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52章

皇宋锦绣-第52章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赵信要求,王元庆基本上按照他的要求来了,最短的也是在2。2米以上,长的3米左右,这样的材料要么截断了使用,要么就放弃,3米以上的长弓,最终做出来长弓的长度,会超过2。4米,孙吉这样的大力士,可以轻松的拉开他,却无法使用,哪怕是站在一个高台上,都不太适合。

    人不可能拿着超出身高太多的长弓,一般的长弓,都是在1。5米到1。7米之间,根据身高进行简单的调整,最多也是1。9米的人,拿着1。85米的长弓,这已经是极限了,太长的话,超过了人体长度,就算是能够射出去,精度和速度也会受到影响。

    北宋北方的民众,已经相当高了,不能说,跟孙吉相比,也不能跟禁军相比,可是在2400多人的村子之中,赵信最少看到了数十个身高在1。7米以上的人,这些人成为了天然的弓手候选人,故而,第一批的英格兰长弓,会选择1。6米左右的,不太长,也不太短。

    当然了,会考虑到孙吉等人,也会制作几个超过1。8米的练练手,左右这些木材都达到并且超过了,又有这么多的木匠师傅,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最多到晚些时候,下午左右,一款大杀器,就会诞生在这么一个简陋的,甚至有些看起来破败的工坊之中,甚至此时此刻,制作它的人,还没有意识到,一款可怕的武器,就会诞生在他们的手中。

 第八十三章 简单与复杂

    赵信开始手把手的教,关于英格兰长弓的做法,在视频之中,讲述非常的详细,实际上,制作起来也比较的简单。全本小说网,HTTPS://。m;

    榆木之中挑选出来合适,是2。2米到2。4米之间,长的要截断一部分,考虑到普通村民,不会像是禁军那样,通过精挑细选,身高较高,大部分的弓,会限定在1。6米以下,甚至是1。5米,这就需要计算。

    把挑选出来木材的,制成厚度适中的长条,选择的都是木质比较紧致,靠近里面的哪一部分,那里材质更好,也更容易出成品,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会更大一点。

    把成根的木材,制作成一定宽度和厚度的木片,厚度适中,这些新材在木工坊之中的使用不算太广,有一部分甚至只是清理了树皮,这倒是适合再裁剪。如果需要更大的强弓,可以把制作的木片稍稍薄一点,通过多层挤压,复合成型的方法制作弓身,最多可以叠加5层以上。

    这个以后可以,现在,只是一个制造的过程,就从最简单的开始制造,最传统,也是最基础英格兰长弓。

    一堆的木匠,愕然的看着赵信,讲述一些木工的制作方法,他们不知道赵信要做什么,赵信也没有说出最后结果,给他们的感觉,这玩意像是一个扁担,最多是细一点,制造材质讲究一点。

    事实上,也是如此,英格兰长弓的整体的形象,就像是一个缩小一点的扁担,还无法承受更重的重物,也就是捆绑弓弦鞘口稍稍复杂一点,这个复杂也是对普通的手工爱好者,或者弓箭爱好者来说,对于专业木匠来说,这些都非常简单。

    为了加快速度,赵信专门强调,不用复杂装饰,只要弓身光滑,没有太多的毛刺就好了,几个大工都有些愣神了,不是因为太难了,是太简单了吧,特别是赵信已经讲完了,让他们按照做的时候,木匠依然蒙圈,这也不用雕花,不用的绘制复杂的图案,只是一个木头造物,还是最简单的那种,别说是他们这些木匠,来个学徒工,就能够制作出来。

    “怎么,少爷讲的不够清楚么,还要再说一遍么?”苗远看到赵信讲完了,急于邀功的说道。

    几个木匠有些为难的看着王庆元,不知道该怎么说,苗远再次的不满了,怒道:“难道很难么,你们做不了么,我怎么听的这么简单,我都能听懂,这样都不会做,还要你们干什么!”

    相对于完全不懂木工活苗远,赵信更明白了一点,这个真不难,而是太简单了,就如同他之前询问孙吉,能不能把丢出去的东西射中的时候,孙吉根本不回答他的话,那是对他的技术侮辱。

    长弓就是这么的简单,对后世,机械化的时代,一些爱好者凭借着视频,就能够比葫芦画瓢的照做,在这个时代,能够从工匠出师出来,哪一个是简单,各个技艺高超,能够凭借着一套简单的木工工具,完全手工的制造出一系列美轮美奂的家具和木工器物,这远比后世的那些所谓的木工强的多。

    这个时代的木匠培养,是师徒模式,从最初制作普通的木材,再到木材的处理,储存,备料,然后才是一些简单的结构的加工,复杂的结构加工,镂空,雕花,这些一步步走来,才是一个成熟的木匠,一个木匠从开始学到出师,少则三五七年,多则十来年,长期工作加上合理的培养,造就了扎实的功底。

    到了大匠这个身份,在木匠之中,已经算是很高的了,现在,让这么一个大匠,做一些学徒工的工作,没有当场翻脸,已经是给面子了,当然不是赵信的面子,是苗远坐镇的缘故。

    英格兰长弓,作为赵信将来立足之本,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精锐的,可掌握的力量,这些木匠必不可少,或许到将来,这一切都推广的话,培养一批专业的工匠,他们就可以不动手,但也需要掌握品相。他们甚至会参与到一部分的研发之中,如果需要更强的弓力,制作出更加强劲的英格兰长工的话,也需要他们进行试验。

    看到苗远政要用强压的态势,赵信暗道不好,这部分木匠可是他的立足之本,主动的说道:“我知道让各位师傅做这个有些为难了,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验证,以后,会更加的复杂,对得起各位的手艺。”

    苗远有些尴尬了,他不是什么都不懂,只不过对于木工活不太精通,赵信说的简单,他也没有往简单处想,贵人亲自说出来的要求,还这么的细致的,会简单么,简单的东西就不会让贵人看到。

    却没想到,这玩意真的是简单,简单到一个木匠都不想做了,可是话已出口,他也没办法改口,只能够有些凶狠的说道:“听到没有,少爷都这么说了,你们还不做,小心皮痒!”

    看到苗远都看脸色的少爷,都这么主动的开口了,再加上苗远恼羞成怒的态度,有再多的傲气,也不可能硬顶着,王庆元还好说一点,他是一个副坊主,跟苗家庄是合作大于隶属的关系,其他人可就捏在苗远的手中,是家仆或者是家奴,他们整个家庭都生活在苗家庄,苗远可以说掌控了他们的一切。

    形势比人强,谁都不是笨蛋,看到王庆元的沉默,哪怕最笨木匠也感觉到不一样了,为了所谓傲气,身家性命都不要了,这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够做出来的选择,一想到这里,整个木匠坊开始热闹了,大部分的工匠都拿起了工具,老老实实的做,测量一下长度,挑选合适的木材,赵信讲的那些,有的是正确的,有些是他的猜想,这些木匠是行家里手,很快进行调整。

    王庆元苦笑一下,正要去做,赵信拉住他,让他挑选了几个工人,长弓是比较容易,不需要多少手艺,可是英格兰长弓,不只是做出来弓身的木片,还需要训弓。

    训弓的器材,就需要比较精准了,说白了,就是把弓搭在一定的位置和角度,对弓进行不停的微调挤压,达到一定弧度,作为不是复合成型的复合弓,不可能一次性成型,必须要依靠木材本身的韧性完成弓身的制作,弓身强韧且拥有相当弹性。

    赵信简单的说了一下,王庆元还以为是多么困难的活呢,一听之下,只是几个硬质的支撑,他有现有的架子,做简单的调整之后,就可以做出来了,他带着两个工人,也就是半个时辰,就能够完成七八个,赵信要求的是10把,因为第一批的长弓,也就是10把,辛苦点,差不多在别人做好了之后,这个架子也做好了。

    木工坊之中,响起了一连串的声音,一些手脚较快的木匠,制作一个长弓,可能只用了小半个时辰,最慢的也不超过多半个时辰,没有到一个时辰,这一方面也说明了英格兰长弓的简单,另外一方面,也是这些工匠的手艺高超,第一次做,就能够根据经验,进行调整,让最终的成品率相当的高。

    简单的看了木匠们,他们的入手方法各不相同,第一次做就相当的熟练,赵信一想也是,这些是专业的木匠,比他更出色,有些东西不用他来说,提一点要求就好了。

 第八十四章 长弓和北宋

    看着木匠们工作,赵信也很无聊,在木匠们专心工作的时候,也没有闲着,去了的村子的另外一个地方,他必须考虑弓弦的做法。全本小说网https://。长弓的弓弦,要求并不高,普通的绳子就可以了,亚麻是最佳的选择,赵信犹豫了一下,选择的是丝线,这是中国最容易找到纤维。

    在卡牌系统之中,具现出来的都是丝绸,线的单位太小了,无法用卡牌具现,就算具现出丝绸抽丝,丝绸是经过处理,并且染色的,色彩不适合,韧性也大大的减少了,不适合弓弦制作。

    把丝绸给抽丝,还不如寻找真正的源头,丝绸的成本很高,在高昂的成本中,丝只是占据很小的一部分,主要是人工,只有头发丝十分之一,甚至更细的丝线作为丝绸的最主要原料,把这么细丝编制成巨大的,美轮美奂的丝绸,这中间需要工费是非常大,再把昂贵的丝绸,拆下来的丝线,不说长度够不够,这个人工就是相当高,不是白费力气,两边的人工都耗费了。

    北方很少有桑蚕,那是南方的特产,是一种经过了长期的驯养,吃桑叶的家蚕,可是遍布在北方,却也有一种柞蚕,它是一种野蚕,被放置在柞树林里面,这种蚕同样是一种经济作物,不过它的品相不太好,不能够进入到高档的丝绸领域,可以作为低端产品,或者是上缴的税费的存在。

    柞蚕的蚕丝是一种天然的纤维,没有桑蚕丝那么的出色,它较粗,是普通家蚕丝接近10倍左右,色泽也不太明亮,制作出来的织物,不如桑蚕丝那么的美轮美奂,却是天然的制作弓弦的材料,黑暗色,在丝绸上面,是绝对要不得的色彩,哪怕是在21世纪,发明了一种专门漂洗的化学物品,也不可能改变太多,最终也不可能做成衣物,只能够做成蚕丝被的内部。

    蚕丝都相当的长,最长的蚕丝,有3000多米,榨蚕丝要稍稍差一点,1500米左右,大部分都不超过1200米,无论是3000米,还是1000米,都是一个很长的概念,不存在不满足长弓的需求,因为最长的长弓,也才1。9米左右,跟几百米的距离,怎么也足够了。

    赵信当然知道,单纯弓弦的材料,亚麻丝是最好,它不会受到水的影响,在雨中,大部分弓弦都会受到影响,包括丝绸也不例外,亚麻不会,亚麻丝需要进行粘合,混成股之后才能够用,不是短时间能够制作好的,蚕丝目前能够找到的最好的材料。

    在参观的时候,参观过丝绸坊,赵信也就直奔哪里,在专门抽丝剥茧的地方,找到了蚕丝,是榨蚕丝,被抽出来,放在那里处理,一股就是很长的一片,最少也有1000米以上,显然,苗家庄的柞蚕的质量非常好。

    这是大村庄的好处,换成一个三五十户的小村庄,不可能有这么大规模木匠坊,丝绸坊,换成其他地方,也能够找到这些东西,无论是榆木,还是蚕丝,在中国都不少见,只是没有这么多的方便,花费的时间会更长。

    赵信要的是快速,不然的话,完全可以做成最好,挑选最合适的榆木种类,不是这么的随便到了木匠坊找寻,弓弦也可以慢慢得用亚麻丝编制,就可以替代,效果要差一点的丝绸。

    赵信心中,又有一个更大的期望,相对于亚麻,整个中国的丝绸产量非常庞大,与其扩大亚麻的产地,还不如在最大限度增加桑蚕的产出,中国种植桑树柞树,养殖桑麻数量很庞大,技术也相当的成熟,这会成为最主要的弓弦来源,再加上中国传统优势的榆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拥有大规模装备长弓的可能。

    抽好的丝之中,挑出最为饱满的,长弓够长的关系,最少也要是1。6米,1。7米的更好,柞蚕丝的数量不少,赵信挑选最长的那种,全部挑选了最长在1200米以上,挑选了的10根左右,以1根为一股,多重折叠,1。7米长的弓弦,每一股最少有700股到800股的样子,榨蚕丝比蚕丝粗的多,多重折叠之后,粗细程度达到4毫米左右。

    换成蚕丝的话,就最少需要4500股到5000股之间,蚕丝比蚕丝大概粗了那么七八倍的样子,单纯的蚕丝,强度不大,可是近千股混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