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739章

皇宋锦绣-第739章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是来上几千上万人,也别想突破。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没有感觉到苗妃的到来,也就是当眼泪掉落到地上的时候,发出的轻微的响声,因为跟整个殿内的环境截然不同,立刻就惊动了赵信。

    赵信回过头来,看到了梨花带雨的苗妃,微笑的道:“怎么了母妃,为什么这么伤心!”

    “皇儿,你对我实在是太好了,你没有必要!”苗妃有些说不下去了。

    苗妃一开口,赵信就知道苗妃要感谢的是什么,很显然,苗妃是因为赵信答应了北宋的条件,这才感动的,甚至以为赵信做出了多少的让步。

    她不知道的是,这些,是早就已经制定好的,无论苗妃是否出现,都会达成会这么一个合约。

    简单的安慰了苗妃,却没办法说出实情,赵信对于北宋是肯定有野心的,这个说是野心也不能算,为了让黄种人崛起,为了让中国屹立在世界的,长时间的占据世界的主动权,北宋是必须要拿过来的,就算是土地不拿过来,绝大部分的人口也需要拿过来。

    好说歹说,劝阻了了苗妃,苗妃的流泪,一方面是因为赵信为她做出了让步,另外一方面,则是自己的心情上面。

    苗妃过来沈阳,参加赵信的加冕典礼,是动了一些手段的,并且承担了一些任务的,现在任务完成了之后,加冕典礼也近在眼前,虽然可以看到儿子最为辉煌的时刻,即将登基成为皇帝,是跟北宋差不多,甚至更强的帝国的皇帝,可是一旦这个完成了之后,她也该离开了,这就是她被悲痛的根源。

    好手歹说的,劝服了苗妃,苗妃也心知肚明,有些事情,别说她不能改变,仁宗,赵信,他们贵为皇帝,也同样的无法改变,否则的话,就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赵信的被害,还有从皇宫之中出去。

    苗妃的命运,还有为来跟赵信的相处也是不能改变的,能够有这样半个多月的天伦之乐,已经算是意外的惊喜了,苗妃不能奢求太多了的。

    恢复了心情之后,苗妃不打扰赵信工作为理由离去,并且不让赵信相送,赵信只是目送她到了门口,然后又回到了条几前面。

    时间越来越少了,别说是苗妃伤感,就算是赵信本身,也感到非常的伤感,可是伤感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如果眼前的公文不马上处理完,下午,就不能陪着苗妃在园子里面游玩了。

    在赵信忙碌的时候,北宋的使馆,正在举行庆祝,他们数千人,包括韩琦和富弼两个高官,来到定海军这么久了,单纯谈判就进行了3轮,中间耗费的辛苦就不必说了。

    在韩琦和富弼看来,他们做的所有的努力,甚至搜集的所有的材料,实际上,是做了无用功,真正起到的作用的,是苗妃的人情,没有苗妃,他们恐怕是谈到天荒地老,也就是哪个结果,一切都摆在了对方面前,如果对方想的话,随时都可以逼迫到极限,到时候怎么办。

    哪怕明明知道,韩琦富弼还是要庆祝一下,只要是这个谈下来了,而且还有这么高的成果,那么一定是他们的功劳,苗妃不能出面,那么每一个随员都有一定的功劳。

    那么一场盛大的庆功宴是没问题的,定海军给使馆的规格很高,而且还会主动的拨款,一年高达100万贯,虽然定海军的物价,比起北宋要高出不少,100万也足够他们一年的工作了,正好都劳累了这么久了,找一些定海军的大厨,做了一个欢迎宴。

    以定海军的自助餐的标准的,没有奢华到弄海鲜,沈阳的海鲜不少,可是就这点经费,还要承担一栋楼的办公,日常的花费,有些不够用,可是牛羊肉之类的,却不算很贵,这些管饱。

    哪怕是普通的牛羊肉,在定海军的大厨的手中,也做出了不同的风味的,看着狂欢的随员,两位高官也是一脸的轻松,任务完成了,最多的几天之后,当登基大典完成之后,他们就可以回归了。

    北宋使节团,还有众多的任务,可是在目前看来,大部分的任务都已经完成了,除了留下来的一些长期性的任务还要继续

    韩琦和富弼,现在只剩下一个任务,那就是参加完登基大典同时,带着苗妃回去。

    登基大典还有半个月的时间的,这个时间并不算很长,韩琦这才有余兴,在沈阳转了起来,没有目的,单纯的游玩。

    沈阳也是有很多的地方可以玩,因为基本上推倒了整个,辽国的东京,剩下了几个并不算很有特点的建筑物,其他都是新建的,甚至人造的景观,可是这些人造的景观,带着比较浓郁的后市的风格,正是这些新建的,吸引了韩琦的眼光,它们的功效各不相同,

    比如说,足球场和篮球场,不同于北宋的蹴鞠,足球有些类似,都是用脚踢的,可是规则和一些比赛方法完全不同,篮球那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项目,看着一个的壮小伙,在篮球场上面,挥洒着汗水,隐隐的让韩琦有些心动。

    或许,在北宋,做不到定海军这样完善的室内球场,似乎弄一个平地,还有一个篮圈,应该也可以普及篮球,只要引进一些篮球,至于足球,就更加的简单,一个大的草坪,两个门就可以了。

    韩琦在闲逛的时候,注意到了这些体育运动,并主张引进到北宋,这点根本就不成问题,虽然这些运动有对抗性,最初也是从军队之中开始流传的,但是单纯体育本身,没有什么练兵的效果,还可以增加文化输出,何乐而不为呢!

 第八百章 国宴全席

    在北宋,真的算娱乐设施的话,蹴鞠算一个,却是市井之徒,官宦很少参与其中,或者闭门自己玩,青楼妓院之类,也较为发达,可是跟定海军比起来,真的差的巨大。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不说那个体育设施,还有一些戏院澡堂,甚至连一些小的,专门供小孩子玩耍的地方,也比北宋高出了几个档次,不过在所有的设施之中,最让韩琦满意的,还要数酒楼。

    早在第一次接待,韩琦就感受到了定海军餐饮的发达程度,虽然说,没有达到定海全席的水准,可是一脉相传之下,也比北宋的高的多的多。

    樊楼,已经代表着北宋的极限了,哪怕是出身于富贵人家的韩琦,也不可能每顿饭都在樊楼吃,樊楼的那些经典菜,曾经的他,也是回味无穷的,可是拿着樊楼,跟定海军相比,真的不知道差了多少。

    无论是南来的,北往的,再加上一些基础的创新,定海军的餐饮甲天下,这真的不是自吹自擂骗人的。

    韩琦就吃到了川粤鲁豫的菜品,感觉跟平常吃的并不一样,或者的奇特,或者追求真正,或者求变,甚至连卖相上面,都不知道好了多少。

    定海军的最精华的是定海全席,暂时,赵信没有招待韩琦他们,参加国宴,当然他们体委不了,可是在研究定海全席的基础上面,那些厨师们推陈出新,把手艺传递下去,

    还是创造了很多的菜式,基本的菜品体系,也基本完成,在北宋还把的炒菜作为敝帚自珍的好东西的时候,定海军,早已经普及了炒菜。

    在整个的沈阳城的街边餐馆,炒菜是非常平常的,这样,在民间,在众多的厨师共同努力之下,各地的风格已经成型。

    韩琦生在江南,长在相州,历经南北,锦衣玉食,对于吃上面,一直都是比较的讲究的,可是他从来没有想过,在定海军,会对于餐饮,重视到这种程度上面,毫不客气的说,每天不带重样的,可能吃上一年都吃不完。

    已经形成风格几大菜系,各有侧重点,又有巨大的不同,吃的韩琦是流连忘返的。

    韩琦轻松的在沈阳闲逛,富弼也没有事情,他最多,跟即将成为中国大使的官员交接一下,作为枢密副使,在这一次的出使之中,又立下了大功,肯定不可能长期留在沈阳,他也闲了下来。

    不过跟韩琦不同,富弼喜静不喜动,之前,在观察沈阳的工商活动的时候,买了不少的书籍,一直都没有闲暇观看,现在,正好看一遍。

    韩琦和富弼各得其乐,其他没有职司的官员也是如此,他们都没有深深的去想,连富弼和韩琦都能够在沈阳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更别说这些底层的官员,在沈阳住的越久,就越觉得沈阳的可怕,似乎离不开了。

    这并不是赵信刻意为之的,而是后世的理念,一个城市,并不单单是城市本身,一个城市是否能够留住人,名气和发达程度是一个方面的,是否拥有一个城市的全部功能,也是最重要。

    真的弄一个除了工业之外,全都没有的城市,哪怕是工资再高,也留不住人的。

    不但满足生存和衣食住行的需求,还有一些精神需求,娱乐,文教,餐饮,风光,这些加在一起,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中间,找寻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这才是最为可怕的。

    连这些久读圣贤书,考取科举为官的人,都这么的喜欢,那些到了这里打工的升斗小民,又会如何,在满足了温饱和生存的前提下,又满足了诸多的需要,当定海军,稍稍的敞开口子,还不是的答应的不要不要的。

    这个无关乎布局,只是一个基础理念,赵信比起韩琦等人多的,就是超过了这个时代千年的理念,这个理念一旦落地成为事实的时候,效果是惊人的。

    时间慢慢的过去,赵信已经尽可能的拖延了,可是离别的时候终于到了,在陪了苗妃他们半个月的时间之后,终于回去了。

    距离登基大典越来越近,赵信的工作也越来越多了,甚至说,还有一些彩排的工作,这些都需要赵信亲自来参加,虽然说,在这一次的登基大典之中,也就只有北宋这么一个外宾,可是本国的国民还在啊。

    为什么称帝,是因为,在定海军的地盘,扩大的一定程度的时候,特别是内部的,外来的人口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必须要称帝,才能够凝聚民心。

    别说什么民主和党派,这个时代,整个世界,都没有民主的血统,真的要在这一片土地上面搞民主的话,只会搞出一团糟糕,反倒是成为野心家肥沃的土壤,让各方面一团糟。

    在后世,关于民主,都是有些负面的东西的,两党派之间掣肘,这本身就是一种内耗,发展国家最好的手段,那是一个强权的独裁者,只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个独裁者的意志,在出色的时候,是可以以一己之力,推动整个国家的发展,可是当他昏聩或者走错路的前提下,反倒是会把国家带到沟里。

    现在对于整个定海军来说,没有比赵信最合适的,赵信的魄力,赵信的眼光,最少在几十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之中,可以推动,定海军快速的发展,等到高速发展减缓了在考虑未来的路,现在,还是他独裁的好。

    赵信的离开,又一次的让苗妃泪流满面,哪怕是早就知道了,可是离别的感觉,总不是那么的舒服的,看着梨花带雨的苗妃和福康,赵信也是心中凄苦,有心留下来,可是另外一种坚持,还是让他毫不犹豫的离开。

    现在,整个定海军,正在关键的时间,最多5年,定海军就可以步入正轨,如果有一些机缘巧合的话,统一也不在话下,到时候,才是真正团聚,而不是现在这样才半个多月的时间。

    登基大典,绝对称得上一个皇朝,最为重要的东西,一个大国,只有皇帝或者王朝更迭的时候,才会有登基大典,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历经一千多年,早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比如说,整个登基大典的礼仪。

    不过在赵信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弄那些礼仪,甚至这些礼仪是针对官员的,一定品级以上的官员,才能够参加到这个典礼之中,这跟赵信的理念不一样。

    赵信崇尚的是后世的那种氛围,领导者走入到民间,不说完全在一线,却需要到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不在如封建王朝这样,躲在深宫之中,只能够依靠手下的掌握外面的情况。

    不说因为人云亦云的失真问题,也不说失去了掌控力的隐瞒问题,单纯一个生活经历,就没有办法的,有时候,明明正确的事情的,却因为理念和生活背景的不同,无法理解,就如同,天下大旱,饥民遍地,饿死无数,皇帝却说,没有粮食为什么不吃肉的弱智问题。

    赵信当然不存在这个问题,可是王朝不可能一直都由他来掌控,以后皇帝,也必须要深入民间,甚至要在民间长大,这就需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那么就从最开始就确定下来,而不是后面慢慢的来改。

    这一次的登基大典,是在沈阳禁宫面前的广场上面举行,沈阳禁宫,实际上是参考了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