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1010章

天下豪商-第1010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姐……”武义勇皱了皱眉,“三哥,你是将东宋当成宿敌了?”

    在他看来,宿敌终究是西宋!

    关陇荆楚自古都是用武之地啊!

    江南、江淮,虽然是温柔富裕之乡,却不是用兵打仗的地方。

    “是爹爹以东宋为宿敌!”武义久笑道,“他觉得东宋是工商海贸立国,与我类似。又能依托南洋、西洋,获得巨利。江南、淮南又能养人,假以时日,必有亿万人口,实为心腹大患!”

    武义勇只是笑了笑,不置可否。

    他当然想象不到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是何等波澜壮阔。与之无缘的西宋,无论占据多少自古出精兵的地盘,将来也不可能是东宋的对手。

    一个一亿人口的工业化的世界帝国,那是美利坚等级的!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被一个封建落后的军事国家打败?

    “大哥,”武义久忽然停住了脚步,转头看着武义勇,表情显得相当严肃,“如果在黄淮运大工完成后让你带兵灭东宋,能够成功吗?”

    “在黄淮运大工完成后?”武义勇先是一愣,然后就不假思索地说,“不能!”

    “为什么?”

    “没有长江水师,”武义勇道,“也没有拿下上游的襄阳。只能从两淮进军,而淮东多水,淮西多山,都不方便进军。

    如果是大军推进,后勤只能依赖运河,也就是只能走淮东。而敌人只需要用一座棱堡就能长期封锁运河。

    运河一旦被锁,我军深入之后,粮草后勤供应就会发生问题。

    而且敌人长江在手,就能通过长江水运随时调集重兵用于关键地区,非常方便,很容易在局部形成绝对的数量优势。”

    “先拿下荆楚呢?”武义久又问。

    “很难。”武义勇摇摇头道,“襄阳坚城……只有长久围困方能得手,非数十万人坚持数年。可是那么多兵马的粮草转运如何完成?”

    “也就是打不下来……”武义久吐了口气。这个答案他早就得到过了,是从都军机司取得的。

    都军机司还认为除非组建一支可以在近海内河击败东宋水师的舰队,海口进入长江。否则共和军根本不可能取胜!

    可是黄水海军也不是说有就能有的。周国海军自成立之日起就立志蓝水,喜欢建造吃水较深的大型风帆战列舰。不大重视沙船型的近岸舰船,对于桨帆船就更加忽视了。

    而东宋海军的前身东海国水师则是专注近岸水军的,战船以可以加装长江的沙船型炮舰为主。

    因此在近海和内河作战中,大周共和国海军是没有一点优势的。

    而要在黄水海军这方面迎头赶上也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所以要击败看似弱小的东宋还真的是不大容易。

    “大哥,”武义久看着自己的哥哥,“你觉得日本国如何?”

    “日本国?”武义勇有些茫然,这个一衣带水的领邦,还真是有点神秘。

    海军的高级将领也许还有点了解,他们大多随舰到访过日本国的博多港。可武义勇这个陆军上将(他已经升过军衔了),却从没有去过日本,也没研究过日本问题。

    “三哥,你怎的问起日本国?”武义勇接着问,“难道执政府想对日本用兵?”

    “不是执政府,”武义久摇了摇头,“是大人想要征服日本!”

    “征服日本?”武义勇虽然喜欢打仗,但是也没想过要去侵略日本。

    毕竟他和日本人民没有一点过节。而且对于“殷人东渡”什么的也将信将疑。他当然不会为了一个“可能存在”的富饶大陆,去征服日本国了。

    “大人认为,”武义久伸出两根手指道,“日本广有金银,还有铜矿,一旦征服可以纾解货币之困,此其一也;日本虽为岛国,但其地不小,人口又寡,气候土地也算适宜,可以殖民,此其二也。

    大哥,既然大人决心东征,我们做儿子的还是应该跟随的。这东征的主帅,要不就由大哥来担当吧。”

    原来武义久是想派个日本派遣军司令官给武义勇干干。

    这个差遣背后,自然少不了一番小心思!

    武义勇没怎么研究过日本,但是他弟弟武义久却找了海军都军机陈天理,礼部侍郎范之文这两个支日派,反反复复研究日本的国情。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日本是个军事力量碎片化的国家。没有强大的官军,但是却存在不计其数的“庄主”、“寨主”和“村长”的武装。

    而且地形也非常零碎,大块的平原只有一个坂东平原——这样的地形非常不容易集中兵力作战,也就山寨、庄园和村庄之间的战斗了。可同时也不利于征服者进行殖民统治。

    所以让武义勇出兵日本,就等于把他送进一个泥潭!

    打进去容易,要想完成征服,建立稳固的统治就难了。

    进去以后,各种各样的烂事铁定一大堆!肯定会严重牵扯武义勇的精力。

    而武义勇一旦变成日本通,再要想从日本出来就不容易了,因为日本那么多“庄主”、“寨主”和“村长”不得个日本通去哄着?

    说不定武义勇一辈子都被绊在日本国,变成个“日本王”了!

    “这事儿是大人的意思?”武义勇有点拿捏不准。

    “倒也不是。”武义久笑道,“只是小弟觉得,日本之役不能交给他人,一定要由我武家的人牢牢掌握。”

    “为什么不能交给他人?”武义勇问。

    武义久说道:“那不是明摆着吗?日本悬于海外,虽然不算遥远,但也不大近,如果要劳师远征,必须授主将以节度之权。可其国又不算小,且盛产金银黄铜,节度之权交给他人,万一起了图地为王的心思怎么办?

    而且国家为了征日之战,必定投入巨资。这些投资,都是需要回报的。征日之役取胜后的利益如何分配,也干系重大。交给外人,我实在不放心啊!”

    有节度之权?还有金银黄铜,还要分配利益……武义勇听了这些话,已经有点动心了。

    日本之役,看上去可以捞很多油水啊!也不说非法的捞,就是合法的捞钱机会,应该也有许多吧?

    武义勇虽然是武好古的儿子,可没有多少财产可以继承……何不趁着出兵日本的机会,捞上一大票?

 第1420章 武家的时代到来了

    (全本小说网,HTTPS://。)

    “东洋”号的舰艏撞开了碧蓝的大海,留下了笔直的航迹。全本小说网https://。上炮甲板上的炮手们正在两舷进行操炮演习,随着甲板炮长一声声口令,炮手紧张的进行着各种战术动作,将教练弹和训练药包反复装填击发。

    武义勇和陈天理站在隆起的船尾楼上,饶有兴趣的观察着他们的训练。在他们俩身边,还有几个见习海军军官在练习使用直角仪。

    这年头可没有什么gps可以给在海上航行的船只定位。所以只能使用比较简陋的工具在海上寻找准确的方向了。

    航海定位工具就是航海星盘、指南针、直角仪、牵星板这四大件。除了指南针之外,其余三个工具都是利用星辰(太阳)和水平面的高度来推算维度的。也就是所谓“维度航海”的工具,再加上指南针,海船就能在没有陆地作为参照物的情况下在茫茫大洋上航行了。

    除了拿着直角仪看太阳的青年军官,在船艉楼的后侧,还有一个水手在用绞盘往大海里扔一种每一隔一段距离就打个节的绳子。根不知长多少的绳子是绑在一个丢在海里的空木桶上的——这其实是一种测量航速的办法。同时还要一名水手在看一个琉璃沙漏,这样就能知道一段时间内放出去多少“节”绳子了。也就知道航速是多少了?

    知道了航速和航向,也就能大致估算出“东洋”号的位置了。

    现在“东洋”号正航行在对马海峡附近的大海上,四周涌浪起伏,碧蓝无边,极其壮丽。

    “东洋”号的船长郑一信,一个三十岁出头的海军上校大步走到了陈天理和武义勇跟前,行了个抬手军礼,然后报告道:“现在是顺风满帆航行,速度接近10节!按照这个速度,再有2个半时辰就可以抵达平户港了。”

    “全程多少时间?”武义勇问。

    “五个时辰。”郑一信回答。

    “呵呵,朝发夕至啊!”武义勇摇摇头,“真没想到……多少距离?400里吗?”

    “400多里。”

    “半天不到。”武义勇吸了口咸咸的空气,“这也太快了吧?”

    “因为是顺风,”陈天理笑道,“不过‘东洋’号也的确跑得快!它是一条软帆船,船帆的面积比硬帆船大得多。不过风向一变就不行了,跑得还没有硬帆船快。”

    武义勇道:“还是够快的……顺风一个时辰能跑几十里!从陆上行军的话,一天都走不了那么远啊!”

    “何止是快,而且运力也强啊!”郑一信有些得意地说,“东洋号上光是18斤和24斤的长炮就多达60门!船上的军官水手多达300人!最多还可以搭载同样数量的陆军甲士。船上的货舱还可以装载3000石各种货物。

    如果不装火炮、弹药和炮手,东洋号还可以运送更多的货物和人员。”

    武义勇点了点头,“现在有几艘东洋号这样的战舰在建?什么时候可以投入使用?”

    “目前只有两艘,”陈天理回答道,“而且东洋号现在还在海试阶段,并没有正式入役。

    不过海军还拥有大量的‘真理’级硬帆船。基于‘真理’级的船体开发的运输船就更多了!不仅有军用型,还有民用型。这些硬帆船跑日本近海的速度也不会太慢,只要充分动员,完全可以一次运输2个步兵师的人员和装备!”

    “真的有那么多?”武义勇问,“一次运两个师?从哪里运到哪里?”

    “可以从旅顺运到平户,”陈天理说,“如果风向合适,两天就能到了。”

    “平户的情况怎么样?”武义勇又问,“能够屯驻大兵吗?”

    陈天理笑道:“平户就快到了,上将自己看吧”

    ……

    日本国,平户港外。

    这座港口城市,大约位于日本列岛面向中国的最西端。在被迫租借给大周共和国之前,只是一座荒僻的岛屿,岛屿的北部又两个不大不小的避风海湾,形成了两处天然的锚泊地。依着岛上的丘陵,一座座低矮的木质建筑密密麻麻的排列着。也谈不上什么日式中式,就是小小的板屋罢了。在港口一带,则有点天津、旅顺那样的新兴工商业城市的模样。高大的周式建筑随处可见。港口的码头上还摆着许多人力踩踏的吊车——看上去有点像水车。头上绑着白布带子,大冷的天还穿着短裤的矮小的日本劳工,正在穿梭往来的搬运着大大小小的货物。

    港口码头上面,到处都是货仓,海面上到处停泊着周国的商船兵船。什么样子的都有。有旧式的广船、福船,也有新式的‘真理’型,也有一些是真理型的改进型号,加装了软帆。

    所有的船都挂着周国的万符旗号,船籍都落在大周共和国。

    至于他国的商船,是不许进入平户、博多、难波、佐渡岛这几个日本通商口岸进行贸易的。

    根据大周共和国和日本国签署的一系列条约,大周共和国是独享日本国几个通商口岸的“自由贸易”权的。

    也就是说,只能日本国只能和大周“自由贸易”,不能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

    构成平户港的这两个海湾共用一个入口,入口的宽度不及二里,两侧都是丘陵。依着山坡各有两处炮垒,用来封锁港湾。

    炮垒并不是棱堡结构,而是传统的夯土城垣,只是面向大海的一面拥有避弹的坡度。大炮就架在城垣的高处,是18斤长炮,两处堡垒各有12门。

    港口内部,又分成南北二湾,其中靠外的北湾是商港,靠内的南湾才是军港。

    体型巨大,外壳涂成黑色“东洋”号在一艘港口的引航船的带来下,缓缓驶入了位于平户南湾的军港。

    军港周遭非常森严,南湾入口非常狭窄,只有几十丈宽,有海军的快船巡逻,禁止未经允许的商船入内。

    军港码头上也很清冷,看不到日本劳工,也没有舰船停靠。

    码头附近,则是一座夯土的城堡,城堡规模不小,四方形制,城墙上飘扬着万符旗,应该是大周共和国在平户的重要据点。

    武义勇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地形,有些狭窄,不过也没什么特别险要的山岭,都是些低矮的山丘,清理一下树木就能修建军营。

    整个岛屿的面积似乎不小,足够摆上几万人的大军。

    唯一不确定的就是岛上的淡水多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