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620章

皇宋锦绣-第620章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之前大军围困辽东半岛,可是伴随着绝大多数的军队,跟随着辽兴宗,追击种谔,剩在辽东半岛的军队不算多,也就是两三万的样子。

    如果在战前,或许种谔还有个想法,跟这些军队过过手,可是现在,连续逃窜了30多天,不但是粮食什么得用的差不多了,连精神也差了不知道多少,这个时候,跟对方打,或许依靠着装备和战斗力,还能够取胜,可是付出的代价肯定会很大。

    种谔很清楚,他的任务,就是牵制住辽国的主力,现在主力已经被牵制到了白山的附近,并且正在跟女真人大打出手,等闲过不来的。

    来到辽东半岛,最终极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这个时候,再多杀三五千,甚至一万的辽军,没有任何的意义。

    直接借助侦查和地图,绕过了辽军巡逻的区域,甚至连痕迹都没有遮挡,就这么的冲过去了。

    辽东半岛并不大,也就是三万多的样子,要穿过,也就是几百里,这个速度,对于快马加鞭的人来说,一两天的距离。

    终于,抵达海边附近,找个地方休息之后,种谔选择了跟船队联系。

    一个巨大的礼花,在夜晚被安放在了海边,这是之前约定的3个地方,最北边的一个。

    种谔没有试验过,但是这个礼花,非常的巨大和醒目,可以在天空,存在超过数百息的时间,同样的,在夜间,如此明亮的礼花,足以让数十里,甚至更远的地方看到。

    当礼花点燃,通过火药的推动力,上升到了数百米的高度之后,礼花终于炸开,庞大的梨花,几乎笼罩了周围几里,巨大的花团充满了想象力。

    在距离礼花释放点30多里的地方,早已经在附近巡逻的海船,第一时间发现了信号,同样的,不止一艘船发现了,夜间的礼花本就明亮,再加上望远镜的作用,最少是4艘船发现了。

    种谔在放完了礼花之后,第一时间选择离开,这里肯定不是登船的地方,这么大动静,周围不但有宋军,还有辽军,于情于理的,都应该过来看看。

    实际上,辽军的动作,不是一般的慢,他们是在一两天之后抵达的,虽然看到了剩余的礼花残骸,还有大量骑兵的痕迹,可是他们不知道,他们想要抓得人,早已经上船了。

    庞大的船队,在约定的另外一个地点,接到了种谔,种谔转战东北,可以说相当的疲惫,其他人也差不多,不但携带的干粮都吃掉了,连紧急状态下,需要保持的食物也吃掉了的,马也相当的危险。

    这就是在冷兵器时代,少有大范围穿插的根本原因,谁都知道,这样的穿插,攻击侧翼,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的,甚至可以一局决胜,可是太危险了,又没有方便的通讯手段,很容易被敌人的优势兵力分割包围。

    上船了之后,大海船迅速的离开了岸边,在进入到深海的时候,种谔知道安全了,一个还不到20岁的小将,携带三四千人,转战辽国内部,虽然表现出来,种谔一直都是坚毅的,实际上,他的心理压力特别大。

    在后期,在辽国的追赶,女真的介入之下的,任何一个疏忽,任何一个意外,就是三千多人,玉石皆焚,这个结果是种谔不愿意看到的,现在,终于上船了,安全了。

    大海船,就算是在北宋,庞大的海船本身就拥有着强大力量,没有什么能够应付他的东西,更别说,对海洋一无所知的辽国。

    种谔的上船,代表着辽东甚至是东北的计划得到了完美的执行,付出的代价,连千人都不到,这是绝对可以接受的,而他们把种谔送回到北宋休整之后,还需要前往渤海湾,拿下的折津府,急需要各种的物资。

    几条线,有条不紊的前行,而此时的辽国东京,好容易,通过绕行,在大山之中跋涉了的一二十天的几个信使,终于通过驻军,获得了马匹,并且知道了辽兴宗没有在中京,而是去了东京的,这才匆匆赶来的。

    此时,辽兴宗已经向前压上了,跟女真人的战斗,不但屠杀了一系列的部落,也打出了真火,铁林军都动用了,彼此之间,有所损伤,当然是辽国的损失的少。

    女真哪怕再怎么的有潜力,他也只是一个边境的游牧民族,恶劣的环境,还有白山海水,早就了他们强大的体魄,可是在使用工具和加工工具上面,跟辽国有很大的距离。

    信使的任务,就是报讯,只要讯息传递出去就可以了,辽国南京的折津府被攻击,被超过10万的宋军团团围住,这可是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事情。

    一直以来,都是辽国欺压的对象,没钱了,就找北宋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辽国人的心中,可是现在,这个小绵羊,居然变脸了,他们居然敢不宣而战,直接对辽国出手,这个不能忍。

    可惜,再怎么的不能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整个辽国,本身军队和人口都大规模的损失,一个元昊,直接间接,最少让辽国损失了30万以上的军队。

    现在,剩下的机动兵力,几乎都被辽兴宗带走,哪怕东京留守,有能力调动军队,他能够调动的,也只有目前东京的这些。

    怎么办?连南京都被攻击了,他们会不会拿下南京之后,继续向北,攻击东京。

    虽然说,这种可能性,很低很低,可是东京的责任重大,万一失落了呢?

    紧急的调动,勉强的抽出了2万军队,想想之后,又从守军之中调动了1万,凑成了3万,这样下来,东京的防守,肯定会薄弱的,可是他可以从新征兵和训练之中补充,只要训练个一段时间,就能够在守城之中派上用场,最起码,不用怕兵力不足。

    3万骑兵,几乎用最短的时间集结,然后驰援南京,而于此同时,东京留守也快马加鞭的通知辽兴宗。

    辽国是北宋的梦魔,可是换而言之,北宋对于辽国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么两个国家,发生了战争,那是大事,更别说还有折津府这么一摊子。

    消息是知道了,可是要报到辽兴宗的耳朵里面,还是需要时间,甚至3万军队,从东京到南京都需要时间,东京留守能够期待的,也就是折津府能够多守几天。

    实际上,在他得到消息的时候,折津府已经陷落好长时间了,一个堪比于大名府的城市,用了15天多一点的时间呗拿下来的,这换做任何人,都不相信的,损失的人手还极少。

    狄青的部队,在拿下了折津府之后,就迅速稳定局势,等待着韩琦的到来,同时,因为包括折津府在内的,幽云十六州的12个州,几乎被拿下,这一片土地也成为了一个整体,虽然说,还不太稳定,可是30多万大军驻扎,任何不稳定,也会稳定下来。

    狄青除了飞骑飞报韩琦之外,也对山海关进行联系的,在折津府被攻占之后,或许,在一些城镇之中,还有一些辽国的官员和士兵,可是这些人注定翻不起什么大浪,只要韩琦的后续大军前来,基本上都是被镇压的。

    在折津府被攻占之后,整个重心就从折津府转向了山海关,哪怕是经过了封锁,可是辽国不可能永远都得不到消息的,一旦得到消息,最大的压力是在山海关这里,因为辽国的军队,目前都集中在东北,从东北入关,这里是毕竟之地,也是最近的。

    山海关,这个在明朝,成为北京之外,最大的一个关卡,在整个明朝历史上,跟军事有关大部分事件,都会把山海关纳入其中,现在,还是一个普通区域,也就是北宋修建了四个棱堡,这才让山海关的防御强大了起来。

    本以为,深入敌后,要经历一系列的危险的,甚至要浴血作战。

    棱堡是很强大,可是在建设棱堡的时候,却很薄弱,没有封顶的棱堡,也就是一个普通的营垒而已,甚至还不如。

    如果在建设的过程之中,被辽军发现,然后集中兵力过来,这1000多人,肯定是凉凉了。

    很幸运,或许说,辽国对于底下的控制真的是很差,完全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的那种感觉,之前元昊就是活跃了半年,造就了无限杀戮,才被辽国发现,他们也是如此,40多天的时间,虽然一直提心吊胆的,可是当4个棱堡建成了之后,连一个毛影子都没有。

    如果说,棱堡没有建成,宋军是担心,生怕战争到来,可是当棱堡建成,山海关这边,有了4座强大的棱堡,并且拥有了差不多2000的专业禁军的时候,他们更加希望战争到来。

    谁也不希望,在一场战争之中,就在后方看笑话,都想要获取战功,而棱堡的防护,给了他们最大支持,只要有辽军前来,就可以获得战功。

    人没有等到,辽军也是一样,却等到了折津府被攻下来的消息,这是好事,折津府如果没有下来,又被辽军前来,他们等于说是背腹受敌,虽然棱堡很强大,不怕被围攻,两个方向毕竟麻烦。

    现在,折津府被攻占,一旦宋军扫荡了周围,他们不但可以获得一个后方的支持,也可以只用应对一个方向就可以了,最关键的是,战争可能就要到来。

    辽国肯定会得到消息,他们只是封锁了一个路口,又不是封锁所有的地方,密密麻麻的山林,钻进去几个,他们又怎么防的过来。

    北宋的目的,并不是劫掠,捞好处,而是占领,那么拖到一定时间,辽军肯定会过来攻击,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山海关。

    这个消息,不但没有让守军害怕,反而兴奋了起来,之前孤身深入敌后,他们都可以平静的做出来,现在,有了背后的强大支撑,当然是更有信心了,棱堡的强大,绝对是他们强大的支撑,就让辽国人见识见识棱堡活力全开的威力吧。

 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两重天

    山海关在备战,因为棱堡并不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员,所以只会稍稍增加人员,要等到人员损失了,才考虑派上来,可是各种的物资,就不少了。全本小说网;HTTPS://щWW。TAiUU.COm;

    首先,当然是铁丝网,当时运送过来的船队,只是携带了人员,装备,还有各种的建筑物资之类的,铁丝网携带的不多,到棱堡建立之后,铁丝网也就没有兴建的意义了,没有办法补充的话,很快就会被破坏掉的。

    现在,拿下了折津府,等于是棱堡获得了巨大的支撑,到时候,只要有一只几千人,或者是万把人队伍,驻守在旁边,就可以随时的补充,并且加强整个防护,这种情况之下,铁丝网就成为必备的,一旦布置下来,对于辽国的骑兵,有很大的阻止作用。

    长弓最容易发挥作用的,就是在密集的阵营之下,这就成为铁丝网发挥作用的所在。

    不管如何,折津府的攻占,对于山海关这里的防御,相当的有用,所有人士气高昂,准备在接下来,跟辽国正面的对抗之中,展现出自己的威力,而远在东北的辽兴宗,此时郁闷无比。

    女真不足为虑,可是躲到了大山之中的女真部族,就不是那么容易对付了。

    这些一直都驻扎在这个大山之中,对于周围的情况熟悉的不得了,去的人少了,根本就找不到,去的人多了,一个的方向感,一个偷袭,就会让人头疼。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收获,清扫了30多个女真部落,杀掉的也不少,可是没有问出来什么,三四千装备精良的骑兵,到底是一个部落,还是几个部落凑在一起的,这些根本就没有方向。

    问烦了就杀,杀了不少人,清缴了不少,甚至因为追击的太过,在大山深处,还遭到了袭击,损失不少,总之辽国跟女真是打出了真火,对于辽兴宗来说,彻底的把这个心腹大患给干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这个档口,从东京转过来的急报,直接的送到了辽兴宗的面前。

    “北宋!”辽兴宗一脸的铁青,看完之后,直接把报告,摔到了桌子上面的,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在辽国连续受到了削弱,并且正处在剿灭女真的关键时刻的,北宋会这么的在背后捅一刀子。

    在辽兴宗看来,北宋算什么,软脚羊,一旦辽国腾出空来,一定会去搜刮一番的,可是现在,羊不但没有温顺的待在哪里,反而反咬一口。

    围困折津府,这一点就不得不反应了,虽然说折津府还跟三关隔了一个涿州,可是为什么军队会出现在折津府,如果折津府有能力抵挡,会报到他这里来么?

    “都看看吧,看怎么办好!”

    辽兴宗盛怒的关头,下面的文武百官,谁也不敢说话,一直到辽兴宗把报告递到了他们的面前,这才翻起来。

    所有拿过报告的人,第一个想法是,不可能。

    北宋在辽国人眼里,特别是辽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