院混混日子,基本上没什么存在感。

    不过武好古今天还是送了他一份厚礼,当然不能和给梁师成的那一份相比,但是也价值两千缗。

    也不知道是因为收了武好古的礼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今天李忠说话的兴致似乎很高,和武好古聊得津津有味起来了。

    只是他和武好古的谈话和绘画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在开头的寒暄客套之后,就问起了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崇道,你会骑马吗?”

    “会一点,但是骑不好。”

    “射箭会吗?”

    “不会。”

    “长枪马槊……”

    “不会。”

    “哦,兵法读过几本?”

    “一本也没读过。”

    “那排兵布阵一定也不懂吧?”

    “不懂。”

    “地理懂吗?”

    “懂,懂一些。”

    “契丹话可能讲一点?”

    “不能。”

    武好古被问的一头雾水,都有点怀疑自己走错门到了枢密院了,不过他还是耐着性子一一照实回答了。

    问完了问题,李忠又点点头,自言自语地道:“骑马得练,射箭得学,长枪马槊就算了,兵书得读一读,还有排兵布阵必须得懂。地理……还得考一考啊。”

    什么意思?

    这里真的是翰林图画院?

    是不是跑错门了,进了军头引见司了?

    武好古正糊涂的时候,李忠笑着解释起来:“昨天梁守道和你说过谍画的事情了?”

    武好古答道:“说了一些。”

    李忠笑道:“你的默写和快画,咱家都听人说了。这可是画谍画的绝活啊……不过这谍画不仅仅是画技,还得善伪装,有眼力。这样才能潜入敌境,才能知道该去哪儿画,画甚底。”

    画家特务原来也是不好做的,不仅得掌握高超的画技,而且还得对军事和地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要不然根本不知道该画什么?

    另外,契丹人和党项人也不是傻缺,他们早就知道大宋是有“谍画”的,自然会对使团中的画家小心提防。因而入辽、入夏的画院画师,通常都会有个假身份。比如伪装个随员护卫什么的,若是懂一点契丹话,装个通事就更好了。

    李忠说着话就瞧了一眼武好古,没有在他脸上瞧出什么害怕的表情,这才放了心。画院的画师大多胆小,愿意往辽国、西夏这些地方跑的本就不多,往往一听到就吓得脸色发白了。

    遇上这等人,李忠也是非常为难的,不派是不行的,硬派他们去吧,又不会认真画,只知道胡乱应付差事。

    谍画完全是个“良心活”,画得对不对,准不准,全靠画家的良心,身在后方的画院勾当官根本无法检验。

    而这位武好古看上去还有点胆子,没准能带回些有用的谍画。

    李忠温和一笑:“崇道,不如这样吧,你暂时也别参加待诏轮班了……抓紧时间补一补骑马、射箭和兵书,就由咱家和往来国信所的童大官来教。”

    还真给人当成超级特工培养了?

    不过这思路也对,间谍画家也是需要培养的,以后有机会也要训练一些才是……

    另外,绘图和地理也应该是六艺书院里面的必修课。这两门学问,在军事上都是能用上的。

    武好古微微皱眉道:“李大官,在下入画院之前还接了不少画……怎么都得画完吧?”

    “可以,”李忠道,“还有时间的,你也不必天天来补军学,一个月来个十日就够了。

    不过……你以后最好别卖太多画,要懂得惜墨如金。更不能因为在外面接私活误了公事,否则官家就会下旨封了你的笔,不让你往外卖画了。”

    画院待诏被官家下旨封笔(指不让私自接单)的事情,在哲宗朝没发生过。不过前面的神宗朝和后面的徽宗朝都是有的!

    “在下明白。”武好古一拱手。

 第162章 熟女,才女

    (全本小说网,HTTPS://。)

    镇安坊,青衣楼。全本小说网https://。

    这庭院,三进三出,面积不大,却是雅致到了极点,而且背靠着汴河,坐在小楼之上就能欣赏汴河风景,颇有一些匠心。

    李师师现在就慵懒的靠着小楼的窗户坐着,一身红色长裙,衬托出完全成熟了的婀娜躯体,岁月留在她那张粉靥上的痕迹,非但没有让这份美艳失色,反而让她显得更加诱人。

    “小乙哥,今日怎地又有闲暇,来奴这边?”

    在李师师对面,坐着两个书生打扮的男子,一个是高俅,还有一个则是高俅的“好朋友”赵小乙,也就是端王赵佶了。

    赵佶一向觉得自己是很有魅力的,比起那个“奉旨填词”的倒霉蛋柳永柳三变不知强了多少。

    论文采,他绝不再柳永之下——这可是公认的,米芾、王诜、赵大年、吴元俞这些成名多年的才子都是这么认为的。

    论书法,他的一手字儿,米芾都自愧不如,听说蔡京见了都叫好!

    论绘画……呃,大约也就是武好古能压他一头了。不过赵佶觉得自己这几日临摹《人体结构样图二十四种》受益颇多,大概除了武好古之外,全天下已经没有人能相比了。

    不过武好古的才气还是不能和自己相比的,因为他只有画才,而无多少文才、书才,更不用说音律、围棋、骑马、射箭、蹴鞠等等了。

    全天下,堪称全才之人,大约也只有端王赵佶一人尔。

    所以赵佶现在特别不愿意拿端王的名头去泡妞,拿个王爷的名头,就是自家的瞎子哥哥(申王)也猎尽天下绝色的。

    但是这有意思吗?这不就是用权位迫使女人就范吗?和那些一掷千金的土豪有何区别?

    堂堂天下第一才子,怎么能这样干?

    想到这里,赵佶就瞥了眼身旁的高俅。

    还是高俅这厮机灵,叫自己用赵小乙的名头去会墨娘子和眼前这位李师师。这才是才子会佳人,宝剑配英雄啊。

    而眼前这位李师师……想当年可是让张先、晏几道、秦观这些大才子都为之神魂颠倒的开封府第一歌伎,现在不照样倒贴上来了?

    “小生这几日在家中习画,颇有长进,便想画一纸美人图试试身手。而在这开封府中值得一画的美人之中,姐姐可称第一,因而今日便来姐姐这里了。”

    “你这小郎君正是会讨好人,奴的年纪明明都可做你的娘亲了,还一口一个姐姐……”

    李师师掩着嘴,吃吃笑了。

    但旋即,她便道:“如此,奴就随了你的心意吧。”

    高俅这个时候立了起来,笑呵呵道:“又是画画,没意思,太没意思……某家且去寻人耍一场蹴鞠。”

    赵佶笑道:“你啊,就是能武不能文,去吧,去吧。”

    高俅拱了拱手,便下来阁楼,又出了小院,不过没有去找人踢球,而是和几个端王府的侍卫一起守护着李师师的青衣小楼,嘴角却显出了几分得意的笑容。

    他这次算是够机灵,看出了端王殿下就好熟透了的妇人,那春兰和墨娘子都是“熟”的,而这李师师,不仅熟,而且还是名满开封府的花魁娘子,光是那几首写给她的诗词,就足够让她压倒纪忆家的墨娘子了——用才艺征服李师师带来的成就感,怎么都能超过征服名不见经传的墨娘子吧?

    ……

    妖媚的眸光在赵佶身上扫过,真个叫赵佶心中大叫一声:真销魂也!

    “真不明白,你和那武大郎明明是惺惺相惜,又何必非要斗出个高下呢?

    你替奴写了真,是要挂在丰乐楼上和他比斗的吧?”

    “这样不好吗?”

    赵佶一边支着画架,一边反问。

    李师师笑了,“不雅了,书画本就讲一个雅字。以画会友,以画明志,以画寄情。可你和武大郎现在是以画斗气了……”

    “斗气?”赵佶一笑,“谁气了?”

    “难道不是?”李师师说,“他画了墨娘子,你就来画奴……还约了要画开封诸楼的花魁娘子进行比试。这不是斗气是甚?”

    “怎么是斗气?这不是很好吗?”赵佶朗声笑道,“会友、明志、寄情,雅是雅了,却只是关上门在屋子里玩风雅,不能让天下人共雅。

    而且……也无黄白之物落袋,你叫我和武大郎两个才子去喝西北风吗?

    师师姐,你可知道现在有多少好事家想买我和武大郎的画吗?听说现在已经有人开出八千缗要买挂在丰乐楼的《墨娘子舞蹈图》了。也不知道我画的师师姐能价值几许?”

    艺术品的价值大半靠炒!武好古和赵小乙的这番比斗,就是个炒作的过程。不少开封府的豪门勋贵知道内幕,就跟着捧场,而不知道内幕的好事家可就要当冤大头了……哦,也不算当冤大头,谁要能用合理的价格把这幅画买回去,那就是宋徽宗的知音了。

    李师师当然知道内幕的,她笑了又笑,“怎么都得值一万缗吧?不过你可不能独吞了,得分奴一半。”

    能值那么多吗?

    赵佶笑了笑,他可没恁般乐观。武好古的《墨娘子舞蹈图》可以说是古今未有的奇画,而且皇帝哥哥又刚刚“封”了他一个“画中第一人”,因而才有人出到八千缗。

    而自己今天要画的《李师师图》,在画技上是没有办法做到古今未有的。虽然有李师师这个卖点,不过一万缗还是有点难度的……

    不过四五千缗应该是有的……若能卖出这个价,便是说明自己不靠王爷的身份,也能在凭才艺悠游潇洒,绝不比那奉旨填词的柳三变差。

    他终究是靠青楼女子在倒贴,总有吃软饭的嫌疑。

    “好啊,分一半便分一半。”

    赵佶笑道:“不过你得做我一个人的画样子。”

    怎么着?这还是个细水……应该是洪水长流的买卖了?

    这钱也太好赚了吧?

    李师师心中一阵狂喜,她虽然艳色无双,可毕竟隐退多年,而且又是大手大脚惯了的,吃的,用的,住的,无一不是好的,这荷包难免一日日瘪下去。

    现在不仅勾上了端王这个小才子,还得了这么一个躺着都能赚钱的勾当,真是太好了!

    ……

    “在下武好古,见过王娘子。”

    武好古这个时候也在和异性见面。为了今天的会面,他还精心打扮了一番,换上了一件崭新的月白色锦遥溃奚匣股偌牟迳狭艘恢Ю懊坊ā

    如此打扮,自是为了给今天要见的女孩留下一个好印象。而他今日所见之人,就是端王赵佶,也就是未来的徽宗皇帝在历史上的真命天女,德州刺史王藻之女王娘子。

    这王娘子今年只有十四五岁,比武好古在大名府认识的潘素儿大不了多少。不过却显得恬静淡雅了许多,站在那里,身穿着一袭翠衣,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