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869章

皇宋锦绣-第869章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在拘泥于白天,在夜晚,也是有人值班的,保证一天24小时,都有在处理。

    位于东府最为核心的区域,这里被称之为参政区,东府首脑,所有的参知政事,基本上都在这个核心区域的7座建筑物之中办公,这里是东府的核心的,也是最高权力所在。

    北宋确立了现有的体制之后,因为增加了许多部门,东府的职权和工作,也在原有的基础上面,增加了许多,这种情况之下,每一个参知政事都掌握一方面的实权,这个实权或大或小,但是都有事情做。

    只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或者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事情,才会拿到东府会议上面讨论,甚至进入到朝堂廷议,大部分各自负责范围之内的事情,都会各自的处理的,这样可以加强效率。

    在东府最大的一个建筑物之中,位于6楼最大的一个办公室之中,韩琦木然的坐在这里,已经超过了一天的时间了,宽大的办公室,气势磅礴,装修豪华,可是此时此刻,他却有些发呆,面前写满了字迹的奏折,墨迹未干,可是为首三个字,却是异常的清晰,辞官折。

    作为一个担任了十来年首相,一个在仁宗亲政之后,坐在这个位置上面,时间最长的一名首辅,韩琦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已经获得了所有能够获得的荣誉,他的辞官是为了告老还乡么。

    不,担任十多年的首辅,应该是德高望重吧,可是韩琦的岁数并不大,在成为首辅的时候,也才是解禁四十岁,到现在,也不过是52岁。

    在北宋平均的寿命不长,也就是这些年,伴随着北宋的安居乐业,还有关于医药方面的提升,一部分中成药直接从定海军获得,基础的医疗条件,会好了很多倍,平均寿命才会提升的。

    一般五六十岁的老人也比较多,更别说在官员之中,大部分的官员,因为修身养性的关系,寿命都不低,这中间韩琦就算是在高官之中,寿命也是较大的,他历史上,一直活到68岁,现在,还有十来年的时间的,不说是的年富力强了,却也是精神和身体最为不错的时候,这种情况下的辞官,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一个眷恋权势,并且心有大志的韩琦,为什么的辞官呢,特别是在仁宗都已经挽留的前提下,依然要上辞官折,原因很简单,北宋目前的状况已经非常的恶化,到了难以挽回的地步了。

    北宋从学习定海军,派遣人员,虽然吃了大亏,可是定海军还是会给出好几年管理费,这可是数以亿计的财富,加上定海军,按照约定的,支援的工厂,让北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财政收入节节攀升,到了庆历20年,甚至超过了5亿贯,是十多年前的20倍以上,可是偏偏,还是出了问题了,还是大问题,无可挽回的。

    这个巨大的问题,实际上,是5年前开始出现的,当时的韩琦就非常的重视,可是折腾了5年的时间了,也想过一些方法,可是大部分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到现在,越来越恶化了,所有的办法都是徒劳的。

    北宋各方面的情况发展的很好,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个问题,而且是无法挽回,这个问题很简单,财政问题,而且是财政上面,非常严重的问题。

    北宋的财政增长,在最初的时候,非常的大,可能两三年的时间,就会翻一倍,可是伴随着一切的平稳,北宋的增幅,逐步的开始降低,在经过了红利高发期之后,在财政收入上升到4。8亿之后,基本上,都保证每年5%左右的增速。

    也就是说,每年提升2400万贯,甚至后期福利叠加,比如说,现在,快6亿样子,平均每年增长,在3000万贯左右,这个数量不少了,差不都是庆历4年左右,全年的收入。

    偏偏的,财政赤字也大,这个赤字,已经超过了北宋自身所能够解决的程度,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问题就产生了,而且越来越猛烈。

    韩琦投入过精力去解决的,这个问题是北宋根本,官宦数量的增加,加上官宦基本福利待遇的不停的增长,让北宋的财政支出大增,甚至有些超过了的财政的增长。

    庆历20年,赤字终于到达了极限,这个极限,北宋的财政收入达到了6。3亿贯,可是支出却激增到了6。8亿,毫不客气的说,赤字达到了5000万贯。

    同样的,按照这个增长数字,财政支出的数量,增长速度,也达到了5%左右,也就是说,如果北宋保持着这样的高速增长速度的话,赤字还会不停的增加,并不会因为财政的增长而减少,这就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财政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这一点,从北宋历史上,甚至是整个中国的历史上,都明白无误的显示出来。

    韩琦坐上首辅的位置,超过10年的时间了,作为一个参加过庆历变法的人,当年为什么仁宗会推动范仲淹变法,不就是因为,财政问题么?

    当时的财政问题,在定海军出现,定海军和赵信帮忙解决,还有后来的一系列的变化而解决,在最巅峰的时候,北宋甚至每年结余都超过了1亿贯。

    十来年的时间得过的非常的书信,并且在仁宗和韩琦都认为,北宋彻底解决的财政问题,再一次的出现,而且更加的凶险。

    在仁宗执政中期出现的财政问题,这个问题最多就是几百万贯,当时的仁宗选择一些方面,进行解决,特别是在计相的帮助下,不说是完全解决,总算是没有办法恶化。

    在十年后的今天,在北宋的财政收入连年增长的前提下,当体量增加到了6亿的,可是整个财政问题,却更加的凶猛,这是几千万,甚至上亿都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韩琦也算是很有能力的,早在5年之前,就已经发现了这个越演越烈的问题,也通过一定的措施来减缓,比如说,已经降低到4%的增长率,在韩琦的刺激之下,增加到了5%,提升20%以上,可是这个依然没办法,财政赤字越来越大,甚至增速越来越快,到了无法遏制的程度。

    本身,北宋还储存的一些的资金,被大量的消耗,到了庆历20年,5000万贯的赤字,一下子把积累耗费了不少,如果这个情况不缓解的话,未来3年,最多5年,北宋就会再出现十来年前的恶劣场面,甚至更深一筹。

    当这个庞大财政问题出现了之后,连续的想了几个方法,都没有办法解决的前提下,已经不是韩琦能解决的了,他是仁宗朝,当首相最长的,也是各方面的能力都出众的,可是依然因为财政问题,而出现问题而一筹莫展。

    最初的时候,韩琦还可以逐步的遮掩这个问题,不至于让这个问题人尽皆知,可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开始逐步的出现,并且越来越强烈的时候,韩琦也遮掩不住了。

    当这个消息人尽皆知的情况下的,很多有心人开始动心了,一时间整个朝堂之上,弹劾韩琦的声音群情激奋。

    众多被韩琦压得抬不起头来的参知政事们,纷纷出手,他们控制的势力,开始上书弹劾韩琦,这是韩琦作为首相这么多年以来的第一次。

    不管之前的皇帝,从仁宗亲政开始,首相的位置是轮流来做的,最多就是三五年的时间,这个已经形成了一个潜规则,甚至还有人眷恋不去的时候,有人会耍手段,让他离开。

    在韩琦刚刚担任首相5年的时候,当时就有人出手,只不过,韩琦的履历太好了,成绩太好了,又深受仁宗的信任,这件事情不了了之,反而是那些始作俑者,一个个的,不落好,要么被下方,要么干脆就直接辞官了。

    一场对抗,以韩琦的全胜而告终,不但可以看出韩琦的圣眷,也看出了韩琦的手腕,就此,韩琦坐稳了这个位置的,一直到现在,不知不觉之下,韩琦已经做了十多年的首相了。

    这一次,汹涌的财政赤字,来的太过可怕了,这已经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顿时让这些参知政事们,看到了机会,连连的出手,整个朝堂之上,都是反对的声音。

    到是仁宗,他的态度比较的坚决的,并不愿意放弃韩琦,甚至力排众议,还把韩琦放在首相的位置上。

    如果韩琦是一个短视的人,他或许会非常高兴,有了仁宗的支持,还有他身处在首相这个位置上面,他如果不主动的辞去,谁也无法逼迫他。

    韩琦是有野心,是很想在首相这个位置上面做下去,可是他也清楚,这个时候,除非他能够成功的解决掉这个财政问题,否则的话,他根本无法坐稳。

    就一如曾经的范仲淹,甚至在他被拿下下放的时候,仁宗都敬佩他的品德,可是当时的情况,仁宗能够护卫他一次,两次,三次,不可能无休止的护卫下去。

    韩琦在仁宗的心中的地位非常的高,仁宗在这个时候,没有别的解决方案的前提下,也愿意护持他,可是这个护持能够有一次,一次耗费皇帝的人情,两次,三次,当皇帝的心情被耗费完毕,而赤字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的前提下,最终,他的结果会如何。

    连吕夷简这个权臣,这个被成为奸臣的,都在仁宗朝平稳的度过了,他也不想走上更加悲惨的道路,在事情还不严重的前提下,先后退一步,主动退出这个纷争,想办法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那么首相的位置还是他的。

    话虽然是这么说,可是到了辞官的这一刻,韩琦还是有些难过,一直枯坐了一天,这才把这个辞官折递进大内,既然决定了辞官,那就按照程序,正常的把东西送入内府,进而送到了仁宗的面前。

    w23051412

 第八百章 辞官去向

    景福宫,仁宗在内监等人的陪同下,在林荫道上,缓缓的散步的,走的很慢,可是每天最少要走一个时辰以上,他早已经习惯了。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taiuu。com;

    不知不觉,仁宗今年50岁了的,尽可能的保养之下,可是仁宗还是不可避免的步入了老年,最少说,脚步没有那么的矫健,同时,身体也开始变差。

    历史上,这已经步入了晚年了历史上,他是死于1063年,可是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巨大的问题,头疾深重,甚至有疯狂和昏迷的记载。

    作为北宋最为重要的一个皇帝,同时,这是这个穿越身体的父亲,赵信对于仁宗还是比较了解和重视的。

    在北宋,仁宗在位时间最长,不过到了后期,屡屡有他昏聩的说法,甚至有疯了的传闻,后世进行历史和证据研判,最终证明了,仁宗的死因和后期的病症。

    就算是不知道,过了50岁之后,赵信都会提醒注意身体的,更别说知道仁宗的情况,后世证明,仁宗应该是心脑血管疾病,再加上长期的积劳成疾。

    前者,可以用医学方面来解决,后者,不用解决就完成了,在赵信解决了北宋的问题之后,再加上一些部门的设定,内外府的成立,一定程度上面,解决了问题,仁宗的劳动强度下降,平日里面操心也降低,这本身,就可以提升身体状况。

    心脑血管的疾病,在后世,那是一个定时炸弹,在21世纪,比较发达的医学条件下,心脑血管的疾病也是一个难以治疗的,更别说在北宋的环境之下。

    不过,对于仁宗,那就可以投入全部的努力,比如说,赵信所拿出的中医理论,这个理论,不但是北宋已经有的中医理论,而且有后世的一些理论,这些加在一起,又是单纯针对一个尊贵的人,别的不说,后世再怎么有钱,有权,也不可能有十来个资深的中医,一直都随同观察身体。

    在整个治疗的方法之中的,主要有两种,第一个是银杏叶茶,早就给仁宗备上了,同时加强体育锻炼,用快走跑步相结合的方法,这是中医几乎没有的理论,反倒是后世,营养学方面和运动学上面,更加注重一点。

    借助着运动,消耗身体之中的脂肪,降低整体的脂肪量,然后来避免心脑血管疾病,这个成为了后世最重要的理论依据,被拿到这个时代,当然是应用的很好的。

    同时,新兴建的钢筋混凝土的宫殿,也没有汞这种有害的东西,这些结合起来,加上太医院的保养,仁宗的身体很好,有一些心脑血管的迹象,可是在不断的锻炼,还有各种保健食品的使用之后,他的状态,哪怕没有被根治,已经非常好了,最起码不会生病,不会疯掉。

    轻松的心情,加上一定程度的保健,来自于后世的理念,让仁宗的身体,远比历史上好的多,也就没有危重的情况了。

    每天早晚,选择在合适的时候跑一跑,刚开始,仁宗还不怎么的愿意,可是有贵妃和公主盯着,还有赵信连连的期望,最终,还是认命了。

    不过跑是会上瘾的,这一点从后世的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