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631章

皇宋锦绣-第631章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玉当然选择回归,这一次收获很丰厚,却没有占满整个船只,差不多就是三分之一左右,继续下去的,需要走的路程太远,或许之后,按照这个鲸鱼的巡游路线进行,说不定,可以在更近的地方,找到鲸鱼。

    两天多之后,薛玉抵达了定海军,对于薛玉这么快回归,赵信也没有想到,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满仓的鲸鱼,包括了几个完整的皮革和骨架,这些无不证明了,这是一次捕鲸的行动。

    很快的,在能工巧匠的帮助下,复原了3个鲸鱼标本,选择了一个展览馆进行展示,定海军的民众,这才知道,原来,在海洋之中,真的有如同山一样大的鱼,十几米的长度,庞大的身体,如同小山一样。

    与此同时,鲸鱼肉也在定海军热销,3000多吨的,差不多相当于3万头猪肉类,进入到定海军之后,进一步的刺激了市场。

    之前,定海军开启了长江口的捕捞,已经大体上面,解决了定海军蛋白质摄入问题,可是这些人,大部分都不是海边的,就算是海边,也还没有形成吃海选的习惯,用各种不同的做法,催生出一系列的食谱,可是这些跟传统的食物,有些区别。

    鲸鱼肉味道鲜美,在一定程度上面,跟牛肉类似,因为是哺乳动物,哪怕是海生的,都跟普通的鱼类有很大的不同,稍稍用牛肉的方法来做,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这就是鲸鱼热销的原因。

    原来没得选择,牛羊肉的价格,又因为供给量的关系,被炒的很高,虽然说北宋已经因为西北的收获的,不缺牛羊了,可是因为交通的关系,每年从西北运送到中原的牛羊,数量并不算很多,这些通过漫长的路上,宋到定海军就更少了。

    反倒是猪和禽类好一点,因为定海军逐步的推广的关系,在各地的进行养殖,目前初见成效。

    以定海军目前来说,每天的差不多10头牛40头羊,1000头猪和差不多1万禽类。

    听起来这个数字很大,可是10头牛,差不多就是1万斤,80头羊,更少,4000多,2000头猪多一点,2万斤左右,加上禽类,也不超过5万斤肉。

    要知道,目前定海军差不多200万人,哪怕是每个人一天吃一两肉,需求就是20万斤,缺口巨大,就算是有鱼的补充,这也不够。

    不是定海军不想办法,而是人口太多了,这是一天的数量,除非能够如同后世那样,大型的养殖场,否则,这个缺口会一直存在。

    3200吨鲸鱼肉,填补了这个市场,跟真正牛羊肉相比,差了一点,可是架不住数量多啊。

    一共320万斤的肉类,哪怕每天供给15万斤,也差不多能够供给大半个月的时间,顿时引发了热潮,有防治牛肉的做法,更有独特的专门针对它们的做法。

 第六百八十五章 铁路热潮

    捕鲸的收获,从某种意义上面,增加了定海军的肉食摄入,同样的,薛玉也发现了,在琉球的东部,会有鲸鱼的出现,这比赵信所说的,位于日本的北部,最大的那个岛屿,要近的多,他没有去过北海道,不知道在北海道,遇到鱼群是多么的容易,所以的,天然的以为,在这一条航线上面,找到鲸鱼很容易。(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鲸鱼的特性,在夏季的时候,会前往北方捕食,并且积蓄的脂肪,在冬季的时候,会到热带的地方越冬,这种天然的特性,让鲸鱼的活动非常的规律,只要找到鲸鱼活动的路线,抓到他们并不是困难得到事情。

    这也是赵信的疏忽,他只是知道,挪位和日本,有捕捞鲸鱼的习惯,却不知道,鲸鱼有巡游的特点,实际上,在琉球的东部,这本身就是鲸鱼巡游的路线,这个是最适合抓到鲸鱼的地点,不必前往北海道。

    到现在的前提下,丁海军已经普及了西式帆船,别说是去日本,就算是去的美洲,都有一定的几率,可是从定海军到日本,超过3000公里的航程,特别是在大多数的时刻,还是在比较深的海洋之中,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哪怕是有六分仪,哪怕西式帆船,他们的适航性非常的出色,在这种的前提下,3000公里的航程,也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有可能出现危险的。

    在定海军向东,以琉球向东的这一片的航线,最近的抵挡,距离的定海军,也就是500公里左右,最远的抵挡,也不超过1200公里,这个距离,相对于北海道3000公里以上的距离,不知道近了多少,这种情况之下,捕捞的效率提升了很多。,

    一头鲸鱼,最少也在15吨左右,这也就相当于30头牛的重量,况且鲸鱼也不是独居的,一般的情况下,鲸鱼最少也是5只,最多的时候,超过300只,只要找到一个鲸鱼,这个数量上面,就是可以保证的,这对于定海军来说,补充性非常大的强。

    在大规模的养殖,没有成为常见的事情之前,捕鲸就成为了定海军补充合适的肉类的最佳的方法,同样的,大量的鲸油的出现,也提升了整个定海军的工业。

    工业的提升,离不开各种的机械,以钢铁为主体,构筑的工业体系,润滑油或许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特别是在高温,高速的前提下,没有足够合适的润滑油,一定程度上面,会减少工业的效率,这会增加成本。

    赵信不是工科的学生,并不知道各种润滑油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只能够依靠动物,或者植物的脂肪,这些东西,或许在简单的机械环境下,有些作用,一旦遇到了高温,动物的脂肪会融化,失去了本身的物体特性,植物脂肪就更加是如此,在植物脂肪之中,很难的做到润滑的作用,鲸鱼的脂肪的出现,填补了这个空白。

    不但高温高速的前提下,他的性能,就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同样的使用的数量也在减少,这个提升了丁海军的整体效果。

    或许,这个效果总体来说,并不算多的,大概也是在5%…15%之间,可是以定海军,非常可怕的基数,整体的提升,非常的可怕。

    捕鲸,不但可以提升海军的配合,同样的,对于定海军蛋白质的摄入来说,相当的关键,定海军的蛋白质,逐步的平衡,同样,收入也是相当的不菲。

    在定海军大规模的捕鲸的前提下,定海军的各种的肉食,从单一走向了多样,可是鲸鱼再怎么的说,也只是哺乳动物,他跟地表的那些动物,还是有巨大的区别的,他们或许可以在短时间的替代,却不可能在长时间的替代肉类。

    在北宋,肉类的获取,除了各种的猪肉,禽类之外,就只有西北产的各种的肉食了,实际上,在定海军的帮助下,西北的大量的草原,在喂养牛羊的时候,从放养,变成了圈养,一定程度上,单位的草场,能够容纳的动物,提升了的10倍以上,同样的,减少了动物的活动之后,脂肪的蓄积也在增加。

    可是这种增加,又有什么用处,哪怕现在,整个河套盆地,各种的动植物的产量提升到了一个非常的可怕的程度,比起曾经西夏的时候,最少提升3倍以上的,不说牛马对于北宋的农耕的提升程度,就说单纯的肉类,对于北宋的提升就很大。

    就目前来说,牛肉和羊肉的价格,在东京汴梁,他们的价格,最少降低了30%以上,这也就以为这供应量会提升了相当多的程度。

    可惜,对于定海军来说,别说是提升牛羊肉的供给量的30%,就算是提升了一倍,对于定海军来说,都是杯水车薪的。

    交通的状况,别说是对定海军,就算是对西北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合理的养殖技术,让西北的养殖业提升的倍率相当的高,可惜消耗的相当的小,在今年,肉类的供给量提升了3倍以上,可是从西北运输出去的,还是跟之前差不多,也就是说,这些增长,就留在了西北。

    河套盆地得,哪怕是草场的数量相当的大,总量也是有限的,提升了3倍的前提下,还是可以接受的,可是未来,一旦这个提升的效果继续的提升的前提下,必然会达到极限。

    在没有各种的饲料的前提下,整个草场,哪怕是用圈养的方法,这个提升的幅度还是有限的,类似蚯蚓和微生物的方法,可以提升总量,却不可能提升的再多,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一旦达到一个极限,就算付出再多的努力,整体的养殖量,也不会得到巨大的提升。

    不过,有一个好处就是,目前的铁路正在快速的贯通之中。

    因为北伐的关系,函谷关这个关中的关卡,被忽视,连幽云都已经拿下的前提下,一个已经废弃的关卡,又有什么样的作用的。

    对于北宋来说,在西夏已经实质上面灭亡的前提下,函谷关这个历史上的关卡,已经没有了实际上的作用了。

    据函谷,而扫六合,这是曾经千年之前,甚至是以前1300年前,秦国做的事情,一个函谷关,几乎支撑了秦国的大部分的防线。

    可是现在,连关中平原都没落了,现在,整个北宋的核心,是河南,是湖北和湖南,甚至连长江的中下游区域,已经成为了北宋重要的粮食产地,关中平原已经成为了负累,成为累赘。

    不过是拆掉函谷关,又不是拆掉城墙,这有什么问题。

    整个从汴梁通往西北的铁路,一个关键性的关卡,就是函谷关,函谷关以东,这是中原平原,这个平原,少有山脉的阻挡,就算是有山脉,稍稍如果也可以通行,在这个山脉以西,那是的关中平原和河套盆地,这些地方,本就不是以山脉而著称。

    定海军为了这一条铁路,不但派遣了的最少40个施工队,一共2万多人,同样的,也供给了绝大多数的物资。

    枕木碎石,这些可以就地取材,只要随便的挑选,在山林之中,有大量的木材,在一些普通的地方,也可以采石,或许对于以前的北宋来说,采石是一个技术活,从山脉之中,采集到的巨石,会成为园林的一部分,可是在定海军提供了大量的炸药的前提下,只要安装炸点,这些碎石随处可见。

    从西北到汴梁的铁路,充其量,也就是2500里左右,比起汴梁到应天府的铁路,多了八倍,可是定海军提供了更多的人员吗,40个组,每一个组最少是500人,还有大量机械的前提下,么一个标段,不过是50里左右,这在的铁路施工上面,并不是一个厂的距离。

    有了之前的东南铁路的基础,现在的铁路施工速度非常的快,几个月的时间,最少已经完成了一半的施工量,预计,在一年左右的时间之中,就可以完成施工量的大部分,这对于西北铁路来说是一个好事情,现在制约铁路的通车的,就是函谷关。

    拆掉函谷关,非常的容易,在拥有炸药的前提下,就算是炸掉一个山,可能也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更别说,在原有,已经有的山谷的前提下,开通一条道路了。

    不过,这一条通道并不是普通的开启,在山谷之中,并不是完全平坦的,他是有一定的坡度的,要保证运输的效率,必须要合理的设置。

    这是制约这个西北铁路效率的关键性的问题,如果是平地上面通道,只要水泥路修的合适,比较的平摊,这就可以了,可惜这是山谷。

    在设计之中,在函谷关被拆除了之后,需要按照坡度,修建最少30公里长的道路,这个道路还有海拔上面的差距300米。

    听起来不算什么,30公里长的道路,海拔高度300米,平均一公里1米,这个坡度并不算很高,可惜在函谷关,这个坡度的落差,集中在了3公里不到的距离之中,平均每公里高达100米的落差,这对于公路来说,就是衣蛾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了。

    要合理的设置,甚至在一定的地方,选择垂直吊装的程度,增加整体的效率,这就成为了重点的,选择哪一个地方进行安置,减少整个的垂直距离,成为了最关键的地方。

    现在,在原来函谷关的西部,最少2里的地方,布置这个地方,以垂直距离超过得120米,解决了函谷关大部分的垂直高度的问题,其他的地方,整体的垂直高度,只有180米,且可以通过最少20里距离进行缓冲,每一里大概只有9米,这就极大的解决了问题。

    在西北铁路之中,最终的问题,施工程度最大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函谷关这里的,当这个超过120米的垂直起降的设置完成,每天可以完成8000到1万吨的物资处理的前提下,整个西北铁路,将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虽然,目前铁路只是通到了函谷关之前,甚至说,目前正在运营的铁路,只是从汴梁到应天府的一部分的,可是不并不耽误其他的人看到铁路的好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