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88章

皇宋锦绣-第88章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子,赵信定位在果腹食物之上,秘传特色之下,也就是说,普通人打牙祭的美食,一些酒店替代馒头的特色主食,一些味道和用料更加考究的,可以成为一部分酒店的主打。

    这些,恰恰是北宋缺乏的,有的馒头热卖的风潮在,普通人打牙祭的美食没问题,发面跟普通的馅料结合,就可以让档次上升一个台阶,唯一的考虑就是馅料的问题,用什么样的肉是关键。

 第一百四十一章 满口留香

    当天下午,苗远正在组织的人员,准备晚上的馒头的时候,赵信找到他了,让他来做包子。//全本小说网,HTTPS://。)//

    “包子?”苗远有些诧异,包子在这个时代已经出现了,却不是太常见,大名鼎鼎的汴梁灌汤包,是远近闻名的美食,也有人仿着来做,最开始,很是引起了轰动,但是味道不行啊,就算是同样的夹肉炊饼都比它好吃的多,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人人做了。

    可是放在别的上面,这很难解决,那个死面要包裹着肉馅,需要很多的技术,厚的话,不容易掌握,味道很不好,蒸熟了之后,还有些夹生,也有人选择用发面,可是酸涩的味道,几乎破坏了整个包子味道。

    别人做的发面包子,又酸又涩,可是赵信做的不一样,有馒头作为基础,似乎包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馒头都卖的这么好了,包子想来也会很不错。

    可是很快的,苗远就有些为难了,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没有准备羊肉,要不等等!”

    “做什么羊肉包子,猪肉的!”赵信有些不解的问道,羊肉包子并不是最好吃的,实际上,在中国餐饮历史上,猪肉包子地位,远比羊肉和牛肉的要高,也就是人们生活好了,觉得猪肉脂肪太高,不太健康,才流行羊肉包子,牛肉包子,在此之前,几乎好吃的,都是猪肉。

    苗远有些为难了,猪肉腥臊,是下等人的吃食,如果制作菜品的话,还可以用各种香料来压制,可是用来只做包子,只有馅料和包子皮,又不能添加浓重的香料,会破坏包子的味道,曾经有人尝试过制作猪肉包子,却无不铩羽而归。

    猪肉在宋朝已经比较流行了,是一个底层改善生活的方法,因为它的口味不好,口味上也就欠缺一点,稍稍高档一点的吃食,都很少用猪肉。

    苏东坡当时,为了改善民生,才创造出了东坡肉,引起轰动,足见上流世界,对于猪肉是什么态度的。

    看到苗远为难的样子,赵信就知道他担心的是什么,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我有办法去掉猪肉的味道!”

    “真的?”苗远眼前一亮,无论是羊肉,还是牛肉,价格远比猪肉贵的多,前者,是因为保护的关系,不允许光明正大的杀牛,牛肉成为了稀缺品,当然少了,羊肉却一直都是高档的食物,价格比较昂贵。

    如果能够用猪肉来代替,就代表着价格,已经初步的感觉到馒头畅销的原因,味道只是一个方面,价格才是主要的方面,用廉价的猪肉,加上面粉,最终形成味道鲜美的美食,再加上价格还不高,有什么能够阻挡他的畅销。

    猪肉的味道,永远是猪肉最大的弱点,跟羊肉的膻一样,这是本来的味道,祛除猪肉腥臊的办法,阉割猪是一个最好的办法,后世的猪肉,几乎闻不到腥膻的味道,就是因为绝大部分的猪都是被阉割的。这个方法有些远了,拿需要从养殖开始,不能作为现在的选择。

    除却猪身上一些特定的部位,比如说,肠子内脏之类,更多猪身上的腥臊,是来源于猪肉之中的血水,血水含有着猪肉的味道,去掉了血水,大部分的腥臊味道都可以去掉,即便还有,稍稍的添加一些调味料,就可以让这个味道被压住,这也是赵信的信心所在。

    后世咨询发达的时代,让赵信掌握了许多偏门的知识,这些知识或许是在网上惊鸿一瞥,或者是在电视节目之中看到,本以为没有太多作用的知识,却成为了画龙点睛的一笔。

    赵信偏偏知道,一个最简单的去掉血水的方法,这是一个连锁餐饮企业的秘传,只不过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泄露出来的。

    方法很简单,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就是一大锅水,焯水这一点,任何人都知道,是去掉肉和骨头之中的脏东西和血水,可是除非是做煮的,或者是回锅的,其他的这么做,就会影响肉的口感。

    不是焯水,是把新鲜的猪肉放在其中,用最小火,以不水冒泡为标准,可能温度保持着三四十度,比正常的温度稍稍高一点,却不会加热改变猪肉的特性。

    这样通过微热,把猪肉之中的血水置换出来,不会煮熟,30分钟之后,猪肉还是生的,大部分的血水,通过水的置换,出来了。

    猪肉煮熟了,再进行烹饪,就有些回锅的样子了,回锅肉,也同样是一个主要的门类,类似回锅肉一样的东西,还相当的好吃,可是这根包子是完全两种做法,保证一定的生,是适合做菜的,这也是秘制的一种做法,有效的去掉腥臊,却不会影响到猪肉的加工和口感。

    这么简单的方法让苗远半信半疑的,可是还是去尝试了,一方面,整个馒头产业,都是赵信一手创立,不说更高的收入,就算只是现有的量,对于他们而言,也是一个庞大的收入,赵信的神奇可见一斑,另外一方面,不过是尝试,今天晚上来个几笼,也算是尝试一下,浪费不了多少钱。

    赵信不但告知了祛除腥臊的方法,也把一些窍门告知了苗远。

    包子制作不易,特别是形状,赵信曾经包过,也找了几个心灵手巧的来尝试的,大体的把一些包制的方法介绍了一下。很快的,这些聪明的妇女们,就找到了包包子的办法,包出来的包子,比赵信讲的更好看吗,卖相永远是包子最重要的方面,一个好的卖相,就代表着成功了一半。

    另外一个味道,就是味道,中午的时候,苗远从保州就带了不少肉回来,本身是打打牙祭的,却被用来包包子,简单的处理方法,先洗干净,看起来都没有什么的肉里面,解析出了大量的血水,还有刺鼻的味道,几次三番之后,原来猪肉的味道,就消失不见了。

    这么简单就可以了,包括苗远在内,对于包子成功的信心就更足了,一共用了十几斤肉,让不同婆子进行调味,这个味道赵信就没有办法帮忙了,他却能够提供帮助。

    赵信没有选择其他古怪的馅料,后世的包子,已经变幻出无数的馅料,只要是能吃的东西,什么都可以往包子里面加,可是最经典的,也是吃的人最多的猪肉馅,就是猪肉大葱。

    猪肉哪怕经过了解析,把血水给放出来,没有阉割过的关系,味道还是有,如果细心的人还是可以吃出来的,可是选择一部分烹饪类的香料,可以有效的祛除这个味道,只要是调整比例,到时候,试验就可以了。

    赵信又给了一个的最关键地方,之前留下来的皮冻,还有一些肥油之类,通过包包子的时候,包入到包子之中。

    包子的味道好不好,就全看脂肪足不足,事实上,中餐丰富的味道,大部分都是油脂和肥肉提供的,正是油脂跟各种香料相互配合,产生的独特口感,才让中餐丰富多彩,口味变换,一口香,满嘴油,说的就是油脂的作用。

    折腾了半天,占用了二三十号人,却没有影响到馒头的制作和销售,当黄昏马车回来的时候,又是一个大丰收,全部的馒头都销售一空了,又收获了大量的金钱,馒头的销售已经成为常理了,未来伴随着产量的增加,这个数量会比现在翻一倍。

    苗远却顾不上这个,馒头的利润不小,却上不了台面,如果这个包子完成,利润可就不像包子这么小了,那是几何提升的利润,甚至可以推动苗家庄的一些项目整合。

    单纯的只是馒头,苗家在保州城的十几个门店,最多就拿出来两三个,有了包子之后,就都可以收回来了,小一点的,可以作为固定的销售点,销售馒头和包子,大一点的,可以以馒头和包子作为依托,开设酒店,这样利润率就更高。

    包子推后一点点,差不多是在馒头蒸好之后,才上了蒸笼,分成了17种,味道调整了一点点,加入的香料也各不相同,婆子们几乎把手艺和可能性都给准备出来了,一个味道最多也就是30个左右,一个小小的蒸笼,最多就是一层。

    蒸锅在火焰的燃烧下,冒着淡淡的水汽,相对于馒头那种面粉蒸熟的香味,包子分外不同,被包裹在包子里面的馅料,跟面粉水汽,完美的结合到一起,最终形成的独特味道,让在场的人都有些感慨,为什么这么香。

    猪肉之中,蕴含的脂肪浓度过高,在餐饮之中,本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事情,可是在包子之中,却珠联璧合,脂肪过多,可以被面皮吸取,几种味道和馅料结合的温和味道,最终形成了包子的独特魅力。

    终于当包子出笼,第一个包子被送到了苗远的面前,苗远感受着独特的味道,就是一大口。

    惨叫声,接下来响起,包子本身的温度高,可是内部的馅料更高,加入了足够多油脂,一口下去,满嘴流油,滚烫的热油,差点没把苗远烫坏。

    可是连续的出气之后,却另有一番味道上来,没有猪肉的腥臊,香料跟油脂,跟面粉完美的结合到一起,甚至不是什么馒头夹肉的感觉,而是另外一种独特的,引人入胜的味道。

 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楼包子

    馒头内部加入了大量的油脂,或许用煮的方法,温度最高是100度,因为水到100度就会沸腾,可是蒸汽的温度就不止了,被封在包子内部,保持着高温热油,让苗远嘴里立刻受伤了,惨叫就是刚刚出现。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好在这个时代的人,皮糙肉厚,苗远哪怕是嘴里疼痛,在疼痛之余这种奇特的,柔和着肉和面的香味的感觉,让苗远感觉到一样的美味,他甚至停不下来,在接下来,把所有的都尝个遍。

    他不可能都吃掉,17个包子,每一个包子大概是二两半左右,这是连肉带馅的,比馒头来说要轻一点点,可是馅里面,肉相当的多,17个吃下来,差不多五六斤馒头,其中还有三四斤的肉馅,别说是苗远这样的,就算是孙吉这样的也吃不掉了。

    同时,苗远再也不敢直接一大口的咬下去,之前的经验,告诉他,里面太热了,稍稍的在外皮上面咬了一小口,然后等热气散去,才趁热每一个尝了一小口,不约而同的,他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17个包子,哪怕每一个都只是一小口,全部吃下来,也不老少了,最少说,苗远有些吃饱的感觉,剩下的包子,苗远大手一挥,道:“你们吃吧!”

    庄户人家,不讲究那么多,其他的部分,其他人不会留下它的,都是肉馅,平时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够吃的起的,哪怕是别人吃剩下的,他们也不会放弃,再加上已经逸散出来的包子的香味,让他们欲罢不能。

    “好吃,都很好吃!”

    所有做包子的,尝到包子的,都齐声夸耀,这一点,跟苗远的想法一样,在吃到第一个包子的时候,他感觉到无上的美味,其他的包子也是如此,没有感觉有什么区别,浓郁的油脂的香味,跟馒头完美的结合,都很好吃,也很抓口。

    苗远能够全部品尝,其他人不可能全部都吃掉的,几乎每个人最多分到一小块,可是吃了之后,不约而同的陶醉,这是难得的美味。

    苗家庄最近,赵信的出现改善了生活,也开始吃得起肉了,特别是那些参与到长弓队的家庭,不但有了一头牛,也有了每月的俸禄,手头上面,宽裕了许多,趁着长弓队改善生活购买猪肉的时候,也跟着买上一两斤,比起市集和屠夫架的便宜。

    这种改变只是开始,吃到肉的机会还是相对较少,最关键的是,这个香味太诱人了,都知道这是猪肉,可是别人做的猪肉,跟这个,完全不同,包入到包子之中,被四少爷神奇的点化之后,化腐朽为神奇,味道也好了。

    苗远判断不出来,因为调料放的区别很大,他也知道的,不可能都是一样,必然有一个最好,没办法之下,就把这个交给上面,17个味道,总要选出来一个稍稍好一点的,作为配方继续做下去,这作为苗家庄的新产品,一个展现利润的新产品。

    17个馒头,每个拿了5个,就送到了晚餐的餐桌上面,交由赵信他们评判,同时,还有其他的饭菜,满满的摆了一桌子。

    赵信的房间之中,不只是赵信,孙吉等人也都到齐了,他们早知道今天有了新产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