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17 >

第486章

大明1617-第486章

小说: 大明16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年有没有二十,年纪轻轻的身体不怎么好啊,天暖和一些,还是和我们一起早起练武,打熬一下身体吧。”

    以前郑芝龙说这话,何斌一定大摇其头,这一次他却是正色道:“一定!”

    在一旁闲看的人们都笑起来……使团中的人原本是泾渭分明,大同这边和福建那边的海客是两回事情,双方的这俄罗斯人的城市生活久了,见多了老毛子打架闹事,一言不合就挥拳头,感情已经比此前融洽很多,那种小团体的感觉也淡薄了许多。

    两个月前,众人和佩特林等人一起出城驱赶打鹿的鞑靼人,冰天雪地里,俄罗斯人放火烧掉这些牧人的村庄,杀害男子,抢掠妇人,把老人和孩子赶在寒气呼啸的旷野之中。

    虽然没有直接杀人,但那些人几乎都是死路一条……看到这些事情之后,何斌对暴力有了充份的认识,他原本就是一个伶俐剔透的人,原本以为凭着自己的眼力和见识还有头脑可以在哪里都生存下来,结果在托木斯克,何斌才明白了什么是拳头大才是道理!

    腰里插着火铳别人才会对你微笑……俄罗斯人就是这副德性,这段时间下来,使团虽然被困在城里,并没有完全打开局面,但在莫宗通和张续文等人的文攻之下,使团已经结交了城中相当多的贵族和富商,另外就是郑芝龙等人和卫队中人,隔三岔五的和俄罗斯人打上一架,居然是赢多输少,这一下城里的毛熊们才知道这些个头不高的中国人并不好惹,最少不象他们想象的那样孱弱。

    架打的多了,认识的俄罗斯人反而多起来,使团在城中的活动限制无形中也减低了不少,甚至他们都可以和佩特林等人一起出城活动一下筋骨,不过在看到那残酷的景像后,使团中的人再也不肯和这些人形野兽一起出城行动了,这时候人们才明白,这些大狗熊一样的畜生能翻过大山,深入远东,并且建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殖民点,再建立起殖民城市,又开辟了多条道路,把亚洲这边的无数物资运到欧洲去贸易,抵消其国家欠下的债务……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累累白骨和鲜血之上!

    佩特林是刚刚回到托木斯克,他似乎是到莫斯科去见沙皇,应该是汇报了和张瀚达成协议的事,但回来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与使团沟通,看起来效果并不算好,不过看其神神秘秘的样子,似乎结果又不是很坏。

    使团上下并没有因此就心气浮躁,在他们离开李庄前往托木斯克之时,张瀚就提醒过他们,出使未必会一帆风顺,可能会遇到种种意外,而李庄对他们的劳绩,不管时间和成效,均会重重的记在各人的功劳簿上。

    郑芝龙和何斌等人,要的无非就是效力和裕升,他们已经看出了和裕升的潜力,并且愿意投入其中,对他们来说,不管是在托木斯克还是马尼拉,雅加达,只要和裕升认可了他们的努力和能融入到这个体系之内,在哪里效力或是时间长短,那便是无所谓的事情了。

    值得郑芝龙兄弟和何斌等人高兴的就是在这里时间久了,不论是莫宗通这个和裕升体系内的高层,或是张续文这个与张瀚有特殊关系的前侍卫官都已经接受并开始信任他们,这个结果对这些福建来的南方人来说,至关重要。

    ====================

    大家记得投票啊,谢谢。

 第六百七十六章 雪中

    “不管怎样……”何斌又忍不住抱怨道:“还是太冷了,在我们福建那边这会子都能穿单衣了吧。”

    “在大同还不行,估计军中还是要穿冬季军袍,下个月可能才换装吧。”张续文搓了搓手脸,其实他也冷,不过身体和精神上早就习惯并且接受了,不象何斌这个南方人还是差点意思。

    莫宗通也只是微笑着看了何斌一眼,何斌这小子为人精明,脑子很快,出了很多管用的主意,语言天赋也不比郑芝龙差,俄语早就精通,顺带着还学会了鞑靼话,连城里的哥萨克人这小子都能处上朋友,就是嘴巴欠,喜欢发牢骚,不过人无完人,时间久了众人也就适应了,象是在半道上何斌被佩特林拿枪指着脑袋的事,不太可能再发生了。

    “这雪肯定是最后一场了。”莫宗通道:“一会郑芝龙何斌去见杰日涅夫,叫他给他准话,我去见佩特林和总督,续文你们几个看家,气氛已经松动,要趁热打铁,把这一锤子买卖给落实了,这样在道路化冻之前我们可以赶一个月的路,要是再耽搁下去就只能等五月夏初时再动身,回到李庄不定得多久了。”

    莫宗通脸上显露出忧虑之色,时间太久不通音信,年前年后他分别派了两队塘马试图回到李庄送信,但都是在北虏地界就被挡回来了,就算是带着好多个俄罗斯人的向导也没有用,漠北那边的态度很明确,俄罗斯人单独过境肯定能够保证安全,若是与和裕升的人一起走,安全就不能保证,这样一来,俄罗斯的向导只能退回,和裕升的人也无法完成这种几乎必死的任务,只能与向导一起退回。

    接连两次都是如此,漠北三部中的车臣汗硕垒对与和裕升的贸易最感兴趣,野心勃勃的扎萨克图汗也是与硕垒的态度相同,只有土谢图汗,也就是阿巴泰汗之孙,墨尔根汗之子衮布对和裕升的态度最为敌对。

    称土谢图汗最早,实力最强,与土默特部的关系最为密切,其虽然亦见到贸易的好处,但由于商道建立时间并不长久,而且土谢图汗的驻地距离商道较远,其与土默特部的长久联盟关系也最为紧密。最关键的就是漠北三部其实是外喀尔喀万户分裂的结果,都是达延汗的子孙,当然也是奉林丹汗为正朔,林丹汗对和裕升还有张瀚的敌意,不可能对土谢图汗没有影响,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喀尔喀三部现在展现出来的敌意也就可以理解了。

    按莫宗通的打算,既然现在是战时,回程时恐怕需要俄方这个盟友提供一二百人的哥萨克骑兵的帮助,和裕升的人已经见识过这帮家伙的战斗力,真是野蛮成性悍不畏死,战斗力十分强悍,有时候使团的人也是颇感庆幸,毕竟现在距离俄国本土太远,否则这种哥萨克骑兵来上几万人,未来就可能是天大的麻烦。

    莫宗通分派之后,所有人都站起身来。

    郑芝龙和郑芝豹兄弟三人,加上何斌还有洪升等十八芝人员,还有和裕升方面的两个水师见识军官一起前往托布斯克的造船场,前去拜访杰日涅夫。

    杰日涅夫是俄罗斯沙皇专门挑选的人才,原本在波罗的海的沿海城市造船,在二十年前俄罗斯人惨败在波兰之手后,为了与瑞典停止战争状态,当时的俄罗斯贵族不得不割让了波罗的海的沿海城市,俄罗斯以失去出海口的代价与瑞典媾和,这样才又将波兰人的势力驱逐出去,使波兰人兼并俄罗斯的打算破产……这件事直接使俄罗斯人打通出海口的上百年的努力化为乌有,杰日涅夫这样优秀的造船专家兼舰队司令不得不奔赴远东,在托木斯克重新建立船场造船,要到崇祯年间,俄罗斯人才造出六艘合格的大船,并且在北方的港口解冻期出海……在了解了诸多细节之后,郑家兄弟与何斌等人都对杰日涅夫深感敬服,毕竟郑芝龙现在才是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何斌连二十也没有,所谓的十八芝要等几年后才会结拜,然后在台湾立寨,何斌还会给荷兰人当好几年的通事,所有的一切在天启二年时有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年轻人没有到南洋开眼界,然而在这北方的极地,他们一样见识到了意志和决心,还有这世界上最优秀的海洋专家,尽管是俄罗斯人现在还是个连出海口也没有的纯内陆国家。

    何斌在屋里就喊冷,出了门天寒地冻他反而一声不坑,在自己屋里怎么叫唤也没事,在外头看着那些已经穿的很少的老毛子们一个个笑哈哈的把天气不当回事,要是何斌还叫天叫地的就太给使团丢脸,尽管被风吹的面色铁青,身上发抖,何斌还是很象样子的挺直身体,没有叫他的同伴感觉丢脸。

    众人出门后纷纷踏上马车,这马车当然是俄罗斯人从欧洲部份赶过来的,只有少量是在托木斯克建造……这里毕竟还只是一个新兴的殖民城市,以转运和仓储还有驻兵为主,工业制造的能力还得慢慢来发展。

    莫宗通身边是几个侍从司和军令司的人,另外就是一个小队的火铳手护卫,他是使团的正使,必要的护卫和排场都必不可少。

    在上车时,一群俄罗斯人经过,这帮人都是哥萨克,各人戴着高高的毛皮帽子,身上的衣袍已经很单薄了,他们并不把眼下的这一场小雪放在心上,毕竟每人手中都是一个大大的酒瓶子,他们嘻嘻哈哈的说着话过来,在这里时间久了,莫宗通等人都能听的懂俄语,听着和自己这边不相关,莫宗通吐了口白气,一转身也是上了车。

    担任护卫的队官拿眼死死盯着这一群哥萨克人……哥萨克并不是民族,而是俄罗斯及乌克兰境内特有的游牧人群,在当时的俄罗斯和乌克兰交界处是东欧大草原所在的地方,广袤的草原孕育出独特的游牧民族的特性,哥萨克不是乌克兰人,也不单纯是俄罗斯人,他们是以追逐水草而居的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的统称,他们以剽悍勇敢和骑术超卓著称,在俄罗斯从一个东欧的小国逐步扩张成横跨欧亚的大国的历史上,哥萨克人的作用无可取代,他们勇敢和悍不畏死,一二百人就敢往千里之外进发,他们能吃苦,也能与敌血战,几千哥萨克骑兵就使得当时的鞑靼汗国等诸多蒙古人当年创立的幅员万里的大国灭亡,在俄罗斯往远东的扩张过程中,哥萨克人立下汗马功劳,一直到他们抵达黑龙江流域,最终在雅克萨和尼布楚撞上了当时国力正强的满清帝国,清廷动员了大军迎敌,而他们的敌手也不过只是几百人的哥萨克而已。

    强悍的战斗力和悍不畏死的个性也使得哥萨克人很难被驯服,他们的精力如果不能对外,就只能沉迷于酒精和内斗,托木斯克几乎每日都有哥萨克醉酒闹事,甚至大打出手,用火枪对射马刀对砍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护卫队官的警惕并不过份,一直到这一群醉醺醺的哥萨克走过去之后,护卫队官才松了口气。

    车队前是几个俄罗斯人派来的骑兵,说是替莫宗通增加的护卫,不过和裕升这边上上下下都明白,这只是俄罗斯人各方势力派来的眼线居多,刚刚就算真有什么不妥,这些俄罗斯“护卫”也是断然不会出手干预的。

    大部份人离开之后,甘辉下令把使团所在的大屋关闭起来。甘辉因为沉稳谨慎,武艺又很高明,已经被莫宗通任命为队官,剩下的火铳手和少量的战兵归他统管,在看到人们离开之后,甘辉立刻下令关闭大门,而他看的很清楚,在马车纷纷驶动之后,暗中窜出不少身影,这些人骑着马,迅速消失在风雪之中。

    “俄罗斯人对我们的关注一点儿也不象表面那样,漫不经心,漫不在乎啊。”张续文踱到窗前,看着外头的情形,微笑着道。

    甘辉道:“他们现在的心里也很复杂吧,又盼着恢复交通和信息,怕李庄那边出什么事。又担心一旦恢复了,我们立刻就走,这样他们此前的小心思就全部白费功夫……”

    “差不离吧。”张续文脸上露出些微鄙夷之色,他道:“终究是不上大雅之堂的粗俗伎俩,并无太大用处。”

    “我有预感。”张续文又道:“这一次佩特林回来的情形,距离大局底定,应该差不多了。”

    ……

    佩特林正和沙皇的御前大臣戈洛文,托木斯克城的总督符拉索夫在一起,窗外一片银白,三人呆在有火炉的房间里并未感觉到丝毫寒气,火炉的火生的很旺,而且很明显能看的出来,雪早就是强弩之末,一旦雪后天晴,和暖的天气会把大雪融化,然后距离漫长的封冻期解冻,到处一片泥泞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第六百七十七章 船场

    西伯利亚的冻土带只是最北的北极圈才是永久性的,中部和南部要么是大片森林,要么就是和乌克兰大草原一样相同的地貌特征,俄罗斯人很容易适应,也可以在此轻易的开垦土地来种植,在托木斯克,俄罗斯人已经开垦了大量的土地,在佩特林到来之前,总督和御前大臣正在讨论解冻后耕种的事情,不过两人都并不太认真,谁都知道,以托木斯克的人力来说,种植获利不知道要到哪一条,城中更多的人手是贸易人员和用来武力开拓的哥萨克,指望这些人种地还不如指望他们去抢更好一些。

    佩特林进来之后,两个贵族一起起身,对佩特林表示欢迎。

    论身份佩特林还不是贵族,但这人成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