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17 >

第1116章

大明1617-第1116章

小说: 大明16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猜出是张瀚的人又如何?

    现在拿毛文龙也没有办法,又怎么对付财力和军力都要强大的多的和记商团军?

    皇太极做了一个手式,打断了阿敦的话,然后道:“这事我会和诸贝勒说,你切记不要和任何人再说起。”

    阿敦会意,原本他就相当谨慎小心,并未将这话与任何人提起。不过要不要和两黄旗其余人说,还得看情形。如果众人能有个主心骨,集体发力要力保多铎上位,那自然就不必听皇太极的。

    皇太极大步离开之后,多铎突然对多尔衮道:“十四哥,这大汗我还能不能当上了?”

    多尔衮无语,半响方道:“现在得看贝勒会议的了。”

    大妃却道:“大汗亲口说的话,由不得他们不认!”

    ……

    当日后金贵族云集,众人皆被老汗突然崩逝,且是死于敌袭之事感觉震惊。到了傍晚之前移灵回辽阳,一时哀声四起,很多彪悍的女真人哭的眼泪鼻涕横流,不管怎样,永远倒下去的老汗是四十年来女真人的主心骨,老汗在,人们心里就有依靠,老汗一死,汗位空虚,多铎突然出来搅局的消息已经传开来,召阿敏等在外贝勒回来会议的消息也传扬开了。

    而东江兵不仅能突袭,还有精兵可以象样的打仗,局面相当不好,也使人们的心中变得沉甸甸的。

    对未来的担忧,加上伤感老汗的离世,使得不少人涕泪交流,发自内心的悲痛。

    女真航船不多,但也凑起了十余艘船,老汗遗体移灵船上,沿着太子河往浑河河口去。

    数千人沿河走着,所有人凉帽上的红缨都摘了,亲贵们已经换了白色丧服,从沈阳和辽阳各处紧急征发的布匹和裁缝。

    在哀伤的队伍行进时,也是不停的有人调兵遣将,追赶逃敌的行动还是没有停止,在搜山捡海般的力度中,不停的也带回首级,那是在荒野中不幸被围捕的行动队员们,一天的搜捕使行动队员战死了十几人,他们被斩下首级带回到老汗灵前。

    但葛布什贤们一一指认,都确定没有敌方指挥人员,也就是陈獾的首级,更没有那个点燃火炮的炮手的首级,这令得莽古尔泰等人都是暴跳如雷,但也毫无办法。

    所有人都知道,到明天捕不到人就彻底完了,到了宽甸一带深山密林,就算没有东江镇想抓人都很困难,何况还有东江镇在,女真人也不敢过于贸然深入。

    皇太极与代善和莽古尔泰三人俱乘同一船,所有人都知道三大贝勒有要事商谈,都是知趣的避开,不敢来打扰这三人。

 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请殉

    “入辽阳前,得把一些事给解决了。”莽古尔泰开宗明义,杀气腾腾的道:“小多铎的事,不能拖。”

    “总不能杀了小十四吧。”代善眯着眼道:“那我们这些兄长成什么人了。再者,两黄旗绝不会服气,八旗就会乱。”

    “我也知道不能杀。”莽古尔泰道:“将他圈禁起来怎样?”

    “也不能圈。”皇太极道:“阿济格和多尔衮在外会怎么想,两黄旗会怎么想?我们这样做,等于叫他们人人自危,反正会团结起来跟着阿济格和多尔衮。”

    莽古尔泰暴燥道:“总要有解决之法,拖下去也会出事。”

    代善道:“最好在阿敏到之前就解决。”

    皇太极会意,阿敏到现在也是支持自己的,但如果在贝勒会议上出什么意外,助力反成阻力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代善也是一样,态度相当明确,既不愿出主意也不会担责任,代善在这里只是提醒众人,千万不要在八旗内闹出乱子来。

    要调和,而不要激切,过于激烈的手段,只会使两红旗占到反对方的一边去。

    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皇太极没有真正的好办法,代善可能拉着阿敏一起压皇太极,两红旗镶蓝旗加两黄旗,不愁压不服皇太极和莽古尔泰。

    皇太极道:“我有想法,也是个好办法,对我们大家也好。”

    两个大贝勒不再说话,两眼死死盯着皇太极。

    皇太极斟酌着道:“三兄弟看似齐心协力,其实不然。阿济格性野,年纪大,脾气爆燥,容易冲动,又眼红小兄弟受宠,早就和两个弟弟生份。多尔衮谨慎小心,遇事不敢出头。多铎是个浑球,最受宠,但年岁太小,遇事没主见。他们掌握两黄旗六十个牛录,看似强大,其实三兄弟分开,力量便不足为惧了。”

    皇太极的话很明显,三人之中,大哥阿济格是个莽汉,两个小兄弟不服他。多铎又太小,两个哥哥也不服他。多尔衮的力量和地位又不够高,两个兄弟也不会服他。

    现在又不是崇祯十七年,那时的多尔衮办差多年,打仗多年,历练出了一身本事和很高的声望,满清不多的亲王之一,和多铎加起来力量够强,阿济格也承认多尔衮比自己更适合出头,所以皇太极死后,三兄弟能一起拥戴多尔衮上位。

    现在的这局面却不同,三兄弟各有心思,力量根本不会往一块使,六十个牛录加在一起是很强的力量,如果分散了也就很容易压服他们。两黄旗也不是铁板一块,关键就是没有主事的人,只要三个旗主被分散压制,两黄旗就不会闹事。

    莽古尔泰瞪着牛眼不知道说什么,他还没怎么弄明白。

    代善似乎有些明白,但是搓着脸不出声。

    皇太极叹口气,做这样的事他没有什么心理障碍,杀人杀的多了,无所谓。但他还是有些担心身后的名声,可是要掌握最高权力,最少要顺利登上大汗的位子,有些事就还是得做下去。

    “大妃乌拉那位氏。”皇太极一字一顿的道:“父汗晚年最宠爱她,现在父汗死了,地底下不能没有伺候的人,谁能叫我们这些当儿子的放心?当然还是得叫大妃到地底下陪父汗,这样她能全了妻子之义,也能全了我们的孝心,父汗在地下也能有人照料,自然也是开心的……”

    一阵风吹过来,河水发出哗哗的响声,船只也在摇晃着。

    三人前方不远就是运送努尔哈赤遗体的船只,似乎还能看到老汗躺在船上,听了皇太极的话,莽古尔泰下意识的就看向那,当然什么也看不到,越是这样,这个杀人无算的粗鲁汉子反而是吓了一跳,缩了缩脖子之后,赶紧把视线收了回来。

    再看船舱内,代善闭目不语,皇太极板着脸,脸色也是前所未有的可怕。

    莽古尔泰这才明白过来,平时看起来如春风般叫人舒适的老八居然还有这般狠辣的手段,父汗刚死,就要逼死父汗的正妻大妃,亏得他平时满口的大道理。

    这时烛火一摇,各人脸上都是阴晴不定,莽古尔泰脑子里一片混乱,半响说不出话来。

    虽觉吃惊,不过莽古尔泰也隐隐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

    大妃一死,两黄旗更失了效忠的对象,很多想借大妃名义来闹事的乌拉部的人也会失去支持的目标。

    最要紧的就是把三个小兄弟中最强的纽带给斩断了!

    可想而知,三个性格不定,彼此还有矛盾的小兄弟,事后稍加抚慰,再于其中挑拨,很容易就会使他们三人自己产生冲突,可能年岁渐长之后会明白过来,但最少十年之内,很不必担心这三个小家伙给这些大贝勒找什么麻烦了。

    所谓快刀斩乱麻,一了百了,不过如此。

    “就这么办。”代善站起身来,淡淡的道:“不要拖,明天停船休息时,找个有房子的地方,用匹白布送大妃上路,尸首和老汗的一起运回去办丧事。”

    代善又看了皇太极一眼,说道:“以后凡事希望老八如这次一样,和我们商量着办。”

    皇太极语气诚恳的道:“二哥放心,以后也是如此。多铎太小,大事不能交给毛孩子,还是我们几个商量办才好。”

    代善点了点头,明白了皇太极的意思。

    有多铎在,彼此肯定心有不服,勾心斗角,不如几个大贝勒把利益分一分,皇太极占着汗位,多占一些,但给两红旗的好处,还有代善本人的权威都肯定会得到保障。

    如此,反而不必担心将来的变数,更稳妥一些。

    天明之后,船队已经抵浑河,在一处废弃的村落前,三大贝勒公议,令岳托带着甲兵去送大妃上路。

    事前已经派了旗奴去通知,大妃当然不愿,借口自然是多尔衮和多铎还太小。

    代善与皇太极等人回复,诸兄弟一定善待幼弟,抚养成人,给予三兄弟的牛录会一个不少的交给他们,请大妃放心。

    大妃还是不从,三大贝勒又再次请大妃殉葬,前往地下服侍努尔哈赤。

    多铎和多尔衮都被从大妃身边带离,并且看管起来。

    以殉葬的名义,连两黄旗的人也不便反对,殉葬相当野蛮,但并非不可接受,特别是挂着老汗无人服侍的名义,叫反对的人根本说不出口来。

    大妃才四十许人,容貌上佳,否则努尔哈赤也不会那么宠爱,待岳托率人前来大妃处时,内心觉大妃楚楚可怜,令人心生怜悯。

    几个镶红旗的旗奴没办过这种差,他们擅长的是用顺刀斩下人头,却从来没有做过“劝说”人上吊的事情。

    “大妃。”岳托半跪着,沉声道:“已经是算好了吉时的,早点上路,还能赶得上和老汗一起走。”

    “你们非要逼我死。”大妃脸都扭曲了,胸口一起一伏的道:“我绝不从,你用刀杀了我吧,叫所有人都知道。”

    四周众人都是面面相觑,尽管过来的都是两红旗的人,还有正白旗的白甲,这种活是不折不扣的“脏活”,谁都感觉别扭,各人都盼着大妃能识时务,早点“上路”,可是大妃抵死不从,他们却也真的不好动强。

    一旦传出去,两黄旗和乌拉部的人准定炸窝。

    岳托更是不能用强,他是大妃的孙辈,虽不是大妃所出,按理也是该叫声祖母。

    女真人和蒙古人不同,蒙古人做弟弟的能娶嫂子,侄儿能娶婶娘,当年俺答汗死了,三娘子可是嫁给了孙子。女真人受汉人风俗影响较大,十几年后多尔衮和庄妃不清不楚的,到底也没敢把庄妃真的娶回家。

    但这般拖着也不是回事,现在有甲兵隔着,还是影影绰绰有一些人在远处看着,万一有人敢振臂一呼,事情就会瞬间闹大了,甚至失控!

    岳托额头和后背全是汗,将心一横,抬头与大妃对视,沉声道:“大妃,不为自己想,也该为三个阿哥想一想!”

    大妃一征,厉声道:“你们还敢对他们怎么样?”

    “大妃顺当的跟老汗走,三个阿哥没有了威胁,大伙儿心里也有愧,三个阿哥,特别是十五叔一定会好好的长大成人,我阿玛是这样说的,孙儿也敢保。大妃这样闹下去,我怕十五叔未必能长大成人。”

    “好,好,你们真是大汗的好儿孙……”

    大妃神色凄然,这时已然是信了。

    身为母亲,至此还能有别的选择?

    手扯一块白布,乌拉那拉氏一步三回首的走向一间旧屋,岳托将眼色一使,几个旗奴赶紧跟了进去。

    反正大妃是自己拿着布进屋的,“帮一下”也是份所应当。

    待旗奴们进去,将身子发软的大妃七手八脚的挂在梁上,一刻钟之后解下来,自是已经气绝。

    一个旗奴跪在岳托身边,禀道:“主子,大妃已经归天了。”

    此时多尔衮和多铎兄弟终于被放了过来,两个小阿哥扑在母妃身上嚎哭不止,多尔衮哭的满地打滚,多铎哭了一阵就昏了过去。

    这个一直倍受宠爱的小阿哥,恐怕此时才知道世事的险恶。

 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乐道

    岳托叹了口气,对多尔衮道:“十四叔,哭过了就和十五叔一起下去休息,我们要带大妃的遗体和老汗的一起走,到了辽阳办丧事一起下葬。你们也别太伤心,老汗最宠爱大妃,大妃也愿意随老汗一起走,是个人就迟早有这一天,无非早晚。”

    多尔衮泣而不语,岳托也不多劝,待多尔衮哭了一阵之后就令人搬抬大妃遗体上船,自然有人做该做的事情。

    皇太极在远处船上看着,见大妃遗体搬抬上来,也是松了口气。

    至此算是完了大事,没了大妃,首鼠两端的人也该知道怎么选择了。

    下一步就是稍微整合一下内部,但对旧有的势力版图没有办法大动,只能徐徐为之。

    这一次皇太极的上位比历史上的更加困难,充满了风险,也导致他的权力基础比历史上的还要不稳定,只能花更大的精力来慢慢谋夺更大的权力。

    至于对外的大战略,连雄才大略,足智多谋,心有成算的四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