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319章

皇宋锦绣-第319章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是灵州,比起其他的几个州,开发的要好一点,西夏开发,跟中原地区的开发也不同,依托着一些古城,形成的一系列体系,也就是在灵州成为了攻略重点,也因此,在边境的地方,兴建了一系列的防御体系。

    虽然那些防御体系在北宋看起来很简陋的,却也可以作为防御的依托,只不过,那都是对外的,也就是说,针对北宋的防御体系。

    这就是内外的区别,北宋要好一点,河北防线,或许从南向北要弱一点,却不会比从北向南弱多少,可是辽国和西夏就差很远了,两个方向,最少也是三倍以上的差距。

    西夏和北宋的战争,有几次经典战例都是北宋突破了的西夏的一些防线,向内部迂回,最终取得了战果的,包括了王韶的那一战,不过那是在藏区迂回而已的。

    不过,有了棱堡和水泥,防御工事的成型,远远超过了普通的速度,在充沛的人力和金钱的帮助之下,就形成了现在的防御体系。

    占据灵州已经超过两个月了,首先成型的是平西府的体系,然后零散的成型了20多个其他的体系,整个灵州,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棱堡30个以上,同时,新的建设也在开启。

    简约化的棱堡的造价是1500贯,加上运送到了西北的费用,大概会增加到2200贯。

    之前,韩琦就预留了最少11万贯,也就是50个棱堡的数量,现在,不过是建成了30多座。

    不过,这一次成功的回归,哪怕没有在西夏占据更多的土地,不过依靠着种种的机缘,在兴庆府获得了庞大资源,抛开马,就算是牛和样,也超过150万贯,有了这些钱打基础,哪怕只有投入一部分,韩琦都可以修建大量的棱堡。

    只不过现在,辽国有可能攻击,去建设,完全是浪费,很容易被辽国摧毁,并且从中间看出一点虚实。

    30个棱堡,略微有些不够,可是以西平府为核心,却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支撑和防线,要抵挡住辽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在背后有巨大军事力量,也不可能去攻击西北腹地。

    当然了,西北建立的防线更早,加上临时修建的几个棱堡,足以抵挡住辽国的大军攻击。

    灵州最靠近兴庆府的,这个位于最外侧的棱堡,韩琦站在棱堡的最高处,看着远处,一望无际的草原。

    一股浩然的感觉,从心中升起,每每走在这个草原上,他都有一种这样的感觉。

    北宋的国土已经足够的庞大了,可是跟浩瀚的,一览无遗的大草原比起来,还是略微的有些不如,庞大的大草原无边无际,而在上面形成的游牧民族,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大敌。

    匈奴,乌桓,东胡,鲜卑,柔然,契丹,蒙古,满清,这些一代一代的中原民族的心腹大患,一直以来都是中院民族的梦魔。

    封狼居胥,这是每一个有抱负的文臣武将的终极梦想,可是除了汉唐,很少有中原王朝,能够把少数民族打的那么惨。

    现在,一直被契丹和西夏压着北宋,居然也有了这个机会,虽然这个机会刚刚显示雏形,可是也算是机会吧。

    不过这一战之后,他恐怕是没有这个机会再在西北了,北宋对于武将的警惕,可不单单是针对着将军,对于文臣也是如此,不可能长时间的让一个人在这里带兵。

    跟武将不一样的,武将失去了战场,就等于失去了所有,失去了为止奋斗的舞台,可是文臣不一样,文臣的舞台永远就是朝堂。

    之前的宰抚,就是一个很大的舞台,让北宋这么庞大的一个帝国,想更好的程度发展,偶尔有些不虞,也只是辽国和西夏,可是现在,西夏已经灭亡了,对付辽国也有了办法,一个跟汉武帝

    唐太宗一样的盛世即将出现,这是可以铭刻在的历史上面的巨大功绩,为此,离开西北,这也不是不能接受。

    灵州修建的这些棱堡,高度比起苗家庄稍稍的低了一点,大概是30米左右,不但防御强度减少了,就连容纳的人员也少了,再加上战时,也不可能如同苗家庄那样,把几万人,用密集的方法,集中在内部了。

    这一次出征西夏的军队,大部分的部队已经回归西平府了,他带着1000精骑,还有接近2000步卒和长弓手,守卫在这里。

    这已经超过了棱堡标准的上限,一般而言,一个棱堡,最多留下300位步兵和500位长弓手,800是一个标准的配备,会留下10匹马,却不会专门的留下骑兵,由步兵兼任侦查和联络的工作。

    一下子集中了3000人,这个棱堡可以说武装到了牙齿,就算是防御强度,比起当年苗家庄的棱堡,略有不如,但是因为集中的都是精锐的战士,防守的强度,远比苗家庄的更高,别说是10万人,就算是20万,30万,也别想在短时间公婆这个堡垒。

    就算是集中了这么多的人,在留下来的时候,还遭到了很多的反对,对于韩琦这么一个最高统帅,就子边境这么危险的地方,有些不太合适,韩琦知道他必须在这里的。

    探马们在辽国出兵之后,就已经飞报这里了,韩琦第一时间就判断出来,辽兴宗不会善罢甘休的。

    想要善罢甘休,就不会携带这么多人,带着7万骑兵来看战场,不是你傻是我傻。

    7万人看战场,还可以接受,但是停留了3天,把位于兴庆府几乎全部的力量,都给带过来,那个恶意几乎就溢于言表了,特别是现在,当剩余的部队赶到了之后,辽军缓缓的向灵州而来的时候,只有不足110里的距离,对于大军来说,要三天的时间。

    在这些天之中,密集的探马,在棱堡和战场之间连续行动,不断的把真正的情况告诉了韩琦。

    又是一个探马从远处飞奔赶到,韩琦清楚,上面一个是昨天来的,当时汇报的情况是,辽军距离棱堡这边,还有60里左右,现在,应该很近了吧。

    兴庆府前往灵州的道路,不止一条,也不是每一个都通往这里的,韩琦做好了一定的布置,甚至在棱堡的城下,也做了一些提前的布置,之所以这么谨慎,做了这么多,原因很简单,他不想打。

    没错,如果作为武将,就算是到了狄青这样的级别,可以说是军方最高的将领之一的,也抑制不住的冲动,跟辽国打一场。

    这不是他们主动挑衅,是辽国打过来,他们只要的被动的防御,做好防范就可以了。

    以棱堡强大防御,他们一定可以获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可是那又怎么样,他们还能够把辽军彻底的消灭了,还能够把辽兴宗给俘虏了,这样下来,除了彻底的激怒辽国之外,就没有别的选择了。

    武将的选择,更多的是在战斗上面的,可是文臣的观点,却是战略上,到了韩琦这个层次,清楚的知道,北宋没有做好,跟辽国战斗准备。

    哪怕现在,一次性歼灭了3万人的铁鹞子,北宋已经拥有了可以跟辽国掰腕子能力了,可是现在不是时候。

    北宋应该有更多的时间来转换战力,把80万的禁军转换成以长弓为主部队,然后趁着这个时间,建立一系列防御体系,最少说,河北的前线,需要大部分的改成棱堡,这个工程,哪怕有充足的资金的依托之下,也需要一段时间,少则2年,多则5年。

    当一切都完成之后,才是北宋雄起的时候,战斗力上面,有长弓和骑兵的结合,在防御上面,有棱堡所构成的链状体系的,进可攻退可守。

    那么的这一战把握,非常的微妙,必须要做好所有的铺垫,既然辽军知难而退,又不会多下的辽兴宗的面子,顺便,韩琦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变坏事为好事。

    不过这个度需要把握,暂时不用说了,目前最重要,就是把辽军引过来。

    果然这个信使的报讯,辽军在距离这个棱堡20里的西北侧安营扎寨了,距离到是不远,可是方向却偏离了,最少也是差了10里以上。

    也就是说,只要辽军按照这个方向,是会偏离这个棱堡,反而奔西平府而去了。

    整个灵州,遍布了棱堡,就算偏向任何的方向,也不会有任何的问题,辽国无法攻破北宋的防御,可是对于有别样想法的韩琦来说,只有把辽军引到这里来,才能够达成目的。

    韩琦看完了密报,叹息一声,然后下达了新的命令,很快,一个夜不收骑着快马,绝尘而去,天色已经渐渐晚了,一天结束了,明天就是新的一天,应该会有好消息了。

    韩琦很快就把心思又放回到了布局上面,眼神虽然看着远方,却没有了焦距,可是一项项的布置,却在他的心中闪现,越来越清晰了。

 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变方向

    辽兴宗的大军,正在缓慢而坚定的前行,进发的路上,没有任何的遮挡,在这个草原上面,辽国就是无敌的象征,没有人任何人能够阻挡住他的脚步。(全本小说网,https://。)

    连之前就谈好的区域,作为辽宋之间的边界,灵州之外的那一个黄河支流,也随便的越过。

    在河套地区,除了黄河的干流,其他的河流,也就是注入黄河的时候,需要注意点,一些中上游的地方,骑兵直接一晃而过,这也是辽兴宗这么晚前来的根本原因,在辽兴宗看来,这是彰显势力的所在。

    北宋的这些家伙们跑的很快,但是没关系,跑得快就跑的快吧,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连西夏这样的军队,都能够在北宋骚扰一二,辽国就更加如此了,辽军费劲千辛万苦,才得到的东西,这么轻易的,就被的北宋得到,这也太便宜他了。

    奔腾的军马,总是跑的这么快,势不可挡,不过很快的,在一个小河支流的位置,出现了一个醒目的标识,指引着方向,在标识的附近,还有一封信。

    信的内容非常的简单,就是邀请辽兴宗过去一会。

    口气不小!因为涉及到了辽兴宗,底下人也不敢擅自决定,很快的,就把这个消息汇报给了辽兴宗的。

    辽兴宗带着大军,本身,是要前往西平府的,在整个灵州,也就是西平府稍稍相个样子,其他的,根本就不行。

    没想到,这里,就得到了这个消息。

    “韩王,你觉得这是一个陷阱么?”辽兴宗之前是勇猛无畏的,不过现在,学聪明了很多,毕竟,这一次征讨西夏的行动,付出太多了的,也吃了不小的亏,不是周文秀和萧惠,说不定,他连自己也难保。

    想到神风那一战,辽兴宗都隐隐害怕,不是萧惠顶住的话,说不定,真的要败了,神风起的时候,他手下已经混乱了,不是萧惠挡在前面,挡住了元昊的兵锋,并且给他争取时间的话,一场大败就会产生。

    这一次,来到北宋,虽然在内心深处,辽兴宗从来都没有看的起北宋,可是该有的担心,还是要有的。

    “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萧惠点头说道:“灵州不同于贺兰山,这里不会有神风!”

    辽兴宗所担心的,就是天气的原因,除此之外,灵州这边的情况他还能够不知道,一片草原,一览无遗。

    很快的,辽国的队伍开始转向,不过辽兴宗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的冷笑,既然用这个代价,让他转向,那么就必须要付出代价,一个帝王的愤怒,是无法随随便便的平息的,要用血和火。

    草原上,一览无遗,一个小山峰都相当的显眼,更别说棱堡了。

    辽兴宗的突然转向,也让探马的工作多了好多倍,上千的探马,在短时间之中,如同地毯式的搜索了前方的地方,也为辽兴宗引路,在这个过程之中,20里之外,在晴朗的天气之中,没有任何遮挡的建筑物,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

    再结合之前所指示的方向,很很显然,这就是目的地。

    就连辽兴宗也知道了,跃马上了一个的二三十米的小山之上,登高望远,在这样的高度之下,是可以看的很远的,20里之外的那个建筑物,一目了然。

    “就是哪里么?看起来很普通啊!”

    辽兴宗话虽然是这么说,可是眼睛看到的却不普通,前方有一个建筑物了,高高的,细长细长的,这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建筑物,难不成,是最近西夏又有了新的建筑物了。

    萧惠没有说话,远距离看不清楚,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望远镜之类的,看不清楚太远的东西,他们稍稍的看了大致的样子,又对比之前的信件,应该就是哪里。

    20里的距离,对于大军来说,是一段不小的距离,他们也很有耐心,用了2个多时辰的时间,慢慢的前去、

    不过很快的,前方传来了一阵的骚动,一个将军,拿着一封信前来,最终交到了辽兴宗的手上,信非常简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